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在戈壁的岁月(一)

北方白杨

<h3>一过嘉玉关,两眼泪不干,前面是戈壁,后面是沙滩。一九九二年由于兰新复线我来到了新疆哈密,火车坐了三天二夜,出关后走了一天一夜全是戈壁,老兰新线车很慢,如果没有卧铺,我真要疯了。窗外除了戈壁,最忠实的是伴飞的乌鸦,红嘴又黑又大象老母鸡,后来才弄明白,铁道两边有食物和水,所以它才不离不弃。</h3> <h3>铁路沿线还能看到五六十年代老一辈兰新人住过的土窝子和干打垒房,几十年过去,除了顶沒了,墙还在,只是被风沙侵蚀成圆秃的残垣断壁,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苍凉,在那艰苦的岁月,老一代铁路人用手抬肩扛等最原始的办法在戈壁荒漠上筑起了兰新铁路,他们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兰新线。</h3> <h3>如今我们新一代铁路人能参与兰新复线建设感到光荣,踏上了老兰新人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心中总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我们当中很多人是兰新人的子弟,是大漠戈壁里出生的后代。</h3><h3>我们基地建在了哈密二电厂,出了电厂四周就是茫茫戈壁。单位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红柳河至哈密,哈密至鄯善铺轨架桥,内经小草湖、红台、大步丶十三间房、红层、了埻全长123公的百里风区,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差,一年320天都在刮风,8到12级大风说来就来。</h3> <h3>在百里风区12级大风为常事,铁路局的巡道工被大风吹失踪的事经常发生。遇强风火车皮被掀翻,养路工区把换下来的枕木,在风口处筑起枕木墙来抵御强风,可时间长了风墙变成了沙丘。</h3> <h3>戈壁象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在烈日高温炙烤下,你看到戈壁蒸蒸日上的气流,远处象波光粼粼大海,当你驱车跑过几十公里后,仍然是看不到大海的缓滩。</h3><h3>到了夏季地表温度都在零上七十多度,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置身于戈壁之中,会产生幻觉,天空中会影像出各种奇怪的画面,有时象云海,有时象山川,而有时会出现虚无缥缈的亭台楼阁,仿佛进入了虚幻混沌的世界。</h3> <h3>在戈璧荒漠上,參照物很相似,小山丘、乱石岗,有些地方寸草不生,五颜六色的石头,最常见的就是骆驼刺和索索草,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不结伴出行非常危险,每每听说去戈壁打猎或去寻找戈壁玉而迷路,渴死在戈壁,有一年还动用了部队直升机,人已没了踪迹,只有吉普车和行李,人可能是遇到了戈壁狼。</h3> <h3>戈壁最多的动物是戈壁黄羊,也经常看到远方放骆驼群在优雅的吃着草,不時发出吽吽叫声,当你离他捎近时他会发出怪异的喷鼻声,当然还有野狼,野鹿、狐狸、野兔、山鸡,戈壁鼠和蜥蜴等这些戈壁的精灵。</h3> <h3>当時這里允许私人拥有猎枪,只要你开据派出所证明,就可以在商店购买。黄羊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明令禁猎,盗猎者一般都在晚上。</h3><h3>汽车灯光可以使黄羊暂时致盲,黄羊见到灯光发愣,然后就蹦着往前跑,小白屁股特别白亮,一般是成群结队,有时我们去工地回营地晚了,多次碰到黄羊群。</h3> <h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這种景色只有在塞外才能看到。大戈壁人烟稀少,有些地方还是无人区,千古以来保持着原生态,天上繁星点点,仿佛大地把天空拉近,尤其戈壁的落日又大又圆,夕阳如画卷,人在画卷中。</h3> <h3>你会经常看到驼队马帮,听到远处的驼玲声,还有那哈萨克人唱着触动灵魂的歌声。也会看到哈萨克族牧民转场,牧民的全部家当,包括毯房都交给了骆驼,哈萨克人骑着骏马,抱着孩子,赶着牛羊,奔向天山水草丰盛的牧场。当你看到山坡下的毯房,炊烟袅袅,那就是哈萨克人的新家。</h3> <h3>312国道哈密段离兰新复线都要经过一段土石路,有的地段要五六公里,要穿越五光十色的沙石坡,进入一段雅丹地貌群,哈密有著名的鬼城,距哈密100公里,风起鬼嚎,象這样的地貌随处都可以看到。這些地方当时没车是不敢冒然进入,红土石山被风吹成象城堡、殿堂、金子塔或象人物、狮吼、猛虎下山,形态各异,真是鬼爷神工。</h3> <h3>戈壁土地广阔,水在這里变的贵重,新疆吐鲁番、哈密的坎儿井最多,大约17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h3> <h3>坎儿井新疆维吾尔叫"坎儿孜",是新疆的主要灌溉体系,他始于西汉,清代开挖的较多,這个地区干旱少雨,空气湿度低,蒸发量大,這种人工暗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h3> <h3>内地人都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其实不然,真正的葡萄属于鄯善,在西汉鄯善的鲁克沁镇是葡萄的集散中心,200年前通往南疆的道由鲁克沁镇移到了吐鲁番,往来客商从此将鄯善葡萄叫吐鲁番葡萄。</h3> <h3>哈密瓜也不叫哈密瓜,叫鄯善瓜。哈密王战胜鄯善王后,从此向哈密王进贡,清康熙年间,鄯善国大东湖产的甜瓜呈送给哈密王,哈密王对此瓜非常赞赏并将此瓜进贡给康熙皇上,康熙赞不绝口,赐名哈密瓜。</h3> <h3>在百里风区铺架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几乎天天刮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有时风暴来時铺架人只好躲在铺架机底,拿毛巾萌住口鼻,大风过后,除牙和眼是白的,其它的地方全是尘土色。吃苦奉献在這里不是口号,而是一种体验。</h3><h3>单身职工每年有一次探亲假,那时职工有免票,但你要知道能签上座已经是心满意足,别说卧铺,当你看到大包小包的,穿着皮大衣挤火车的,一看就是我们的筑路人。</h3> <h3>你问我新疆什么最好吃,我说十三间房的炒面,一次去前方铺架工地错过饭点中午饭到了下午三点,饿坏了,车站一家维吾尔大娘开的饭馆还在营业,我们五个人要了五份炒面,由于饿,急着去操作间看,拉条子下锅煮开锅捞出,羊肉丝爆炒后同洋葱、蒜台、青菽加入孜然一起炒,最后倒入面条,香味扑鼻,适口留香,這是我人生中吃的最香的一次面。</h3> <h3>戈壁绿洲是新疆最美的地方,我去过八里坤草场,是天山的北坡,這里有草原、山林、鸣沙山和月牙泉,寒北的绿洲大多都這样。八里坤夏季山泉清凉,潺潺流水,甘甜可口,冬季牧场只剩下草房,冰雪覆盖了整个大地到来年的五月才开,雪白的大山蜿蜒起伏,白茫茫草原空阔无边。恰似一片北國风光。</h3><h3>这里是樊梨花征西的必经之路,路上有一块巨石,据说队伍刚下天山行进于此,樊梨花发现这里依山傍水,山泉清澈见底,晴空万里,令队伍在此休息,樊梨花让女兵围成圈,分别换下贴身衣物洗后在此石晾晒,此石故取名换彩石。</h3> <h3>距至今己过二十四年,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经历,我有幸参加了兰新复线建设,是我人生中最美的岁月,每当我想起在戈壁的日子,就想起同我们一起工作的同志一一兰新复线的筑路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