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起古法碧螺春,就要说起素四,她和她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让我感到羡慕不已。和素四的相识是去年的五月,在武夷山的岩茶季,但其实早在前年的茶季就对她有所耳闻,比古法碧螺春印象更深刻的是她火爆的性格,哈哈。</h3> <h3>其实一个女生要去做一件事,特别不容易,要面对这一摊子事,压力可想而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她性格火爆,不好相处,但我却觉得她的固执很难得。</h3> <h3>每天最具挑战的功课-收青</h3> <h3>收青看着简单,实则很有技术含量。收青时需要辨别青料有没有打过农药,是不是东山的本地品种,还要根据青料的大小来分等级等等。</h3> <h3>摊凉萎凋</h3> <h3>碧螺春群体种,大小各异</h3> <h3>然而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收青只是那么轻松,根本不能用"最具挑战"来形容。。。这里收青与其他茶厂不同,为了萎凋到位,只收10点到12点的青叶,要求一芽一叶,本地树种。因为收青价格高出别人很多,村子里很快就传开,送青来的越来越多,问题也慢慢的出现,而且越来越多,关于门上的收青公告,改了三四次,从只要本地树种,采摘干净,到闷热不要,外村人不收等等(还有很多很多你想象不到的问题),最后改成"不好的茶叶一律不收",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如此的严格要求,耗费精力,都是为了能做出一泡干净好喝的碧螺春。</h3> <h3>杨茶-筛掉茶青中的单片</h3> <h3>挑拣</h3> <h3>还是挑拣,挑拣是个耗时的活</h3> <h3>杀青</h3> <h3>揉捻</h3> <h3>做型</h3> <h3>毛茶完成</h3> <h3>装包,等待焙火</h3> <h3>打焙</h3> <h3>筛茶毫茶末</h3> <h3>焙火</h3> <h3>享受成果</h3> <h3>其实我对绿茶一直颇没有好感,因自己胃功能不够强大,一喝绿茶就胃疼,但整个碧螺春茶季都是以绿茶为生,胃居然一点也没作怪,用素四的话来说就是任何茶做透了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绿茶也是如此。</h3> <h3>茶季日常</h3> <h3>茶季夜常</h3> <h3>各司其职</h3> <h3>茶季虽然辛苦,但是也很有意思,尝试了几种茶类的制作方法,有失败的失落,也有成功的喜悦。有一天我在厨房的玻璃门上看到自己,忽然发现好像好多天没照镜子了,找了一圈才发现,原来整个制茶所没有一面镜子。。后来素四打趣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丑成啥样了,哈哈。</h3><h3><br /></h3><h3><br /></h3> <h3>茶季的每一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每一天都需要积极的面对。今天的烦恼会随落日消失在天际,明天的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这便是生活的乐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