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描写的刘瞎子……刘镇华的军人生涯

河洛先生

<h1><font color="#ed2308"><br></font></h1><h1></h1><h1><font color="#ed2308"> 电视剧《白鹿原》,剧中从30到40*几乎都提到:军阀刘瞎子帅十万大军围攻西安城,造成西安5万人死亡事件!那</font><font color="#ed2308">么……<br></font></h1><h1><font color="#ed2308">剧中刘瞎子原型是谁?<br></font><font color="#ed2308">他为什么要攻打西安?<br></font><font color="#ed2308">刘瞎子真的独眼瞎吗?<br></font><font color="#ed2308">刘瞎子后来去了那里?<br></font><font color="#ed2308">刘瞎子真的那么坏吗?<br></font><font color="#ed2308">笔者作为“刘瞎子”的老乡,看完《白鹿原》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很想冒天下之大不韪,从另一个侧面,谈谈刘瞎子的原型……刘镇华其人!</font></h1> <h3>这是《白鹿原》中刘瞎子的造型:独眼军阀,满脸横肉,无知无良,凶狠残暴。其实,这不过是作品的描写,真正刘瞎子的原型并非如此。</h3> <h3>晚清光绪年间(1883年),刘镇华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河洛交汇处的神都山。刘出生时,父亲刘寿山家已逐渐败落。刘镇华弟兄七个,刘排行老大,由于从小聪资好学,父亲亲自教授四书五经,后来他考中秀才,清末考入保定法定专门学堂。毕业后在开封中州公学任庻务长。</h3> <h3>1908年,刘镇华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夕,年轻的刘镇华不停地游说在豫西绿林刀客武装之中,动员开展反清斗争。1911年11月,刘镇华说服嵩县绿林好汉王天纵帅部攻打洛阳清军,后转战陕西,加入反清陕军都督张钫部。</h3><h3> 民国建立后,陕西军政府进行裁军,王天纵、刘镇华部所属5000人马被裁,划归河南地方治安军队。由于驻守嵩山周围20多个县,故称“镇嵩军”。后因王天纵被袁世凯调离,经张钫举荐,1912年6月28日,刘镇华被袁世凯任命为镇嵩军协同兼豫西观察使。至此,刘镇华掌握镇嵩军,开始了军阀生涯。</h3><div> 1918年2月,陕西军阀靖国军攻打西安军政府,北京段其瑞命令刘镇华解围,刘随之帅镇嵩军攻入西安,打败靖国军后,经督军陈树潘举荐任陕西省省长。</div> <h3>1922年4月,国内军阀混战,第一次直奉战争开始,陕西督军冯玉祥奉命赴河南作战,让省长刘镇华兼陕西督军。同年7月,冯获胜后任河南督军,随之推荐刘镇华为陕西督军。至此,刘统揽陕西军政大权。手下军队近十万。</h3><h3>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刘镇华当时属吴佩孚部,到1925年1月吴佩孚开封部被国民军击败。刘镇华分析形势后反水拥护段其瑞,随即帅部攻打吴佩孚洛阳部,随后,刘镇华为控制豫陕两省,帅镇嵩军出兵河南,在巩县黑石关、荥阳虎牢关与国民二军作战失败后,入山西投靠了阎锡山。</h3><h3> 1925年秋,直奉军阀结束对战,联合进攻国民军,刘镇华被直奉军阀任命为豫陕剿匪总司令,刘招*镇嵩军旧部及河南豫西民间武装达数万人。</h3><h3> 1926年初,刘在豫陕边界将国民二军击败,随之帅军7万,于4月15抵西安东郊,准备攻城。欲夺回陕西军政大权。</h3> <h3>这是《白鹿原》中镇嵩军形象,由于多为河南人,张口都是豫西话。</h3><h3> 1926年4月16日,陕西军阀杨虎城帅部入城,与西安守军李虎臣部会合。 4月17日刘镇华下令包围西安,5月15日完成四面包围。一直到8月久攻不下,刘镇华部急缺粮草,随分兵攻渭北三原。《白鹿原》中刘瞎子部下抢粮估计就在此时。</h3><h3> 到10月中旬,军阀冯玉祥部下令攻打刘镇华, 11月,冯开始攻打刘的大本营,11月28日刘镇华大败退兵,西安解围。</h3><h3> 1927年,刘镇华部下分裂,刘帅余部投蒋介石,被编入国民革命军11路军,归阎锡山节制。</h3><h3> 1929年,冯玉祥、阎锡山密谋反蒋,刘镇华不愿随和,苦劝未果,随将部下军队交给其弟刘茂恩指挥,自己愤然出国考察。</h3><h3> 1930年秋,冯、闫反蒋失败,刘镇华回国拜蒋。1932年被蒋介石任命为豫陕绥靖督办。</h3> <h3>1933年5月,经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推荐,刘镇华被蒋介石任命为安徽省主席(省长)。此时安徽省政府在安庆。</h3><h3> 当时安庆经济发达,属长江五虎城市(上海、南京、安庆、武汉、重庆)。刘镇华上任之后,安抚民生,扩展经济,一度受到皖民拥戴。</h3><h3> 上图为民国时安庆大栅子口(今人民路与宜城路交口)对称的欧式建筑别具风格,1934年省主席刘镇华在前任主席题词的基础上,又新题词“大辂椎轮”。喻义安徽在不停发展,不断精华。</h3> <h3>1934年,刘镇华在安庆率先开展“新生活运动”。4月17日,刘召开动员大会,126个机关、团体、市民4万多人参加,会议由刘镇华亲自致辞,号召以规矩和清洁为中心,提高国民素质。组织安徽运动会、组织安庆青年*体婚礼等。</h3><div> 在发展经济上,刘镇华将天柱山以西诸乡村组建成岳西县,在安庆城发展电厂,飞机场,造船厂等。</div> <h3>图为30年代安徽省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不亚于当今6、70年代。</h3> <h3>1936年,蒋介石50寿辰时,国民党空军飞行大队长孙桐纲,亲自驾驶“天柱山号”飞机降落安庆飞机场。刘镇华帅安徽省政府举行盛大欢迎会。</h3> <h3>刘镇华非常重视城市建设,从1934年开始,每年筹*资金修路、建校。皖江公园、菱湖公园不断修建,使安庆市民有了游乐之地。</h3><h3> 刘镇华常常到民间体察民情,一次在安庆四方城夜察时内急,随之在城角撒尿,被警察逮住,刘掏出两个银元求情,警察不但拒收,还搧了刘镇华两耳光。刘第二天到警察局训话,那位警察见是省主席,吓地跪地求饶。刘不但没对其惩罚,还奖励他一身警服,并官提一级。</h3> <h3>1935年,刘镇华厌倦了政坛,心生退政从耕之意,便在皖江公园建了私人凉亭菜园,一些达官贵人也纷纷为刘氏凉亭题字泼墨。</h3><h3> 这是三十年代安庆菱湖公园的夜月亭,也是达官贵人和贵妇小姐经常游走的地方。</h3><h3> 当时国立中央大学美术教授徐悲鸿,曾与红颜知己学生孙多慈在此挥泪话别……</h3> <h3>1936年10月,曾经推荐刘镇华任安徽省主席的**杨永泰在武汉被刺身亡。刘镇华听到此消息异常惊骇,精神失常。1937年5月被免去省主席职务。从此,刘镇华退出政治舞台。</h3><h3> 抗战间,刘先居河南开封,后迁居西安,1949年随蒋退居台湾,1955年11月18日病逝台北。</h3> <h3>  在河南省巩义市,至今还保留着刘镇华庄园。庄园位于洛河与黄河交汇处神都山南侧。座北向南共有6个院落,石砌窑洞30孔、楼房210间、平房30间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h3> <h3>这是刘镇华庄园南院的办公楼……仿重庆大厦。楼房连同地下室共4层,高12米,正面中间六棱型。记得小时后文革时期到此玩耍,楼房原始玻璃还在,进门后宽大的客厅正面,我第一次见到欧式壁炉、木雕墙裙,第一次见德国进口瓷砖构成的厨房和卫生间。</h3> <h3>电视剧《白鹿原》把刘镇华刻画成无恶不作土匪军阀,但实际上刘镇华主政陕西间,建校,救灾,体察民情,也是陕西20年代最稳定时期。</h3><h3> 刘镇华每次返回巩县故乡时,为不惊扰乡邻,在村口外就下马途步回家,逢见乡亲老幼,无论穷富,都要拜见问好。</h3> <h3>庄园外有一处20年代建成的学校,取名寿山小学,就是刘镇华为乡村所建,现在已是神北村卫生所。</h3> <h3>庄园南院是“仿重庆大厦”的重要院落,按常理该院应该是四方形院落,当时建楼时大门左侧有一户当地村民老宅,破烂不堪。刘镇华多次出高价向该乡民买下老宅,以求仿重庆大厦院落方正。可是,那老乡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卖老宅。刘镇华无奈,最终该院还是缺一角的菜刀形院落。</h3><div> 现在想起,根据刘镇华当年的权势,随便一个法子,都会拿到那块邻居老宅的,可刘镇华既没有“强买”,更没有依仗权势“强拆”。</div><div> 客观地说,刘镇华的军政生涯,除积极投入辛亥革命外,在军阀混战时期,各军阀派系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争斗,我们无法简单地用对错之分。刘镇华围攻西安,不属国共两党之战,只不过是历史上军阀之争罢了。</div> <h5><font color="#ed2308">作者简介:河洛先生,公考培训师,某省报特约记者。业余爱好:婉约派情感文章写作,MTV及微电影编剧,个人微信号:hlqd919</font></h5> <h3><br></h3><h3><br></h3><div>请看过电视剧《白鹿原》的朋友**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