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是”老生胎”,从记事起父亲就已经老了。他脾气火爆,正直不善变通,有那个时代老人独有的特色!</h3> <h3> 我才七八岁大时他就已经退休在家了,退休后勤学钻研各种学问,有喜欢的事情就着手去做,研四书五经、习五行八卦、览各种古书,甚至连字典都仔细琢磨,一本幼学琼林还是我高中时在新华书店给他买的,直到现在还经常摆在床头,每每翻看,查阅解惑。</h3> <h3> 父亲跟着学过根雕的师傅,是我家的亲戚,已经过世很多年了。记得那时父亲痴迷于根雕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天跑去师傅家偷师学艺,偶尔回来时抱着人家觉得无用的木头疙瘩,刚进门就在一旁席地而坐,一番端详之后,便拿把刻刀雕琢起来。有一次,被刀子划破了虎口血流不止,险些伤到了神经,到药铺里撒了药粉包扎后我们才都松了口气。父亲前半生的手仅仅拿过笔杆子,虽然出身农村,可那手看起来却细长均匀,指甲是筒筒状的,可自从迷上根雕后手上布满了伤疤和肉刺。</h3><h3><br></h3> <h3> 父亲痴迷上画画或许我还是引子吧!小时候的我,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住在一个院子里,好奇心重的我会偷偷去他们的房间胡乱翻翻。有一次就从哥哥的抽屉里翻出一本画满老虎的国画画册,最后被爸爸拿去,就开启了他老人家的画画模式~大学假期回家,我住的房间成了爸爸的画室,墙上挂满了他的画,花花绿绿的,把梅兰竹菊也画的是十分喜庆!父亲最爱画的还是家乡的山吧!他把每一条山路都画的颇为明显,并不合乎画画的理论,山丘后的小路也要被他故意画在外面,这些路似乎很抽象,却明显暴露了父亲对家乡和亲人们的怀念吧。由于画画用上了毛笔,顺其自然父亲也就写起了毛笔字,并且还喜欢上了抄书,编撰了家谱,不过让我有点小情绪的是,那么疼爱我这个小女儿的爸爸仅仅在家谱里提了我一句,封建思想在他那里终是根深蒂固了吧。嫁人后每次回娘家父亲总会教育我一番,以问答的形式开启我们的谈话。</h3><h3><br></h3> <h3> 他问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什么意思,我随便一回答,觉得这有什么呀,可是他就会好一番表扬,接着又讲些他的见解,让我要时时尊敬自己的公婆!另一方面还时常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与谈吐,作为老师---知识分子要刻意区分于众人,做为人师表的事,说老师该说的话,不能流于大众,更不能粗俗卑劣!他说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懂得“教育”二字的含义:“教”要以孝为先,要先学好做人的根本,才能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反之文化知识学了也是无用,甚至对社会还会有害。“育”字是盲字下面打开了,也就是说不盲了,就是指让人开明,智慧开化的意思。父亲的这些话虽然很通俗,可就像是哲人说的真理,听完后每每感觉是醍醐灌顶。</h3><h3><br></h3> <h3> 因为父亲脾气暴躁,哥哥姐姐都十分害怕,没人敢忤逆,可是我却一直很倔,仗着父亲对我的偏爱,竟然还敢反过来给他发脾气,直到哥哥的孩子出生,我才渐渐少了那份溺爱。然而那时哥哥姐姐都已成年了,都把我当孩子去爱,直到现在!最近我的小女儿因为生了口疮不喜吃饭,瘦了很多,那日父亲见了,竟落下泪来,劝我多关注孩子,妈妈站在旁边也眼眶红红的,让我情何以堪呢~父亲这细微的关心,我何尝没用在孩子的身上啊!<br></h3><h3><br></h3> <h3>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遗传了爸爸的哪些方面?或许是脾气吧,亦或是某一根灵巧的手指?作为他的孩子总是幸运的吧!<br></h3><h3> </h3> <h3>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爸爸的情,希望再长久一些才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