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顶尖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ECMO

青心医院ICU室

<h3>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项技术,不仅在心外科迅速开展起来,在急诊、重症、呼吸科等与心肺相关的科室也迅速开展起来。ECMO是走出心脏手术室的体外循环技术,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h3> <h3>  ECMO的构想从第一例体外循环就产生,但始终突破不了维持数小时的时间限制。直到1972年,Hill报道3天的体外循环成功抢救外伤患者。于是一些医院相继开展ECMO,但很快因低成功率而告一段落。八十年代一些医院将ECMO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成功。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对5000例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这又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并于1994年做出阶段性的总结:ECMO对新生儿的疗效优于成人,对呼吸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心脏功能衰竭。随着医疗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成人的疗效不断提高,从而被更广泛地用于临床危重急救。</h3> <h3>  ECMO的原理是什么,有一句英文说的很准确:“out goes the bad blood, in goes the good blood”。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h3><h3> ECMO的基本结构: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临床上常将可抛弃部分组成套包,不可抛弃部分绑定存放,并设计为可移动,提高应急能力。</h3> <h3>ECMO适应症:<br>心脏术后暂时性心功能不全<br>心脏移植或安装心室辅助装置前的过渡<br>可恢复的心肌病变。如心肌炎、冠脉痉挛等<br>肺栓塞<br>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br>其它原因所致心源性休克<br></h3><h3>FiO2=100%,PaO2<60mmHg,已排除可逆转原因</h3>CO2聚积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已排除可逆转原因<br>肺移植前的过渡<br>神经外科手术需要体外循环时,如基底动脉瘤<br>肺移植手术需要体外循环时<br>气管手术<br>心脏手术无法使用体外循环时<br>低体温(≦30℃) <h3>当然ECMO也并非无所不能,禁忌症如下:<br>>80岁(特殊情况需专门申请)<br>严重脑损伤<br>晚期恶性肿瘤患者<br>COPD患者<br>患者在ECMO治疗前已有明显不可逆的病情<br>持续进展的退化性全身疾病<br>多器官衰竭<br>无法控制的感染<br>无法控制的出血</h3> <h3>  ECMO目前的存活率大约在24%-50%左右,而且ECMO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首次开机花费在5万元左右,之后每天设备运行费用在4000元左右。随着经皮穿刺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不需要到手术室进行操作,常常能够由熟悉常规血管穿刺置管的重症监护室医生在床旁完成,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其广泛应用。ECMO的出现使危重患者的治疗踏上了新高度,为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但我们需要认识到,与许多重症医学的支持手段一样,只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桥梁,必须有器官移植或者原发病好转作为基础,否则只是争取到无意义的时间,因此需要临床医生的谨慎评估和精细管理,从而成功挽救危重患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