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豫章绣)》

追光戏影

<h3>江西赣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豫章绣)</h3><div>摘要:2010年,“豫章绣”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余正连、周南英为了传承弘扬豫章绣技艺,成立了《江西省豫章赣绣坊》,每年不定期的免费培训下岗女工,残疾人,让她们有了再次就业的机会,让豫章绣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div><div><br></div><div>豫章绣: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余正连、周南英</div><div>  余正连,江西新建县人,南昌市首届传统技艺大师、江西省技术能手,“豫章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母亲张冬香学习刺绣,继承了母亲的精湛技艺,并创新、发扬了“豫章绣”传统技法,把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的规律,融入其作品中进行第二次重新创作,作品曾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四十余次,并有多幅作品被国家、省级美术馆收藏。</div><div><br></div><div>  2012年,余正连绣制的《水仙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以赣绣的名义被收藏,2014年2月在北京拍卖公司以48万的价值被藏家拍下,由此赣绣这一传统而又新兴的绣种被行业人士所认知,同时也开启了赣绣在刺绣行业里的新篇章。</div><div><br></div><div>纯手工刺绣《鹰石山花图》40;50cm</div><div><br></div><div>纯手工刺绣《向日葵.》40:50cm</div><div><br></div><div>豫章绣: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周南英:</div><div><br></div><div>江西新建县人,民建会员,南昌市首届传统技艺大师、江西省技术能手,“豫章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酷爱刺绣,有缘和(豫章绣第七代传承人张冬香)学习“豫章绣”技艺,在历经三十余年的磨练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豫章绣”风格。其作品针法灵活、形态逼真,具有似绣非绣、惟妙惟肖的豫章绣特点,曾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三十余次。2013年五月在北京华辰春季拍卖中以44.8万被藏家拍下,创下了赣绣第一锤的纪录。</div><div><br></div><div>纯手工刺绣《倪云林山水》65;117cm</div><div><br></div><div>纯手工刺绣《人马图》50;90cm</div><div>赣绣近五年所获荣誉:国家级、省级共八十多项:</div><div>1. 赣绣作品《水仙图》201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div><div>2.《柳鸦芦雁图》2011年在第六届北京文博会上荣获金奖。</div><div>3.《热恋》2011年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荣获铜奖</div><div>4.《梧桐双兔图》2011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银奖。</div><div>5.《松下清对》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荣获铜奖。</div><div>6.《红衣画眉图》2012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荣获铜奖。</div><div>7.《松下小憩图》2012年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金奖。</div><div>8.《祖国颂》2013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莆田)海峡博览会荣获金奖。</div><div>9.《花鸟》2013年第八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获金奖。</div><div>10.《富春山居图》2013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div><div>11.《云到江南》2013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div><div>13.《仿倪云林山水》2013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div><div>14.《飞天敦煌》2013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荣获金奖。</div><div>15.《岁朝欢庆图》2013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铜奖。</div><div>16.《溪山渔隐图》2013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博览会银奖</div><div>17.《花鸟》2013年第八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荣获金奖</div><div>18.《松鹿图》2014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div><div>19.《活泼图》2014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div><div>20.《曲竹湘女》2015年在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div><div>21.《栖鸟观果》2015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div><div>22.《双碟图》2015年在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荣获金奖。</div><div>23.《仿董源山水》2015年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div><div>24.《枫叶图》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获得铜奖。</div><div>豫章赣绣坊简介:</div><div>2010年,“豫章绣”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余正连、周南英为了传承弘扬豫章绣技艺,成立了《江西省豫章赣绣坊》,每年不定期的免费培训下岗女工,残疾人,让她们有了再次就业的机会,让豫章绣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豫章绣”二位传承人所绣制的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多达八十余次,多幅作品被省级工艺美术馆收藏,其中余正连绣制的《水仙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以赣绣的命名被收藏,产业前景广阔,经济价值巨大,国内独一无二是难得的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收藏品和居家装饰品。</div><div><br></div><div><br></div><div>赣绣历史:</div><div>“豫章绣”距今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创始人为熊月瑛(裘曰修夫人,乾隆皇帝的干妹妹)(裘曰修南昌新建县人,为历领六部之首,是纪晓岚的恩师)裘皇姑自小才华横溢,擅长刺绣,其位于西单石虎胡同七号的北京故居,已经被国家文物局保护。裘皇姑墓地在南昌新建县太平镇,裘氏故居在南昌市区裘家厂附近的豫章后街,曾获乾隆皇帝赐“爱曰堂”牌匾并赏御笔。成为裘家生童在此读私塾,学习“女红”的地方,作为皇宫日用贡品的绣品,从这里汇集送入皇宫,“豫章绣”由此渐渐传开流传至今。</div><div>豫章绣的特点:</div><div>“豫章绣”的特殊针法:平针,簪花针,飘针等等,来源于民间,接近生活本质,根据画面的变化组合,融入生活中事物本质,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融入刺绣中,运用丝线的深浅过渡,对作品进行第二次重新创作,作品与众不同,在同行业的异军突起。</div><div>“豫章绣”是一门综合艺术,巧妙地融合了民间刺绣艺术与书画艺术为一体,是从传统的民间日用品走向文化艺术礼品的重大突破,既是工艺品,又是艺术品,超越了工艺技巧的范畴,并到达艺术的境界。利用针和丝线这种独特的媒介,以针代笔,运用丝线再创作,形成可与素描和油画相媲美的艺术品,是工艺劳动的针法艺术,色彩的创新和科学的完美结合,淋淋尽致地表达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意境、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这已经确认“豫章绣”是艺术刺绣作品的再创作花费的成本高于作品的本身。“豫章绣”的特殊针法绣出的作品,已经成为江西具有代表特色的文化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价格几百,几千到几万不等,欢迎来图定制,订购赣绣作品。http://www.jxgymsg.cn/_d271243618.htm百度:江西豫章赣绣坊。</div> <h3>豫章绣: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右,余正连、左,周南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