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普陀山印记【散文】 ●王加清

香如故

<h3>  我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途中,同洛桑活佛交谈时说:“佛教源于印度,昌于中国,扬于四海。”我在大学读书时代,读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1994年夏天,我到过杭州的灵隐寺,那罗汉堂里500尊罗汉,以及罗汉堂中央供奉的普陀山观音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2014年隆冬,我的高中同学周成邀请我去浙江省普陀山游玩。这一去,使我大开眼界,又感受老和尚的话语言近旨远。那一座座古老的佛寺、佛塔,建筑风格独特,雄伟壮观,造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我连续四年往返于此,行程50000多公里。普陀山究竟有什么魅力呢?</h3> <h3>  我首次登上普陀山,在2014年12月28日。那天上午9点多钟,我随周成夫妇一行8人乘坐一辆中巴车从江苏省射阳县城出发。开车的驾驶员叫杨连,我坐在副驾驶位置。由于行程600多公里,自然谈到朝拜祈福的事来。杨连告诉我,他这次是专程去普陀山还愿的。在县城阳光花苑小区南门西侧,他开了一家“东姿卫浴经营商店”,生意颇为兴隆。在这之前,杨连在上海、杭州一带搞商品营销,一年到头东奔西跑吃了很多苦,不但没有赚钱而且日趋穷困潦倒。这时候,有位朋友建议他到普陀山朝拜许愿,兴许观音菩萨能帮助他改变窘境。于是,杨连独自一人前往普陀山普济寺许了自己的心愿。回来后,他从上海撤回老家,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一部分钱开办东姿卫浴商店。起初三个月生意不好,没想到从第四个月开始,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到年底竟然赚了几十万元,还买了一辆中巴车。</h3><div> 我对杨连的话将信将疑。人家日子过得好,我当然为他高兴。我很早就听说普陀山风景优美,人气很旺,但对寺庙的礼仪及规矩一点不懂。杨连边开车边向我慢慢讲述:“到普陀山除旅游外,主要是祈福、朝拜和还愿。首先要懂得忌口、忌行、忌心,不要随便乱说话、暴粗口,也不可敲钟、敲鼓、敲木鱼,更不能随便摸佛身。走进普济寺,心静如水,不要心烦意乱。其次,磕头也有讲究。在磕头的时候,双手掌心向上,意思是两手托着菩萨的脚,表示对佛祖的尊敬。而磕头时掌心向下,主要是拜祖先的。第三,敬香的礼仪要注意。对于许愿还愿的人来说,最好请沉香或檀香。点香时,要左手握着香去点火,佛教认为左手最干净,而右手有杀生之嫌。当香火燃着时要将香头朝上,不可用嘴吹,而用右手扇灭。一般来说,点香的腊烛是自带或是许愿的人敬供的。在点香的同时,要念借光借光越借越旺,借光借光身体健康。”</div><div> 我问:“敬香以多少为宜呢?”杨连说:“一般可敬三炷、六炷或九炷。三炷香为自己祈福,六炷香为两辈人祈福,九炷香为三代人祈福。最多可敬十三炷香,那是功德圆满的高香。要先烧香再瞌头。以三炷香为例,点完香后,上香要用大拇指、食指把香夹住,另三指并拢,双手将三支香举到眉毛一样齐。然后,按照顺序向四方拜三拜。插香也有讲究。第1炷香用右手插在香炉的中间,第2炷香用右手插右边,第3炷香用左手插左边。而对许愿还愿的人来说,上香举致眉齐时,要面对所敬的菩萨。比如向伽蓝菩萨求财的,要在心里默念,伽蓝菩萨,弟子叫什么名字,来自什么地方,要报详细地址。然后求一件自己最想实现的愿望,记住一定是善事,并许下还愿的承诺。”</div><div> 杨连向我讲了很多普陀山的故事。我本来就很陌生,那真是听一半记一半忘一半。不知不觉,中巴车驶向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过车窗,我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白浪涛涛,十分壮观。这座大桥总投资118亿元,全长36公里。我们在行程中,又通过了舟山跨海大桥。这座大桥起自舟山329国道鸭蛋山的环岛公路,经过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到宁波镇海区,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相连接。共跨4座岛屿,翻9个涵洞,穿2个隧道,全长48.16公里,总投资130亿元,其中普陀山出资80%。</div><div> 车行至朱家尖蜈蚣峙慈航广场停车场已是傍晚时分,华灯初放。远远看去,朱家尖蜈蚣峙渡轮码头像一座巨大的城堡,庄严而宏大。我们随即乘渡轮到了对岸的普陀山。前来接待我们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他是江苏淮安人,承包农家宾馆有几年时间了。他经营的旅社在普济寺西面,距离约800米。这户农家小园有三层楼房,里面有双人间和三人间之分,住在这里简单且安静。由于路上颠簸劳累,加上寒冷又晚点到达,大家都感到饿了,便一起到宾馆西南约一里路的小街上吃饭。那小街上的饭店很多,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大桶小桶的活鱼活虾以及贝壳类的海鲜,价格却不菲,不是香港胜似香港。我们进了一家大众饭店,点了炒肉丝、炒茄子等八盘家常菜,一碗紫菜鸡汤和大盆米饭,大家都吃得饱饱的。吃好晚饭,我独自一人到小商品一条街转了一圈,买了两只月牙型的拜佛居士帆布僧包:一只送给我的八旬老母亲。因为我的父母亲都信佛,父亲已离世10年了,母亲一直坚持在家里向观音菩萨敬香朝拜。这样回去,让老人家高兴高兴。另一只送给我的五叔,他专门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放焰口、做法事。有了这包,让他做事走路行个方便。</div><div> 住进那农家小院有多静呢?我毫不夸张地说,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不过,夜半时分,有人睡不着了。周成的夫人刘小梅要在凌晨三点钟赶到普济寺听早课。听课的人前一天晚上到普济寺做佛事的地方交300元/人登记,凌晨三点去排队,每天早课准进200人,迟到的话门都没得进了。我先听到一阵说话的声音,接着就是洗漱的嘈杂声,接着只听得门“咣”一声,一切趋于平静。待到吃早饭的时候,刘小梅和随行的三个人有说有笑的回来了。神了,她们一点疲倦的样子也没有。那真是“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div> <h3>  早晨,大家从住处步行至普济寺,个个显得神采奕奕。我漫步在石板铺就的路上,和风拂面,没有一丝寒意。太阳从东方的大海上冉冉升起,倍感慈善、温暖。四周山上树木茂盛,巨大的香樟、古朴树随处可见。一边的小溪水流缓缓流淌,欢快而富有诗情画意。那一片独特的幽幻环境,让人不由赞叹这“人间第一清净地”是多么的美妙啊。</h3><div> 走着走着,我们到了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内侧有块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我初次来到普陀山,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又充满了好奇。周成当了我的“导游”,他解释说:“这是当年皇帝立下的圣旨,意思是要大家对普济寺观音菩萨特别崇敬。”穿过石碑坊向北是御碑亭,上面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在御碑亭的左右两边是放生池,荷叶残落水里,有两个小乌龟潜伏在水中不动,倒是那大大小小的红鲤鱼在水中慢慢游动,给人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感觉。池心有个湖心亭,东侧有座石拱桥叫做“永寿桥”,游客在上面行走甚密。在我的西侧有一座瑶池桥,四角有龙头装饰图。周成告诉我:“每当下大雨的时候,龙嘴吐水呢,活灵活现。”我又向前一路走,“普济禅寺”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寺门正面向南为三门并立在一块,中间的是正山门,东侧的为东山门,西侧的为西山门。周成比我熟悉这里人文及场景,他向我一一解说:“这叫‘三解脱门’,意思是‘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这扇正三门60年开放一次,原因是当年清朝乾隆皇帝游览佛顶山太迟,走到普济时大门关了。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不给开正门。皇帝无奈,只好从东山门走进寺内,后来下了一道圣旨:从今以后正门不开。”我说:“正三门关着,让人有点纳闷。”周成笑着说:“现在外国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方丈第一次进门可以打开正山门。江泽民总书记来普陀山视察,正山门打开过。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来,但他在浙江省委当书记时亲自走访过普陀山。他的夫人彭丽媛也常来呢,为的就是祈福国泰民安呀。”周成补充说:“今年(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根据他的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我听罢把大拇指一竖,说:“真了不起,你连习主席的讲话也能倒背如流。”</div> <h3>  我们买好门票就径直往里走,周成一把拉住我的手说:“跨进寺庙门槛一定要注意男士左腿从左边跨入,女士右腿从右边跨进,别碰到门槛,这是规矩。”我进门一看,人头攒动,人潮如涌。由于人多,周成又拉住我的衣襟示意我站住脚,要我定下心来。他指着庙宇一一向我介绍:“普济寺多为明清古建筑,中轴线天王殿、圆通宝殿、法堂由南向北一字排开,最南的是天王殿,正面供奉弥勒菩萨,人称‘皆大欢喜’,背面供奉的韦驮菩萨,是护法神。左右供奉四大天王,每人各执剑、琴、伞、龙,象征风调雨顺。中间的是圆通宝殿,圆通有圆满通达的意思。据说,观音菩萨有眼、耳、鼻、舌、身、意的通达,她一天到晚尽观世界的声音,过去、今天、未来,特别对苦难的呼救声她都能看见、听见,所以叫观音。”我和周成跨进圆通宝殿的门槛,正中供奉的是毗卢观音菩萨,有8.8米高,全身金黄,慈眉善目,脸呈微笑,身旁站着门徒善财和龙女。大殿两侧是观音的32个化身,主要有杨柳观音、莲卧观音、鱼篮观音、施药观音、水月观音等等,姿态庄严而逼真,显示普度众生的“法力广大”。</h3> <h3>  周成告诉我说:“据《山志》记载,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高丽国王患重病,急派使者到宋朝皇宫求救,宋朝皇帝随即派内殿承旨王舜封及御医乘船去治。当船行驶至普陀山时,狂风大作,浪头卷击大船难以前进。忽然海里又出现一只大龟用龟背撞船,眼看大船就要倾覆了。这时候,王舜封忽然想起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就下令全体人员跪拜,以求观音菩萨相助。这时‘观音大士现满月相,珠璎灿然’,在船的上空显现,但见观音菩萨手执杨枝把大龟赶走,大船便能继续前行了。高丽(朝鲜半岛)国王的病终于治好了。自宋代以来,观音菩萨显灵救苦救难之事难以计数,这就是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到普陀山朝拜络绎不绝的原因之一。”</h3><div> 从圆通宝殿的后门向北是法堂,也叫做讲堂,主要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地方。正中上下横匾上书“教及神州”和“化雨频施”。一侧横匾书曰:“壮严净土”。法堂主要供奉的是如来佛,居中的是释迦牟尼,东、西方教主在左右。法堂的西侧,有座“地藏殿”。周成站在旁边,对我说:“地藏王菩萨是尊师敬长、孝顺父母的楷模。既保佑生者安居乐业,又护佑逝者死后的魂魄脱离苦难,悠然享乐。前来朝拜的人在此有两事相求:一是求菩萨为自己健在的父母亲护佑。二是求菩萨为自己的祖先在九泉之下得以超度而护佑。”在法堂东侧,有座普门殿。朝拜的人向普贤菩萨求助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一展鸿图。从普门殿向前绕到圆通宝殿东侧是文殊殿,大门朝南。好多人跪在文殊菩萨面前,为自己的小孩、或小孩自己求智慧。在祈福的人当中,也有不少青年男女。他们东张张西望望,打听求姻缘到哪里去求?有老者指点说:“快到‘圆通宝殿’毗卢菩萨那里去许愿!”在文殊殿一侧,门朝西向的是罗汉殿,再向南走几步是伽蓝殿。周成怕我稀里糊涂,又耐心地解释说:“伽蓝是捍卫寺院的护法神。伽蓝原在印度佛教中是神佛。自我国唐朝、宋朝时,护僧伽蓝神有广妙、彻听、遍观等十八人,合称‘十八伽蓝神’,是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而在‘伽蓝殿’的伽蓝菩萨,属于寺院右护法神。伽蓝有‘无净之地’的意思,就是说他愿意以自己的身体,保佑一方的净土。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有一回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忽听到空中传来关羽的惨叫声‘还我头来’,原来关羽被敌人砍杀后身首异处,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问道:‘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的人,他们的头谁来还?’关羽惭愧至极,就向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了佛弟子。伽蓝菩萨也是武财神。”这时候,杨连从我的身后走过来,说:“我就是在这里向伽蓝菩萨许愿的。”</div> <h3>  我们一行在普济寺祈福、朝拜结束,已到了中午10点30分,刚好是普济寺吃斋饭的开放时间。我们排队买了餐卷(每人10元钱)就进入大食堂。吃饭的香客很多,每个人分得两只黑面红心的大碗和一双筷子。一只碗盛米饭,另一只碗打菜,不够吃再去盛。一碗菜热气腾腾,有大白菜、耦片、大豆做的百叶等,味道很鲜美。桌子是实木做的四方桌,坐的是长板凳。在吃饭的时候,我有一事不明白,就问周成:“这观音菩萨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周成边吃饭边向我解释:“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在这之前,均为男身,而女性观音造像初始在南北朝时期,鼎盛时期在唐朝。因为女性观音容易被人们接受,成为慈悲之怀与善美的化身。唐朝李世民对观世音的世字有反感,便去掉世字改称观音。相传我国古代妙庄王的二女儿妙善,从小吃斋信佛削发为尼。妙庄王坚决反对,并且把妙善闷死后仍进地狱。阎罗王不忍心就把妙善复活在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莲花上。从此妙善发誓超脱世人之外,长出千手千眼,行善天下,普度众生。这里的故事和学问多呢。”我听了周成的解释,仿佛从云雾里走了出来,对佛教文化和观世音菩萨的了解更进了一步。</h3><div> 周成的一番话,使我饱餐了一顿超脱凡尘的精神午餐,走起路来格外有精神。在食堂吃好饭,大家都自觉洗碗刷筷子,并把碗筷整齐地放在柳筐里。从普济寺食堂出来,我们一路步行至东南方向南海观音铜像广场。我又有一事不明,问:“普陀山东临东海,怎么叫南海观音呢?”周成向我解释:“我国古代的皇帝都在北方设立京城,他们习惯称东海以南的方向为南海。”周成一边走路一边向我介绍南海观音铜像及开光那天的神奇事件。他说:“南海观音铜像是世界上最大的观音菩萨铜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菩萨金身闪耀,她双唇紧闭,端庄慈祥,左手托起法轮(实为渔民船上的方向盘)、右手施无畏印 。据普陀山居民介绍:1997年农历9月29日举办南海观音开光典礼。这一天也是观音菩萨诞辰之日。天气预报显示,当天有中雨。早晨8点,妙善方丈宣布佛像开光,顿时,天空乌云散开,一抹白光直照佛像,金光闪闪。而在佛像上方出现了一个白衣观音的像,当时海内外4000多名信男善女都纷纷下跪膜拜。这一现象用当今科学难以解释清楚,却被摄影机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周成的讲解,使我忘了路程远近,好象没走几步,就到了双峰山南端的南海观音大门口。沿着大门向南是一条“莲花路”,左边可见大海碧波荡漾,浩瀚无边。道路两旁树木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我登上南海观音铜像前的礼佛广场,但见烧香瞌头的游客众多,一座5米高的香炉里燃起热焰向上喷发。在人群中,有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手举着一大把香,如同手举火炬一般。他身体肥硕,脖子上挂着一根小指粗的金项链,右手戴着一枚若大的正方形金戒指。他将烧香的“火炬”在面前比划成一个8字,然后又将“火炬”挥舞成龙的形状,口中念念有词,向南海观音拜一拜,便将“火炬”“哗”的一下扔进香炉里。看得出来,他比划8字象征发财的意思,他手舞“火炬”象征龙腾虎跃的意思。因为那位香客身材高大、体形肥胖,又做出令人费解的举动,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div> <h3>  当我参观全场走到南海观音广场最南端碑林东侧,猛然看到下方有一则碑文,那上面刻着敬香正确做法的楷书字体。主要内容是:“三支清香为标准,代表自己及一切众生,以身、口、意三业礼敬佛、法、僧三宝。敬香在表心,大把烧香、烧高香等行为,视为以攀比心、贪心来敬佛,请不要把佛、菩萨世俗化了。重要的是佛无贪心,身心清净,平等慈悲。我辈应广发善心、慈悲、清净之心来做供养,即为发心纯正,与佛相应,诸佛欢喜赞叹,功德圆满。”由此,我对普陀山敬香之道有了深刻的认识。我的母亲信佛,我在普陀山请了四个盒装香、六个圆桶香,还特别请了一只红绸布上绣着莲花图案的蒲团(烧香跪拜的垫子)带回家送给母亲。在结束第一次行程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问题不解,那就是到了寺庙为什么进门拜弥勒菩萨出门敬韦驮菩萨呢?</h3> <h3>  转眼又到了第二年的冬天,具体时间是2015年12月23日。周成又约我去普陀山朝拜。我欣然前往,并且同普陀山的季导游取得了联系,请她帮助预订住所及解决吃饭问题。这一回,周成租了一辆豪华商务车,车上有一方桌可供玩扑克牌。随乘人员一共16人(包括驾驶员),都是周成的亲戚、朋友,而且多次往返于普陀山。车子从早晨7时出发,到下午14点多钟就到了朱家尖蜈蚣峙的慈航广场。随即,我们乘渡轮登上了普陀山。住所离上次住的地方只有150米,也是农家宾馆。这家男主人热情好客,专门备了两桌丰盛的晚餐(两桌饭菜不到700元)。能够定下心住在普陀山农家最好,吃住也较便宜。</h3> <h3>  因为时间充裕,季导游专门带我们到普济寺祈福,她讲了“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陀”的道理。她说:“普济寺的天王殿正面供奉的是弥勒菩萨,背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据传:弥勒菩萨,姓弥勒,名阿逸多。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在普济寺供奉的弥勒,不是阿逸多,而是我国古代的布袋和尚,他是五代后梁时期明州(今浙江宁波)奉化人,他能预示晴雨,示人吉凶,相当灵验。有一天,他到奉化岳林寺,坐在门口的磐石上,念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随即安然坐化了。后来有人看到他背着布袋行走的身影,于是就认定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一般来讲,‘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驮’,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到法雨禅寺的第一殿天王殿,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朝拜,但在普济寺朝拜的顺序就不一样,因为普济寺的正山门是关的,进门从东山门进来,要绕道拜弥勒菩萨,按照普济寺的具体状况,第一顺序可先拜圆通宝殿的男身毗卢菩萨,一般以许愿朝拜为主。第二顺序可拜文殊殿供奉的文殊菩萨,以求智慧为主。第三顺序可拜普贤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阿弥陀佛、药师佛)、地藏殿、普门殿(供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伽蓝殿、天王殿。最后拜三洲感应殿(供奉的是韦陀菩萨)。韦陀菩萨是护法菩萨,被谕为经典护法、佛教护法、道场护法。参拜圆通宝殿过后,也可以朝拜天王殿,临走时再拜韦驮菩萨。”季导游的讲解,使我对普济寺祈福、朝拜的顺序有了足够的把握。同时,对弥勒菩萨的前世、今生有了全面的了解。</h3> <h3>  当天晚上,我们饱餐了一顿之后,各自选择自由活动,看戏的看戏,散步的散步,逛店的逛店。到夜半时分,周成的夫人刘小梅又同随行的七姑八姨说说笑笑去听早课了。我们没去听早课的人一觉睡到大天亮。那房东早早烧好一锅粥,外加馒头、煮鸡蛋和每人一碟萝卜丝咸。我们吃好早饭就往普济寺走。当我走到普济寺东山门时,看到周成提着大包小裹一个劲地往里挤。这里的游客、香客太多太挤,也难怪他们许愿、还愿的心切。我忽然想起“进门拜弥勒”的事来,就想请一尊弥勒菩萨回去。普济寺天王殿里那尊大腹便便,开口笑颜,身穿金色袈裟的弥勒菩萨的坐像生动形象。他一手拿的一只布袋,能将世人的一切苦难和忧愁装入布袋里去。布袋和尚的美好形象就犹如烙印一般留在我的心坎上。“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代表弥勒菩萨形象的话语,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我和爱人一商量,到普济寺东面的香华街一家店里,请一尊弥勒菩萨的坐像(香樟木雕刻的珍品)带回家,挂在轿车方向盘的右后视镜上方,一则每天看到弥勒菩萨开怀大笑的面容,消除工作上的烦恼,二则每天看到弥勒菩萨宽宏大量的胸怀,消除生活中的忧愁。笑一笑,十年少,心情开朗自然好。同时,祈福全家平安幸福,也企盼弥勒菩萨带走我的爱人常年遭受重症肌无力病痛折磨的苦难。</h3> <h3>  我俩欢欢喜喜到圆通宝殿做了朝拜。随后,我到天王殿拜弥勒菩萨。我的爱人则在圆通宝殿里,先到“功德箱”捐100元钱,然后手捧弥勒菩萨坐像请和尚开光。据我的爱人讲,那和尚60多岁年纪,面容慈善,和蔼可亲。和尚做了开光仪式后,对我的爱人说:“你是贵人之妻,贵人之母,就是病来把你磨。”和尚还讲了我的爱人遭受病磨之原因、挑战病痛的毅力,以及预示往后我的爱人所患疾病得到康复的吉言。说得我的爱人感动不已。和尚最后说“儿孙绕膝花满堂,苦苦乐乐皆是福”。这是我第二次登上普陀山的最大收获。我的爱人得到和尚的吉祥话语,精神爽朗,笑道:“这下病好了”。用科学道理来解释,意念也能治病。从此,我的爱人身体健康状况真的比以前好多了。<br></h3> <h3>  到了2016年3月,我家遇到了一件大事。我的女儿在大学校里要考研究生了,这对于别人家来说,也许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的女儿就读于北方一所大学。她刻苦认真,每天都要学到深更半夜,但有时睡不好觉,精神压力过于沉重,对考研的战略战术把握不够。考研就象一场战争,你要把战略的制高点拿下来,正面强攻不行,就得采取迂回出击的战术。为此,我决定带女儿到普陀山旅游一次,一则让她饱览舟山群岛风光,胸怀象大海一样宽广。二则感受一下中华民族底蕴丰厚的佛教文化,看开、看远、看淡、放下。第三,开阔视野,跳出校园的狭小空间,让她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h3> <h3>  “要上普陀山,先到达蓬山”。我带女儿出去旅游,专门开辟了一条迂回线路,那就是先到浙江省慈溪市的达蓬山。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人,另外约请女儿的干妈吴永霞及我的妹婿王凤兵一同前往。我独自开车跑700公里路程还是第一次,好在吴大姐也是一位驾驶员,中途可以换一换再开车。那天中午13时从射阳县城出发,当晚19时到达慈溪市五星级酒店 “达蓬山大酒店”。接待我们的是我的朋友花兆成经理。他为我们准备了法国葡萄酒和丰盛的晚餐。这家酒店依山面湖建造,融合东西方风情,奢华气派。由于所住湖景客房超级豪华,我的妹婿王凤兵单独住在一个房间竟然兴奋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从左边床上躺躺,又到右边床上坐坐,反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h3><div> 第二天早晨,我开车沿着盘山公路到海拔400多米的达蓬山上游览。这山原名叫香山,盛产香草而得名。山上林木葱郁,重峦叠嶂。登上山远远望去,浩瀚无边的东海尽收眼底。据传2000多年前,秦始皇游达蓬山看到蜜蜂四处飞舞采蜜,心旷神怡,遂下令附近村民养蜂酿蜜进贡于朝廷。徐福从此山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成为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航海家。</div> <h3>  达蓬山上有个佛迹洞。相传佛的足迹由唐代僧人达慧在洞里结庐修行时,发现洞内留有观音菩萨的左脚印一个。我们沿着石崖往下走,看到一个硕大的脚印在石壁上。观音菩萨留下的大脚印,脚趾分明,与普陀山的“观音跳”留下右脚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朝拜了山上一座巍峨的寺院一佛迹寺,便沿着原路开车返回了。</h3><div> 中午,花经理又招待了一顿特色小吃,大虾、大蟹及黄鱼、鱿鱼等海鲜美味。我们对花经理如此盛情款待,深表谢意。饭后,我和花经理握手相别。由于事前没有同普陀山上的农家宾馆联系,我开车前往普陀山较近的沈家门东海中路格林豪泰酒店住下。第二天早晨6时30分,开车直达朱家尖慈航广场,随后乘渡轮第三次登上普陀山。不管什么时候来,这里旅游的人潮犹如大海的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经久不息。</div> <h3>  第一站,依然是普济寺。拜完圆通宝殿,我们首选的就是文殊殿。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他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他右手握着金刚宝剑,斩群魔,断烦恼。左手握着青莲花,花上有五股杵,象征无上智慧。坐骑是狮子,象征威猛。</h3><div> 我跟在一家旅行社团队的后面,听那中年男导游现场讲解:“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孕妇抱着婴儿,领着一个小孩,还牵着一条狗进入寺庙,她无钱施舍金钱,就剪了几缕头发作为施舍之物奉送。当时,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就对寺庙里的知僧客说:‘我家里有急事务,提前发给我吃的吧。’知僧客给了她两份不答应,那孕妇要了四份,最后还要了一份给腹中胎儿。知僧客认为她贪得无厌,就大声训斥。那孕妇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说罢就腾空幻化成了文殊菩萨,小孩和婴儿变成了于阗王和善财童子。那条狗则变成了绿狮子。由此,文殊菩萨成了大智慧的象征。”</div> <h3>  我们一家人在文殊菩萨殿前祈福朝拜后,即穿过茫茫人海,走到了观音菩萨铜像广场。途中,我看到一位四十多岁的瘦弱女子,她面容憔悴,口中念念有词,三步一跪,沿着一条莲花图案且有大理石铺成的道路往南跪拜几百米,一直拜到观音菩萨脚下。这位女子发心虔诚,真是不可思议。<br></h3> <h3>  这次普陀山之行,我的女儿感悟很多:一是做任何事都要定下心来勤学苦练,以求功德圆满。在普济寺和南海观音菩萨广场,许多香客虔诚至极。他们敬香祈福,顶礼膜拜,不见你争我吵,一切充满着和谐、谦让、宽容的良好心态。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也一样,没有读书修行的决心,就不能成就一番学业。二是做任何事必须要有勇气和信心。到南海观音菩萨广场,有不少人扶老携幼,一步一跪或三步一跪,诚心诚意“先拜菩萨后拜佛”。他们的行为令人钦佩和感动。读书,也要有信心、勇气和毅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三是祖国传统的佛教文化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还很神秘、神奇,有待于人们去探求。学习深造,发愤读书,就是为家庭争光彩,为祖国作贡献。</h3><div> 回到学校,我的女儿调整了良好的心态,学习更加努力用功了,饮食和起居亦按照作息时间合理安排。每天还适当注意锻炼身体,做到劳逸结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女儿终于考上了“苏州大学”研究生。诚然,这与学校领导指导、关怀、帮助,以及老师们精心栽培是分不开的。他们就是我们一家人心中的“菩萨”。</div> <h3>  话题又回到普陀山。我第四次登上普陀山是在2017年5月13日。一年多来,我总觉得有一件事没做完,那就是到普陀山还愿。我想自己开车去,又担心路途遥远,没有副驾驶做帮手,缺乏安全感。我便约请无锡的徐守彬、翟学明、李海平、陈书兰四位朋友一起去,选择的是无锡旅行社,专程乘坐旅游大巴前往。</h3><div> 临行前一天晚上,我和爱人开车到达无锡。当晚,我的朋友翟学明经理把我们当着尊贵的客人请到“舅婆人家大酒店”共进晚餐。前来就餐的还有徐守彬、李海平夫妇。徐守彬戴着口罩坐在我的旁边,他说:“患重感冒了。”李海平说:“这是他自结婚20多年来得感冒最严重的一次。”我看他模样怪怪的倒觉得好笑,说:“你把口罩拿掉吧,我精神好不怕传染。”其实,我开车来的时候,也有点感冒症状,主要表现在鼻塞、不时打喷嚏。我表面装得若无其事,心里却生怕自己患病而影响普陀山的朝拜。吃过晚饭,翟经理邀请大家到歌厅唱歌,徐守彬说头昏头重不想去,便回家休息了。我真担心他明天能否走得了。徐守彬前脚走,我也找借口说开车累了到宾馆歇歇,目的是想上街买两包板蓝根冲剂、儿童感冒冲剂(成人一次冲五袋有特效),以防感冒的病情加重。可是到街上跑了几家药店都关了门。无奈,我只好听天由命了。</div><div> 次日早晨五时许,我们一行六人在无锡图书馆门口集中上了旅行大巴车。全车游客有41名,多数是无锡当地人。导游姓李名兵,是个30多岁的小伙子。他上身穿着红蓝白三色短袖海魂衫,下身穿牛仔裤,身背一只桔红色的“学生书包”,号称“李导”。这李导也能说,一路介绍风景不断,比如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等等,接下来就是进香礼仪、规矩和两天的行程路线,以及吃饭、住宿、景点等方面的安排。</div> <h3>  到了中午12点,车行至朱家尖慈航东南方向的“金沙湾假日宾馆”门口停下来,然后到对面的一家海鲜馆吃了午饭。就餐完毕大巴车绕了一个大弯至朱家尖蜈蚣峙码头,大家随即乘客轮北渡上了普陀山,又乘坐山上的公交中巴车到了梅岭山下。我下车一看,原来这地方就是前两次住的农家宾馆所在地,没想到屋后梅岭山上竟然有个观音古洞。我们沿着上山的小路朝上走。到了“阶步”拱门前,我在一家香烛店请了一盒檀香和一对莲花烛,以表达敬畏之情。观音古洞有一个天然生成的大型石室,室内有根石柱悬垂至地。走进石室,看上去很狭小,只能低着头。洞周石壁雕有4尊观音菩萨坐像和“二十五圆通”塑像。到观音洞里朝拜只点烛不敬香。我在点烛时,跟别人学着念两句:“接光接光越接越旺,接光接光身体健康。”然后把点亮的一对腊烛放在案台上,再双手合十,向观音菩萨拜三拜。我走出观音洞,望望后山上,那里一片绿树成荫,古樟树遮天蔽日,巨石层层相叠。在右上方有四个红色大字 “大士重见”,格外引人注目。</h3> <h3>  沿着观音洞回走再往东北方向的山上爬,我们一行又经过了“二龟听法石”、“心”字石、“磐陀石”及“灵石禅院”等。李导讲解说:“在磐陀石左边有一条卧牛,有一种说法叫做摸摸牛头,遇事不愁;靠靠牛背,生活不累;捋捋牛尾,有头有尾。”大家听了都去摸摸。令人不解的是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躺在牛背上就是不起来,有几个妇女拉她都拉不动。也许,老奶奶的家庭状况不好,生活负担重,真的很累。她想通过靠靠牛背,解除生活劳累和忧愁罢了。</h3><div> 随后,我们一行急匆匆赶到了当天安排的最后一个景点普济禅寺。整个寺院依然是人流如潮,香火旺盛,烟雾缭绕。李导坚持作了最后讲解,这对于从未来过普济寺的人来说如获至宝。随即,大家各自分散祈福、朝拜,抓紧时间表达心愿。待大家出门拜韦驭时,“天王殿”的后门已经关闭了。游客们只好隔着大门同韦驭菩萨拜会、打招呼。</div> <h3>  从普济寺出来,我们分成两辆中巴车至万佛宝塔山下东侧的停车场下车,然后步行向西走了600多米的一户农家宾馆住下。这里的小街好不热闹,到处都是游客。我们来到一家“人民公社饭店”吃晚饭。这家店门很有特色,门头半圆形,中间有一颗红五星,门两端书写一副对联:大海船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横幅是“为人民服务”。走进店门,里面全都坐满了食客。我们看人太多就转身离开,店堂经理匆忙拦住,并请我们进了一间包间。我们点了鱼香肉丝等五盘炒菜、两大碗杂烩汤菜和一小盘花生米,又从小超市买了一箱12瓶装的“雪花”啤酒。令人奇怪的是徐守彬一点病症也没有了,他谈笑风声,连喝两瓶啤酒。徐守彬说,他第一次到普陀山旅游遇到“病”的拖累,心里真不是滋味。当他敬了第九炷香时,陡然来了精神,头也不昏了,走路也有精神了,那真是无病一身轻呀。我们6个人一高兴,将一箱啤酒一饮而尽。我总感到人的精神爽吃饭也香。徐守彬的感冒没了踪影,我的感冒症状也烟消云散了。要不是我自己真实体验,别人还以为我说仙话呢。</h3> <h3>  第二天早晨4点30分,我们就起床了。五点钟我们背起起行囊,前往普陀山佛顶山下的索道站。由于集中时间没到,我们便在大海的围栏旁边拍照留影。我用手机拍了两个太阳初升的场景:那海、那山、那人……随后急匆匆到索道站的售票处会合,从这里坐索道车到海拔291米的佛顶山。由于我的爱人这两天奔波劳累,加上夜里没有睡好觉,在候车排队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便留下休息不走了。徐守彬、翟经理、陈书兰见此情景,也不想攀“高峰”了。</h3><div> 有人说“不上佛顶山,等于没有到过普陀山”。我和李海平经理作为代表随李导的队伍排队等候。由于聚集等览车的旅游团体人数众多,而且行走特别缓慢。我便掏出手机翻看清晨在海边拍的照片。有一幅太阳爬上小山坡、游客在海边散步的照片引起我的注意。我发现一个蓝色的圆点,极为耀眼。我以为是海里飘浮上岸的蓝色圆玻璃球,因为渔民用来拉网做的浮标很常见。我便放大看,那根本不是圆球而是一个蓝色光盘。我的手机拍照可翻看照片上的初始动态,比如人在行走时抓拍的照片,可看到定格前走几步的形象。我就回翻,发现那蓝色的光盘犹如篮球一般上下跳动,又象一个蓝精灵自由自在。那一定是背后西边有光圈投影折射形成的。太阳从东面升起光线较强,西边又是什么物体发射如此耀眼的强光呢?没有!因为折射的光圈没有那么显眼,况且篮球在沙滩上是跳动的。当时我向前走了几步,换一角度拍下了南北相对的小山坡延伸至海平线的优美画面。两幅照片对比,距离相等,海滩上十多名游客相等,所不同的是一幅有蓝色的圆球显现,另一幅则不见踪影。普陀山确实有神秘的地方,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待解之谜。</div> <h3>  我和李经理等了四十分钟才上了缆车。佛顶山上有座寺庙叫慧济禅寺,主殿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殿中镌有123尊集唐宋元明清朝代的著名画家所绘制的观音宝像石刻群。</h3><div> 登上佛顶山,大家沿着林荫石板路往慧济禅寺的山坡走,迎面看到“佛顶顶佛”四个大字。拐弯走到门口,对面有个大大的“佛”字,门口左侧的古樟树旁挂着一个铜钟。慧济寺主要有三个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宝殿。李导说:“在观音殿里求子求孙最灵验,有求必应。”慧济寺后门左侧有一棵树叫“普陀鹅耳枥树”,距今有200多年历史,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独特的树种。</div> <h3>  朝拜过慧济寺,我和李经理沿着一条通往法雨禅寺的山路向南往下行走。这条山路叫香云路,共有石板台阶1088层,约2里路。走在这条路上,远山近礁,幽静称绝,大有“身登青云梯,平碧见海日”的意境。我笑着对李经理说:“你的微信名叫香如故,这路叫香云路,看来你这次来普陀山敬香祈福与佛有缘了。往后日子会过得更好。”李经理则笑而不语。走了几百米路,我感到双腿酸软,好像踩在云里雾里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李经理说:“你可能是疲痨了,休息会儿就会好的。”我坚持走到“海天佛国”的巨石旁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然后在此石旁和“云扶石”“香云亭”等景点拍照留影。在前往下山的路上,我不时看到三五成群、或十多人的队伍,一路喊着菩萨的名号,三步一瞌头,那些香客、信徒和弟子对慧济寺的崇拜至极难以言喻。在离山脚80米的拐弯路口,我看到一个三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撑着双拐往上走,不由感叹这人的坚强。他同我擦肩而过我没感到有什么异样,当我扭头回看的时候,这人高卷着裤筒,双腿居然是假肢!两条腿竟然用拇指粗的不锈钢支撑着,这要多大的毅力?!他乐呵呵地笑着,对他来说什么也没发生,朝拜祈福是他个人的信仰,不管有多难,他仍坚持着往上攀登。生活还要继续,乐观向上也是一种人生。</h3> <h3>  走到法雨禅寺的正门口,我和我的爱人及其余几个人会聚在一起。法雨寺门前有座石拱桥,桥下是放生池,水是流动的水。据李导介绍:“法雨寺创建于明朝万历八年。清朝康熙38年兴建大殿时,皇帝御赐‘天华法雨’匾额。法雨禅寺的大门向东开着,皇帝讲究龙脉之气,故建造时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梯次向上,入山依次开放。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之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等。其中九龙观音殿(大圆通殿)最为辉煌。殿内供奉高6.6米的毗卢观世音菩萨坐像。后壁为大型海岛观音及善财53参群像,两旁列18位罗汉。特别是九龙殿前月台,浮雕成《二十四孝》故事图,体现了敬老养亲的美德。”接着大家分头祈福、朝拜,我在法雨寺敬香,第一层天王殿敬了3炷香,在第三层观音殿(又称九龙殿)敬了6炷香,第五层大雄宝殿敬了9炷香。据说在法雨寺求姻缘也很灵验。我到法雨禅寺朝拜,总感到这里聚集众多的人气、运气、财气、福气和慧气(人生智慧)。</h3> <h3>  从法雨寺朝拜出来,我们一行到公交站台乘车到南海观音铜像广场。由于人多车少,我们顶着烈日等了很长时间也没等到车来。在等车的时候,我问我的爱人到哪里转悠了?我的爱人告诉我,她本想坐车到法雨寺的,没想到挤错了车到了普济寺。她忽然想到观音菩萨的好处,便不由自主地去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坐像带回家,还请了6筒香,其中5筒檀香,1筒沉香。她到圆通宝殿恳请僧侣开光。一位老和尚问她有什么要求和愿望,我的爱人说:“只求全家平安!”。老和尚说,“别人家都是求财的,惟独你家求平安。”于是,老和尚念着“观世音菩萨保佑,观世音菩萨保佑……”开光仪式有10多分钟。我的爱人说:“那真是太隆重了,非常令人感动。”我随即打开宝盒一看,请的是杨枝观音菩萨!那是消灾祛病、祈福的象征。</h3> <h3>  站在一旁候车的徐守彬向我讲了一个故事,则让我匪夷所思。徐守彬没上佛顶山,就去千步沙滩上散步。那里沙滩宽阔平坦,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的浪涛声不绝于耳。这是他第一次感受海浪涛声之绝妙。徐守彬走累了,就到岸边的木椅上坐下来休息。这时候,他看到一个60多岁的男子手里拎着一只塑料袋在对面河边投食喂小鱼。不一会儿,那人走到徐守彬坐的位置旁边也坐下歇息。两人寒暄几句便觉得说话十分投机,因为双方都当过兵,似乎找到了共同的语言。那人姓李,1954年出身,是地地道道的普陀山居民。徐守彬问:“普陀山香火如此旺盛,观音菩萨给你们当地居民带来什么好处呢?”老李说:“有好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发生在我自家还有故事呢。”徐守彬问:“你家有什么故事呢?”于是老李侃侃而谈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14岁那年秋天一天下午放学回家,一个女同学不慎跌入河里拚命呼救。他和另外两个男同学路过,可谁也不敢下去救人。三人提出比身高,谁个子高就先下水救人。老李个子略高一点就“扑嗵”一声跳入河中救人。他拚力将女同学托举上了岸,可是他自己体力不支便慢慢往下沉,两个同学拚出全身力气拉也拉不上来。这时候又来了两个12岁的小同学帮助向上拉,还是拉不动。老李就喊:“快到山上请师傅救我!”他的身体继续往下沉,眼看水漫到嘴边了。在绝望之时,老李拚全力呼喊:“菩萨救命!菩萨救命!菩萨救命!”三声过后,吓得两个大同学闪到一边,倒是那两个小同学顿时象大力士一般,没费劲就把老李拉上了岸。</h3><div> 1982年9月中旬的一天早晨,老李又碰到了一件怪事。那天早上他和父亲、弟弟在上山做工。忽然,老李的弟弟惊喜地大声说:“快看那,天门开了,多么美丽漂亮呀。听,天门里有美妙的音乐,多么好听啊。往后,我和老婆、儿子一起到那里去住。”老李的父亲也在一旁附和说:“天门真是神仙世界啊。我现在不能去,要去也要6年以后呢。”老李看到父亲、弟弟手舞足蹈的欢喜场景,不由满腹狐疑、懵然莫解。心想:这大白天哪来的天门洞开呀?他把眼睛睁得滚圆向天上看,可是望来望去看不到,就嘲笑他的弟弟:“你还不到20岁,哪来的老婆、儿子呀?”他的弟弟就象着了魔似的,说出了他的老婆姓名和家庭住址。没想到几年后老李的弟弟真的娶了那家的女儿 ,姓什名谁和之前说的一模一样,老李感到不可思议。</div><div> 1988年9月25日。这对于老李一家来说是个黑暗的日子,他的父亲及弟弟的三口之家在乘船渡海时,船覆人亡。惟有他的弟弟尸体没有打捞上岸。等到第二天傍晚时分,老李弟弟的岳父跑到他家,说:“你的弟弟托梦给我,说他遭遇大难了,只有哥哥你能帮助他。”次日早晨,同岛渔民跑到老李的家来报信,说他的弟弟尸体浮上来了,要他快喊人同去西海岸边将尸体抬回家。老李的弟弟托梦是什么大难呢?原来弟弟的尸体浮上来,要哥哥亲手去抬而好安葬呀。老李是当兵的人,从来不迷信,但这一件又一件奇怪之事发生在他家,说什么也解释不清楚。</div> <h3>  “嘟嘟!”一阵汽车的喇叭声打断了徐守彬讲述。我们一行乘车前往南海观音铜像广场。到了紫竹林站点,还要步行一里多路。那一路上,人挤人、人碰人,足有几万人,我从未见过如此熙熙攘攘的人群。当我登上观音菩萨铜像时,但见人群比肩继踵、万头攒动,场面声势浩大。我先向观音菩萨敬上9炷香,然后将背包里的贡品放在观音菩萨前面那巨大的香案上,主要有点心、香烛、经、花、果、水。点心有大糕、饼、糯米炸的果子;水果有香蕉、苹果,各放单数9个;从家乡带来小榨菜籽油1瓶(进贡素油意思是给观音燃油灯之用);放置一盒香和一对烛。另外,我还敬上一本经书和一瓶水。以虔诚之心还了心愿。临走,我留一部分贡品在香案上,剩余部分带回家,让亲人分享。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与人坦诚相见,常怀感恩之心,凡是热情伸出援手及关心、支持、帮助我家的亲友,我都一一道谢!</h3> <h3>  拜过南海观音菩萨,回头经过紫竹林。我前三次路过那片竹林,但没有去那里的观音院。有人问“不肯去观音”在哪呢?就位于普陀山东部梅壇岭下,面对着波涛荡漾的莲花洋。据李导讲述:“唐咸通四年(公元916年)有个日本僧人叫慧锷,他从山西五台山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像到日本。行船经过普陀山莲花洋面时,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涛涛,一连三天不能过洋。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就把观音菩萨像搁置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上走了。当地居民张氏清随后把观音菩萨像请到自己家里供奉。从此,紫竹林一带就成了观音菩萨道场。”</h3> <h3>  我看到这里的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我在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之间,看到一块竖立的石碑,上曰“禁止舍身燃指”。李导说:“据传明朝嘉靖年间,普陀山盛传舍身能成佛,燃指表诚心的骗人把戏,致使许多善男信女手裹布纱蕉油点燃手指,或致残或致死。明朝总镇都督李分、宁绍参将陈九思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佛教慈悲为怀的本意,就在这里建成了高2.39米,宽1.05米的石碑。”</h3> <h3>  随团旅游的缺陷是每到一个景点时间把握很紧,长则个把小时,短则几十分钟,多数人都是走马观花。其实,普陀山除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外,还有更深的人文景观,比如古建筑风格、园林设计、雕刻艺术、书法、诗词、风水学等等,样样都是精品。看不够,研究不透。普陀山总面积有12.5平方公里,修复开放有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等4大寺、43所庵院(包括2座茅篷)。2016年,到普陀山旅游和朝拜的有四、五千万人,仅门票收入达64亿元。按照我国佛教传统,一切寺庙都由善男信女供养,也就是说自古以来不用国家政府花钱,寺庙里的一切开支都由民间人士的捐助。而一些捣毁寺庙乱收捐助之钱财,实为知识浅薄,不懂佛教规矩。</h3> <h3>  2017年5月14日13时许,我们告别了普陀山乘坐旅游大巴车返回无锡。在途中,徐守彬精神抖擞,与前天相比判若两人,在他身上连一点病痛也没有了。我担心自己感冒的病症也不见了踪影。有科学证据显示“情绪不好易患感冒”。那么,一个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战胜一切病魔。翟经理在无锡做五金建材生意,来的时候生意清淡,几乎没接到一个顾客电话,可到了回家的路上,顾客要买建材的生意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打爆了他的一部手机。就连李导也觉得奇怪,这几年每逢星期日回返途中总是堵车,可这次竟然畅通无阻。他笑着说:“这主要得益于大家烧香祈福好呀!”一句话,逗得大家轰堂大笑。</h3><div> 也许,有人会说:靠烧香拜佛能繁荣经济、成就一番学业和事业,那往后呆在家里什么事也不用做了。我说:祈福朝拜的意义在于自己对佛陀的尊敬、感激和怀念。去染成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当今世界没有懒惰之人、平庸之人能够成就一番学业和事业!对于普陀山的大彻大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所感悟。</div> <h3>  那天到了无锡,已是晚上20时整。开车回射阳老家已经太晚了,我和爱人在无锡市学前街的一家“锦江之星”宾馆住了下来。夜里我做了一个美美的梦:普陀山真神奇,我梦见我的女儿去祈福不到半年就找到了满意女婿,而且工作还留在了苏州。我梦见我的儿子成家了,一年后抱了个孙子。是啊,历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待人和善、虚怀若谷、不矜不伐、大智若愚,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乐观豁达的心态,笑对人生,感悟人生。但愿我们的家业、事业比蜜甜,生活越来越好!</h3><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br></div><div> 作者单位:江苏长宏园林建设有限公司</div><div><br></div><div> 通讯地址:江苏省射阳县城人民路177号</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