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谨以此篇献给父亲百岁诞辰

高高

<h3>  我的父親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敦厚老实,踏实肯干 ,善良孝顺又沉默寡言 ,倔犟起来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动的老頭</h3><h3> 父亲为了养活我们这个八口之家付出了一辈子的辛苦,从吉林丰满电站到四川狮子滩水电站 、河南三门峡水利枢纽、北京密云水库、刘家峡水电站、最后去了海拔2679米的青海省龙羊峡水电站工地。就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仍在那个气侯恶劣,条件艰苦的工地上又干了六年之久。父亲一直工作到62岁直到我们兄弟姐妹全部都参加了工作才肯退休。写到这里我哭😭😭了,当时我年轻一点也不懂事,工作了一辈子的父亲一下子从工作岗位回到家里很不适应,加上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每日里经常借酒消愁,我体会不到他的心思,经常为劝阻他少喝一点儿和他顶牛(真该打😓)</h3><h3>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如今的我也即將步入老年,一想起年少时不解人心我真的懊悔不已,在此向天堂里的父亲忏悔🙏🙏🙏</h3><h3> 父亲在龙羊峡工作时已经是六旬老人了,高海拔条件差的工地让老爹吃了很多苦,龙羊峡一年要刮四 五个月的大风,风中夹杂着沙石打在人的脸上,风有时大到人都站不住,老爹的牙经常疼到彻夜难熬,又怕影响同宿舍的同亊,他就穿个大皮祆出去蹲在墙角避风的地方,那么大的风经常是一嘴沙子挣不开眼。青藏高原紫外线特别强,老爹的脸晒成了古銅色的老藏民。可怜的老爹👴🏾</h3><h3> &nbsp;记得我79年去的龙羊峡先下厂待业后参加工作,我和哥哥姐姐(他们也在四局工作)一到星期天就去老爹的宿舍给他洗洗涮涮,老爹到单位食堂给我们买饭吃,遇见有手抓羊肉会买好几斤让我们大饱口福😋,食堂里煮的羊肉上面有時沾黏了一点羊毛,姐姐会帮老爹择干淨递給他,爹說要是沒有女儿我不知吃了多少羊毛吶。</h3><h3> 我在龙羊峽工作了二年,直到81年父亲退休回刘家峽的家了,局里照顾老工人安排我也回到父母親身边工作了。</h3> <h3><br /></h3><h3>父亲1919年生於山东省临沂地区的费县农村(这是十九岁时)他在九岁时跟随爷爷奶奶闯关东来到东北吉林省吉林市。也就是从那么大开始了一生的劳作,给地主家放过猪放过羊,稍大一点又开始干半拉子(挣大人一半的工钱)直到长成人做个长工。期间的苦与累是我们没经历过这些的人难以想象的。在父亲十八岁那年我父亲独自去旅顺跟师傅学徒,那时候的徒弟在师傅家里住,第一年师傅是不教技术的,只给他家干杂活,看孩子倒尿盆什么都做,我父亲常常偷偷地看着师傅干活,师傅一离开我父亲就赶紧去又量又画,心里默默地记着,如此三年学徒期满出徒,回到吉林去丰满电站当了工人。</h3> <h3>这是33岁时的父亲。是吉林丰满电站的一名水暖工人。这座水电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东北期间修建的,可以说,它既是日本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水电沧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h3> <h3>这是父母亲和奶奶的合影,应该是在丰满於1952年拍的。父亲是奶奶唯一的儿子。我奶奶从面相上看是不是很福态呵,因为我爹是个十足的孝子,从来不忤逆母亲,一切都是唯老太太是从。那时候家里有了哥哥姐姐们,生活过得很清苦,为了不让爷爷奶奶和我们过苦日子,总是把工资的一半交给奶奶让他们单过。奶奶人生最后的三年生了非常严重的冠心病,我父亲从不舍得老太太在家遭罪,总是把奶奶送进医院输氧气吊液体。无论下班回到家多累只要看到奶奶不舒服背起来就往医院跑。奶奶一天要吃五次流食,还要加强营养,我父亲从没为钱少亏着奶奶,半夜里经常趴在门帘外看着奶奶,我妈说明天要上班快休息了,老爹因为替不了母亲的病忧心不肯自顾自的睡觉。三年多不知借了单位多少钱,听我妈说我们家三年没有买过布,布票都糊墙了。奶奶去世老爹去河南陕县花一百八十元(1958年)买了个最好的材装殓奶奶,既使這么孝顺了母親等到奶奶离世時我老爹哭奶奶竟休克了三次😭😭😭</h3><h3> 我们家兄弟姐妹都很孝顺父母的,可我妈说比起我爹还差很远😰养兒不要多,孝子一個頂十個👍👍👍</h3> <h3>1954年在四川长寿县(今属重庆市管辖)狮子滩水电站,父亲当时已經是八級技术工人,工資八十元,給爷爷奶奶寄四十元,父母亲养着孩子花四十元,生活很清苦,父母亲为养孩子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可以說是骨瘦如柴了,怀中抱着的孩子胖胖哒</h3> <h3>父亲和他的徒弟小廖。</h3><h3>父亲一生在工作上踏实肯干,又聪明好学,他的配管,电焊技术在四局都是一流的,。父亲在安装处配管厂工作,当的最大的官职就是班长,领着四 五十个人为电站人工配管,他一生最讨厌干活的人偷奸耍滑,自己也曾经累到吐血。记得我小时候他们班里的小青年到家里玩,跟我母亲说:跟李师付干活儿可累了,无论冬夏那都是埋头苦干,休息的时间就是他的大半根烟的功夫,他也不多说话,他一起来我们赶紧跟上去,老头技术过硬,不多言多语,我们都怕老头。等孩子們走了我母亲也劝他但没用根本不听👍😊🌹哎,我的倔老爹😂😂👍👍</h3> <h3>工作證照</h3> <h3>这張照片是我4⃣️岁时(1966年)在三门峡拍的,之後父親就去劉家峽工作了</h3> <h3>1969年,当时国家号召居民回迁到家乡去务农,口号:我们也有二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当时我们的妈妈身体非常不好,而我们兄弟姐妹都很小,我妈妈怕回去没人可以下地干农活儿,农村缺医少药不同意走,可我父亲听党的号召决定必须去!父母亲争吵了二个月,母亲败给了倔老头,结果我们老弱病残的七口人(爷爷七十多岁,弟弟5岁)回到吉林永吉县一个叫爬犁甸子的村子住了二年半。我们从吉林市坐胶皮轱辘大马车(生产队派来接我们的)在那黑压压的密林中一路颠簸,走了整整一天淌过了六道小河套(松花江支流)终于到了村里,从此母亲一病不起,命差一点儿就留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面啦。</h3> <h3>1972年9月29日我父亲在刘家峡水电站工地从七 八米高的地方踩空坠下,双脚跟粉碎性加上腰压缩性骨折。当时我们家的天都塌了,我们刚从东北回来不久,母亲还卧病在床,我们家当时还有外债八 九百元之多,父亲倒下了,我们老的老、小的小,生活一度陷入困境……。</h3><h3> 这张照片是我父亲伤后三个月去洛阳白马寺骨科医院看伤时在龙门石窟拍的,热爱生活的父亲柱着双拐游览了石窟,经过二个月专家的治疗回来时已经能柱单拐走路了,我记得父亲另一只手拎着水桶里面装的是给我们买回来的金鱼。这个老头就不能手闲着👏</h3> <h3>龙门留影</h3> <h3>我父亲在解放前是一天书也没念过,一个字也不识的,解放后托毛爷爷共产党的福进了扫盲班,我父亲的机械制图如果不了解一定以为是上过大学的,他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他自己发明制造了多种机器,那时我们小也不懂,后来我嫂子在九十年代到四局安装处工作才听老一点的同亊说,那时你公公的发明创造一直在单位里使用呢,他们还给我嫂子讲了好多好多我老爹在工作中肯干,能干,巧干的奇闻轶事,整的我嫂子在安装处自豪地不要不要滴😎😜。</h3><h3> 这几张照片是省里的记者来采访给父亲拍的。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那是我父亲受伤后,班里的工人用架子车把我父亲接到车间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我有一个让儿女自豪的老爹👍👍👍</h3> <h3>共同研究</h3> <h3>父亲一生勤俭,从未在自己身上乱花过一分钱。这是他退休后买的第一件奢侈品,一台双卡录放机。每天爱不释手,喜欢听京剧,豫剧,还喜欢听邓丽君的歌,录完了洗,洗掉了再录😅</h3> <h3>这是父亲的第一台电视机,常常是电视开着,父亲睡着,你要是一关他马上就醒了,大喊我还看呐😂</h3><h3> 父亲老了</h3> <h3>父亲的双胞胎孙子二岁时春节拍的合照</h3> <h3>我的父亲母亲大人</h3> <h3>父亲一生转战黄河,每當我看到大坝我就像看到了父亲伟岸的身影,经常会热泪盈眶😭</h3> <h3>我的父亲母亲,我永远爱你们🌹🌹🌹</h3> <h3>外孙女雯雯是姥爷手心里的宝儿,自从有了她,一辈子嘴笨木讷的姥爷给她封了好多昵称小公主、小可爱、丑小丫⋯😄😄</h3> <h3>姥姥姥爷的宝贝儿生日</h3> <h3>父母亲和小外孙</h3> <h3>为母亲庆生干杯🥂</h3><h3>看到这张照片又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歉意,母亲的生日是正月初四,每年春节儿女们都会为母亲庆生祝寿。可是父亲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一,我们总是在吃过月饼后才想起来没给父亲过生日啦,记忆中唯一的一次为父亲庆生是他六十六岁那年,我妈说6⃣️6⃣️吃姑娘一刀肉,我和姐姐给父亲用6⃣️两肉6⃣️两面,包6⃣️6⃣️个小饺子天不亮就让父亲吃了,祈愿父亲能6⃣️6⃣️大顺,福寿绵长🙏</h3> <h3>这张照片我看到的是父亲的一双大手,劳动者的大手,一生辛劳,无私奉献。一辈子我们的父亲没有拥抱过子女,没有说出一句我爱你们的话,可我们记住了小时候夜半发烧趴在父亲温暖的背上背着我们往医院跑去的身影,记住了能工巧匠的父亲夜里挑灯为我们做鞋子,记住了父亲在屋后给我们种下各种蔬菜还有美丽的大丽花,记住了小时候家里粮食短缺父亲悄悄的到农村买高价麦子䃼贴我们的小肚子,记住了三年困难时期父亲把自己的饭票买回馒头给儿女们吃,而劳累一天的父亲用开水冲酱油充饥因此得了浮肿病😭记住了寒冷的冬天一次次地在老家的六道河上(哥哥姐姐上学必经之路)给我哥哥姐姐们放倒大树修建的桥,我们记住很多很多,我们想让时光倒流,我们想父母亲能再一次给儿女机会让我们更好更多地孝顺您😭😭</h3><h3>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母恩深,儿女情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