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美岱召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在呼和浩特至包头公路的北侧,东距包头市东河区约50公里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顺义王,在土默川上始建城寺。万历三年(1575年)建成的第一座城寺,朝廷赐名福化城。西藏迈达里胡图克图于万历三十四年来此传教,所以又叫做迈达里庙、迈大力庙或美岱召。</h3><h3><br></h3> <h3><br></h3><h3> 美岱召依山傍水,坐落在九峰山下,其建筑上更有独特的风格。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周围筑有围墙,土筑石块包砌,平面呈长方形,周长681米,总面积约4千平方米。四角筑有外伸约11米的墩台,上有角楼。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佛殿的墙壁上,有色彩斑斓的壁画,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h3><h3><br></h3> <h3><br></h3><h3> 美岱召的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建有城楼,城门上嵌有明代扩建寺庙时刻的石匾额,上题“泰和门”。城内有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还有供奉传为储藏三娘子骨灰的太后殿,骨灰储藏在殿内的檀香木塔中。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h3><div><br></div> <h3><br></h3><h3> 美岱召是一处罕见的集寺庙、王府与城池为一体的建筑。寺周围有土筑石包镶的城墙,敦厚结实,可以抵御军队的如雨的炮弹和骑兵的突袭。供奉佛像的殿堂就在城内,山门匾额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之句,落款为“大明金国”,颇为特别。寺里主体建筑有经堂、大雄宝殿、罗汉堂及观音殿等,殿宇高大雄伟,殿内供奉佛像、菩萨像,并陈列法器,墙面绘有佛传故事和护法神像等内容的壁画。顺义王家族世代居住的楼院在城内深处,太后庙里的檀香木塔,储放着太后骨灰。</h3><h3><br></h3> <h3> <b> </b></h3><h3> 美岱召博物馆座落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广场,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美岱召博物馆含四个单元(包括美岱召展览馆内容)。第一单元萨满信仰,表现蒙古民族在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以前的信仰形态。第二单元板升家园,表现明蒙关系由战争到和平的过程,表现中原农业、手工业、商业文明对塞外的影响。第三单元佛降九峰,表现藏传佛教与蒙古文化的互动影响,表现蒙藏文化交流的情况。第四单元壁画珍宝,选择摹绘美岱召壁画100余平方米展出,表现美岱召壁画的精美和丰富。</h3><h3><br></h3> <h3> </h3><h3> 美岱召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战争时期,乌兰夫、王若飞等革命家都以美岱召为掩护开展过革命斗争,现今,这里还保存有乌兰夫革命斗争遗址以及他本人使用过的物件。</h3><div><br></div> <h3>摄影/编辑 南岛渔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