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俄罗斯之旅 (2017.5.31~6.8)

明月

<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31日,蕴酿很久的俄罗斯之旅终于成行。由贵州海外旅游公司组团(共34人),从贵阳出发,经北京转次日航班,经8个多小时的航程,降落在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国际机场。这是在莫斯科红场以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背景的团体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3> 按旅行社的安排,先游览莫斯科周边的三个金环城:谢尔蓋耶夫、弗拉基米尔和苏茲达里。</h3><h3>  “金环”是指莫斯科周边的一组城市,它们都经历了繁荣和衰敗,但仍然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h3><h3> 1. 第一站--谢尔盖耶夫镇,又名扎戈尔斯克,莫斯科的卫星城之一。</h3><h3> 圣三一修道院是俄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拥有不同世纪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包括了:圣三一修道院,塔楼,圣母升天大教堂等。<br></h3><h3> 这是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伊凡四世(雷帝)在1585年下令修建的,四个蜡烛火苗(中国人称洋葱头)的蓝色园顶,中央再有一个金色大园顶,是仿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而建的。</h3><h3> 它在阳光下金光灿烂,振憾心灵,蔚为壮观!</h3><h3><br></h3><h3> </h3><h3><br></h3><h3> </h3> <p>  圣三一修道院:俄罗斯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也是东正教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它的创建人圣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活动家,1337年开始修建,经历几百年的变迁成为今天的规模。它是个建筑群,主要包括了三圣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教皇宫殿以及钟楼、斋房等。</p><p> 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p><p><br></p><p><br></p> <h3>  钟塔建于1770年,是修道院中最宝贵的部分,楼高五层加顶端十字架88米,有好几个吊钟,最重的达72吨。</h3><h3></h3> <h3>  这是修道院的大门入口处。</h3><h3></h3> <h3>  教堂外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的塑像。</h3><h3></h3> <h3>  教堂内有不少17世的壁画。</h3><h3> 其中一幅是我们熟知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h3><h3></h3> <h3>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提倡的是上帝的爱,救赎人类的罪和灵魂体。</h3><h3> 东正教全称正统天主教,是基督教三大派系之一。这次我们所到之处几乎都是东正教的教堂,足见它在俄罗斯的影响之大。</h3><h3> 这是教堂内部。</h3><h3></h3> <p>  圣三一即三为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灵。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p> <h3>  圣三一教堂:建于1423—1442年,里面有著名画家鲁布廖夫的许多壁画作品。</h3><h3></h3> <p>  2. 弗拉基米尔镇:是莫斯科的卫星城之一,曾经是俄罗斯的首都。主要有圣母升天大教堂、德米特里耶夫斯基教堂、金门等建筑遗迹。</p><p> 圣母升天大教堂是仿基辅拜占庭式建筑,始建于1158年,历史悠久。</p><p> 我们到那里时已是夕阳西下了,在最后一沫阳光的照耀下,圣母升天大教堂格外壮观。</p> <h3>  德米特里耶夫斯基教堂</h3> <p class="ql-block">  金门:是唯一残存的中世纪城门,摸仿乌克兰基辅金门建造于12世纪中叶,当时全城城墙有五个,分别以金银铜等来命名。由于蒙古人入侵时被毁坏,只有这座金门残存于世。如今它依然是弗拉基米尔的象征。建造它当时的目的是防御蒙古的军事堡垒,因此带有浓厚的的宗教色彩。</p><p class="ql-block"> 注:中世纪是指公元476~1453年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和航海大时代的这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  金门旁的东正教堂,导游说现在是博物馆。我们没有进去参观。</p> <h3>  画家安德烈-鲁布洛夫。</h3><h3></h3> <p class="ql-block">  弗拉基米尔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纪念碑:公元1288年蒙古远征军抵达弗拉基米尔,在大公领导下军民奋勇抵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苏兹达里镇:最具俄罗斯风情的小镇,居民不过一万人,但却有50多座教堂,5座修道院。这些15—17世纪的建筑恭正庄严、清雅宁静。</p><p class="ql-block"> 这是庄园的大教堂。</p> <h3>  卡洛明斯克庄园:从14世纪起开始成为沙皇的避暑山庄。</h3> <h3>  耶稣升天大教堂:是庄园里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庄园的标志性建筑。</h3><h3></h3> <h3>  白墙绿瓦的是多普勒伏尔—皇家厨房,建于1667—1671年;后面白色尖顶的是耶稣升天大教堂。</h3><h3></h3> <h3>  彼得小屋:彼得大帝在此木屋住过,旁边有一尊彼得大帝站立叉腰的青铜像。</h3><h3></h3> <h3>  苏茲达里的小克里姆林宫:规模比莫斯科的小得很多,但它的白墙绿顶独具风韵。基督诞生大教堂在宫内,建于1225年。</h3><h3></h3> <p>  4.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1931年,时任莫斯科市委书记的卡岡诺维奇作了建设莫斯科地铁的报告,随即数千青年投入地铁建设中。 1935年5月1号线通车。1962年世界上最早的行车自动化系统在莫斯科地铁试用。</p><p> 它的每个站都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最有名气的是马雅可夫斯基站、共青团站、基辅站等。</p> <h3>  我们也坐了一段,体会了一次。我们去的这个站应该叫凯旋门站或叫二战胜利广场站,因为入站口旁就是凯旋门和二战胜利广场。</h3><h3></h3> <h3>  5.克里姆林宫:是在莫斯科河畔搏罗维茨基山岗上一组耸立的建筑群体。克里姆林—俄语的意思是“内城”,蒙古语的意思是“堡垒”。</h3><h3> 它主要包括了:18座塔楼、列宁墓、大克里姆林宫、伊凡大帝钟楼、天使教堂、多棱宫、牧首宫、圣母法衣存放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教堂、圣母领报大教堂、总统府、大会堂、武器库、特洛依茨克桥等。</h3><h3></h3> <h3>  这是特洛伊茨克(圣三一)塔楼,建于1495年,高80米,是克里姆林宫里最高的塔楼,和它相连的是特洛依茨克桥。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经过桥,穿过塔楼门洞,就进入克里姆林宫了。</h3> <h3>  所有塔楼中最壮观最著名的是带有自鸣钟的救世主(斯巴斯基)楼塔,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楼顶象征革命的红宝石做的红星依然闪耀。</h3><h3> </h3> <p>  大克里姆林宫:曾是苏联高层领导举行会议的场所,内部装修豪华。里面最大的厅是乔治厅,其他还有叶卡捷琳娜厅、弗拉基米尔厅和格奥尔基耶夫厅等。</p><p> 由于时间紧,虽然就在几个教堂旁,旅游团未安排入内参观。</p><p> 下图是宫内大厅,十分豪华 。</p> <h3>  总统府:现任总统普京每天从郊外駆车或直升机来上班,所以后花园有一个专用停机坪。</h3><h3> 有卫兵把守,只能远看外境。</h3> <p>  克里姆林宫是以教堂为主的建筑群。下面的拼图是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堂:</p><p>上左:圣母升天大教堂,巍峨壮观,五个圆顶金光闪闪,历代沙皇都在这里加冕;</p><p>上右:圣母报领大教堂,是沙皇的个人礼拜堂,有九个穹顶,非常壮观;</p><p>下左:天使长大教堂,又称‘’ 皇陵‘’教堂,有52位沙皇和大公安息在这里;</p><p>下右:伊凡大钟楼,高81米,是克里姆林宫内教堂群的中心建筑。</p><p> 其他还有多棱宫、武器库、圣母法衣存放大教堂等,因美篇的照片数有限,就不再列出。</p> <p>  克里姆林宫内的钟王:在十二使徒教堂前放置了一口钟—沙皇钟,称为钟王,它重216吨。据说铸造时遭遇一场大火,热的钟碰上水,炸裂下一块,仅这一块就重达11.5吨。有人戏称它是“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里的炮王:这座铜铸大炮重40吨,从1540年开始建造直到1586年完工,经历了46年、8位沙皇,而且至今尚未发过一炮。炮前放有四个炮弹,每个重2吨。但它制作精细不失为一件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6 .红场:红场位于莫斯科中心,面积9.1万平米,约为天安门广场的1/5,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但周边的建筑保存很好,地面全由石条铺成,显得古老而神聖。</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时候正巧红场上又搭建了许多临时屋蓬,在搞读书节促销,视野受到一些限制。</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左边最近处是列宁墓和总统办公楼,右边最远处红色大楼是国家历史博物馆。</p> <h3>  列宁墓: 位于红场中央的红墙下。1924.1.21列宁逝世,同年8月其遗体被安置到墓中。墓的上层修建主席台,供领导人在重大的节日里观礼指挥。</h3><h3> 列宁墓后面的圆顶建筑就是总统府(在红墙内的克里姆林宫)。正后方直接建在红墙上的塔楼叫参政院塔楼,是最古老的塔楼。</h3><h3> 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隊(我看几乎全是中国人),去瞻仰了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h3> <h3>  列宁墓后面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立着前苏联领导人的12块墓碑。按逝世时间的早晚排列,他们是:斯维尔德洛夫、伏龙芝、捷尔任斯基、加里宁、日丹诺夫、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布琼尼、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安德洛波夫和契尔年科。在红墙的壁洞内,还有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文学家高尔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等前苏联名人的骨灰。</h3> <h3>  我看到有不少胸前掛满勋章的二战老红军在斯大林墓碑前留影。</h3> <h3>  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纪念伊凡四世战胜喀山国于1560年建成,为东正教堂。传说俄罗斯军队由于得到8位圣人的帮助才取得胜利,所以8个园顶分别代表一个圣人,而中间最高的园顶则象征着上帝的至高地位。完工后,为了保证不再出现同样的教堂,伊凡大帝残酷的刺瞎了所有建筑师的眼睛。</h3><h3></h3> <h3>  在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有一座青铜雕像,是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雕像,1818年建成,是为纪念这两位民族英雄从波兰侵略军手中夺回莫斯科的壮举而建。</h3><h3></h3> <h3>  朱可夫(1896.12~1974.6)青铜雕像:苏联军事家,苏军元帅,四次荣膺苏联英雄,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与库图佐夫,苏沃洛夫相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h3><h3> 二战中,参与策划并亲自指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乌克兰会战、解放白俄罗斯、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据说每战必胜,被称为苏联的"战神"。</h3><h3> 为了纪念他,1995年在红场国家历史博物馆前竖了他的青铜雕像:他在马镫上站立,目视前方,马蹄踏在纳粹鹰上,所向披靡,英勇无比。</h3> <h3>  无名烈士墓:建于1967年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崗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抢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著名的‘全国第一岗’。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一小时的换崗仪式,庄严而威武。观看的人太多,没有照出好效果的照片。</h3><h3><br></h3><h3> </h3> <h3>  无名烈士墓:位于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力山大花园里。在火焰前方的大理石上,镌刻着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与世长存。”令人肃然起敬。</h3><h3> 凸型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至今从未熄灭,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h3> <h3>  花园里矗立着一座方尖碑,由七块石头组成,罗曼诺夫王朝300周年纪念碑。十月革命后按列宁的提议没有拆除而进行了改造,因而碑上也刻上了马克思,恩格斯,李卜克内西等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的名字。</h3><h3></h3> <h3>  7.二战胜利广场: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1995年)而建。纪念碑高141.8米,象征卫国战争经历的1418个日日夜夜.</h3><h3> 广场,凯旋门和地铁站口都挨得很近,基本在一起的。</h3><h3><br></h3><h3></h3> <h3>  塔顶是胜利女神高举月桂花环,在两位吹奏胜利号角的天使陪伴下,迎向人们 。下面是俄罗斯勇士格奥尔基手持长矛刺杀代表邪恶侵略者毒蛇的雕像,再下层是五级台价代表五年的艰苦卫国战爭。</h3><h3></h3> <p class="ql-block">  广场一侧:我们去时,这里人们正悠闲聚会,还有自发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8.凯旋门:高28米,是为纪念駆逐法兰西(拿破伦)、解放莫斯科、按照古罗马康斯坦丁凯旋门于1834年建成的,顶端6匹有双翅的马拉着凯旋车,胜利女神右手高举着月季花环,象征胜利和平。</p><p class="ql-block"><br></p> <h3>  9.莫斯科大学:全称‘’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成立于1755年。应当时的女皇叶卡捷林娜命令而建,以她的奠基人俄罗斯伟大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命名。该校至今已有13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的安东-契柯夫,戈尔巴乔夫等就毕业于此。</h3><h3>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有一段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h3><h3> </h3> <h3>  莫斯科大学位于莫斯科的列宁山(又称麻雀山)上,迄立在莫斯科河畔,风景优美。我们在观景台上,腑瞰莫斯科市容,留影纪念。 据说,以此为背景,苏联音乐家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列宁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h3> <h3>  从观景台往下看对面的是俄罗斯中央体育馆,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主会场。</h3> <h3>  1999.7我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时,听当地人讲内蒙古大学的主楼很漂亮,是仿照莫斯科大学建造的。这次一看果不其然!你比较一下?</h3><h3> 上—莫斯科大学</h3><h3> 下—内蒙古大学</h3> <h3>  10.新圣女公墓:始建于16世纪,开始是教会上层和贵族的安息之地,据说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娅公主被囚禁並安葬于此,到19世纪才成为俄罗斯名流的公墓。这里埋葬着26000多位各个时期的名人。 </h3><h3> 这是大门入口处。公墓内园木有序,鲜花点缀,墓主灵魂与墓碑雕塑艺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墓园文化。</h3><h3> 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h3> <h3>  叶利钦:1991.12.25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他是俄罗斯的首任总统,2007.4病逝。所以他的墓碑由白,兰,红三色花岗石组成,象征迎风飘扬的俄罗斯国旗。</h3><h3></h3> <p class="ql-block">  卓娅:著名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曾影响和激励了无数的中国青年,也伴随我度过了我的少年时代。苏联电影“丹娘”我至今记忆犹新。小说中的原型卓娅、舒拉和他们的母亲都安葬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17岁的卓娅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落入德国法西斯虎口,法西斯施尽了各种严刑,卓娅始终没有屈服,德军用绞刑处死了她,而且还残忍的割掉她的左乳(注意,塑像敞开了胸膛,露出了完美的左乳)。当卓娅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后,苏军的最高统帅斯大林下令,对杀死卓娅番号的德军一律格杀无论,不准投降。</p><p class="ql-block"> 卓娅牺牲后,他的弟弟舒拉参军作战,由于勇敢,屡建战功,获得卫国战争一级勋章,但在胜利前夕却英勇牺牲,后葬在他姐姐卓娅的旁边。</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们的母亲用朴素的语言回忆他们姐弟的成长过程和对敌的英勇事绩,写下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传到中国,引起强烈反响,激励了亿万的热血青年。</p> <p> 王明:这个公墓里只有三个中国人,王明和他的妻子,女儿。王明原名陈绍禹,他早年留学苏联,后由共产国际派往中国,任中共高级领导,据说犯了”左倾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1956.1到苏联定居,1974.3在莫斯科离世。</p><p> 他的妻子孟庆树,这个青年时代出身富贵但投身革命的端庄中国女性,1983.9在莫斯科去世。据说他们的政见对立,死后也不葬在一起。我们看到的确她就葬在隔一条小道的对面。</p> <h3>  女舞蹈家乌兰诺娃:一生获得过无数荣誉,苏联的人民功勋演员。代表作有“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她曾两次到中国访问。</h3><h3> 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她优美的舞姿永远留在像幕布一样的碑上,让世人永不忘怀。</h3><h3></h3> <p class="ql-block">  奥斯特洛夫斯基:影响一代中国青年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我们的耳边至今还瑩迴着当时背得滚瓜烂熟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p><p class="ql-block"> 墓碑上,他的一只手放在书稿上,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下方放着伴随他戎马生涯大半生的军帽和战刀。</p> <h3>  拉夫里洛维奇:炮兵工程师。卫国战争期间,他设计的穿甲炮弹可以穿透100毫米的鋼板,所以他的墓碑是一块厚100毫米的弯曲的钢板形状,且上面的三个弹孔,形象的展示了他的炮弹有多幺巨大的威力。</h3> <h3>  赫鲁晓夫:1971.9.11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去世。按照惯例,他的遗体应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但却被意外的放在新圣女公墓,这究竟是他本人的意愿还是苏共中央的决定,至今还是个迷。</h3><h3>  他的墓碑由黑白两色交错的花岗石交叉组成,是否意示着他的黑白人生?他的头从中间探出来,紧盯着來往的后人,倾听着对自己的评价?</h3><div>&nbsp;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40年前将赫鲁晓夫赶下台的波德戈尔内也和他同葬在这个公墓里。</div><h3></h3> <h3>  作家果戈里(1809~1852):代表作有‘死魂灵’,讽刺喜剧‘钦差大臣’。</h3><h3></h3> <p>  作家阿-托尔斯泰(1882-1945):也称小托尔斯泰,是一位跨越沙俄和苏联两个历史时期的作家。其代表作‘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和‘’阴暗的早晨‘’。</p><p>&nbsp; 注:他是小托尔斯泰,而不是名气更大的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p> <p>  墓碑实在太多太多,26000多个!还有很多名人,他们的墓碑各有特色,都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如:戏剧评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歌唱家夏里亚宾、播音员列维坦、作家契柯夫、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政治家葛罗米柯、米高扬、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校长彼得罗夫斯基、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等...时间有也来不及一一细看。</p> <h3>  11.圣彼得堡 冬宫:是俄罗斯著名的皇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起改为国家博物馆,又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宫殿装饰华丽,用了很多孔雀石,碧玉,玛瑙來装饰。最早时它是叶卡特琳娜的私人博物馆,收藏有世界各国的艺术品,如油画,雕像,地毯,家俱,工艺品等,馆内珍藏数量浩瀚,据说有270万件收藏品,其中还藏了达芬奇,米开朗基诺,拉斐尔等名家的作品,走完所有开放的展厅有22公里。</h3><h3> 我们有导游,还有专门的博物馆配的‘俄导’,限制参观时间,规定参观路线,也走散了几位旅友。</h3> <p>  宫中的珍品太多,令人眼花瞭乱,外行也只能外表看看,听听导游讲解一下。</p><p> 据说当时在宫中经常举办舞会,这个巨大而精美的玉盘用來存放冰块,调节室温。</p> <p class="ql-block">  报时孔雀:由黄金制成,非常精致。据说到点报时时,这个孔雀就会开屏(下图),但现在已经不能开屏了,只是在它的旁边不停地放送开屏的录像。</p><p class="ql-block"> 这张开屏照片来至网络。</p> <h3>  宝座,穹顶。</h3><h3></h3> <p class="ql-block">  拉斐尔长廊,富丽堂璜!</p> <h3>  壁上的少女</h3><h3></h3> <p>  这是一幅著名的油画:女主人和偷情者正在床上亲热,一位老佣推门而入。三人面部表情各异。更奇特的是,你能判断床上两人中间的那条腿是谁的吗?</p> <p>  可爱的小男孩</p> <p> 12.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为纪念战胜拿破仑而建。广场中央树立一根亚力山大纪念柱,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用整块花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撑,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顶尖是个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天使踩着一条毒蛇,是战胜敌人的象征。</p><p> 其实冬宫就在广场上,但旅游团没有安排参观,十分遗憾!这张照片是在冬宫里透过窗玻璃照的。</p> <p> 13.十二月党人广场:在涅瓦河畔,邻近是海军司令部大楼,广场中央有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这里原是参议院广场,1925年为纪念十二月革命而改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西元1825年12月14日,激进的自由党人在这里聚会,要求废除农奴制等,遭到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残酷镇压,革命宣告失败,这批俄国革命的先驱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p><p> 下图是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位于广场一侧,据说是世界四大教堂之一,1818年开工建造,历时40年才完工,但它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又用了20年才修复。教堂自1858年建成后,100多年来镀金的穹顶依然光彩夺目。</p><p>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只在外面的远处照了张相。</p> <p>  14.彼得大帝青铜像:位于十二月党人广场中心,彼得大帝坐在前腿腾空的骏马上,马匹践踏着代表邪恶的毒蛇,体现他不可战胜和勇往直前的力量。</p><p> 这座纪念碑于1782.8.7纪念彼得大帝登基100周年时揭幕。基石上刻着:‘献给彼得大帝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82年夏’。</p><p> 这一切,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写下了他著名的叙事詩‘青铜骑士’。从此‘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p> <p>  15.列宾美院:原是俄罗斯皇家美院,是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位于涅瓦河畔,以美术大師名字命名。</p><p> 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画家,1864—1871年在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我们熟知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是他的代表作。</p><p> 这是学院河边的铜制幸运神,导游说:‘’手摸一摸,就会心想事成‘’。于是,我们大家都摸了。</p> <p>  列宾美院的涅瓦河边,有一个带有獅身的阿门霍特布三世的法老面像。1832年,历尽艰辛,从埃及的尼罗河运到圣彼得堡。</p> <p>  16.普西金广场:位于著名的涅瓦商业街旁。普西金(1799~1834)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的代表作有’自由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叶万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等。他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诗作引起沙皇统治者不满和仇恨,他曾两次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1837年(据说是沙皇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p><p> ‘皇村回忆’:睡意朦胧的苍穹上,掛起了阴沉的夜幕;万籁俱寂,空谷和丛林都安睡了。...</p><p>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未来;现在却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p><p> </p> <p>  17.涅瓦河:是继伏尔加河,多腦河后欧洲第三大河流,流经圣彼得堡,最后流入芬兰湾。</p><p> 圣彼得堡很多著名的景点都在涅瓦河畔,这次旅游团的自费活动里安排了船游涅瓦河。两岸景色十分迷人,值得一游。</p> <p>  在游船上拍的。</p> <p>  18.阿芙乐尔巡洋舰:建造于1900年,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迎來曙光。</p><p> 1917.11.7.(俄历10.25),列宁在该舰上向全国播出了‘告俄国公民书’,晚9:45向沙皇的冬宫发射了第一炮,揭开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p><p>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列主义;这一声炮响,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们。</p> <p>  为了纪念这神聖的一炮,留张影吧。</p> <p>  19.彼得堡要塞:建于涅瓦河边的兔子岛。主要有大教堂、钟、造币厂、兵工厂、炮楼等。这是高122米的尖顶钟楼,金光闪闪的塔尖直刺蓝天,景色十分迷人。</p><p> 1717年成了国家监狱。著名的高尔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拉吉舍夫等都在此关押过。1887年,列宁的哥哥在要塞中被害,年仅21岁。</p><p> 十月革命前夕,要塞成为起义军司令部。</p> <p>  导游介绍:这是彼得大帝的铜像,右手拿着象征权力的法仗。摸一摸你便从此官运亨通;左手拿着象征财富和健康的法杖,摸一摸你便从此财源滚滚,身体安康。我毫不犹豫的摸着大帝的左手,並請同行朋友照了张相,立此存照。</p> <p>  20.叶卡捷琳娜宫又称皇村:1717年彼得一世为他的妻子皇后叶卡捷林娜而建。1741年彼得大帝之女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后对它进行了扩建。宫殿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女皇生前的声色犬马,骄奢淫靡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个园林。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皇宫入口</p> <h3>  餐桌</h3><h3></h3> <h3>  壁上的装饰</h3><h3></h3> <p>  琥珀屋:始建于1709年,面积55平米,用了6吨琥珀,当时琥珀的价比黄金贵12倍。另饰以钻石,银箔等,建成后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1716年普鲁士为与俄国结盟,就将这件稀世珍品送给彼得大帝。后来继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又加以扩整,使得它更加精美,成为皇宫里一颗灿烂的明珠。</p><p>  1941年,纳粹德军攻入圣彼得堡,将琥珀拆卸下来装满27箱运回德国。二战结束后这些箱子神秘失踪。</p><p>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间琥珀屋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重建,直到2003年为纪念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才修复的。</p><p> 在叶卡捷琳娜宫里其他厅堂均可拍照,唯独琥珀屋禁止拍照。这张图源于网络。</p> <p> 上:叶卡捷琳娜花园门口的建筑,以前曾经是贵族学校,这就是著名的皇村中学,诗人普希金曾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1937年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之际,皇村改为普希金城。</p><p> 普西金让人们认识了皇村,皇村更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位俄罗斯天才。</p><p> 下:学校的墙上钉了块牌,把这段俄文直译出来就是:”1811-1817 亚力山大-谢尔盖维奇-普希金在这里受教育”</p><p>中:附近花园里普希金的坐像。</p> <p>  21.彼得大帝夏宫:是历代沙皇的郊外离宫,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二战中遭德国军队的破坏,希特勒打算在这里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1941年12月斯大林下令炸毁,二战后修复。</p> <p>  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内外装修极其奢华。</p><p> 大宫殿前是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座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在水池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参孙把狮子的上下颚搬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喷出,达22米高! </p><p> 这一雕像,象征俄罗斯战胜瑞典。雕像高3米,重5吨。</p> <h3>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壮观的。</h3><h3></h3> <h3>  沿着下花园走下去就是入海口,到芬兰湾,波罗的海了。</h3> <h3>  下午6点,奏一段音乐,停止喷水。这又是另外一番景像。</h3><h3> </h3><h3></h3> <p>  22.巴普洛夫斯克公园:18世纪由沙皇保罗一世建造。最初是皇家的狩猎场,后由叶卡捷琳娜二世为庆祝保罗皇子喜得长子,便将这块土地送给他,并派自己专用的建筑师着手修建巴普洛夫斯克宫,公园由而得名。</p><p> 公园为经典的英国式园林,风景如画,赏心悦目。</p><p> 宫殿前还有保罗一世的雕像。</p> <h3>  我们没有入宫参观,只在外面照了几张相。</h3><h3></h3> <p>  23.喀山大教堂:位于涅瓦大街附近,外观气势磅礴。1801年开工,经历10年于1811年竣工,典型的俄式教堂。因专为供奉东正教的圣物喀山上帝之母因此而得名。教堂前有俄军元帅库图佐夫的雕像,教堂里有他的墓。</p><p> 传说喀山圣母多次显灵:一次是在俄法战争时,库图佐夫到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说,将出现非常利害的寒流。从而俄军得以充分准备而令拿破伦不战而逃,其军冻死过半,俄军一战成功。</p> <p>  24.滴血大教堂:又称喋血大教堂,基督复活教堂。1883年亚历山大二世之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他父皇,在其父遇刺地修建了这座教堂。教堂顶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外观娇艳秀丽,以莫斯科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藍本,经历了24年于1907年建成.</p><p> 这是逆光照。</p> <p> 滴血大教堂高81米,位于圣彼得堡涅瓦大街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旁。</p><p> 这是从喀山大教堂方向照的,顺光的侧面照。</p> <p>  25..斯莫尔尼宫:建于1808年,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的贵族女子学校。‘斯莫尔尼’俄语意为‘沥青’,是因初建时这里是沥青仓库。十月革命时期这里是革命指挥部,苏联时期这里是列宁格勒市政府办公楼,现为圣彼得堡市政府办公楼。</p><p><br></p><p> 到这里,俄罗斯之行即将结束,明天将踏上返程。从几百张照片选出了这100张(美篇最高限就是100张),做了这个相册。能给自己作个留念,也与朋友们分享,就十分满足了。</p><p> 谢谢美篇!谢谢网络!</p><p> 再见吧,俄罗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