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何孔德油画作品

董林啸

<h3>何孔德(1925.4-2003),四川西充人。1943年入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学习,1946年转学四川省立艺专印染科。1946年参加解放军,在十二军文工团工作。1951年参加志愿军,到朝鲜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1957年毕业到总政文化部创作室任美术员。1962年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从事美术创作。1980年任军博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擅长油画、水彩画。</h3><div><br></div><div>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着深厚的优良传统。在建国后军事美术的历史长廊中,何孔德是一面旗帜,其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div> <h3>《秋收起义》 何孔德、高泉、纪晓秋、陈玉先 1973 中国美术馆藏</h3> <h3>《文家市》 何孔德 高泉 彭彬 韩柯 1960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彭彬 何孔德 1974</h3> <h3>《井冈山会师》 林岗 何孔德 1975 中国国家博物馆</h3> <h3>何孔德不仅在军事美术叙事结构、英雄形象塑造和技法表达等方面做出了宝贵的探索,同时描绘了党和军队在重大转折时期的历史画面,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h3><h3><br></h3><h3>这些经典力作用画笔忠实描绘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用色彩生动再现革命年代的波澜壮阔,唤醒参观者对革命岁月的记忆,告诉人们: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共和国在这里诞生!</h3> <h3>《 井冈山会师》 何孔德 1980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h3> <h3>《 古田会议》 何孔德 1972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毛主席在红大作报告》 何孔德 1960</h3> <h3>《广州起义》 何孔德 郑洪流 1962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3> <h3>《彭德怀在朝鲜前线》 何孔德 1980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指挥抢渡大渡河》 何孔德 1984</h3> <h3>何孔德在长时间里将自己的创作聚焦在抗美援朝这一重大历史主题范围内,以大量作品描绘了这场战争中许多激动人心的场景,歌颂了许多平凡的志愿军战士,同时也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h3> <h3>《出击之前》 何孔德 1963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祖国来信》 何孔德 1954 </h3> <h3>《战士》 何孔德</h3> <h3>《邱少云》 何孔德 1987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罗盛教》 何孔德 1960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何孔德在军事博物馆工作的41年,为军事题材绘画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始终以一个艺术家对民族精神崇敬、对国家兴盛关注的高尚情怀,满腔热情地用画笔再现和讴歌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奋斗成长的历程,着挥洒抒怀之气魄,聚激情俊逸之神韵,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大量名篇力作。他与高虹、彭彬、郑洪流等军博老一辈艺术家一起,曾经影响并引领了军事题材绘画的时代潮流。</h3> <h3>《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 何孔德 1969</h3> <h3>《继续战斗》何孔德 尚丁 1974</h3> <h3>包括何孔德在内的老一辈艺术家,长期深入部队、深入基层,创作了许多军事题材和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为树立人民军队形象、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的生活简朴而又平凡,但他们的美术作品永载史册。</h3> <h3>《我们的好总理》 何孔德 高虹 1977</h3> <h3>《台儿庄大捷》 何孔德 何卫 曹吉刚 1985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瀚海粮道》 何孔德 1988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h3> <h3>《节日的潜艇基地》 何孔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