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h3> 很多学生课下向我反映,自从学习了英语,周围就接连不断的冒出了一个词—"语感"。有些学生平时在英语上花费精力不多,可每次英语分数都很高,问其秘诀,答曰:凭语感。有的题目同桌轻松搞定我却无从下手,请其解析,答曰:凭语感。有些学生词汇量并不大,但英语对话时却总能脱口而出,向其请教,答曰:凭语感。"语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难道是特异功能,亦或是个人天赋?其实都不是,现在就让Kathy老师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h3><h3> 几年前,我教过一位英语学霸。每次英语考试,她几乎不用复习,妥妥的稳拿140+,但她却说自己没怎么学过英语,主要是靠语感。课下跟她聊天才发现,她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学"过英语。有次和她妈妈进行课程反馈时我提出这个疑问,她妈妈告诉我,她从小就开始接触英语了,在她两三岁的时候,自己就有意识的给她营造一种语言环境,每天给她放英语光碟,听英语儿歌、看英语动画片。所以,不管她在做什么,在家里都能听到英语。</h3> <h3> </h3> <h3> 后来,这位学霸跟我说,当老师教I后跟am,he后跟is的时候,她都觉得很奇怪,因为儿歌里的歌词"I am a girl…he is a boy...",她幼儿园时都已经知道了啊,这个还用教吗?——小时候天天听的儿歌,早已刻入到她的脑海中。所以,很多时候她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在其他的小朋友眼中却是死记硬背的语法。由于她早早的接触到了这门语言,并且是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下反复听说,所以她能脱口而出,并会积极的去回应这门语言。比如,她在任何地方——大街上、电视上或是报纸杂志上等等,只要是看到了不认识的英语单词,都会去问别人或自己查字典。慢慢地,积累了词汇量,单词的用法(即固定搭配)见得多了也“顺便”记了下来。还有,她对英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看英文电影,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表达,她会不由自主的复述,模仿别人语音语调,自然而然她的口语也非常的纯正。</h3> <h3></h3> <h3> 无独有偶。去年,我的班里来了一位初二的学生,也是别人口中的"学霸"。在其他同学眼里,英语课堂上她几乎不怎么听,可每次英语考试都是全班NO.1。她跟我说,初中课本里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她,她想跟我学高中的知识。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学霸的“语感”也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新概念英语,初一时已经背完新概念一和二,并且学完了这两册的所有单词语法——新概念一给了她基础的英语知识,新概念二给了她初中英语考试所需要的语法。</h3><h3>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我现在都已经初中高中或者已经毕业了,现在培养语感晚吗?怎么培养呢?在这里, Kathty老师给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h3><h3> 首先,要多听。听是入门,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说话一样,爸爸妈妈不断在我们面前说啊说,我们就会跟着牙牙学语。这就是“听说”学习法——先听后说。大家可以选一本教材作为辅助,比如学校的课本或是新概念英语或是英语口语900句放口袋等。每天听两篇,反复的精听,听到能复述的时候为最佳。如果听两三遍还是听不懂,就要去翻书仔细研究听不懂的句子,顺便把生词记下来。</h3><h3> 第二,要多看。因为语言的表达需要语境,大家在空闲的时间,可以看英文电视或电影,可以观察native speaker是如何在日常交流中运用我们所学到的语言的。比如: </h3><h3><br></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rrest Gump(《阿甘正传》)</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riends(《老友记》)</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ecoming Jane(《成为简·奥斯汀》)</h3> <h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Me Before You(《遇见你之前》)</h3> <h3> 这些只是推荐的一部分,建议先完整的看一遍,了解故事情节。第二遍要遮上字幕,练听力。这个时候,要记笔记。碰到比较好的表达或不懂的语言点要记下来,以供之后的查阅。另外,看英文电影还有一个好处——了解英美文化并学习到最时髦的表达。比如,《暮光之城》中Jacob有句台词“I go to school on the reservation. (我的学校在保留区)。”很多学生不理解“保留区”的含义。其实, reservation(保留地)是美国政府从印第安人部落原来拥有的土地中划出来,供部落全体成员继续居住的那一部分土地,其边界确定,范围有限, 印第安人不得随意离开,非印第安人也不允许擅自进入。很显然,这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的。再如,很多人是在Sherlock(《神探夏洛克》)里学到了“You lower the IQ of the whole street.(整条街的智商都被你拉低了)” 这句地道表达。</h3><h3> 第三,要多说。最基本要做到,背单词或课文的时候要大声的开口读出来。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纠音。二是“磨耳朵”,你读的时候也在听,等到下次别人说到这个单词的时候,你的耳朵能敏捷的做出反应。最重要的是,要勇敢的张开嘴巴与别人交流。有的学生会觉得不知道要说什么。这里我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准备几个话题,设置场景,模拟对话。碰到外教的时候,可以试着交流,说的多了慢慢的有了自信,学习也就有针对性了。</h3><h3> 总之,学语言是需要过程的,有些人只是比别人早学了一点,多下了点功夫。而在旁人看来"唾手可得"的高分,其实是人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得来的,只是旁人不知道而已。</h3><h3> 最后, 送一句话给大家共勉: 知识是侥幸不来的,是要花功夫,用心去获得的。</h3><h3><br></h3> <h3>ps. 如果大家想学习或交流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进群(英语学习交流群)</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