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珍珠儿

<h1 style="text-align: right;"></h1><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父亲去世整二十五年了!每每想起父亲,朱自清的《背影》就浮上脑海,多么相似的一幕幕……<br>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四人还有三个叔叔一大家子人,全靠父亲在乡里一个玛钢厂上班挣钱养活,当工人还不如在村里挣工分的农民,家里年年都欠大队的口粮钱,家境如此,父亲让我们兄妹几个都上了学,除非是自己不上了便罢。我在村上读初中,幸运的遇到了一位负责任的班主任老师,他当过兵爱学习有思想有见识,在他的严苛管理下,我们那一批学生上进心强,学习上你追我赶,因为学习拨尖,我尤其讨老师偏爱,在班上当学习委员,保存着老师订阅的非常有限的报刊杂志,作文被老师每次当作范文在班上大声朗读,也因此招来同学们的羡慕嫉妒恨吧,在班上被孤立,小小年纪‘’心灰意冷‘’,决意不想上学了,母亲招架不住村上干部的劝说和邀约,就想答应让我去村上秧歌班唱戏去,父亲知道后,坚决不答应,说干什么也不能当戏子,父亲当时很明确告诉我‘’你只有回去上学,学得更好,才叫争气!‘’去上吧,你大还指望你吃半碗饭哩‘’‘’班主任老师苦口婆心,觉得我从此不上学,‘’一棵好苗子毁了!‘’非常可惜,我听从父亲和班主任的话回去上学了,如果没有父亲的坚定和远见,我的命运也许从那时就改写了!我们村里恢复高考以来,能考上县一中的凤毛麟角,我那一批初中毕业</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考上县一中的有五个吧,那时大哥二哥都正处于盖房娶妻的年龄,供一个高中生力不从心,我又是女孩子,亲戚邻里免不了一番好意,‘女孩家上什么学呀,又不是手头宽裕’,父亲经常蹲着抽旱烟袋,听母亲叨咕这些急了,就吼‘闺女怎么不能念书,谁学习好我就供谁!’在父亲的坚持下我得以上了县城一中,我又一次在父亲的支持下做出了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生选择。八O年上高中一个月伙食费八块钱,来回路费一块四角钱,我一个月带零花得十块钱,每个月这十块钱都靠借,有时两月回家一次再省点路费,但那时真没觉得有多苦,在学校规律的学习生活觉得比家里哥哥妹妹少受好多苦,只有好好学习才对得起她们!一个秋末初冬的周日吧,我要返校了,天很冷,阴冷的天气将要下雪的样子,我穿了两件单衣,父亲送我到了我们村的煤矿上,搭矿上的顺风车到县城,村上几个同伴也来搭车,但大家都穿尼龙衫了,看起来要暖和的多,越发显得我单薄,父亲就问我冷不冷,‘不要紧,您回吧!’‘’过两天爸去看你!‘’到学校后的第二天星期二吧,中午一放学还没到宿舍门口就看见父亲等在那里,到跟前拿出来了一件紫红色的尼龙衫,‘闺女,天冷了,回宿舍就穿上!’接过衣服看着颜色特别好看特别高兴,‘我这就回了,你打饭去吧!我还得赶回去上班’。看着父亲转过身走了,来去匆匆,我拎着衣服,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酸无比,泪无声的流了下来……父亲从哪借到的钱?这么急的赶来,想是那一天在矿上他该是如何的心痛!煎熬着心疼着我!父亲送尼龙衫那一天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span></h3><h3><br></h3> <h3>从小父亲对我更偏爱一些,可能是继两个哥哥后我是女孩,也有我出生后比较孱弱之故吧。家里人口多,父亲要上班,母亲要下地,家里家务活也很多,最繁重的家务活就是推碾子了,每到推碾子时,总是妹妹请假,我下课了去推会,上课钟一响我就跑回去上课了。学校交费时,父亲总是第一时间给我先交,二哥和妹妹靠后交,还冠冕堂皇有理由‘’给珍先交了吧,她那泪多,泪圪蛋能捣人‘’。等我上了高中,在家的日子更少了,礼拜天回去,总要就家里条件想着法子给我改善伙食,假期里帮忙干农活,也是跟在妹妹屁股后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妹妹气不过,背着父亲也治治我,‘’姐,你担水,你挑粪,我跟着‘’,父亲其实是知道的,也放任妹妹闹一闹,跟母亲说‘’让她也劳动劳动吧,别忘了本!‘’我家门口的坡道只能走一个人,走急了会不小心从坡上摔下去,我就曾经摔下坡跌出骨头被妹妹背了一段时间,到现在膝盖上都有疤痕。父亲利用下班休息日发动全家修路,日积月累,硬是把窄窄的两条坡道修整的能上去三轮车那么宽。暑假我在家,父亲不能例外,就让我去担沙子垫路,记不得那时我到底担了多少次?但我却因此后来就落下一毛病,一直吭吭吭咳着,母亲说我弄(nong念三声)着了,父亲见我吭吭就蹲门口抽烟去了,后来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才好不吭吭了。再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刚参加工作那一年,当班主任,带课也很多,上六天班,星期日休息一天,那会交通不便,回一趟家颇为不易,一天打不了来回,有一天妹妹忽然找到学校来了,‘’姐,你赶紧回去一趟吧,爸在家发脾气骂你呢,多长时间了都不回家一趟!‘’我心里忐忑,着急忙荒和妹妹回去了,准备着回去挨一顿骂,谁知父亲一见到我,笑的满脸皱褶,忙里忙外的弄好吃的,我还说妹妹瞎咋唬,妹妹瞪着我看看父亲‘’哼,他是真发脾气来,见着你就这样‘’,这件事我记忆深刻,每每回想起来,都让我心颤,父亲该有多想他的女儿,可我陪伴他的时间实在太少太少……父亲就是这样宠着我,只因我孱弱点,上了学更是手无缚鸡之力,一味的呵护着,怕我受一丁点委屈,即便想劳动改造改造我,也是我身动着,他心疼着,想我怕影响我,隐忍着,父亲,我至亲至爱的父亲,任何语言来形容您对我的爱都显苍白……</h3><h1><br></h1> <h3>父亲对我唯一的一次发脾气是一九九零年,那一年的五月初,我成家刚半年吧,大哥得了结肠癌,在市医院做了手术,医生把切下的组织给家属看,父亲拿着那个瓶子反复看,看了又看,我就说了一句‘别看了,切都切了’,话音刚落,父亲火冒三丈‘你懂什么?!你知道切的是什么!’我吓的噤声了,当时还想,哥得病我也是惊恐万分,心疼倍至,忙前忙后,吼我为何呀。年龄渐长,才深刻体会到当年父亲的心情,他是恨不得儿子的病得在他身上,医生切下的是他的根!父亲,原谅女儿当年的少不更事,不过你可以欣慰的是,女儿懂了您走后的牵挂,懂您最大的放不下,后来大哥的陆续治疗及他的生前身后事,我这个做妹的一点没有马虎,大哥得到了当时条件下最好的治疗,侄女招婿成家立业,现在都过得很好,父亲,女儿懂你太迟…</h3> <h3><br></h3><h3>父亲工作在乡里的小玛钢厂,但父亲却是那个小厂里响当当的人物,因技术过硬,勤恳认真,性情耿直,不会曲意奉迎,很适合当个小官一一车间主任,干的是得心应手,铸铁铸钢离不开他,后来又被厂里外派当采购,东奔西跑,工作也很出色,也因此父亲在村里算是个很有见识的人,有担当的人。言传身教,在村里我们兄妹四个都从不会说脏话,邻里和睦,兄妹四人和父亲一样的秉性,勤快,耿直,善良,特别是两个哥哥初中毕业后再没上学,但都知道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不干活待家就难受,是村里大家公认的好青年,干活的行家里手,大哥生病后,不能再干重体力活,大哥毅然决然在村里摆起了一个小修鞋摊养家糊口,那时大哥刚三十,没有丝毫不好意思,什么时候靠自己的双手吃饭都不丢人,这是父亲教导我们的。父亲当采购时,买回来一台收音机,那是我们村唯一的一台,被我宝贝的整天抱在怀里,什么节目都听,印象最深的是听评书,每周一歌,这小小的收音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了不小的作用,它给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我的心向往着远方…父亲,您留给了我们安身立命的宝贵财富,一生取之不尽…</h3> <h3>父亲还有他柔情的一面。母亲生在陵川县有名的一个大地主家庭,因政治原因母亲七岁时外祖父离世,母亲十二岁时外祖母去世,二个舅舅自身难保,母亲流落在外靠帮工养活自己,父亲青年时偶遇母亲,一来二往他们走到了一起,你情我愿,惺惺相惜,他们也算是自由恋爱吧。我记忆中,我的父亲母亲虽有吵闹,但我家并不像别人家那样鸡飞狗跳,他们互相都很体贴体谅对方,父亲家庭责任心强,母亲善良又是持家好手,既使我们兄妹几个的裤子补了又补,那也是干净整洁,粗茶淡饭也精心细做,所以生活穷困但不潦倒。八九年父亲病重期间,每每去探望父亲,看见我买的营养品,父亲并不高兴,嫌我花钱,后来终于搞明白,直接给他钱就对了,他每天焦虑的是他走后母亲如何过生活,因为那时我家才还清外债没多久,父亲手中无积蓄,父亲告诫我这个家里唯一挣工资的人‘我走后,你每月要给你妈二十元钱养老’,父亲是一个活得明白的人,也是一个不世俗的人,在世人看来,父亲如此直白,在我来说,我懂父亲的牵挂与不舍,他爱护了一辈子的老伴如何放得下?父亲母亲相携一生,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们没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一蹶不振,他们携手同心使这艘风雨飘摇的小船驶向向往的彼岸。这又是父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是生活事业的基石。</h3> <h3><br></h3><h3>父亲去世时就曾想写一篇祭文,因那时心不静千头万绪不能成文,其间也想写总下不了笔,唯恐诉诸笔端之一二不能表达深沉父爱的万分之一,今年的父亲节也是父亲二十五周年祭,借美篇这个平台终于成文,了却我的一桩心愿。这也是我成长的心路历程,感恩父母亲给我坚强的底色,使我今天还能够勇敢的面对一切。</h3>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