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也要建地铁,真的想好了吗?

智言智语

<h3>  地铁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许多人都这么认为,你的家乡也要建地铁,真的想好了吗?</h3> <h3>  先来了解一下国内部分城市地铁运营状况。声明,以下数据因不同时期统计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h3><h3> 一、全国部分城市2016年地铁运行里程。看下图,不用介绍了,你懂的。</h3> <h3>  二、2016年各城市地铁日平均客流量(万人次)。</h3> <h3>  三、2016年各城市地铁日均客流强度(万人次/公里),既平均每公里日均客流量,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大致反映地铁经营状况。对比一下,差别有多大!最高广州2.3,最低东莞0.3。多数城市客流强度低于1.0。为什么是为1.0,看看后面就明白了。</h3> <h3>  再来看看运行成本,一次性建设投入就不提了,6~11亿每公里,如果计入建设成本,全世界地铁没有一个能活的了。</h3><h3> 最基本的运行成本:人工费+电费+维修保养费,不能再少了,除非都是活雷锋。</h3><h3> 人工费:大约50~70人/公里,包含乘务、保洁、保安、维修保养、管理人员等等,日均支出约2万元/公里*日,标准很低了。</h3><h3> 列车电费:约1万元/公里*日,尽管地铁电价是半价。</h3><h3> 车站、隧道、停车场电费:照明、空调、扶梯都是电老虎,与列车耗电相近,约1万元/公里*日。</h3><h3> 维保费就难以判断了,早期低,后期高,没有准确的数据。</h3><h3> 回头看看为什么定客流强度1.0是运营成本生死线了,按平均票价4.0元计,每公里日均收入4万元,刚好够人工费+电费。</h3><h3> 客流强度低于1.0的多数城市地铁经营状况如何?数据能说明一切,日亏损百万的不在少数!大于1.0的也不意味着经营状况一定很好,因为还有其他成本没有算清楚。你的家乡能做得更好吗?</h3> <h3>  建地铁就好比把慈禧老佛爷请回家供着,你有面子了,但每顿饭108道菜你供得起吗?<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