浅谈黄坑景区文化

若寒

<h3>  之前写了很多关于介绍黄坑景区的散文,却从没听过黄坑的文化。自15年底,黄坑镇获得国家级3A景区以来,黄坑景区的名声越来越大,旅游业也一直在蓬勃发展,在我看来,黄坑真的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在文化上,黄坑镇,底气十足。</h3> <h3>  提到黄坑,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大林谷的朱文公墓,镇党委书记周春林说过,"黄坑镇是朱子的灵魂归属地。"细细琢磨,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在朱文公墓前,立石供桌一张、石望柱一对、石香炉一只,每年清明时节,都会有近三百人的朱子后裔从五湖四海赶来这儿祭祀。这样的一天,已渐渐被赋予了更多文化的意义与内涵。不单单是朱子后裔们表达追思之情,更是后辈们,对朱熹在理学上做出贡献的崇敬和缅怀。时光如梭,可以说,朱子理学影响了黄坑镇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黄坑文化的核心部分。</h3> <h3>茶产业是黄坑镇的支柱产业,提到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茶之路远,马之艰辛,古之悠悠,道之延源。唐石里、嘉禾里的茶马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当年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商贾云集,川流不息,古道四通八达,至今仍保持古貌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h3><h3><br></h3> <h3>我们所熟悉的大概只有位于景区核心地带的"长见古道",通往桐木关、武夷山方向的长见古道。经黄坑—长见—李家塘,或经黄坑—长见—西坑庙,再经桐木关顶出关外,长见村是必经之路,全程10多公里。至今长见村仍保留了五座完好的明代石拱桥、多处古民居等古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h3><h3>其实还有一条,叫做"大坡古道",通往光泽、江西方向的大坡古道。经黄坑—大竹山—九峰山—大坡,古道蜿蜒崎岖,延绵10余公里,途中有两座凉亭,当年供商贾、挑夫驻足小歇。改革开放以来,大坡村另修水泥村道,该段古道得以保留原有风貌。<br></h3><h3>当时这两条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搞活了商品市场。黄坑古镇的社会经济、风俗文化也在那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h3><h3><br></h3> <h3>踏上幽静深邃古道,寻找一段悠悠的情思陶陶的时光,回望这段古老的历史,温习这篇芬芳的经典,淡淡的茶香与花瓣随风洒落在路上,轻吻在古道溜光的胸脯,沾附于纷披的草叶,白花花如雪,为古道添上了轻绮的色调,飞絮依稀在无声地游走浮泛,制造出絮乱丝繁的扑朔,在平平仄仄的石道上行走,俨然作一次天涯过客,紫红青白,有色的诱惑,更有香的迷魂, 路,千年古道,在脚下延伸。古道,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途,纫忧缀乐线。这便是"茶马古道"文化。</h3> <h3>"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那便是游子魂牵梦绕的桂林古村,作为五星级美丽乡村,桂林村朴素而原汁原味,老宅、古祠堂、古树、古石板路,都深藏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处处浸润着"桃花源"般的坦荡、精美和神秘。</h3> <h3>年代久远的肖家祠堂、土墙黑瓦的古民居,矮矮的石墙上长满不知名的植物,一条水清见底的小溪从村旁缓缓流过,漫步在鹅卵石村道上,时间仿佛都放慢了脚步。一方寂寥的天空,几条残碑断石散乱点缀的巷道,古村带给了人们宁静和安祥,这就是让我能感受到“乡愁”文化的桂林村,看着穿越了数百年年悠悠的时光,散发出诸多撩人遐思的韵味的肖家古宅,总能让人追忆无限……</h3> <h3>在朱文公墓对面的九峰山上,他的弟子蔡沉便隐居于此,这便是我要说的"隐士"文化。</h3><h3>在九峰山中,蔡沉潜心著述。刘爚在朝为官举荐九峰,他却坚辞不受。并作诗云:"世事多颠倒,唯仁实可依。几多豪富贵,少不草莱归……"真德秀为其所作墓志铭所言:"时年仅三十,即屏弃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平居仰观俯察,默坐终日,了然有见天地之心,万物之情。反求诸躬,众理具备,信前圣之言,不予欺也。"</h3><h3><br></h3> <h3>在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中,如仙人一般的活着,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一经窥探森林的秘密,当蓊郁的水汽从山谷中冉冉升起,蒸腾多姿,幻化不定。</h3><h3>晨迎旭日东升,暮送晚霞流金,昼淋风霜雨露,夜揽北斗七星,浓浓的晨雾,淡淡的晚炊,鸡叫的黎明,蛙鸣的星夜,简单而舒适。大概就是这般光景。</h3> <h3>除却这些,黄坑还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传统节日,每年元宵,举办的传统的烛桥灯会,200多米长,做工精巧、式样繁多的烛桥穿行在大街小巷,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烛桥所过之处,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来迎接。锣鼓、鞭炮声不绝于耳,烟花爆竹在夜空中绽放。黄坑烛桥,也称拔烛桥,相传源于宋代,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吉祥灯,一年之成事,一载康泰,都寄托在烛桥盛会上。</h3><h3>今年所办的首届旅游文化节,可以说是黄坑镇的一大盛世,更如梦幻一样,学游万水千山,何处能让狂侠醉? 咀嚼五湖四海,此地定叫饕餮留!通过美食节比赛,黄坑的传统美食展现在了大家的眼中,让人不禁点赞,更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观看。</h3> <h3>夫黄坑者:地处武夷山脉南麓,人杰地灵,上风上水;风水宝地,名噪千载;分明四季,养育竹木;山环水绕,文人漫咏。黄坑文化的渊源流长,这些篇幅也难以说全,对于黄坑旅游的发展,我们可以有很大期待。</h3> <h3>文:汤鼎</h3><h3>图由黄坑镇人民政府提供(多为摄影大赛参赛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