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单飘青藏之旅:川(滇)藏线(芒市—拉萨;珠峰之旅(拉萨—珠峰大本营);青藏线(拉萨—西宁);青川线(西宁—成都)

芒市:段宏庆(五行缺~油)

<p class="ql-block">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p><p class="ql-block"> 2017年,作为给自己年过50光荣退休的纪念,一时兴起践行了此次“独狼”之行,自2017年5月4日咱年青人的节日从芒市出发,至6月20日到达四川省都江堰市为止,我的穿越青藏小环线之旅顺利,安全结束了。特别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各位骑友及朋友圈的亲们给予我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这次骑行翻越了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仑山脉,掐指一算,下次骑行丙察察线、新藏线和独库线时再完成翻越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就完成了翻越国内全部主要山脉的小小心愿,功德圆满了。原出发时的计划中并没有从西宁到成都这一段,这是在拉萨——格尔木途中查看线路时突然想到的。由于季节原因,在走滇(川)藏线时没有能看到的西藏田园风光和青藏线上羌塘草原的美景都在西宁——成都这条线上得到了弥补。现在想来选择走这条线真是太明智了,所以说,说走就走的旅行才是最自由自在的放飞心旅,而这也正是单飘最大的好处——想必你也一定认同,这条线的景色确实非常,非常美。中途我还修订了从诺尔盖经松潘,茂县,汶川到都江堰的计划(这段路程前年去九寨沟,黄龙时才走过),改为绕道唐克,红原,查针梁子,俄么塘,米亚罗,理县,汶川到都江堰,这真是神来之笔,事实上,整条线路最值得一行的正是绕道的这段。</p><p class="ql-block"> 原本还有从成都到理塘,稻城,亚丁去看看理塘毛垭草原的打算,一来因这一路看了太多的草原,二来因去年刚刚走过这条线,三则如果从理塘骑回家就要从芒康起全部都走重复路线,我们的口号是:不走回头路!</p><p class="ql-block"> 到马尔康岔路口时还曾动了从川藏北线进去到丹巴一带看看的邪念(康定出汉子,丹巴出美女耶),一则因这样就要重返芒康走上回头路,二则还想留点东西给下次旅行,于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良园虽好非久留之地,该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整理这篇小文,愿表芹献,提供给你作为自由旅行的攻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 特别提示:无论你是准备选择骑行还是自驾都不尽可能要走青藏线了,因为从沱沱河到五道梁这150公里每天都会堵车,连自行车都只能推行,一推就是几十公里,每次堵车都至少是一整夜,冷啊,零下10度以下,严重时会堵几天。另外,那曲——安多段,翻越唐古拉山,昆仑山这三个地方也是经常堵车的隘口。总之,在青藏高速通车以前,G109不适合旅行——无论是骑行还是自驾。</p> <h3>非传统的滇(川)藏线:</h3><h3>起点芒市——逆澜沧江而上(经漕涧,表村,兔俄,营盘,石登,中排,维登,中路,康普,白济汛,叶枝,巴迪,雁门,云岭...)——德钦飞来寺——西藏盐井——红拉山(H4448)——芒康——拉乌山(H4376)——澜沧江大桥(H2368)——脚巴山(H3947)——东达山(H5130)——左贡——帮达——业拉山(H4658)——怒江七十二拐——八宿——安久拉山(H4475)——然乌——波密——通麦坟场(川藏线进藏区后全线最低海拔H1986)——排龙——鲁朗——色季拉山(H4720)——林芝——工布江达——松多——米拉山(H5013)——墨竹贡卡——拉孜——拉萨。2115公里,骑行18天,中途无休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观光1天。</h3> <h3>反穿青藏线——一条路,一条天路,我们曾孤独而坚毅的走过:</h3><h3>起点拉萨——羊八井(H4476)——拿多拉山口(H4668)——念青唐古拉山口(H4610)——当雄——藏北八塔——芒隆拉山口——那曲——怒江源头——申卡冈坡(H4980)——安多(H4752)——妥巨拉山(H5170)——天下第一道班(H5070)——唐古拉山口(H5231)——唐古拉兵站(H4800)——通天河——青、藏界牌坊——沱沱河——风火山(H5010)——楚玛尔河——五道梁——不冻泉——可可西里界——昆仑山口——西大滩——纳赤台——昆仑山门——格尔木——都兰沙漠——茶卡——青海湖——西宁。2029公里。其中拉萨(5月29日出发)——格尔木约1200公里(6月5日到达),骑行8天时间;格尔木(6月7日出发)——西宁约800公里(6月11日到达),骑行5天时间。6月6日在格尔木休整1天时间(休闲骑行109公里往大柴旦方向看胡杨林)。全程骑行13天,休整1天,共用时14天。</h3> <h3>青川线(青海西宁——四川成都):</h3><h3>西宁——海东市——平安县——化隆县——尖扎县(黄河边)——循化县——同仁县——甘肃省夏河县——阿木去乎——合作县——碌曲县——玛曲县——四川省诺尔盖县——红原县——马尔康县——理县——汶川县——都江堰市——成都市。1218公里。骑行9天(6月12日从西宁出发,6月20日到达都江堰市),共用时9天。</h3> <h3>珠峰景观大道108道拐:</h3><h3>起点定日,终点,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往返230公里。 </h3> <p class="ql-block">穿越西藏(前藏,藏北区域)青海(格尔木——西宁)小环线5400公里。滇(川)藏线部分:5月4日出发,5月22日到达拉萨;青藏线部分:5月29日从拉萨出发,6月5日到达格尔木,6月11日到达西宁;青川线部分:6月12日从西宁出发,6月20日到达都江堰市结束行程。全旅程共用时49天——骑行时间39天,拉萨——日喀则——定日——珠峰4天,拉萨观光3天,雅鲁藏布江大峡谷1天,格尔木观光休整1天,朗木寺半天。</p> <h3>老家的骑友告诉我很多人都想看看我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已经像强巴一样了,你自己比较吧。</h3><h3>出发到飞来寺时50出头的帅小伙。<br></h3> <h3>49天后到达都江堰时是酱紫的形象,体重掉了4、5斤。</h3> <h3>第一天至第五天(5月4日—5月8日),逆澜沧江边上行,漕涧镇——德钦飞来寺,460km。</h3><h3><br></h3><h3>我的滇藏线,青藏线,青川线之行,闲言碎语不要讲,粗发咯!!!</h3> <h3>云南,自漕涧镇,经表村傈僳族乡,兔俄乡,营盘镇,石登乡,中排乡,维登乡,中路乡,白济汛乡,康普乡,叶枝乡,巴迪乡,雁门乡,云岭乡……到德钦飞来寺——澜沧江风光……!</h3> <h3>云南德钦飞来寺,美丽的梅里雪山日出——日照金山!</h3> <h3>第六天(5月9日,106km),飞来寺——56km佛山——50km西藏盐井。</h3><h3>途中远眺梅里雪山,山脚下前往徒步天堂“雨崩村”的小径若隐若现。</h3> <h3>滇藏线(g214)飞来寺——盐井段,美丽的梅里雪山。</h3> <h3>第七天(5月10日,108km),盐井——红拉山——芒康,开始翻越进藏第一只拦路虎——35公里爬升1850米的红拉山(从盐井镇的海拔2600爬升至红拉山垭口的海拔4448)。</h3> <h3>翻越红拉山途中——壮美的澜沧江大峡谷!</h3> <h3>翻越红拉山,海拔4448米。</h3> <h3>从飞来寺出发一路下坡这段对面就是梅里雪山,非常美,之后直到盐井都一般般吧,过了佛山就进入西藏境了,路上有个标识。盐井至红拉山垭口这段沿着澜沧江大峡谷走,非常壮美,以后也一般般了(除了翻越觉巴山这段也不错。)。</h3> <h3>第八天(5月11日,89km),芒康——拉乌山——如美(50km,澜沧江边)——觉巴山——登巴村(翻越拉乌山,觉巴山)。</h3><h3><br></h3><h3>芒康(滇藏线与川藏南线的汇合点)出发,翻越拉乌山(从芒康的海拔3850爬升至4376)。</h3> <h3>翻越觉巴山(从澜沧江大桥的海拔2400爬升到海拔3947。),与澜沧江道再见!</h3> <h3>第九天(5月12日,75km),登巴村——荣许组14km——东达山(25km)——左贡(36km)。</h3><h3> 翻越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从登巴村的海拔3700经海拔4170的荣许组,爬升至东达山垭口的海拔5130)。</h3> <h3>第十天(5月13日,112km),左贡——帮达,全程基本平路,今天没什么景,亲们洗洗睡吧。 </h3><h3> </h3><h3>第十一天(5月14日,103km),帮达——业拉山(14km)——怒江72拐(11km)——怒江大桥()——八宿(翻越业拉山,飞越怒江72拐。) </h3><h3> 翻越业拉山(从帮达的海拔3970爬升至海拔4658)。</h3> <h3>翻越业拉山后到达怒江72拐。</h3> <h3>第十二天(5月15日,94km),八宿——安久拉山(72公里起伏上)——然乌。</h3><h3> 翻越安久拉山后即将到达然乌湖(长达72公里的起伏爬升800米)。</h3> <h3>棚洞——险峻路段为防落石采取的技术措施。</h3> <h3>第十三天(5月16日),然乌——波密(156km休闲骑)。</h3><h3> </h3><h3> 美丽的然乌湖。</h3> <h3>安目措——然乌下湖!</h3> <h3>然乌湖——波密——通麦——林芝途中,川(滇)藏南线的精品路段。</h3> <h3>发源于然乌湖的帕隆藏布。</h3> <h3>第十四天(5月17日,150km),波密——通麦——排龙——东久村。 </h3><h3>大名鼎鼎的“通麦坟场”,现在已经“天堑变通途”了。3座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桥梁见证了川藏线的历史变迁。</h3> <h3>第十五天(5月18日,106km),东久村——鲁朗(32km)——色季拉山垭口(25km)——林芝市八一镇。 </h3><h3>鲁朗林海。</h3> <h3>翻越色季拉山,美丽的南迦巴瓦,你在哪里(从东久村的海拔2700连续爬坡56公里,爬升至垭口的4720)?</h3> <h3>美丽而神秘的南迦巴瓦峰——色季拉山垭口是眺望南迦巴瓦的最佳位置。</h3> <h3>5月19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谷——大到你身在其中都感觉不到自己处于一个峡谷中。</h3> <h3>雅鲁藏布江——中国流量第二位的大江,在大峡谷对比之下显得如此纤细。</h3> <h3>林芝尼洋河风光带。</h3> <h3>第十六天(5月20日,135km),八一镇——工布江达,今天一路没有能入洒家法眼之景。 </h3><h3> 第十七天(5月21日),工布江达——松多村(160km)途中门巴族人的家,门做的非常用心,门户,门户,门就是一个家的脸面。</h3> <h3>  第十八天(5月22日,186km),松多——米拉山垭口(28km)——咱多——墨竹贡卡——拉孜——拉萨(从松多的海拔4335爬升至米拉山垭口的5013)。 </h3><h3>翻越米拉山垭口(海拔5013米),拉萨就在前面,骑友们加油,拐个弯就到了(只有150公里了)。</h3> <h3>拉萨,拉萨——布达拉宫!</h3> <h3>珠峰108道拐,保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大道,爽!</h3> <h3>久乌拉山垭口(海拔5227),观看五峰并立——排名世界前十的就有四峰——珠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h3> <h3>久乌拉山垭口,背景就是世界上独此一家的“五峰并立”——咱的拇指正上方就是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头部右上方就是卓奥友峰;画面最左边是马卡鲁峰。</h3> <h3>珠峰落日——日照金山,有旗云哟——这运气,能拍到此镜像全靠人品啊!!!</h3> <h3>珠穆朗玛峰登山大本营,海拔5327,至今为止我睡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h3> <h3>藏地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措——世界上最蓝的湖。</h3> <h3>反穿青藏线:所谓藏区广义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个区域,反穿青藏线从当雄开始一直到昆仑山口这段都属于安多,而狭义的安多只是一个行政区,属于那曲地区下辖的安多县。从拉萨出发到达不冻泉1000公里的行程中一共只遇到过对面来的4个单飘汉;和我一样反穿的,在那曲追上3个先我3天出发的三人帮和1个单飘汉,那曲出发分手后就再没有拼上伴,沿途又很少遇到旅行的,这下带蓝牙的自拍杆要发威了。</h3> <h3>第一天(5月29日,174km),拉萨(H3650)——羊八井——那根拉山垭口——念青唐古拉山垭口——当雄(从拉萨的海拔3650爬升至念青唐古拉山的海拔4610,爬升1000米,1天骑了2天的行程,毛累人。)</h3><h3> 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念青”,藏语“仅次于”之意。</h3> <h3>念青唐古拉山垭口(H4610)。</h3> <h3>从当雄再往北就基本没有旅游大巴了,因为海拔开始上升到了4500m以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适合旅行了。那曲最出名的是虫草,特别是巴青出产的,安多则是酥油最好。</h3> <h3>第二天(5月30日,172km),当雄(H4300)——藏北八塔——芒隆拉山——古露镇——那曲(全程海拔4500以上,1天骑了2天的行程,毛累人) </h3><h3>到达大名鼎鼎的藏北八塔(海拔4726),没想到就这么小的塔,和它的声名远播一点也不相称;青藏线上的著名地标都有这个特点,在我们平常看来非常不起眼的东西,例如天下第一道班、唐古拉山垭口、唐古拉兵站、通天河、沱沱河、五道梁、不冻泉等,能出现在这里都是非常难以想象的,由此可见青藏线的条件恶劣。八塔前面10公里是古露镇,如果1天到不了那曲这里可以住宿但旅店条件很简陋。今天从八塔开始下雨夹雪,直到古露镇吃午饭后往前走了5公里后雨才停,下午7点多才到那曲。</h3> <h3>第三天(5月31日,157km),那曲(H4500)——申卡岗坡——安多(1天骑了2天行程,海拔开始到达4700米以上。)。 </h3><h3>穿越羌唐(藏语:北方的空地)无人区,翻越申卡岗坡时下了一场大雪,大约30分钟,成就了雪后这样的蓝天白云。歌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诚如是也!</h3> <h3>第四天(6月1日,146km),安多(H4700)——妥巨拉山垭口——天下第一道班——唐古拉山垭口——唐古拉山兵站(一出安多县城就是一个连续46公里的爬坡,直到小唐古拉山垭口,最后5公里坡陡,海拔5170,毛累人。1天骑了2天的行程,海拔到达5000米以上)。今天的行程是全线海拔最高,途中最荒凉的一段,也是天空最壮美、震撼的一段... 。</h3><h3>海拔5000米以上冻土上修建的天路特有的“热棒”。</h3> <h3>翻越妥巨拉山(原名头二九山,别名小唐古拉山,海拔5170米)。</h3> <h3>翻越唐古拉山(海拔5231米)。</h3> <h3>盛夏6月的唐古拉山垭口。</h3> <h3>天高云低,一山四季的唐古拉山。上层的云阳光灿烂,下层的云正在下雪,这样的镜像只有唐古拉山独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被惊呆了——可惜这次旅程我没有小伙伴。</h3> <h3>一天四季的唐古拉山——来去不到5分钟,一场冰雹过后。</h3> <h3>今天遇到7场雨夹雪和冰雹,5场从身边过去,淋到了一场雨夹雪,一场冰雹,不过都不超过3分钟。</h3> <h3>骑友请注意:如果今天无法完成安多——唐古拉山兵站的146公里行程就只能住在这里了(天下第一道班工友们给骑行者免费提供的活动板房——感谢他们,海拔5070米。距离安多80公里,距离唐古拉山垭口9公里,距离唐古拉山兵站63公里),全程150公里无人区,请自带3餐干粮,夜里气温三伏天时零下10度(不要以为只有146公里就不以为然,出安多就是一个连续46公里的爬坡,全程有120公里海拔在5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50%,毛累人,不是玩的)。我是下午2点就到了这里,在这吞点干粮,补充的热水就继续前行,中途遇到了8公里左右逆风,7点钟到达唐古拉兵站(下午9点40日落)。</h3> <h3>第五天(6月2日,152km),唐古拉山兵站(H4868)——雁石坪——通天河——青藏界牌坊——唐古拉山镇(1天骑了2天行程)。</h3><h3>通天河——长江源头沱沱河的第一条支流,它嫁给沱沱河后并没有改随夫姓,仍然保持了通天河的名称(长江源头的沱沱河与通天河在“改巴希尕”汇合后的河段保留了通天河的名称,再往下到西藏昌都后才叫金沙江,之后到了四川宜宾才叫长江)。</h3> <h3>穿越荒凉的可可西里(蒙语:青色的山粱)无人区。一望无垠的荒原,低矮的雪山,放眼望去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只有你一个人——不算背景远处的一头野毛驴的话,那感觉肯定能让你今生难忘——味道好极了!</h3> <h3>前方同时有5场雨夹雪,每场雨夹雪都在运动,能从中间穿过去吗?只能看运气了。结果是有3场雨夹雪胜利会师于我的正前方——我呆站在路边整整淋了近2小时的雨夹雪,祸不单行,雪驻后往前走了25公里,在离沱沱河镇只有12公里的地方又遭遇了一场雨夹雪,一直冒雨骑到沱沱河。</h3> <h3>到达唐古拉山镇(沱沱河镇),进入青海省境。</h3> <h3>沱沱河(蒙语:缓慢的红河)的网状河床,长江就是这样练成的。</h3> <h3>唐古拉山镇(沱沱河镇,H4650),青藏线上安多至格尔木段最“繁华”的集镇。</h3> <h3>第六天(6月3日,151km),唐古拉山镇(H4650)——风火山——二道沟——楚玛尔河——五道梁(1天骑了2天行程。掐指一算,前6天有4天爬坡,骑了人家正穿下坡骑12天的行程,怕是干猛了点了吧。)。 </h3><h3>令人闻之色变的风火山(H5010,全年每天24小时不停刮风,寸草不生红土裸露,故名风火山)。</h3> <p class="ql-block">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沿途最低点海拔4500,最高点海拔5010)。</p> <h3>低矮的雪山,稀疏的红土草地,500公里无人区,这就是可可西里的标签。</h3> <h3>第七天(6月4日,94km),五道梁(H4570)——不冻泉。</h3><h3>恶名昭著的五道梁——民谚云: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虽然海拔只有4600,但因风大,空气含氧量低,高反发生概率与海拔5231的唐古拉山垭口相当。</h3> <h3>继续穿越可可西里。</h3> <h3>第八天(6月5日,191km),不冻泉(H4530)——可可西里界——昆仑山垭口——西大滩——那赤台——昆仑山门——格尔木(1天骑了2天行程)。 </h3><h3>翻越昆仑山途中。不冻泉至昆仑山垭口有23公里缓上,早上路上全年都有积雪,不要太早出发。</h3> <h3>翻越了昆仑山就算逃离了可可西里了!再回望一眼可可西里!</h3> <h3>到达昆仑山垭口(H4680),前面就是西大滩。</h3> <h3>到达西大滩,开始重返人间(从那曲开始,直到西大滩为止,这段路程上每天都会下几场雨,雪,冰雹,而且是说来就来。中途补给点少,每天都必须赶到计划的住宿点,否则只有在冰天雪地里与狼共舞了。如果被恶劣气候搞得生了病的话,恭喜你,途中安多,雁石坪,沱沱河3个点镇上倒是有卫生院,医疗条件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所以,如果你感冒了,明智的决定就是:扔掉单车以最快速度就近搭火车到海拔低于3000米的地方及时治疗——否则,延误成肺水肿可是会要命的噢!)!</h3> <h3>昆仑山门——巍巍昆仑,万山之祖!!!</h3> <h3>第九天(6月7日),格尔木——诺木洪工区(146公里,出格尔木20公里开始进入都兰沙漠)。</h3> <h3>第十天(6月8日),诺木洪工区——香日德(145公里,全程都兰沙漠)。 </h3><h3>按路书计算,还要在都兰沙漠走两天。</h3> <h3>第十一天(6月9日),香日德——茶卡盐湖(190公里,终于走出都兰沙漠)。</h3><h3>茶卡盐湖。</h3> <h3>第十二天(6月10日),茶卡——倒淌河镇(168公里)。途经黑马河,青海湖。 </h3><h3>第十三天(6月11日),倒淌河镇——西宁(167公里)。 </h3><h3>途经湟源,自古进藏第一城——丹葛尔城。</h3><h3>倒淌河镇郊的日月山属于祁连山的余脉,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h3> <h3>离开湟源往西宁途中,海藏咽喉。进藏的古道、现代的G109,青藏高速,青藏铁路全都要从这里拥挤着通过。这里也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h3> <div>后记</div><div> 传统意义上的青藏线,一般分为两个部:第一部分为“西宁-格尔木”段,第二部分为“格尔木-拉萨”段。青藏线北起格尔木,南至拉萨,全程约1164公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广义上的青藏线公路东起西宁市,经格尔木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青藏公路全长1923km,海拔最低点为西宁市1957米,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5231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公路东端穿越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滩;中段穿过渺无人烟的可可西里无人区(除为青藏公路提供补给服务的点上有非本地居民开设店铺外,沿线上至今没有定居人口。);南端则穿越广袤无垠的羌塘草原。这里的高海拔让普通人望而却步,被称为“生命禁区”。</div><div> 青藏线因为途中翻越昆仑山口、风火山口、唐古拉山口、妥巨拉山口、申卡岗坡、念青唐古拉山口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需穿越荒凉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和广袤的羌塘草原;需跨越昆仑河、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等河流,几大山脉的绵延白雪,加上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使得青藏线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壮阔!</div><div> “高寒缺氧”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最简要的概括。高原的气候之恶劣往往让初到高原的人惊讶不已。在一天之中,可能会经历四季的天气,刚刚还是艳阳高照,转瞬间就大雪纷飞。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却仍然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成群的藏羚羊、野驴在吃草嬉戏;苍鹰秃鹫展开翅膀翱翔在深兰色的天空中。高原的气候虽然恶劣,风景却壮美迷人,辽阔的草原、雄伟的雪山在四周撑起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苍凉、豪迈、雄壮、圣洁是青藏高原自然风景的主色调。</div> <h3>骑行青川线(西宁——成都)。</h3> <h3>第一天(6月12日),西宁——海东——平安县——化隆县——尖扎县城(162公里)。</h3><h3> 尖扎——黄河边的县城。</h3> <h3>第二天(6月13日),尖扎县城——循化县——同仁县——夏河县城(160公里)。</h3><h3> 尖扎的藏寨。</h3> <h3>夏河县黄河边上的藏寨。</h3> <h3>活泼热情的藏家小孩!</h3> <h3>第三天(6月14日),夏河县城——合作县——碌曲县城。 </h3><h3>过了瓜什则草原就要与青海省说再见,开始进入甘肃省夏河县界。夏河最著名的是拉扑楞寺和桑科草原,不过我与佛无缘,没有进寺去看看,桑科草原也没有诺尔盖草原美,所以限于篇幅就不赘言了。图中是刚进入夏河时的甘加草原。</h3> <h3>第四天(6月15日),碌曲县城——朗木寺。虽说旅游很火,满街酒店,其实真没什么看点。 </h3><h3><br></h3><h3>第五天(6月16日),朗木寺——四川省诺尔盖县城(80公里)。</h3><h3> 草原中的诺尔盖县城。</h3> <h3>诺尔盖草原花海。</h3> <h3>一只旱獭,好肥!</h3> <h3>第六天(6月17日),诺尔盖县城——唐克镇(黄河九曲十八弯)。 </h3><h3>唐克镇——黄河九曲十八弯第一湾。</h3> <h3>第七天(6月18日),唐克镇——红原县城。</h3><h3>红原,白河湿地花海。</h3> <h3>第八天(6月19日),红原县城——米亚罗镇(168公里)。</h3><h3> 查针梁子——黄河长江分水岭。</h3> <h3>嘉绒藏族,意为女王的热带谷地,另意为“最接近汉地的藏族”,属于唐蕃时期因藏区战乱迁徙至金川并以此为中心,征服了周边弱小民族而建立的以女性为王的东女国部落联盟的后裔。</h3> <h3>嘉绒族的房子非常漂亮,他们选择的驻地更是山川秀美。加荣族最擅长种植蔬菜,只要有加荣族村落的地方就能看到成片的菜园,反之亦然。</h3> <h3>过桥去左转通往马尔康,川藏北线;右转通往红原,唐克,诺尔盖。过桥来翻越鹧鸪山通往米亚罗,汶川,都江堰。</h3> <h3>第九天(6月20日),米亚罗镇——都江堰市(210公里)。</h3><h3> 途经四川理县。</h3> <h3>现代“古羌寨”。</h3> <h3>途经汶川——华夏民族中夏的始祖禹的故乡。</h3> <h3>途经映秀镇,5.12大地震震中。</h3> <h3>回来了,感谢骑友们!!!安全第一不能只是一句话,我们的口号是:骑出去就一定要骑回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