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盛夏犹清,石斛花开,巧笑情兮,美目盼兮。家中的石斛兰静静的开放,一朵朵,一簇簇,花姿优雅,玲珑可爱,石斛花——父亲节之花,想起我的父亲,忠厚可亲,亲切威严,父爱慈祥。</b></h3> <h3><b> 从记事起,父亲总是风尘仆仆忙于出差,听到父亲的脚步,我飞奔过去,父亲从黑色的公文包里拿出苏打饼干、草鞋底饼塞给我,那是小时候的“高级食品”。父亲在家的日子,饭菜做的有滋有味“高大上”,浓郁的葱油面、鲜香扎腻头、南瓜面疙瘩、真宗的“长江三鲜”,把自己忙的一身热汗,就是为了我们吃的开心。 </b></h3> <h3><b> 1980年初夏,连绵大雨下了几天,夜晚我早早睡着了,龙卷风突袭了家乡,父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本能抱起我塞到床下。狂风过后停电,屋外救命声、哭喊声隐约传来,我惊恐感受着恐怖的场面。父亲和邻居们自发做起联防员,女人在家照顾孩子。父亲穿上雨披、雨鞋、拿起闪亮的手电筒,叫我听妈妈的话,大步流星的走了,在昏暗的烛光中,父亲的影子越来越高大。</b></h3><div><b> </b></div><div><b> 天亮了,真相大白。龙卷风所到之处,后果很严重。碗口粗的树连根拔起,房屋倒榻,窗户变形,死伤几个人。附近单位公房也塌了,幸亏父亲等人及时赶到,救起了汤叔叔。外面一片狼藉,吓的我不敢出门,后怕阴影让我瑟瑟发抖,连接三天,看不见父亲,担心着他的安全。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穿着3天前的衣服回来了,眼睛里充满血丝,人也瘦了,嗓子哑了,我一下子扑到父亲的怀里,闻着他身上熟悉的烟草味道。父亲就像是一堵墙,为我遮风挡雨,让我安全依靠。父亲简单的吃晚饭,叫妈妈帮忙处理被玻璃划破的伤口,我躲在一边闭起了眼睛。时隔三十多年,想起龙卷风的灾难,父亲抱起我的瞬间,冒雨救灾的父亲,充满力量的父亲,时间不要让我父亲变老。</b></div> <h3><b> 父亲是名会计,星期天他和妈妈对决珠算。两人各持一把算盘,一叠计算纸,一声开始,珠珠七上八下进位,加减乘除珠上算,滚瓜烂熟巧精算,手指拨动,珠声脆响,脑眼手随动,我静静看着父母,听着盘算声响起,那是属于珠算的时代,那是属于知音的声音,那是属于父母的“珠联璧合”。</b></h3> <h3><b> 到了工作的年龄,父亲送我到新的单位上班。初春寒风冷冽,父亲帮我拎着箱子,一路叮嘱:到了单位,人要勤快,多做点事,吃苦吃亏让人成长,我默默记在心里。临走时,父亲给我零花钱,凉凉的手有力握紧我的手,头一转大步走开了,背井离乡的我,像个街头的浪子看着爸爸的背影远去……走了很远,爸爸抬起手擦着眼睛,我猜那一定是心酸的泪。</b></h3><div><b> </b></div><div><b> 第一个月的工资,我给父亲买了一身保暖内衣。在单位里,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谈婚论嫁的年龄,媒人给我介绍男朋友,老爸顿时紧张起来,问起对方的家庭、年龄、工作、脾气、房屋、生怕我受苦,让我多谈恋爱,不急于结婚,多考察对方,父亲的心情复杂、纠结。</b></div> <h3><b> 婚后我有一女,哥哥有一子,又是一个“好”字。父亲双手抱着一男一女喜笑颜开。暑假里,两个小孩在老家陪着父母,每天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听着他(她)们银铃般的笑声,顽皮的打斗声,香甜的呼呼声,儿孙满堂,这是父亲最开心的日子。</b></h3> <h3><b> 产假期间我收入低,生活困难,父亲二话没说,抄起了他的两把菜刀,利用休息天,风里来雨里去,白天黑夜跟着兄弟们做起红白喜事的厨师,发挥余热。自豪的对我说:有爸在,不会让我的丫头吃苦,养你一辈子。回首往事,泪眼模糊,用责任默默筑起父爱,爸爸的爱成了我们隐形的翅膀。</b></h3> <h3><b> 人有悲欢离合。我见过父亲三次流泪。</b></h3><h3><b><font color="#010101"> 第一次流泪:</font>中年的父亲历经企业改制,受人排挤,解酒消愁,酒醉如泥的他被母亲骂哭了,说着酒话,诉着愁苦,看着父亲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我忙着给他倒水擦眼泪,长大后我明白:麻醉和泪水也是一种解压方式。</b></h3><h3><b><font color="#010101"> 第二次流泪:</font>母亲身患疾病动手术,我和哥、父亲在手术室外等待,1个小时,2个小时……手术成功。看着母亲割下来的食道,父亲流泪了,喃喃自语:回家去,我要好好待她,不让她生气了。男人的责任是保护好心爱的女人!</b></h3><h3><b> 第三次流泪:几年前我患病动手术,当我从手术室推出来,麻药未醒,父亲看着熟睡的我,想起小时候的乖丫头如今躺在病床上受伤受苦,切肤之痛。在病房外老泪纵横,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为我寝食难安、为我担忧哭泣、为我隐忍痛苦,父亲,对不起!最大的安慰是让亲人不担心、不担忧,自立自强,我做到了,父亲你放心!</b></h3> <h3><b> 我遗传了父亲的性格、饮食生活,学会做饭是生活的一种乐趣,也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当家作主后,我向父亲请教了做菜经验,清蒸、红烧、热炒、煲汤、饼团糕粽,自成一体“妈妈私房菜”。父亲来我家,厨房是我们两个人的“联系点”。上手下手、我洗你切、我烧你尝,父亲老了,动作慢了,现在更多的是我翻花样做菜,继承他的厨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父亲培育的何首乌盆景,旺盛的生命力!</b></p> <h3><b> 父亲是个孝子。退休后每周回家买好菜亲自动手给奶奶做饭;家里有好吃的,总是给奶奶带上;奶奶生病,忙前忙后,端茶送饭,拖着蹒跚的腿一趟趟往医院跑。在我家住上几天,心中惦记老人,不敢长住。</b></h3> <h3><b> 95岁的奶奶寿终正寝,父亲老态龙钟忙碌着办丧事,中午吃饭人都走了,我去给父亲送饭,看见戒烟多年的父亲坐在无人的灵堂前,静静的点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上一口,落泪……阴阳两隔、灰飞烟灭、人去屋空,父亲有泪又轻弹,只是已到伤心处。</b></h3> <h3><b> 2017年12月—2018年5月,95岁的奶奶和大姑相继离世,父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有时会默默的静坐和流泪。我把奶奶、大姑的照片、生平做成了美篇《一代芳华》、《姑独记忆》,父亲带上老花镜翻看着美篇,蠕动的双唇触动内心的波澜,我似乎读懂了父亲深沉的家国情怀。</b></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10n0bvq?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一代芳华</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aw6vvw1?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姑独记忆</a><br></h3> <p><b>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外甥女、孙子考取研究生。儿孙辈的有出息,父亲脸上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慈祥,一种由衷的喜悦。一种殷切的期盼,一种欣慰,一种光彩。</b></p> <h3><b>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亲是我人生的一座山一面墙,力量、责任、榜样、慈爱,书写了父亲这个名字,父爱如山,父爱如歌!</b></h3><div><b> </b></div><div><b><br></b></div><div><b> 图/文 原创 余香</b></div><div><b> 2017年6月18日</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