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台风"苗柏"登陆在却,天气闷热到不行。此刻在家里开着空调,想起2天前,也就是6.10徒步叫水坑的情景,仍然感觉暑意袭人。</h3><h3> 6·10当天天气预报35度,山上行走却不感觉怎么热,高海拔山区就是这么神奇。</h3> <h3> 叫水坑村是革命老根据地,位于潮安县凤凰镇东南部,海拔高度近1000米,居住着97户370多人。叫水坑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生产优质凤凰乌龙茶和毛竹,自然生态景观十分独特,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中隐藏着3处方圆一共500多亩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有近4000亩的毛竹林,还有一道七级落差的瀑布。每当下雨瀑布就会发出神奇美妙的响声,叫水坑因此而得名。</h3> <h3> 毛竹是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其竿型粗大可达20多米,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性优良,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h3> <h3></h3> <h3> 毛竹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毛竹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h3> <h3>毛竹笋:清热解毒,有点苦。据说刚出土的笋非常鲜、嫰、甜。</h3> <h3></h3> <h3> 毛竹的生长过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在种植期前5年丝毫不长,到了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窜15天左右,最后大约可以长到90英尺高,并成为中国最高的竹子。而且更为奇特的是在它生长的那段日子里,处在它周围方圆10多米内的其它植物便停止了生长,等到它的生长期结束后,这些植物才又获得了生长的权力。在好事者“寻根问缘”的过程中这一奇观的谜底被揭开。原来它前5年不是没有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发觉的方式在生长------向地下生根。经过5年的地下工作,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雏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发展了十多米,向地下深扎了近5米,真可谓“博大精深”。这样的生长方式不仅为它5年后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悄悄地“侵占”了周围其它植物的根系发展空间,使它们无法获得生长所必需的水份及养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能够几乎以资源垄断的方式独自急长。</h3> <h3></h3> <h3></h3> <h3> 有高大的竹林遮盖,树林里行走并不觉得热,而且蚊子也极少,如果坡度平缓,再修上小道,在林里漫步应该很爽。</h3> <h3>叫水坑的竹海、森林。</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凤凰山。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凤凰山茶农,富有选种种植经验,现在尚存的3000余株单枞大茶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性状奇特,品质优良,单株高大如榕,每株年产干茶10余公斤。</h3> <h3> 因成茶香气、滋味的差异,当地习惯将单丛茶按香型分为黄枝香、芝兰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种。因此,单丛茶实行分株单采,当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出现驻芽),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罗内。有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的规定。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h3> <h3></h3> <h3></h3> <h3></h3> <h3> 优质单丛茶品质都具有"香"、"活"、"甘"。究其原因,离不开三个必备条件:一是优越的生态条件;二是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三是精湛的采制工艺。前一方面是决定茶叶品质独特"山韵"的必备条件;后两方面,主要是对单丛茶品质的"香"、"活"、"甘"有影响,而与"山韵"无明显关系。单丛茶独特品质形成与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极为密切,不仅和季节、气候、温湿度、水资源质量有关,还和海拔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密切联系。</h3> <h3></h3> <h3></h3> <h3>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世纪9 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h3> <h3></h3> <h3> 在村子的西北侧有3条纵向平行的山涧小溪,分别为麻竹涵溪、石壁头溪和桂竹坑溪。麻竹涵溪有一处高71米的巨石壁,傍涧西路,溪水自石壁上下泻而成瀑布;石壁头溪落水差30米,交响成乐,沿溪开遍山野奇花;桂竹坑溪总落水差约15米,自然形成6级小瀑布。</h3> <h3> 好山好水好清凉,瀑布下是一个避暑的绝佳去处。如果带上茶具就更妙了。</h3> <h3></h3> <h3>叫水坑的水。</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这是中药板蓝根,有没有感觉很亲切呢?</h3> <h3></h3> <h3>我们的午餐。凤凰的炸豆腐配“粿仔”,嚼上一口满嘴清爽留香,有洁银牙膏的味道。<h3></h3></h3> <h3>好象当叫畲鹅粉。</h3> <h3>农家自制的橄榄菜,味道一流。</h3> <h3>一向不吃鸡肉,中午居然吃了3碗。</h3> <h3></h3> <h3> 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隔绝的原因,村民仍然保持着最传统的语言习惯。小时候在乡里听老人讲的那些独特方言现在已经极少能听到了,在这里一不留神又出现。潮汕因为自古地属偏远受外界影响少,潮汕话保留了许多古文言文的语言特点。</h3><h3> 有些话听起来虽然很粗俗,却是原原本本的潮汕传统语言。据说潮汕已经失传的传统歌谣里许多内容都是“性文化”。</h3><h3> 比如端粽子的时候烫得不行,老板娘随口即出“烧到客人甫去”,问粽子有没下什么特别的料,本来回答的意思是什么特别料都没下,回答的时候也是随口即出“落支大浪”……当我们都笑得不行的时候,老板娘却一脸懵逼,其实她或许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发笑,从小到大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些语言,本身就不带色彩,只是口头禅而已。最令人尴尬的是:我们的一个队员,错把老板的妈,当成老板娘……又是哄堂大笑,一笑解千尬啊。后来大家改口叫阿姨,其实她才45岁,按年龄其实我们该叫她一声姐甚至是“妹”。</h3><h3> 没心没肺的一群人…… </h3> <h3> 饭店老板说叫水坑村的海拔有一千多米。按照我们中学的地理知识,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降低六度。当天天气预报最高温度是35度,村里的实际温度不到30度,加上山的四周都是森林竹海,还有溪流,空气更加凉爽。<h3> 中午在二楼天台上吃饭。头顶上只拉了遮阳的黑丝网,山风阵阵,有空调风吹出来的效果,即便是正午太阳底下吃着滚烫的鸡汤,也没有汗流浃背。<h3></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该村拥有了一处目前潮州市保持得最好的原始森林而开始“名声在外”。许多山外的旅游者更是被原始森林神秘的色彩所吸引,纷纷不辞辛劳,来此游览观光。这里有林面积近5000亩,密林面积近2000亩,其中鹤顶山方圆500亩的密林属原始森林,从未开采砍伐过。林中还有成片的古树林400亩,据村民介绍,古树林都有年逾超过300年的树龄,其中一棵犁树已近700年,胸围达6.5米。因为生态环境十分理想,密林中鸟兽种类也相当丰富,斑鸠、鹧鸪、山鸡、彩雀、画眉、野兔等野生动物屡屡可见。</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一路上只顾着爬山没办法拍照装B,一口气憋到山顶上废弃的军营,开始了各种耍酷装逼。</h3> <h3>《功夫2》开拍……</h3> <h3>三人变群欧了。</h3> <h3></h3> <h3>你臭美我捣乱,请叫我雷锋,捣乱不收取服务费。</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您能登上巅峰。</h3><h3>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这是一群会玩会享受生活不计较的人群,尽管天气热大家却都玩得很开心,很轻松。许多人都说以后还会再来,并期待下次出行。</h3> <h3>下午徒步回来,回到起点。店老板免费提供的山杨梅,有点酸,味不错。</h3> <h3>枙粽</h3> <h3>老板热情的给我们介绍茶叶,清香、蜜香、挂花香、鸭使香……品尝了十多种茶叶……边吃粽边尝好茶,解渴、生津、提神、去腻……开心的旅程,惬意的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