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突厥语意为"白阳坡",在新源那拉提镇东部,距伊犁新源县城约110.0公里,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那拉提草原风景区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h3> <h3>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h3> <h3>那拉提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新疆十大风景区之一、自治区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新疆的重要景区和品牌,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国的著名品牌。</h3> <h3>中文名称:那拉提草原</h3><h3>地理位置:伊犁州新源县境内</h3><h3>面积:1800平方公里</h3><h3>著名景点: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村</h3><h3>机场:那拉提机场</h3><h3>景区级别:国家AAAAA级名胜风景区</h3><h3>所属国家:中国</h3><h3>所属城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h3><h3>开放时间:08:30~20:00</h3><h3>建议游玩时长:1天</h3><h3>适宜游玩季节:6月-9月适宜</h3> <h3>名称来源: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h3> <h3>从西汉起,哈萨克族人就在这里以游牧为主繁衍生息,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等文化。</h3> <h3>2005年4月,那拉提草原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h3> <h3>2005年6月,那拉提景区管委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三体系认证,这标志着那拉提景区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h3> <h3>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全国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h3> <h3>那拉提草原是发育在第3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是巩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场。</h3> <h3>气候类型:亚高山草甸是高寒草甸的一种类型,年降雨量在88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h3> <h3>那拉提草原系亚高山草甸植物。</h3> <h3>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覆盖度可达75-90%。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h3> <h3>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自古以来,那拉提草原就有"哈萨克族的摇篮"之美誉。</h3> <h3>那拉提草原哈萨克族人口15298人占中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1.13%,是全国哈萨克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区,因此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之最)——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h3> <h3>每年6月以后,大群的牧畜转入,进入草原的黄金季节,草原人的各种集会也多在此举行,所以有人说那拉提是草原集会的胜地。</h3> <h3>开发利用高峻的山峰,深峡纵横、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辉映,并同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集观光、游览、科学考察、休闲娱乐、避暑度假、购置纪念品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度假区。</h3> <h3>这里居住着能歌善舞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风景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h3> <h3>可以住在森林公园的度假村,也可以到那拉提镇住宾馆,价格很便宜。</h3> <h3>那拉提草原的最佳旅游季节一般在7-10月,最好是有四五个同伴一起结伴前往比较好,这样大家可以租住一个帐篷。别忘了带外套哦,因为这里的早晚温差很大。</h3> <h3>那拉提哈木斯特滑雪场离新源县城12公里,距那拉提机场只有两公里。到了冬季,那一望无际的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天空紧相连,山与天之间镶嵌着排排墨绿色的松树,俨然一幅天然水墨画。滑雪场上人们或滑雪,或乘雪地摩托观光,还有成群的孩子坐上雪轮,尽情嬉戏。</h3> <h3>那拉提草原系亚高山草甸植物,由茂盛而绚丽的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覆盖度可达75-90%。仲春时节,草高花旺,碧茵似锦,极为美丽。那拉提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载畜量很高,历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鹿苑"之称。</h3> <h3>那拉提风景区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镜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这里充满山村的宁静与祥和。河谷阶地发育明显,山势和缓,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h3> <h3>那拉提草原风景区被定位为国际温带草原休闲度假型旅游目的地。那拉提草原风景旅游区开发至此进入实施阶段。</h3> <h3>那拉提草原风景区以哈萨克人的天山河谷草原为主题,重点打造"一山四景、夏牧流云、巩河听涛、胡杨秋韵"等十景名胜,并依托草原打造"草原观光、文化体验、生态度假"三大旅游品牌。</h3> <h3>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地处天山腹地,位于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位于东经85?7-28,北纬43?1-15之间,总面积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在88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h3> <h3>在新疆浩瀚大漠中,那拉提犹如一块镶嵌在黄绸缎上的翡翠,格外耀眼。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h3> <h3>既有群山的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她以特有的原始的自然风貌,向世人展示天山深处一道宛如立体画卷般的风景长廊。</h3> <h3>这里居住全国十分之一的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称的天山儿女----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风景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h3> <h3>那拉提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文化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先后经历了塞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人文化时期,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涵盖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农牧业旅游以及森林旅游等,基本可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h3> <h3>十五"期间,那拉提景区通过旅游系统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连续5年取得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那拉提景区的管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接待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接待能力。</h3> <h3>风景区自南向北由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旅游生活区组成,已建成为投资2.60亿元的多功能旅游接待基地,达到日接待6000人的规模,"大旅游"发展的宏观支持保障系统基本形成,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求,并继续得到改善。</h3> <h3>近几年,那拉提风景名胜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及横贯南北疆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一跃成为伊犁旅游业龙头。</h3> <h3>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后,该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环境治理,强化那拉提品牌的宣传力度,树立生态那拉提、人文那拉提、诚信那拉提三大品牌,努力打造那拉提旅游精品。正是一系列工作的深入实施,让那拉提风景名胜区形成了较好的接待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接待能力,为晋升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 <h3>那拉提草原还被评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h3> <h3>草原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资料统计,森林昆虫和软体动物、节支动物共有4纲、25目、102科等194种。常见的有哺乳动物、鸟类、峡谷栖类、爬行类动物30余种。</h3> <h3>其中盘羊、金雕、大天鹅、马鹿、雪豹、北山羊、鸨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里树龄在200——300年以上的古云杉比比皆是。</h3> <h3>巩乃斯河畔的河谷次生林内,广泛分布着许多名贵的中草药。据资料统计,这里的植物种多达数百余种,堪称天然动、植物博物园。</h3> <h3>这里的确很美,尤其是这里的山,处处绿茸茸的,远看像是铺了一块很大很大的"毯子"。</h3> <h3>那拉提草原,这样一个由草原、森林、河谷、山体组成的自然风景区,你置身于它的怀抱,一眼可望尽春光冰雪,一日可走进春夏秋冬,热有温泉,凉有雪溪,绿有草原,荒有大漠。此景此境,让研究风景园林的年轻专家邓微先生大为惊叹:"这样一处银色雪山与绿色草原相互媲美的草原,将是填补我国草原风景型空白的、珍贵独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h3> <h3>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使植物无法广泛生长。</h3> <h3>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使植物无法广泛生长。</h3> <h3>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使植物无法广泛生长。</h3> <h3>雪山和草原交相辉映,冰川的融水与清冽的泉水滋润着辽阔的牧场。那里山花烂漫,牛羊悠然漫步在蓝天碧草间。在这里他呆了一个多月才满意而归。</h3> <h3>远处雪山耸立,山脚下莽莽苍苍翠绿的塔松、高昂的白桦和苍古的杨树、榆树,好似一群刚柔相济的伟丈夫,他们阳光下的剪影,灿烂温柔地向草原倾泻着。开满密若繁星般五颜六色小花的绿草原哟,也醉在飘溢着奶香的阳光里。</h3> <h3>草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中国草原一般可以划为五个大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南方草山草坡区。</h3> <h3>中国草原牧场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草期,也是草原生产的劣势期。发展人工种草,可以弥补天然草场枯草期产量低下的不足。实验证明,适合大面积栽种的良种牧草,北方有紫苜蓿、披碱草、老芒麦、羊草、无芒雀麦、红豆草等;南方有红三叶、白三叶、百脉根、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人工种草可以使载畜量提高3~10倍,由0.67~1.0 公顷草场养一只羊,提高到0.07~0.27 公顷草场养一只羊。</h3> <h3>中国的草原大都处于干旱地区,牧草因缺水而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灌溉是改良草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976~1978年,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原进行适当灌溉以后,使草层高度由15~17 cm增加到60~80 cm,覆盖度由50%提高到100%;同时,灌溉后植物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豆科牧草由10.9%增加到65.2%,杂草明显减少。</h3> <h3>草原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草原包括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热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草原。 狭义的草原(Steppe)则只包括温带草原。因为热带草原上有这相当多而广泛的树木。</h3> <h3>草原的天空永远都是那么美,从浅蓝色到宝石蓝,变化莫测,但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独特的风味,这么美的景色难免会使人心情愉快。</h3> <h3>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天空瓦蓝,嗅到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我不由自主地做了个深呼吸,幽幽的草香迎面扑来,趴在草地上,看见草丛中夹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淡蓝色……不知名的小花,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百花齐放,百鸟飞翔!它们给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h3> <h3>草原安然的轮回着生命,夏季牧场和春秋牧场书写着琴瑟优美的旋律,马背上的民族因为被草原上的一切所吸引,于是,将追随默写成人生!</h3> <h3>阿肯赛马场:位于阿肯弹唱坪的北部,为一开阔平坦的草场,其北部为一高台阶地,可做天然的看台,夏季,当地牧民在此举办一些民族活动如赛马、叼羊、姑娘追等,与阿肯弹唱一起成为哈萨克民族文体活动的集中场所。每逢赛马之日,哈萨克牧民都会赶来参加和参观这一活动,恰逢旅游高峰季节,这里将会给游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h3> <h3>那蓝蓝的天,那白白的云,那青青的草,那灿灿的花,那随风四处飞扬的歌声,那纵马任意驰骋的身影……想像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妙不可言,仿佛梦中的草原是人世间难以找寻的桃源。草原梦的灵魂,就在于她的美丽和自由,草原能让我心驰神往的,也正在于此。</h3> <h3>世界草原分布:在欧亚大陆,草原植被西自欧洲多瑙河下游起,呈连续的带状往东延伸,经罗马尼亚、原苏联、蒙古,直达我国境内,形成世界最宽广的草原带。在北美洲,自北方,由南罗斯咯撤河开始,沿经度方向,直达雷达河畔,形成南北走向的草原带。在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草原面积不及北半球大,而且比较零星,带状分布不明显。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及乌拉圭境内;在非洲,主要分布在南部,但面积很小。</h3><h3><br /></h3> <h3>登上山顶,一览群山,那拉提的山岭草原如绿色的海洋,波涛万顷。毡房点点,隐现在绿涛间,似朵朵雪莲盛开;片片羊群,点缀着草原,似颗颗珍珠洒落;云雾缭绕的高山草原若隐若现,白云在山间飘动。真好似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让人感觉恍如仙境。</h3> <h3>夏牧场又被称为是"空中草原",空中草原名称的由来是和它的海拔有关系,夏牧场的平均海拔为2200米,它是一个山间盆地,草肥水美,其时6、7、8月份是夏牧场的黄金季节,这时候山上山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夏牧场冰洞融化了,它是那样的清秀自然,天山林海雪源消失了;它是那样式的茫茫苍苍,伏季夏牧场鲜亮明快,山清水秀;由山下向上,随着地势的增高,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都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一条垂直景观带,是人们休闲避暑开怀游览的好去处。</h3> <h3>夏牧场又被称为是"空中草原",空中草原名称的由来是和它的海拔有关系,夏牧场的平均海拔为2200米,它是一个山间盆地,草肥水美,其时6、7、8月份是夏牧场的黄金季节,这时候山上山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夏牧场冰洞融化了,它是那样的清秀自然,天山林海雪源消失了;它是那样式的茫茫苍苍,伏季夏牧场鲜亮明快,山清水秀;由山下向上,随着地势的增高,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都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形成一条垂直景观带,是人们休闲避暑开怀游览的好去处。</h3> <h3>站在夏牧场的中央,环视夏牧场的辽阔,只见夏牧场的绿,有的绿的发黄,淡淡的,有的绿的发青,浅浅的,恰普河的水绿的悠闲,在夏牧场的草原上蜿蜒西去,对于这片草原的来历,有个传说,据说,过去这里是一片赤地,到处是沙子,到处是石头,没有一棵草儿,没有一点绿意,那会儿,苍蝇不敢在这里歇脚步,它怕找不到东西吃,肚子饿了没有力气回去。那会儿,风不敢在这里留步,这里太荒凉了,它经过这里,就止不住呜咽,传说,在一个严赛的冬季,西来的风带来了一场大雪,雪融化后,这里有了水源,翌年春天,南来的雄鹰请来了一粒草种,播种到这里,年复一年,这里便有了草。再后来,这里便有了草原。</h3> <h3>位于柳树河的南部,雪山脚下,草原阶地明显,周围雪山、森林、草原组合景色优美,是举办哈萨克民族活动的最佳地点。</h3> <h3>草原是彩色的。湛蓝如洗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对应的是大地碧绿的旷野,羊群在青青中浮动着白色,像一把珍珠撒在了绿色的绒毛毯上。草原上的野花点点斑斑,点缀在这片绿色的海洋里,让草原变得五彩斑斓……</h3> <h3>人们赞美小草,是因为它到处都能生长。被人们遗弃的"荒城",常年没有人走的"古道"却成了小草的乐园,它们在那里旺盛地生存、繁衍。在湖畔,在路边,在密林深处,在高山之巅总之,从四季如春的江南到千里冰封的北国,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绿色的身影。</h3> <h3>每逢草原繁花似锦、芳草如茵的季节或喜庆日子,哈萨克人都喜欢举行传统的阿肯弹唱会,远近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这时候,草原上方圆百里的阿肯,哈萨克族的民间艺人,都会赶来参加这一盛会,把弹唱作为展示自己知识、经验和艺术才华的机会,不仅比谁唱的传统长诗,还要比谁唱的民歌多,比谁编唱的新歌多。让游人了解哈萨克民族文化风情。</h3> <h3>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萨日朗花就像一支支永不熄灭的火炬在草原上跳跃。</h3> <h3>无边无际的草原,一片翠绿,被最光一照,像是刷了一层金粉,随着阵阵的晨风,掀起了碧波金浪。盛开着的各色各样的野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片,沐浴着阳光,在广阔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晚间,整个草原完全地改变了,浓浓的雾气,从四面八方升起来,草原慢慢地转为了暗绿色,每朵小花,每棵小草都散发出香味,草原蒸熏在芬芳的气息里,月亮撒开银色的网笼罩了一切,草原添上了神秘的色彩。</h3> <h3> 无边无际的草原,一片翠绿,被最光一照,像是刷了一层金粉,随着阵阵的晨风,掀起了碧波金浪。盛开着的各色各样的野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片,沐浴着阳光,在广阔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晚间,整个草原完全地改变了,浓浓的雾气,从四面八方升起来,草原慢慢地转为了暗绿色,每朵小花,每棵小草都散发出香味,草原蒸熏在芬芳的气息里,月亮撒开银色的网笼罩了一切,草原添上了神秘的色彩。</h3> <h3>登上山顶,一览群山,那拉提的山岭草原如绿色的海洋,波涛万顷。毡房点点,隐现在绿涛间,似朵朵雪莲盛开;片片羊群,点缀着草原,似颗颗珍珠洒落;云雾缭绕的高山草原若隐若现,白云在山间飘动。真好似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让人感觉恍如仙境。</h3> <h3>小草虽然体态纤细,却能经受住大自然的风风雨雨,越是风吹雨打,小草长得越茁壮,无论是野火、狂风、干旱都不能摧毁它那坚定的生活信念,在暴风雨中,在烈日下,小草越炼越坚强。</h3> <h3>那一丛丛的小草,连成一片,宛如一张碧绿的毯子,铺在地面上。小草长在湖畔,使湖边的风景更加优美;小草长在路边,给道路镶上了绿色的花边;小草长在密林深处,使丛林显得更加茂盛、葱茏;小草长在高山之巅,使深山充满生机。小草,就是以这"寸草心"默默地拥抱大地,装点大地,表达他对大地母亲的炽热的爱,深沉的爱。</h3> <h3>沿山坡盘旋而上,漫山遍野都是不知名的野花,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整面山坡如一张花毯在脚下绵延展开。山岭引诱着你不断前进,因为每次当你自以为登上了最高峰,才发现面前一山更比一山高。</h3> <h3>站在高山上望着山下的雪和草原,感觉它就像是一幅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平铺在地上。草原上的房子、羊群、人都绘声绘色点缀着这幅画面;它又像是一片翠绿的海洋,一阵大风吹过无数的草根动了起来,哪气势真是浩大,就像是千军万马奔腾而至,迎面向我们冲来。</h3> <h3>那蓝蓝的天,那白白的云,洁白的雪,那青青的草,那灿灿的花,那随风四处飞扬的歌声,那纵马任意驰骋的身影……想像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妙不可言,仿佛梦中的草原是人世间难以找寻的桃源。草原梦的灵魂,就在于她的美丽和自由,草原能让我心驰神往的,也正在于此。</h3> <h3>从那拉提景区内现有观景台向上继续穿行,便可到达石碟,到了这个地方,车辆无法帮人代步,游人只能徒步或者骑马上山,大约行至1公里半的路程时,就到了阿依达尔勒。</h3> <h3>夏天的草原绿草如茵,深呼吸一口,清香的草木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牛马和羊漫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正如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骑在马背上,悠哉游哉,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h3> <h3> 草原的风在每一个不同的季节同别有一番不同的风韵,七月底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问也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它不像冬天的风那么刺骨,更不像秋天的风那么干燥;它美丽,在于它吹绿了万物,吹开了野花,深深的草从在微风中摇拽,是那么的婀娜,充满了神韵;它轻柔,它游过深深的湖水,掀起了阵阵微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碧水印着蓝天,蓝天衬着碧水,那种天连水尾水连天的那种画面,宛如在天镜中遨游,自在、奔放……</h3> <h3>当游人通过了重重困难,穿越了沟狭路险,溪流飞溅,怪石林立,山体高大陡峭的森林大峡谷以后,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您面前的是一片平坦的草原,这里是游人游览了森林大峡谷后的驿站,这里有着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土壤类型与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在这里您可以欣赏雪岭云杉,高山草原所带给您的美感。</h3> <h3>如果说草原是一块绿色的锦缎,那么那拉提草原就是镶嵌在这块锦缎上的"祖母绿宝石"。那拉提草原降水丰富,年降水在600-800毫米,得天独厚。伊犁河谷从西到东,越来越绿,气候也是从西到东越来越凉。那拉提草原是天然避暑胜地,即使在最热的三伏天,晚上还得盖上厚厚的棉被,所谓"早穿棉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在那拉提草原表现最为明显。</h3> <h3>阿依达尔勒,它位于阿尔山村的北部,为一平缓的山丘,山丘下一条小溪在山脚与村庄之间流淌。目前阿依达尔勒只有马道可以通行,登临其上,向南可以俯瞰整个阿尔山村全貌,巩乃斯河谷及雪岭云杉和高耸的那拉提山,向北可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岭,层层叠叠,向西是平整的农田及生长茁壮的庄稼,向东南则为森林公园,景色优美。</h3> <h3>新疆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是一个著名的牧场。主要的草甸种类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这里自然景观草原风光十分美丽,民俗风情哈萨克族人民十分热情,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来到这里观光。</h3> <h3>飞阳坪:位于黄羊山下,羊浴池以南,有着比较平坦的草地,一条小溪缓缓穿流而过,以雪岭、云杉、毡房为背景,由于地处平坦,交通比较方便,是一处环境绝佳的度假、休闲场所。</h3> <h3>望天洞:在距森林公园以北4公里处,有个终年被缕缕淡蓝色的云雾围绕着的山洞,名望天洞。洞深13米,洞宽21米,洞口距地面几十米,从山脚向它的石阶像一道云梯,吊空中摇摇晃晃。洞门口有长方形巨石一块,终年弥漫着不散的屡屡银色与淡蓝的云雾,给它的传说增添了无限神奇的风韵……</h3> <h3>据说是很久以前,天宫玉皇大帝后花园里红花籽漏落人间,长成美丽的红花姑娘,红花姑娘爱恋人间,与一位年轻人结为婚配。在人间快乐的生活着,她唱道:"吞云吸霞巧长成,天上奇种地上生,阅尽环宇千般色,才知下界胜天庭。</h3> <h3>红花姑娘的行为违反天规,玉帝大为震怒,派天兵天将把红花姑娘硬架回天庭,红花姑娘在天庭还朝思慕想着凡间,而这青年也天天对着天空呼唤着红花姑娘的归来。玉帝为了让红花死心,便把青年变成了一座山,而这座山还在张望着天空,形成了一个山洞,得名望天洞。</h3> <h3>由山巅诸多淙淙涓流汇集于奇峰,小松、杂草、苔藓之地,挤开山脊一处,奔泄而下,水流跌入深潭发出震耳欲聋的隆隆响声。游人自潭底仰首眺望,峡谷中落英缤纷,碧水连天,美不胜收。</h3> <h3>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三太子察合台眷属及护卫骠骑,踏踏而来。那一天骄阳似火,炙烤难耐,征人口干舌燥,人困马乏,汗湿全身,忽见此瀑布,凉气袭人,顿时眷属女佣纷纷下潭洗浴。骠骑们互不相让,解甲脱衣注入潭水。察合台见此非常生气,于是马鞭一挥:"男兵上山顶洗澡,姑娘就此洗浴"(哈萨克语"柯孜"意为"姑娘")柯孜拉霞瀑布因此而得名。</h3> <h3>草原部落:那拉提大草原是世界上哈萨克民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h3> <h3>在这块土地上,曾演绎了2000多年前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乌孙国文化的发展史。"伊犁草原部落"于 2006年6月17日落成,成为世界第一个反映哈萨克族历史、文化、民俗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突出重现了故国乌孙和哈萨克族文化民俗两大主题。模拟当时的场景,游客不仅可亲身体验乌孙王迎娶解忧公主、感受古代乌孙国的生活文化,还可参与部落勇士战斗出征、哈萨克人家的婚丧嫁娶等多元化的项目。</h3> <h3>异彩纷呈,美不胜收</h3><h3>整面山坡如画卷在脚下展开</h3><h3>山岭引着你不断前进</h3><h3>每次当你自己认为登上了最高峰</h3><h3>就会发现前面一山更比一山高</h3> <h3>大地青绿一色</h3><h3>洁白的毡房点缀在绿菌如毯的草原上</h3><h3>格外醒目</h3><h3><br /></h3><h3>没有来过那拉提草原</h3><h3>你就不能明白</h3><h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h3><h3>那份辽阔和深远</h3><h3>没有到过那拉提草原</h3><h3>你就永远不能体会</h3><h3>在大自然的雄奇和伟大面前</h3><h3>你的灵魂将会有怎样的颤抖和震撼</h3> <h3>那拉提,"是东起吐鲁番,经托克逊、阿拉沟、巴伦台、巴音布鲁克、那拉提、巩乃斯、伊犁、西至中亚的丝绸之路中线"天山道"上的一个重要山口(今称那拉提达坂)。</h3> <h3>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意思是"白阳坡",这里是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被称为哈萨克族的摇篮,位于新源那拉提镇东部,与伊犁新源县城相距约有100公里。</h3> <h3>它吹绿了万物</h3><h3>吹开了野花</h3><h3>深深的草丛在微风中摇着</h3><h3>那么地矫情</h3><h3>又充满了神韵</h3><h3><br /></h3><h3>这辽阔的那拉提草原是多么美啊</h3><h3>到处都是养眼的绿色</h3><h3>以蓝色为底色的天空中飘着悠悠白云</h3><h3>蓝中带白的天空真美!</h3> <h3>处处都能看到牛群马群</h3><h3>朴实的哈萨克族牧民</h3><h3>正在唱着歌放着牛羊</h3><h3>头顶高天淡云</h3><h3>脚踏如菌绿草</h3><h3>一种顶天立地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h3> <h3>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中,是新疆最著名的草原之一。这里丘陵连绵、水草丰茂,除了连绵的草原外还有森林、雪山、野花等,景色十分美丽,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是进行草原观光、摄影的绝佳选择。</h3> <h3>春天,在雄伟的雪山下,野百合、郁金香、红色的虞美人、紫色的鼠尾草,从山脚一直盛开到山顶,那铺天盖地的架势,把整个草原变成了梦中的天堂。</h3> <h3>那拉提草原,这样一个由草原、森林、河谷、山体组成的自然风景区,你置身于它的怀抱,一眼可望尽春光冰雪,一日可走进春夏秋冬,热有温泉,凉有雪溪,绿有草原,荒有大漠。</h3> <h3>每年春季,这里都要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大聚会——赛马大会。除可欣赏到久负盛名的赛马、刁羊、姑娘追、摔跤等极富民族情趣的文化活动外,还可以聆听哈萨克族特有的阿肯弹唱。幸运的话,还有机会一睹马背新娘的迷人风采。</h3> <h3>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h3><h3>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h3><h3>近处,成群马队飞奔而过</h3><h3>草原不但动物多,山多</h3><h3>景色更多更美丽</h3><h3>雨后的那拉提草原显得格外清新</h3> <h3>有野花,有草甸,有森林</h3><h3>有山丘,有河流,有雪山</h3><h3>那拉提,不愧为秀丽多姿的草原</h3> <h3>阿肯弹唱坪:位于柳树河的南部,雪山脚下,草原阶地明显,周围雪山、森林、草原组合景色优美,是举办哈萨克民族活动的最佳地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