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儿时我就知道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古巴比伦和埃及,"空中花园"的巴比伦似乎已消失在地平线;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4000年,引以为豪的是四大发明;年初刚到过印度,印度在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形成在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竞然比中国早上千年,还有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等闻名世界的奇迹,我对古埃及的历史文化更充满期待,撒哈拉沙漠的高温和土埃国内的安全问题也不能阻拦我们的决心,我不顾亲友的担心和劝阻,毅然参加了2017年5月22日到6月8日的18天土埃之行。之前,我们参观了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被称作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的古建筑群卢克索神庙,为之震撼。6月7日早10点,在高温酷暑下,经安检后进入没有空调的博物馆,如同行軍打仗,边走边看边拍照,6万多件展品,2个小时的参观,只能是走马观花,兴奋激动震撼,依依不舍离开。</h3> <h3>由埃及政府统一定价的景区门票,印有编号和防伪标志。依次是埃及国家博物馆,75埃镑(30元);博物馆入内拍摄(木乃伊及图坦卡门镇宝馆除外),50埃镑(20元);金字塔及狮身人面景区,80埃镑(32元);卢克索卡纳克神庙,80埃镑(32元)。这些景点均为世界著名景点,世界文化遗产。</h3> <h3><br></h3><div>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窗口,也是最快捷的方式。</div><div><br></div> <h3><br></h3><div>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58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现博物馆位于尼罗河东岸,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解放广场靠近Nile Hilton酒店处,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收藏文物 30 多万件,陈列展出 6.3 万件,约占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这座博物馆以广为收藏法老时期的文物为主,埃及人又习惯地称之为“法老博物馆”。</div> <h3><br></h3><div>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div> <h3><br></h3><div>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公元前3150年,从那尔迈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始共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期埃及时期7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年表概述”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div> <h3><br></h3><div>古埃及有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div><div>古埃及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古埃及人通过治理和控制尼罗河一年一次的泛滥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功。在3000多年的古埃及文明时期,他们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神庙、方尖碑,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div><div>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div> <h3><br></h3><div> 博物馆前左边是它的创建者——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特的墓园。</div> <h3><br></h3><div>埃及博物馆就座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古埃及从史前时期至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绘画、金银器皿、珠宝、工艺品、棺木、石碑、纸草文书等共30余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div> <h3> 博物馆共分两层,一层陈列公元前27~前22世纪古埃及时代到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二层设木乃伊、珠宝、棺木、绘画、随葬品、纸莎草文书等专题陈列室。众多藏品之中,以图坦卡蒙陵墓出土的文物最为引人注意,博物馆也特别划出一块展室展示图坦卡门墓中文物。木乃伊展室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部分,展出数具三千多年历史的法老王干尸,包括拉美西斯二世、SetiI、TuthmosisII等著名法老。</h3><div><br></div><div><br></div><div></div> <h3><br></h3><div>在一楼的中央大厅陈列着许多大型石雕精品,如新王国时期几位拉美西斯法老的石像,米那石板,以及法老哈夫拉坐像,许多在著名美术画册上的古代艺术代表作品的原件我们都可以在埃及国家博物馆看到。</div> <h3>进入展馆会,跟随埃及导游在参观一楼部分展品后,就上二楼展区。</h3><div>二楼可以看到包括著名的图坦卡蒙展区和其他的古埃及的展品,如木俑,石雕,棺木,纯金面具,木乃伊等。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各种各样的木乃伊,包括兽类,如猫,狗。飞禽,如鹰,雀等。\</div> <h3><br></h3><div> 二楼首先进入的是著名的图坦卡蒙展室,展室前厅有两个面对面守门的黑色法老立像金人,木质涂黑色,身穿金裙,足踏金履,手执权杖,几乎是真人大小。仔细看,这两个人是有不同的,一个是带着nemes头巾,一个带着象袋子一样的khat头巾。在古埃及的宗教中,它就是图坦卡蒙的“卡”,也就是他的精神。在人死后,“卡”与肉身“赫特”分离,将追随着图坦卡蒙的灵魂共同前往末来。</div> <h3> 这把图坦卡蒙镶嵌着宝石的包金木座椅显得金碧辉煌,座椅的正面两侧各有一个金制的狮子头,扶手两侧为保护神蛇首鹰身的浮雕像,宝座背后有莲花和纸莎草埃及南北两方象征。椅背上有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在太阳神的金光照耀之下,安赫瑟娜蒙王后正在给她的丈夫图坦卡蒙身上涂敷圣油。</h3><div><br></div><div><br></div><div></div> <h3><br></h3><div>图坦卡蒙黄金王座</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这座遍贴金箔的王座雕刻精美,并运用白银、宝石,铅玻璃镶饰,极尽华丽,被考古学家视为空前的发现。王座前端两侧雄踞两只公狮,四个椅脚为狮掌,扶手处装饰着两条头戴红白双冠的眼镜蛇,护卫着扶手前端所刻的王室椭圆形饰徽。</div><div><br></div><div><br></div> <h3> 图坦卡蒙像和他的项链。图坦卡蒙9岁登基,19岁突然死亡,死因不明。他不像拉美西斯二世那样在古埃及历史上名声显赫,但让成为当今最为闻名的埃及法老王是他的墓葬品。</h3><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像</div> <h3>不知名的雕像</h3> <h3>引导法老走向未来的渡船</h3> <h3>法老的狮头金座</h3> <h3>图坦卡蒙的战车</h3> <h3> 阿努比斯神(Anubis)是墓地守护神、木乃伊制作神,也是法老前往生后世界的引路人。</h3> <h3><br></h3><div> 置放卡诺匹斯瓶的圣盒。里面放的是卡诺匹斯瓶的雪花石容器,木柜上有圣蛇和太阳轮装饰的华盖,由4根立柱支撑,木柜下面也坐在一副木橇上,特别之处在于,木柜的四面各有一位伸开双臂、站立的女神雕像,这4位女神都是法老内脏的守护者,女神的脖子向前伸长,头部偏向一侧。</div><div></div><div>神龛的四边有四个守护女神:伊西斯、尼斯、尼弗赛斯、塞尓凯。</div> <h3>精緻的玉雕,旷世的美人。</h3> <h3><br></h3><div>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国国王。他统一了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建立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长期而辉煌影响的王国,约在公元前3100年,他征服下埃及,使整个埃及初步统一成一个国家,开创了古埃及的第一王朝。他在尼罗河三角洲南端(今开罗附近)修建了新都白城,即后来的孟斐斯城,作为埃及的首都。美尼斯在统一上、下埃及后,曾向外发动征服战争。据历史学家推断,埃及著名的“纳尔迈石板”中刻画的征服者可能是美尼斯。据说美尼斯在位时间达62年,他是在一次打猎中被一头河马袭击不幸身亡的。</div> <h3>持剑的古埃及軍队</h3> <h3>持盾牌和茅的古埃及军队</h3> <h3><br></h3><div> 尤亚和图雅的葬祭面具。Yuya和Tuya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妻子的父母,也葬在了帝王谷(KV46),在图坦卡蒙被发掘出来前,曾经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埃及最大发现。</div> <h3><br></h3><div>孟卡拉王三人组雕像</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法老庄严地立于中间,右侧是哈索尔女神,常以头戴太阳圆盘和牛角冠的形象出现。两名女性都穿着紧身长裙,展现出两人丰满的体型,与法老健美强壮的身体形成对比。法老头戴上埃及的白色王冠,颌下有柱状胡须,这些是神权的典型象征。</div> <h3>太陽神阿蒙和妻子穆特(来自卡纳克神庙)。</h3> <h3>阿蒙霍特普四世残像,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350年),在位期间,热衷宗教改革。其塑像真实,细长脖子,鼓鼓肚子。</h3> <h3>祭拜阿吞神的浮雕(公元前1350年)。埃赫那吞时期典型的法老埃赫那吞、王后娜芙提提和他们的女儿向太阳神Aten进行祭拜的场景,太阳神是一个圆盘形象,它的每一道光茫未端化为一只小手,手掌中握有权力和生命之符。</h3> <h3>古埃及妇女</h3> <h3>断臂断头全裸的少女石雕,她肌肤洁白细腻丰膄,充满青春活力,是人体美的杰作,早于希腊发现的维纳斯。</h3> <h3>母子情深</h3> <h3>艳丽的古埃及妇女</h3> <h3>古埃及妇女的壁画</h3> <h3>古埃及的妇女尽显端庄美丽,流水的长发和发结,得体的服饰,背上的卷发小女孩,尤如天使般美丽,难以想像这几千年前的女人竞然有如此时尚的审美观,现代人可能都不及。</h3> <h3><br></h3><div>这是古埃及人为了区别其他人种而画的壁画</div><div>这幅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利比亚人、努比亚人、西亚叙利亚人、古埃及人自己</div><div></div><div>从这幅壁画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和暗白人种和努比亚黑人有明显的区别。据记载,古埃及人身材不高也不矮,没有络腮胡子(只有下巴长胡子),男人的肤色根据壁画是棕红色,女人则画成黄色。前埃及古迹最高委员会秘书扎西哈瓦斯博士曾说过“古埃及人不是非洲黑人也不是阿拉伯人”,对于古埃及人的人种国际上还没有定论。</div> <h3><br></h3><div>古埃及人不是阿拉伯人种,现在的阿拉伯人是侵略者,正宗的埃及人生活在埃及南方。</div><div>就绘画雕刻观察,埃及人一般的形状特点为:肩宽、腰细、足平、唇厚、身材矮小、肌肉发达。</div><div>埃及统治者即上层社会人士之形状,其特色和一般人略有不同。这些人大致都:高大、细长、四肢均匀、鹅蛋脸、悬胆鼻、额头高耸、双目炯炯。最突出的,是其皮肤。据记载,他们生下来都是白的,后来变黑 ,是受到阳光的影响。就这一点,史家推断他们系来自亚洲而不是非洲土著。</div> <h3>我们的埃及导游罗海(中国名字,开罗人,有两个老婆)。</h3> <h3></h3><div>这也是世界最早的木雕人像,经历了四千多年,人像只有一些裂纹而已!</div><div>其眼睛也是处理的完美无瑕!</div> <h3>埃及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跪姿雕像</h3> <h3>未查到该塑像的身份,不是法老也是显贵,但价值更高的是文物、艺术价值,绝美,美仑美奐。</h3> <h3>古埃及人</h3> <h3>一楼石雕陈列室</h3> <h3><br></h3><div>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div> <h3><br></h3><div>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div> <h3>埃及国家博物馆的五件镇馆之宝</h3><h3>古代的埃及人创造了尼罗河流域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同撒哈拉沙漠一样浩翰精美的艺术品,现藏于埃及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达30多万件,展览的有6万多件,而最有代表性最有价值的艺术品的则是五件镇馆之宝。</h3> <h3><br></h3><div>1.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div><div>黄金面具和图坦卡蒙其他的个人饰物在一个不能够拍照的更私密的房间中,门外就陈列着它的棺椁,它被放置在房间的最中间,图坦卡蒙本身就带有一些梦幻色彩,他死在一个鲜活的年纪(年仅19岁),陪葬品也保存的最完好,他的柔弱和美丽代表了埃及艺术的黄金时代,还有人类脆弱的灵魂,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不可思议的艺术品之一,也得力那个时代埃及的黄金制作已经到达巅峰,工匠们有能力做出这样精美的艺术珍宝。</div> <h3>用超过10公斤的黄金和宝石打造而成的图坦卡蒙法老黄金面具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h3> <h3><br></h3><div>2.拉何泰普和内弗莱特的雕像</div><div>拉何泰普和他的妻子内弗莱特的雕像于1871年在距离开罗80公里的斯奈夫鲁王(Snefru,公元前2575—前2551年)金字塔附近被发现。雕像放置在一座由生砖砌成的矩形墓穴内,其状态完好如初。当最先下到墓穴的工人借着烛光走到昏暗通道的尽头,立刻被这两个栩栩如生的面容吓住了,险些未能走出墓穴。仔细看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是用紫水晶做成,甚至能看到瞳仁和晶体的分离处。</div> <h3><br></h3><div>3.美杜姆群鹅图</div><div>约公元前2530年,46×175厘米。古埃及墓室壁画中最生动的形象是《美杜姆群鹅图》中三只派头十足的鹅。这幅画出自奈费尔马特(第四王朝首位法老斯诺弗鲁之子)和妻子伊泰特的陵墓,年代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这座墓位于古城美杜姆,群鹅只是墓壁饰带的一个局部,但已经预示出雕塑艺术未来的强大生机。观赏这副画的时候,先告诉自己,这是一幅4500年前的画,然后再去看,它几乎不像一张有五百年历史的画,这就是他的奇妙之处。</div> <h3><br></h3><div>4.卡夫拉雕像</div><div>卡夫拉法老,被普遍认为是狮身人面像的真身,这座雕像被发现于金字塔下的卡夫拉河谷神庙中,它代表着绝对的权利和埃及雕刻技艺的巅峰,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一件完美的石雕。</div> <h3><br></h3><div>5.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像</div><div>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历史上为一个女性统治者,关于她有很多传言和奇闻异事,也有很多浪漫的艺术作品,这个肖像的有趣之处在于在此之前,没有工匠制作过女性职权者,而且最叼的是她并不是以一个女王的身份统治埃及,她称自己为国王,用的是一位男性的身份,艺术家对此感到困惑,这种困惑被蔓延到了肖像雕塑中,她既有男性的红色皮肤,神赐的胡子,也有女性柔和的面部线条,明快的眼睛,天真的神态,使得这张脸有种模糊了性别的美妙。</div> <h3><br></h3><div>埃及神话</div><div>埃及神话[1]同时也是古埃及宗教[2]。指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以前,古代埃及人所信仰的神体系与宗教。因为古代埃及人的信仰差不多经过3000年历史,其中出现多次大变化,埃及神话与希腊或罗马神话最大的区别是埃及神话中大部分的神明都是人身动物头。古埃及人[3]的信仰属多神教[4]类,且多半都可以动物来作为其象征。古埃及人相信他们死后会到死后世界去。他们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容器,灵魂每天晚上会离开自己的身体,早上再回来。他们同样相信死后灵魂会复活,必须保留身体使灵魂有自己的居所,所以发明了防腐术和制造木乃伊。</div> <h3>狮身人面像</h3> <h3>狮身人面像,应是女的。</h3> <h3>又一具狮身人面像</h3> <h3><br></h3><div>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约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279年5月31日-约公元前1213年7月或8月在位),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法老塞提一世之子。</div> <h3>熊(还是狗)头人身像</h3> <h3>这是法老加冕活动的象征,由两位上下神兽所保佑!</h3> <h3><br></h3><div>木乃伊陈列室里安放着11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有的木乃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保存完好。保存得最好的木乃伊是埃及著名的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至1251年)的遗体。展室幽静肃穆,紧裹着亚麻布的木乃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仿佛正在安睡。</div> <h3>为什么会制作木乃伊呢?主要的原因是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会在另外一个世界获得永生,重生的前提首先是要保存好肉身,而制作木乃伊就是专门保存尸体的一项专门技艺。</h3> <h3>这具法老的木乃伊保存完好,他干枯的双手,骨节、指甲清晰可见。埃及地处撒哈拉沙漠,高温干旱少雨,这特殊的自然条件及木乃伊的特殊制作和安葬的保护,造就几千年干枯不变的木乃伊,中国旅顺博物馆的木乃伊就来自新疆沙漠。</h3> <h3><br></h3><div>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木乃伊</div><div>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或译哈雪苏、哈采普苏特、哈特舍普苏特、赫雀瑟(意为最受尊敬的),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479年—公元前1458年在位)。哈特谢普苏特在位21年后去世,而在她去世后,叙利亚及巴勒斯坦便宣布独立(之后由图特摩斯三世出征且收复)。图特摩斯三世开始独自治国以后,并未立即着手消灭哈特谢普苏特治国的痕迹,相关报复行动在他在位晚期才展开,当时法老下令将许多刻上她的名字和形象的雕刻毁去。</div><div>女法老的木乃伊,全身都用亚麻布包裹,头部采用面具防护。古埃及之所以木乃伊盛行,一是这里气候干燥,客观条件有利于保存;二是主观上的宗教信仰,古埃及人都认为,死者可以复生但一定要保存好可供灵魂所要依附的尸体。制作木乃伊要70天左右,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尸体防腐的重要环节是取出内脏,即肝,肺,胃和肠,分别放置在棺外的四个容器中。还要抽出脑浆,但心脏不离身体,因为古埃及人认为,心脏是思维和理解的器官,不能离开身躯。</div> <h3>1922年挖掘发现的轰动考古界的图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h3> <h3>镀金的木棺椁</h3> <h3>裹着麻布的木乃伊</h3> <h3>我的团友正在参观石棺椁</h3> <h3>木棺椁</h3> <h3>埃及博物馆数万件的文物件件是珍品,大多是文物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用价值连城形容一点不为过,2个多小时的参观只能是走马观花,了解点皮毛,如有一天的时间加上馆员讲解,那该多好啊!为了让大家更多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物,本文查阅了百度,部分引用了网络照片(禁止拍照),图文力求不要驴唇对到马嘴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