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紫禁城更神秘的地方--太庙

DDD

<h3>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面积14万平方米,平面成南北向长方形,正门在南,四周有围墙三重。主要建筑为三进大殿及配殿,前面有琉璃砖门及戟门各一座,两门之间有7座石桥。明、清两代为皇家祖庙。</h3> <h3>太庙整个建筑布局严谨,魏峨宏丽,庄严肃穆。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5月1日改名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h3> <h3>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整个太庙建筑群,基本为明嘉靖年间重建规模,是研究明代建筑群整体组合造型处理的良好典型。 </h3> <h3>殿宇均为黄琉璃瓦顶,建筑雄伟壮丽。前殿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构件均为金丝桶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h3> <h3>太庙虽经清代改建,其规制和木石部分,大体保持原构,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太庙以古柏著名,树龄多达数百年。[</h3> <h3>进入前琉璃门,有一溜儿7座汉白玉石桥,叫戟门桥,也叫玉带桥</h3><h3><br /></h3><h3><br /></h3> <h3>戟门桥始建于明代,为七座单孔石桥。桥宽8米,两侧有汉白玉护栏,龙凤望柱交替排列。乾隆年间引护城河水流经桥下,并对桥身及栏杆进行改建。</h3> <h3>正中的桥是皇帝走的御路桥,两边为王公桥,次为品级桥,边桥二座供常人行走。</h3> <h3>玉带桥背倚戟门,东西井亭相伴,向西与端门相望。</h3> <h3>东、西井亭始建于明代,高8.55米,为黄琉璃瓦盝顶六角亭,梁架用鎏金斗栱承托,亭内正中有水井一口,上置六角汉白玉井圈,柱间的坐凳为现代所加。</h3> <h3>大庙西南角的围墙就顶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