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手艺(原创)

秋水长天

<h3>   &nbsp;</h3><h3> 母亲•手艺</h3><div><br></div><div> “母亲”一词,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可以这样说,一个家庭,如果父亲能干,一家定会衣食无忧,生活有尊严;而母亲能干,家庭就会充满温馨,哪怕穷日子,也会过得舒心。</div><div><br></div><div> 今天看电视,看到“手艺”这个节目,就想起了在不同时代,母亲的各种手艺。</div><div><br></div><div><br></div> <h3> 妈妈的手艺</h3><div><br></div><div> 妈妈今年71岁了,她在家排行老大。 也许是因为外婆自己对女工不精通,所以妈妈嫁给爸爸时,不大会做女工。奶奶是个严厉的人,年纪轻轻守了寡,人很能干,个性较强,家里家外一把手。妈妈的手工活基本上是奶奶教的:缝补衣服,做布鞋。</div><div>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农村人,几乎都穿过打补丁的衣服。从衣服补丁,直接可以看出一家主妇的手艺和审美眼光:比如补丁是不是平整,针脚是不是均匀而疏密得当,补丁的布料与原先衣服在色彩花纹上是不是搭配得当等等。</div><div> 以前布匹凭票供应,到了冬腊月间,大人会把一家人的布票凑在一起,统一安排,买了布回来,请裁缝到家里缝新衣服。爸爸有时出差,遇到“减票布”或无须票证购买的布(一般是花色不太好,或有瑕疵不好卖的布),多多少少都会买一些回来,以解决一大家人的穿衣问题。</div><div> 过完裁缝后,妈妈会把裁衣剩下的边角料仔细收拾保存好,等到衣服磨破了,找出那些布料搭配着打补丁。这些布料连同针头线脑剪刀锥子等一起放在一个小竹筐里,这个竹筐叫“麻篮”或“麻篓”。所以,那时女人的针线手艺就叫“麻量”,意思是绩麻纺线的手量;“麻量”好,就指女人针线手艺好。</div><div> 妈妈原先的麻量不怎么好,但嫁作人妇,手艺不练不行。小孩子好动,隔三差五衣服就破了,所以每到晚上,总看见妈妈在缝补衣服。我小的时候,看不上妈妈缝补的衣服,嫌弃她补得不好,不好意思穿到学校去。后来,奶奶就教妈妈怎么补,渐渐的妈妈的手艺有所提高,能赶上院子里别人家妈妈了。</div><div> 那时候物资匮乏,很少有成品的衣服卖,特别是鞋子。商店里有黄布胶鞋卖,但一般人买不起或舍不得,所以做布鞋成了女人最必须最日常的活。</div><div> 做布鞋工序繁琐,费时费工费心。</div><div> 从我记事时起,感觉妈妈一年四季都在做鞋。只要集体收工回到家,一闲下来,不是补衣服就是纳鞋底。妈妈有许多“鞋样”(就是鞋子的模板,不过是纸剪的,分鞋底和鞋面两部分),从婴幼儿到成年男女,各种年龄段的都有,一大摞,夹在一本厚厚的毛选里。每次做鞋前,妈妈先量一下我们的脚,在那些鞋样里找出大小差不多的来,适当增减调整,用纸剪出一个鞋底模型。然后裁布,打基底,用新旧不一的边角料一层层“填”鞋底。大约“填”到一厘米厚,将鞋底两面分别用几层新的的白布蒙上,用针线沿鞋底边沿缝一圈,一个千层底布鞋的鞋底雏形就完成了。</div><div> 纳鞋底是一件特别费时费劲的活,用长针白线加顶针,密密地纳。这是考量女人手艺手劲的细活,既要针脚均匀又要美观,太稀了不耐磨,太密了穿着不舒适。我稍大点的时候,试着做过一次,拿着针好不容易刺穿鞋底,不过出针的位置差得很远 。因为常年纳鞋底,妈妈右手中指总戴着顶针,手指那儿勒出一个深深的印痕,顶针很难取下来。</div><div> 做鞋面相对轻松多了,剪好鞋样,用新布蒙在上面粘好用布条包好边沿就行。最关键的是鞋底与鞋面的缝合,这是最考量手艺的。妈妈缝的鞋,样子一般,总是左右脚不完全对称,细看左脚秀气些。</div><div> 记忆中妈妈最辛苦的是腊月底那几天,为了让我们姐妹穿上新鞋过年,妈妈总没日没夜地赶工。那几天,我们姐妹也特别乖顺,总是主动地帮奶奶做家务,让妈妈专心做鞋。有时还帮妈妈打打下手,极有眼色地穿针递线。为了有计划地裁剪使用布料,妈妈总是在平时将鞋底纳好,最后统一做好鞋面,再一双双缝合,为此妈妈常做到深夜。我常常在一觉醒来,看见妈妈还在煤油灯下忙碌:小小的油灯,泛着黄晕的光,将妈妈的侧脸、短发和细致的一举一动投射在墙上,形成黝黑的剪影。那一幕,深深印在我脑海里。</div><div> 在烹饪上,妈妈的手艺很一般。但妈妈有两样食物做得特别好。第一是豆瓣酱,第二是醪糟。</div><div> 豆瓣辣椒酱是川菜必备的调料,现在各大超市都有郫县豆瓣卖,就是这种豆瓣。四川家庭,豆瓣酱都是自己做,每年做一大坛。做豆瓣酱,要先将去壳的蚕豆泡胀。阴干水汽,豆瓣半软时,摊在一个簸箕里,盖上新鲜干净的黄荆条,玉米叶等。几天后,发酵的豆瓣,蒙上黄色的霉粉,闻起来香喷喷的。将豆瓣连同霉粉装在盆里,倒入白酒,浸湿豆瓣,过一两天,加入盐、姜蓉、蒜蓉和粉碎的红辣椒以及少量水,再淹一天,然后装进坛里密封。这是一般的做法。</div><div> 妈妈做的豆瓣,比郫县豆瓣香得多,她的做法与一般的有些不一样:蚕豆先泡胀,再用手剥了,而不是用机器打碎去壳再泡胀。二是辣椒、姜、蒜全用刀剁细,不加生水;她有时将豆浆或菜籽油烧开,冷却后倒进豆瓣。三是辣椒用农历七月的,不用八月的,因为八月的籽多肉薄,辣而不香。总之,她不急不慌,慢工细活,每年做一大坛,做出的豆瓣酱放上两三年才吃,年年做,年年有得吃。将豆瓣用油煸炸了,吃面时加一两小勺,即使不放其它调料,也格外香。</div><div> 妈妈做的醪糟也特别好吃,香醇温和。她将做好的醪糟放在坛里,倒入白糖,放上许久都不坏。我在家时,总喜欢舀上一大勺,兑上开水喝,比市场上卖的米酒、清酒都好喝。</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 <h3> 婆婆的手艺</h3><div><br></div><div> 婆婆出生于1927年,到2011年因车祸去世,活到84岁,耳聪目明,腰背挺直,精神矍铄,全无老年人的颓唐之状。婆婆与我们一起生活了十八年,与我的感情不逊于亲生母女。“家有老,真是宝”这话不错,这十八年,我们真的享了老人家的福!</div><div> 婆婆一生辛苦,几岁时,她父亲被抓壮丁当兵去了。她母亲去找她父亲,一去不回,只留下她与弟弟。于是她跟随姑母,弟弟跟随姨母,姐弟二人寄人篱下。她姑母视她为“童养媳”,督促她做各种家务之外,每天还要纺二两棉花(将棉花搓成棍状,再一点点纺成纱线),为此常常辛苦到深夜。</div><div> 到她十二岁时,解放了,幸好她父亲回了家,将她与弟弟接回家中,父子三人得以团聚。到二十岁时,她嫁给了姑母(此时已离世)的儿子,她的表哥。丈夫性子好,体贴人,能写会算,日子倒也不错。不想几年后,疾病缠生,一年之内,祖(祖母)孙二人相继离世,留下她与一个一岁多的儿子相依为命。</div><div> 儿子多病,总流鼻血,难以止住,婆婆说那时都担心这孩子养不大。后来婆婆再婚,又生了两个儿子,就是我的先生和他二哥。</div><div> 婆婆既能干又贤慧,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栽秧打谷,做饭喂猪,洗衣浆裳,纺线织布,缝制衣服,样样在行。虽然物资贫乏,但家务有条有理,家里整洁,穷曰子也温馨。</div><div> 我生了儿子后,我先生将婆婆接来帮我们照顾孩子。那时候市面上很少有小孩的衣服卖,特别是棉衣棉裤。婆婆教我给婴儿缝制内衣,棉衣。我自己从怀孕时起就学着给孩子打毛衣裤。我儿子穿过的小衣裤,后来都被亲戚们要去了。</div><div> 婆婆饭也煮得好。她耐心好,家常的饭菜,做出来非常可口。我们都非常喜欢她炒的回锅肉,不干不腻,不软不硬,香糯糯的,下饭特别好,每次都会“光盘”。我也试着做过,可不是肉煮太软了粘锅,就是肉熬干了不爽滑,反正不满意。</div><div> 婆婆第二道拿手菜是焖豆腐。她先将水豆腐划成一寸见方,约五毫米厚的小块,放油锅里两面煎黄,起锅,然后锅里加豆瓣蒜姜等佐料煸出香味,加盐加水烧开,倒入豆腐焖至水略干,下芡,加蒜苗起锅。有时加丝瓜同焖。这道素菜,下饭特别好吃。</div><div> 另外还有糯米饭也是婆婆的绝活。婆婆煮糯米饭不用电饭煲,也不用高压锅,而是用铁锅,这很考验手艺的,因为稍不注意,就会成夹生饭。她先将腊肉加蒜苗炒香,再加水加糯米来煮。婆婆站在锅边,很耐心细致地调节火候,适时翻弄。这种铁锅煮出的糯米饭特别香软可口。</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我的手艺</h3><div><br></div><div> 身为人妻与人母,烹饪与女工,多少都得会一些。我是个生性淡泊的人,业余时间,除了看书,主要就是做饭菜和打毛衣。</div><div><br></div><div> 川菜难调味,同样的原料和佐料,不同的人做出的菜,味道可能天壤之别。所以许多家常菜,我虽知道做法,但做出的效果不敢保证。其中关键在火候的掌握和佐料的配比及调配时机把握得当,而这必须靠实践才能掌握。</div><div> 刚结婚时,我先生买了好几本菜谱,照着学做许多家常菜。后来婆婆来了,婆婆手艺好,我们乐享其成,变懒惰了。不过还是有几道菜我做得不错。</div><div> 一是红烧鸭子。我一般将鸭子先洗净剁成小块,加水煮开,沥水。然后用油炒后加盐蒜姜豆瓣花椒等,加开水焖煮,直至水干肉烂,起锅即可。我做的这道莱,很受欢迎。</div><div> 我最擅长的是熬鲫鱼汤。因为我先生喜欢钓鱼,而我喜欢吃鱼,所以长期锻炼,我熬的鱼汤,又香又浓,别人还真赶不上。有几次我把鱼打理好,佐料都配好,我先生去做,结果味道就是差远了。</div><div> 在女工上,我最擅长的是打毛衣。从上大学起,就开始学打毛衣。我对打毛衣很有兴趣,买了专门的书,照着图解来学打。上学时,我就穿着自己打的毛衣,我还帮寝室的同学打过毛衣。</div><div> 工作后,家里老老小小的毛衣基本上是我亲手织的,我的父母,我的婆婆,我一家三口的毛衣,有时还有妹妹妹夫们及侄儿女们,加起来好几十件。一年四季,除了夏天手出汗织不了,其余时候,只要有空都在织毛衣,有时是新线,有时是旧衣拆了翻新。</div><div> 后来有了羊绒线,我又买了羊绒线,照着商店卖的样式织。我先将身躯袖子和领子分别织好,然后用缝纫机缝合,有时安上拉链,再经过软化和缩绒处理。这样的羊绒衫与从商店买的差不多,而且比买的厚一些,更加暖和。但比买的便宜多了。</div><div> 像以前妈妈那样熬夜赶工的经历我也有过。冬天织衣服,尤其辛苦。金属的毛衣针,很是冰冷;重复的动作,久了手指很僵硬;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手臂及身体也会不舒服。但看着毛衣一行行、一寸寸地增长,特别是衣服穿在家人身上,看到家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子觉得无比幸福,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div><div> 社会不断进步,物质格外丰富。现在织毛衣的人不多了,连我自己,也很少织了。 将来有一天,手工织毛衣,会不会也失传呢?</div><div> 也有一段时间,很迷十字绣,绣了好几幅。因为绣十字绣总是低着头,太专注,时间长了颈子受不了,后来就不再绣了。</div><div><br></div><div> 2017年6月</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