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花海在为我们盛开![竹溪营盘山惊现万亩野生海棠林]

巴山情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文:巴山情歌</span></p> <h1>初夏从群芳的空隙间小心地走来,在春的素淡和烈日的炙烤之间,带给人们奔放与错综的绚烂。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虽已凋谢,但放眼竹溪的山川,美景仍无处不在,满眼都是放肆的色块;一片片骄人的绿,一团团傲慢的紫;山间偶有一朵朵妩媚娇艳的野花,这算不得花海,因为没有海的汹涌的气派,也算不得满山遍野,因为花杂却不多。多么想在这季节寻找一片自然的纯洁的花海,徜徉其中,去感受春的芬芳,去享受夏的清凉。</h1> <h1>寻找这份美丽和惬意并非只是遐想,在大巴山区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常常能见到一种天然的野生海棠,初夏季节正是海棠花竞相怒放的时节,壁上崖间、草甸高坡,处处万紫千红,花香四溢。可也因为这些海棠花都开在高海拔的大山之上,想看到又并非易事。早闻湖北竹溪国营综合农场所属的大营盘山上有成片的野生海棠生长,也许现在还花开正艳呢。</h1> <h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会功夫。正盘算着如何去那人迹罕至的大营盘时,竹溪旅游摄影协会的一夫会长打来电话,邀约我前往大营盘采风,求之不得,我欣然同意前往。时间定在6月6日,不仅因为这天是“妞妞大顺”的日子,更主要的是天气预报说6号是晴间多云的好天气。我们早已了解到从杨家扒茶场登大营盘,有一半是荒废多年茅草小径,一半没有路,要靠钻树林攀爬,当地山民不耽误都需要4小时才能上到山顶,加上下山需要近10个小时,而我们恐怕最少也需12小时左右。</h1> <h1>为保证当天能够上到大营盘山顶并顺利返回到山下,我们于6月5日的夜间赶到了营盘山下的杨家扒茶场。这里海拔近1100米,夜间气温很低,当地职工还开着电炉子在取暖烤火,综合农场的刘贤荣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找好了登山的向导,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第二批从县城赶去的余夫、大树等人就在外面鸣响了喇叭,我们慌忙爬起来,洗漱、吃过了早餐后开始向大营盘进发。</h1> <h1>清晨,杨家扒万籁俱静,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东边山头上泛起了丝丝亮光,缥缈的云雾也在山坳间慢慢升腾,又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h1> <h1>说起营盘山,知道的人恐怕并不多,其实,营盘山的来历可追溯到商代,相传商朝太师闻仲曾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与姜子牙对垒,故名大营盘。营盘山主峰海拔2375米,与闻太师战死的丰溪“绝龙岭”、穆桂英挂帅征战的“光头山”遥相呼应,据悉,闻太师死后就葬在大营盘的山顶上,他的墓听说几年前被一帮河南盗墓贼给盗了,也不知是真是假?</h1> <h1>有了这段传奇的历史典故,我们攀登大营盘就多了份勇气和好奇 。迎着朝霞,我们开始登山,最初走过的一小段是已开发过的景区道路,这里山间溪流哗啦啦流淌,白炼飞瀑溅玉抛珠。一开始就为我们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听视觉震撼。</h1> <h1>很快,我们就步入了山间的茅草小路,小路弯弯曲曲绕着山梁盘旋而上,两边森林密布,阳光斑斑驳驳地从树丛中透射过来,整个山林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画,清晨,许多小鸟在林间叽叽喳喳,用“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的。</h1> <h1>一路上森林遮天蔽日,望不到天,也看不到远处的山峦,艰难爬行了一个多小时后,总算在一处悬崖边寻找到了一处登高望远的地方。这时,我们回头向泉溪石板河方向望去,远处云海漫漫,仿佛大海一样,阵阵雪白雪白的云涛轻拂于青山之间,如白龙穿梭,更如素女漫步,风情无限;云中群山,在层云叠雾之间时起时伏,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一路同行的一夫、余夫、大树等人都是经常见识美丽云海的摄影人,但看到此处的云海,也忍不住感叹它的壮美、浩瀚。</h1> <h1>大约走到海拔1600米左右的地方,又听到潺潺流水声,大家急忙走过去,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大营盘的主峰欢腾而下,叮叮咚咚,撒着欢儿,唱着歌儿一样,小溪中怪石层层叠叠,绿色青苔布满了整条河沟,人行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滑倒的危险。山间的青翠孕育了这眼泉水,它吐纳着天灵地秀,无色无味,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大家都在溪边掬上几口,有的人干脆倒掉携带的矿泉水,装上了这纯洁的山泉水。</h1> <h1>越过小溪,我们开始穿越一片箭竹林,这里只有山民上山采药淌出的一条印迹,已算不上小路。露水早已打湿了我们的衣裤,最让人担心的是蛇和山蚂蝗,时而还有一些小虫子掉到我们颈脖上,为防野兽来袭,我们九人相距均不超过三米,这样可以前呼后应,防止掉队迷失。</h1> <h1>  最让人敬佩的是60多岁的余夫,他宝刀未老,背着笨重的单反相机,爬起山来丝毫不输年轻人;还有一夫,略显微胖的身躯在丛林中行走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体力,有时为了找到最佳的拍摄位置和角度,还在密林里来回折腾。坚韧的路,垂直地竖起;逐景如独舞,天地谁知闻。为了发掘竹溪的旅游资源,为了拍下那风光如画的大美山水,他们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坚强的没有一丝怨言,默默地倾注着心血与汗水。</h1> <h1>本来最让大家担心的小男美女反而成了大家的领路人,也许是奇妙的大自然给了她勇气和力量,使得她身如巧燕娇生嫣,一直走在最前面,还不停地与森林美景合影。</h1> <h1>营盘山俨然一个动植物生长栖息的宝库,山上有天麻、黄连、蓑笠子等各种名贵的中药材,有珙桐、红豆杉等珍贵树木,还有锦鸡、棕熊、野猪等野生动物和黄莺、鹧鸪、啄木鸟、画眉等鸟类。两位向导沿路就采摘了不少中药材,我们也听到了各种鸟叫声。</h1> <h1>在山林里时不时就看到了这种用竹茅和野草堆积起来的草堆,我正纳闷它是如何形成时,向导跑过来告诉我说,这就是野猪窝,是野猪为过冬保暧,用嘴叼着野草慢慢堆积起来的。心灵性巧的动物都能与大自然抗争,我们攀越一座高山又有何惧呢!</h1> <h1>森林里大树参天,枝枝相抱,藤条环绕,令人目不暇接。虽然累了我们可以坐在粗壮的藤条上荡一会儿秋千,但一团团的藤蔓和乱七八糟匍匐的植物使行走变得更加困难,很多时间我们只能绕行和“猫行”。</h1> <h1>上升到海拔1800米高度时,山势变得更加陡峭起来,路也彻底没有了,我们只能跟着向导在丛林中披荆斩棘慢慢向上攀登,这时漫山遍野的海棠树出现了,古朴粗壮的海棠树奇形怪状,每株都自成一景,抬头仰望那些百年古树,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雕琢着岁月的痕迹。它们默默生长在无人问津的高山老林里,显得格外原始珍贵。</h1> <h1>低海拔区域的海棠林枝干虽然粗壮,但娇艳的海棠花刚刚开过,地上还散落着洁白的花瓣,小男美女不免有些失望,哼起了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向导说上面的花一定还开着呢,我们尼玛来了精神,一口气将海拔提升了两百米。这时蔚蔚蓝天已从原始密林中露了出来,海棠林里也洒满了阳光,一树树海棠花开正艳,像是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大姑娘一样,惊奇的羞答答地望着我们。</h1> <h1>海棠花开娇艳动人,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是雅俗共赏的名花,被喻为“国艳”,素有“花中神仙”、“花尊贵”的称号,也有“解语花”的雅称。“雪淀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赞美海棠花,又有多少人为之梦牵魂绕?一般的海棠花都无香味,但它的花期很长,从春天一直开到夏天,品种也很多。营盘山上见到的海棠花主要是白色和粉红色两种,粉红色的多已凋谢,只有白色的还在盛开。</h1> <h1>这里的海棠花朵多呈五瓣,颜色洁白,与桃花、梨花有些仿佛,没有香味儿。许多的花朵挤压在几根短枝上,显得层层叠叠,灼灼灿灿,别是一样风采。随便找一树海棠都像一座喷花的飞泉,走上前去,有的海棠花开心地笑着,露出了洁白的脸庞;有的海棠花“羞羞答答”地看着我们,好像在对我们说:“你看我美吗?”我们早已被营盘山上纷繁美丽的海棠花陶醉,小男美女跑来串去,变幻着姿势和美丽的海棠花合影。</h1> <h1>营盘山的海棠花品种不同,花期也不同,有的还在怒放,有的就已退掉花瓣,露出小小的青果来,显得生机盎然。这正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天上人间。”</h1> <h1>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上午十一点多钟,我们终于到达了营盘山的主峰,这里海拔达到了2370余米,主峰的南面是湖北竹溪县,北面是陕西镇平县,登高望远,山峦如海,树怒似涛,四面云山,长啸临风,楚秦大地苍茫悠悠。</h1> <h1>宠辱不惊,看漫山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站在人迹罕至的大巴山颠,虽然风云变幻莫测,但青山依旧,眼前仿佛浮现了闻太师率商汤精兵征讨西岐,驻扎在这里领兵操练时的壮观场面,耳边也似乎回荡着远处绝龙岭、光头山千军万马的厮杀声。</h1> <h1>营盘山的山顶上不像其它高海拔的大巴山颠,这里没有那辽阔的草甸,但这里也是起伏平缓的山坡,山坡上长满了一眼望不尽的野生海棠树,足有几万亩之多,如此大面积的原始野生海棠林在大巴山系乃至整个中国都极其罕见,其保护及开发价值不言而喻。如果在营盘山上建一个高山野生海棠公园,也许竹溪将引领全国,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高山原始海棠森林公园。这只不过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的想象,各位看官切莫当真!</h1> <h1>“一夫”用无人机拍下了营盘山海棠森林的壮观场景,我们也分别用相机记录了当天的情景,“大树”回到竹溪的当晚就在光明网上发表了“人间遍地硕果香 营盘山上海棠始盛开”的图片文字。</h1> <h1>我们不敢在山顶停留太久,因为下山的路更加艰难,沿途或许还有许多的未知数。我们简单地吃过干粮后,便开始下撤。</h1> <h1>跟着向导,我们又钻进了另一片海棠林,进入密林,我们就不知东南西北了,据向导介绍,营盘山上最危险的就是迷路,几乎每个到山上采药的人都有过迷路的经历。曾经有一对父子上山采药,在山上迷失了方向,走来走去都在原地转圈,结果在山上三天三夜不得下山,最后还是农场组织人上山才将父子二人找回。难怪闻太师当年选择在大营盘驻军扎营,一是因为这里地处楚秦边关,二是这里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就是神仙姜子牙到此也会晕头转向,不知所措!</h1> <h1>进入海棠树林里,太阳又收敛了刺眼的光芒,我们仿佛再次来到了一个迷人的、安静的、凉爽的世界。突然发现在密林深处有一片盛开的黄色野花,我们所有人都带着惊奇的目光赶了过去。只见一块平缓的海棠树林里,毫无杂质地盛开着一片金黄色的野花,在它不远处,又一点不掺假地盛开着一片紫色的野花。它们好似人工雕琢一般,实则为自然生长。大自然真的太神奇,它的智慧丝毫不比人类逊色,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梦幻中的童话世界。</h1> <h1>面对这片为我们盛开的花海,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忧无虑的魅力,它创造了一幅永远存放在我们心里的完美图画,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用期待来抚摸大自然,让我们面对大自然的魅力,大声骄傲的喊出:我爱大自然!我爱营盘山!</h1> <h1>穿过老藤缠绕、荆棘密布、箭竹丛生的茫茫海棠森林,我们又下到了之前走过的那条羊肠小路。听向导介绍说:在古代这条小路还是湖北与陕西来往的要道,称为"秦楚古道",前面不远处还有旧时人们居住过的建筑遗迹。我和“小男、怀玉”等人在向导的带领下,循着隐隐约约的一条小径去到了那里。</h1> <h1>此处真的平坦、宽阔,足有两百多亩的平坝,地上长满了树木、野草,在一棵粗壮的大树旁,可清晰地看到垒砌过的石墙遗迹,也许在很久以前,这里还是秦楚古道上的一处驿站。想闻太师当年在大营盘驻军,这里一定是大军扎营之地。</h1> <h1>下山的路上,各种奇花异草不但涌现,嫩绿的翠叶间缀满了朵朵鲜花,腐木和石崖上也长出了五色相间的似丝绒绣出的花朵。虽说走路不观景,但我的镜头还是没有放过它们。</h1> <h1>有奇山必有异石,在我们上山观云海的地方就有一处几十米宽、十多米高的岩石横亘于山林间,青松翠枝密布周围,人站在下面,张口还能接到从岩石上滴落的山泉,让人好不惬意。</h1> <h1>经过近6个小时的连滚带爬,下午六点钟,我们回到了山下。下山途中,虽有两人腿脚被崴,其他人都有不同次数的摔倒,但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最终用12小时的时间征服了那令人望而生畏、高不可攀的大营盘山。这次攀越营盘山,用时之长、道路之艰险、行走之艰辛、风光之壮美将会永记在我们所有人的心间。</h1> <h1>友情提示:没有足够户外经验的人士不要冒然登营盘山,一定要请当地向导引路,营盘山上非常容易迷失方向。</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视频拍摄:余家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