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和他的巜回望岁月》

今生无悔

<h3>为父亲拍的最满意的一幅照片叫《风采》</h3> <h3> </h3><h3> 实际上,作为儿子我也是在为他编审《回望岁月》才真正意义上了解,认识父亲的过往,也通过它进一步让父亲在自己心目中更加血肉丰满。并且,在今天能以一个男人的眼光,以一个儿子的身份来阅读它时,别有一番体会。</h3><h3> 在我的儿时,基本上七岁之前对父亲的印象比较模糊。当时他不在母亲和我们的身边,很久回家探一次亲,尤其我在别人家带大,这家人人很多,对我很疼爱,所以我很久没有弄明白自己是谁家人。71年和母亲与父亲团聚一起后,又寄住县委机关幼儿园,驻读胜利街小学到二年级结束。应该是到这个阶段,我才逐步对家里的人员构成有了一个确认。但分多聚少,每周六回家的时刻,是我孩提时代心中最大的痛。没有接送自己回家,进门见父母亲第一眼的那一刻,也没有向他们扑上去。在我的心里明白,应该叫声"爸!妈!"向他们致意,可我的嘴却怎么也张不开,无数次站在家门口,窗边上脸憋得通红⋯⋯到今天来看,这或许就是一种极度的心里疾病,也是永远的痛。</h3><h3> ——也许是因为太少有时间和父母亲在一起亲近,陪伴,嘻戏,沟通。</h3><h3> 这不能,我也从来没有去怪他们。这也许是中国社会在当时那个年代存在的普遍情况,6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无序,动荡甚至畸变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h3><h3> 大约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父亲把我从幼儿园接到他在油矿机关大院的单身宿舍,拿出一个报纸包着的包,打开我一看居然是一整只卤鸭子,"吃吧!"他说。我应该没吃完,当晚就和他睡在一个床上,但从此,在我和父亲的故事中留下那抹挥之不去的卤香味。</h3><h3> 15岁那年,父亲把我约到了郊外的山上,我们并排座在能望尽斗城的山坡上,他平静地跟我谈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关于恋爱。当时,我惊讶他为什么要这么正式给我讨论这个问题,但这一次他难得的,平等而亲近的姿态让我难以忘怀。</h3><h3> 父亲应该是一个少言寡欢性情严肃的人。 那时一家人也很少在一起活动,父亲早上去上班,晚上近九、十点才回家,母亲下班草草弄点晚饭吃过又去学习,偶尔周末在家都忙于做不完的家务。父亲在家话很少,常常能听到的是母亲的絮叨,父亲在我的心中一直是高高在上,敬而尊之。整个家境氛围几近平淡又似乎有些沉重,或缺欢声笑语。这可能也是后来我性格比较理性沉静的原因。大概是在76年打倒"四人帮"之前的一个周末,母亲弄了好些菜,父亲和他办公室的兄弟们在一起喝了不少酒,好像悄悄在议论"四人帮"要倒台了之类的问题。这天父亲喝醉了,这是我见他难得的一回放纵和释然,这年父亲40岁。</h3><h3> 当看过《回望岁月》我才明白,他在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这10年间荡进了怎样的政治旋窝,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体验,坚守着怎样的精神信念,承担着怎样的巨大压力⋯⋯所以我仍然不能怪他!</h3><h3> 父亲应该是一个简单、宽容、正直而不谙世事的人。这个结论是我以一个男人的眼光来审视他得出来的,他没有壮志已酬,他也没有显尽风流,他更没有君临天下,但我仍然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h3><h3> 我很庆幸和欣慰,父亲和母亲都还健康地、独立自主地在我们的身边陪伴着我们,并尽力去克服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弱变而从未给我们带来丝毫负担。这是父母能给儿女最大的付出和给予,也是儿女最大的福祉,事实上他们还在不停挂念和为我们分担着。而作为儿女,我们能拿什么奉献给他们?我及我的俩个妹妹真心希望用极大的关心与爱慢慢地陪他们走。于是曾尽力在他们的生活中増添与时俱进的色彩,所以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小洋房、大𡋾墅;知道了什么奥迪、宝马:知道了飞往大洋彼岸的A380有多么平稳和美洲的土地上有什么小菜,但这些,对他们来说却没有期求。远远不如在那住了几十年的矿区大院,简单的两室一厅里,过着有老朋友,有菜市场,有三轮车,有活动室的平淡日子来得踏实而有味道。</h3><h3> 而这样,我们可以尊其自然却不能时常陪伴,我心里纠结而又无奈——但如果这是他们的选择和快乐,也只有这样时常的探望和无尽挂念。<br /></h3><h3> 好再,我们也把用电脑,上QQ、玩微信这些现代生活原素带给了他们,于是,父亲经过一年多的辛苦而充实的写作,居然写就有了这部《回望岁月》的回忆录。在老家阆中古城的院子里,他摆开桌上签名准备送予亲人朋友们,旁边有游人问道;"这书能卖吗?"答曰;只送不卖!……这就叫我们的家书——我为他骄傲!</h3><h3> 阅读并 编审《回望岁月》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父亲的过程,也是与父亲对话的过程,在这个阅读十余遍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他对精神食粮的祷愿远远高于物质的极大丰硕。所以,我愿意并用心让父亲的这份心血,这份精神大餐洋洋洒洒地端将出来!以充满墨香的《回望岁月》⋯⋯给他的亲人,给他的朋友,给他的过去,给他的现在!</h3><h3> 谨以此在父亲节向他致敬!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h3><h3><br /></h3><h3> </h3><h3> </h3><h3> </h3> <h3>父亲回忆录《回望岁月》之封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