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无字的书

白云之上

<h3>“噼啪、噼啪”的声响,一声接一声地从对面房间传来。</h3><div>明天就要返回学校了,父亲正忙着替我剥那些带壳炒好的花生。本来是因要带的行李多,带壳的花生占地方不想带了。父亲却连夜忙着剥皮好让我带上。</div> <h3>考入军校后,第一次回家探亲,家里人皆大欢喜,父亲显得特别高兴。饱经风霜的脸上挂满无法掩饰的笑容。那瘦小的身影,伴随着他进进出出,不停的忙碌着。</h3> <h3>父亲6岁时,祖父参加八路军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他从此失去父爱。因生活所迫,祖母改嫁。父亲17岁自撑门户,独立生活,倍受缺情少爱的艰辛与苦楚。他没有进过校门儿,却比一些进过校门儿的人更知道书的珍贵和读书的重要。</h3><div>我7岁那年,父亲早早地把我送进学校。为了让我安心读书,他省吃俭用,尽管家中生活拮据,却从未让我在求学时缺少过什么。每当我趴在窗台上写作业时,他从来不过来打扰。有时母亲让我去干点儿啥,他总是说:“让他写完作业吧。”</div><div>在晚上写作业时,他常常坐在一边儿静静地陪着,直到我写完最后一个字,才说:“写完了吗?睡觉吧。”等把我安顿好,他才熄灯、躺下。第二天起来,那些放置无序的书本和笔,整齐在摆放在那里。有时候放学后贪玩儿,回家晚了,只要说是刚放学,或跟小同学一起写作业去了,父亲只是微微一笑,一点儿都不责怪。</div><div>每到新学期,我把新领到的课本拿回家时,父亲总是笑逐颜开。有时儿还接过去,用那粗糙的手摸一摸那光滑的书面儿。</div><div>一次,因吵架把书撕坏了。父亲回来后,脸色变得特别难看,抓起笤帚在我手上狠狠地抽了几下,吓得我边哭边喊:“爸爸,我再也不敢了。”这是我记忆中唯一一次挨父亲的打。从那以后,我特别注意爱护自己的书,那怕是已用过的书,也都整齐地收藏在爸爸为我准备的书箱里。至今仍保持着这良好的爱书习惯。只要谁给我弄乱了,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儿无名火,更不用说损坏了。</div><div>考上高中了。父亲用自行车亲自把我送到学校。其实,我自己会骑车,也能去学校。可是,父亲怕我找不到学校,或在路上吃什么亏,坚持要送我。路上,他边走边说“去了学校,好好念书。”他随手把挂在车把上的书整理了一下:“咱不图别的,只要能多识字、多学些能耐,比什么都好……。”</div><div>后来,因母亲生病,父亲在外做工,妹妹又小,我便自动辍学回家,不再回学校上学。父亲知道后,连夜赶回家,硬是把我送回了学校。说:“既然学到了这个地步,就一定坚持到底。地误一季儿,人误却是一辈子……。”上学在他心目中永远是有本事有能耐的事情。</div> <h3>高中毕业后,我把上学的梦藏在书箱里,走进了军营。临入伍的那天晚上,父亲像小时候那样陪做着。</h3><div>“你上了10多年学,懂得也不算少了。”他掖了掖被角,给我把那根本就没有外露的脚盖好。“到了部队好好干,闲时多看看书什么的。”顿了顿,“不管怎么说,多学点儿东西,总是要有点儿出息才行……。”我望着父亲那清瘦的脸,不知是对父亲的依恋,还是为投笔从戎而伤感,眼睛渐渐湿润模糊起来。</div><div>第二年夏天,我执行长途押解任务返队经过家门时,队长准我临时回家看看。当父亲听说我正准备参加军校统考时,连声说:“好,好,……”,并说:“你那些书,怕老鼠咬了,都给你挂放在房梁上,很保险。你可把有用的带上……。”</div><div>第二天,巧遇大雨。妈妈劝我晚一天再走。“那怎么行,部队不像在家一样。”其实,父亲何尝不想让我在家多住两天呢。当我穿上雨衣,父亲就推着自行车,送我归队。但他却没有忘记给我上挑好的书,用塑料布仔细包个严实。雨越下越大,自行车只能推着。父亲弓着身,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跟在后面,看着他那斑白的鬓角上不停地流着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更不知自己脸上流淌的是泪水还是雨水……。</div><div><br></div> <h3>如今,父亲远行已10年有余,他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教我读书爱书的习惯仍在延续……。<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