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园(上)

静心

<h1> 周园位于南京溧水白马古镇,它是南京亚狮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羽毛球供应商)董事长周贺桐先生,汇聚周家五代人的藏品,建起了一座全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馆内仿古建筑,赋故宫风范,藏皇家气度。内藏周家五代人百年来的收藏品近一万多件,但据周园负责人徐立南先生介绍,这只是周家存放在海内外各地藏品的四分之一。周园整体设计形如吉祥之“如意”,游客在游览参观时犹如走在如意之上,寓意事事如意,故周园又名“白马如意文化艺术中心”。<br>  周先生之所以选择这里,盖缘于“金人入梦,白马驮经”的传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遂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从此,白马寺被中外佛教界尊为“释源”和“祖庭”,白马也就成了善缘和吉祥的象征。笃信佛教的周先生一直想找一个地名中带“白马”的风水宝地,也请了一些风水大师,遍访大山名川,最后,找到了溧水的白马镇。<br>  周园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集石雕、木雕、玉雕、古床、古典家具、佛像、壁画、徽派建筑等综合性的古代文化艺术品收藏为平台的星级旅游参观景区。<br>  </h1> <h1>  周园的正门是一座巨大的四柱三开仿古砖瓦顶门楼,门前的石象、石辟邪、狮龙兽高大威武的稳坐着,显得甚是气派。</h1> <h1>门前的二龙戏珠石雕</h1> <h1>石狮</h1> <h1>十二生肖</h1> <h1>石象、石麒麟、佛像。</h1> <h1>我们部分移动退休员工在周园合影。</h1> <h1>进入周园是两座仿古建筑和华表。</h1> <h1>仿古建筑墙上的门楼砖雕</h1> <h1> 再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龙画凤的四柱三楼檐的周园山门楼,门前屹立着哼哈二将石雕,威风凛凛,不怒自威。</h1> <h1> 大门左侧矗立着一扇巨大的九龙石雕壁,石壁前蹲坐着龙之九子,形象栩栩如生。</h1> <h1> 穿过门楼进入院内,有一面照壁巍然坐立,前后两面都有图案,壁身由42块青砖拼接而成,上面雕刻着福禄寿三星,迎面照壁上三仙面色凝重,冲抵门外的煞气;背面的福禄寿三仙一改冷峻,变得和颜悦色,仿佛在朝大院内的家人颔首微笑。据说这照壁是周先生从山西所购的老宅中运回来的。</h1> <h1> 穿过照壁,周园六大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主建筑,它是由御膳房、尚书房、百佛堂、养心斋、狮龙堂、太和斋、保和斋七个风格各异的展馆组成,是陈列稀世珍宝最多的院落。周园这些仿故宫的建筑群一一按照北京故宫打造,也许这便是“北京游故宫,南京看周园”一说的缘由之一。<br>  狮龙堂是一座二层五开间重檐歇山顶,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厅堂。龙是权威尊贵的象征;狮子是守护兽。中国人喜欢狮龙,周园的主人是英籍华人,因此对“狮龙”情有独钟,故名为“狮龙堂”,这是主人的客厅,内藏无数奇珍异宝。当年动工奠基时在地基之下埋有一只价值不菲的玉蟾蜍,蟾蜍一直被认为是招财进宝、吸金旺财、辟邪除煞的瑞祥之物。</h1> <h1>左边是御膳房,右边是百佛堂。</h1> <h1>太和斋,保和斋。</h1> <h1>御膳房</h1> <h1>狮龙堂</h1> <h1>院内放有各种雕像。</h1> <h1>唐朝侍女雕像</h1> <h1> 御膳房是主人的厨房,屋内有一双拼酸枝木圆桌令人拍案称奇,它与狮龙堂另一张酸枝木圆桌合称“子母桌”,共嵌2008只玉狮,细腻逼真,惟妙惟肖。房内正中有一张直径2.3米、高0.9米的酸枝木狮龙桌,与狮龙堂内摆放的更大的一张狮龙桌组成子母桌,是收藏自天津的一大户人家。此套古典家具是典型的清式风格,墨黑颜色庄重大方,狮头桌腿雕刻细腻,与之配套的十几张太师椅环绕而立,也都尽显奢华富贵。</h1> <h1> 狮龙堂是周园六大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陈列着稀世珍宝最多的院落。堂中央摆放着一张由酸枝木制作的大圆桌,上面放着两盆灵芝。堂内供奉着观音菩萨的几案上,摆放着钟和瓶,其寓意是“终(钟)生平(瓶)安”。</h1> <h1> 堂内陈列的两张形式相同的多宝柜,是周园内价值很高的藏品之一。多宝柜用花梨木做成了仿竹制品,雕刻的精致让人叹为观止。据说,这个多宝柜是慈禧年间的,凤在柜的顶部作展翅欲飞状,下方为龙,象征着清朝太后专权的时代。</h1> <h1> 在狮龙堂的二楼,安放着周园的镇园之宝——狮龙桌。这张酸枝木云龙纹嵌玉石束腰三弯兽足的桌子,长3.2米,宽1.2米,高1米,重达3吨。二十多个棒小伙子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将其成功定位。在旁边墙壁上挂着“五世其昌”的金匾。</h1> <h1> 二楼的人皮鼓,据说周园主人收藏有四只这样的人皮鼓,向游客展示了其中两只。谓人皮鼓,为旧时少女十五六岁时背部皮肤整块取下包络而成,其上纹案也是被取皮少女儿时纹刺于背部,长大后成形之状,不禁要惊叹古老习俗的可怕!</h1> <h1> 狮龙堂里还要很多珍贵的藏品。</h1> <h1>观音菩萨</h1> <h1> 御膳房的前侧是尚书房,房内后墙上挂着一些楹联,文房四宝、樟木茶海、根雕座椅都让人眼前一亮。正对房门的书桌长4.5米、宽1.8米、厚10厘米,据说是由树龄逾千年花梨木精雕而成,与之配套的是榕树根雕座椅和樟木茶海,整个书房显得古色古香,深呼吸一下能够感受到弥漫在空气中的木香与墨香。</h1> <h1> 尚书房有一方重达6.5吨的龙凤易水砚,上面雕有2只凤凰和27条龙,寓意龙凤呈祥。</h1> <h1> 紧邻御膳房的是百佛堂,是周贺桐先生礼佛之地,堂内供奉佛像百余尊。正中立有一座石刻九级佛塔,正前方趴着一只聆听佛法的长寿龟。</h1> <h1> 百佛堂往前走几步便是养心斋,修心养性之所在地也。这是主人的卧室,极尽华贵的酸枝木拔步房雕刻着玉龙,时而张牙舞爪、时而腾云驾雾;床下铺着一张虎皮,尽显王者之风,着实让人啧啧称赞。</h1> <h1> 最让人惊奇的是卧室里不起眼的地砖,园区导游说养心斋的地砖全是北京故宫所特有的一种两尺见方的大砖,最初是由苏州制造、经过苏杭大运河运往京城,是宫廷独有的装饰用砖,而且它质地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般的声响,这种砖的制作工艺是中华艺术一绝,金砖的神奇之处在于“会呼吸”、“会流泪”,砖的表面浸之以水,很快会被砖体吸收,空气干燥到一定程度,水又会从砖体渗出,被誉为“中华一绝”。据说周先生是从故宫维修单位那里得到这些古砖的。一块砖价值相当于千两黄金,正可谓是“一砖千金”。<br>  太师椅左侧方凳上就是金砖。</h1> <h1> 从狮龙堂走出,便步入了长218米的佛道和318米的千佛廊,这里供奉着不同时期、不同宗派、风格迥异的1300余尊佛像。这些佛像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少部分是从海外“淘”来的,光运费就花了上千万。周园主人喜佛,善结佛缘,收藏各类佛像一万多尊,目前周园内安置的已逾6800多尊,周园有这么多佛像,但是却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想来如今怕是走到哪个庙宇也少能见到如此多种类的佛像了。</h1> <h1>佛廊里的佛像。</h1> <h1>佛道上的佛像。</h1> <h1>佛廊里的佛像。</h1> <h1>佛廊的尽头。</h1> <h1> 徽文化体验中心。据园区导游介绍,周贺桐先生在安徽江西一带共收藏了徽派建筑有40余栋,他将整栋的房子先购买下来,然后将木料石料砖瓦等一块一块拆卸,运到溧水区白马镇周园这边,再找能工巧匠重新修复起来。目前周园因为面积有限,仅安置了五栋徽派建筑,其余的都将安置在周园的下一期工程里。</h1> <h1>门楼上的木雕极其复杂精美!</h1> <h1>墙上的砖雕也十分精美!</h1> <h1>门窗、房梁上都有精美的雕刻。</h1> <h1>墙上布满了精美的砖雕。</h1> <h1> 这些建筑又分为官宅和商宅,外貌和内部装饰都有所区别,体现出各自的身份和风格。官宅屋脊上有一个官帽形状的雕塑,外墙上的窗户是“米字型”,门口端坐两只石狮子。</h1> <h1> 踏进官宅抬头望去有一个天井,是用来通风采光的,亦有聚财之意。在下雨时,雨水通过天井落入水池,通过专门的排水渠道引往院后的堂内,寓意“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h1> <h1> 商宅看起来比官宅气派,外墙上的窗户是铜钱形状的,室内的装修更为奢华,墙上雕刻的图案也别具一格,天井呈上圆下方造型,一表示天圆地方,二表示作为经商之人头脑要圆滑,下面的八角形状寓意着八面来财、八面玲珑。这两栋建筑都是两进院落,分为前厅后后厅,二楼是厢房,基本完整的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特点。</h1> <h1>欢迎继续欣赏《南京周园(下)》。</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