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读城》

Xiangdong

说好博物馆里过大年,猴年初一中午12点首都博物馆如约打开馆门,迎接在北京过年的观众。在首博地下一层有三个临时展览,一个是为猴年的《大圣来也》,一个是《天兴民藏》介绍京津冀对衣食住行的民间收藏(这个展览12号要结束),还有一个就是介绍北京城前世今生的《读城》。今天来看展览的人真不少,随着人流一起去读读北京城…… 城池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儒家“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先从了解它的城池开始。   了解城池正是走进北京城市历史大门的珍贵钥匙。北京的城池曾宛如一条巍峨壮美的项链镶嵌在大地之上,曾经那样雄浑浩荡、气势磅礴,值得我们去追寻、去品味、去畅想…… 北京城由春秋时的幽、燕而起,至辽、金基本成型,我们现在的北京城历元、明、清三朝不断发展完善而举世无双。 辽、金、元、明、清五朝京城的变迁图 正阳门瓮城说明 清人所绘皇城图,可见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 北京城由内城、外城组成,内城里还套着皇城、宫城。内城有九座城门,除正阳门外,其余八座城门分别是德胜门(休门)、安定门(生门)、东直门(伤门)、朝阳门(杜门)、崇文门(景门)、宣武门(死门)、阜成门(惊门)、西直门(开门)。与诸葛亮的八卦阵颇有渊源。 明后期扩建外城,并增加东、西便门,左、右安门,广宁门、广渠门、永定门七座城门。 内城九门各有用途 清朝的门禁符 皇城里的厨役的出门证明。 洋人画的京城风情 民国时拆城墙、开豁口的示意图。 到博物馆的北京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