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h3><h3>陈继儒学识广博,诗文、书法、绘画均所擅长,并喜爱戏曲、小说。所藏碑石、法帖、古画、 印章甚丰。在东佘山居内,树立的碑刻,有苏东坡 《风雨竹碑》、米芾《甘露一品石碑》、黄山谷《此君 轩碑》、朱熹《耕云钓月碑》等。得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真迹卷,遂将住处命名《宝颜堂》。</h3><h3>收藏书画有倪云林《鸿雁柏舟图》、王蒙《阜斋图》、梅道人《竹筿图》、赵孟頫《高逸图》,以及同时代的文徵明、沈周、董其昌等人字画;印章收藏有苏东坡雪堂印、陈季常印等。他还摹刻《晚香堂苏帖》、《来仪堂米帖》,刻《宝颜堂秘笈》6集。</h3><h3>对古玩、书画撰述有《妮古录》四卷、《珍珠船》四卷、《皇明书画史》、《书画金汤》、《墨畦》等。</h3><h3>陈继儒藏书颇富,广搜博采奇书逸册,或手自抄校。他曾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对经、史、诸子、术伎、稗官与释、道等书,无不研习,博闻强识。</h3> <h3>陈继儒留世之作甚少,偶有出現都成拍場熱点。在2010年画作《云岩萧寺图》最後以4500万高价落缒;據新浪收藏讯 2010年12月4日晚20点55分,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在亚洲大酒店开拍,陈继儒《云岩萧寺图》从1500万起拍,以4500万的落缒价被5555号买家收入囊中,这是该藏家第二次竞得拍品,此前1050万落缒价买下《四春图》。</h3><h3>此作在清乾隆年间进入宫廷,收贮於万华宫,画作上钤有"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万华宫鉴藏宝"、"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石渠定鉴"、"嘉庆御览之宝"清宫常用的鉴藏印玺,并著录於《石渠宝笈续编》,应为陈继儒可靠的传世之作。</h3><h3>《云岩萧寺图》轴作於壬戌(1622年)秋日,是年,陈继儒(1558—1639)65岁,属於其晚年之作。此时陈氏隐居松江东佘山(今上海市郊)多年,其精心设计的东佘山居已颇具规模。为了招待更多到此隐居、游玩的友人,陈继儒晚年继续营造庭院,创作《云岩萧寺图》的处所——苕帚庵即是其中之一。苕帚庵落成後来成为陈氏晚年钟爱之所,不少书画作品皆过目於此,并邀请友人董其昌、陈裸为其作《苕帚庵图》、《苕帚庵种芝图》等。</h3><h3><br /></h3><h3><br /></h3> <h3>2013年7月14日下午,西泠印社拍卖2013春拍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现场, Lot 3084陈继儒(1558~1639) 梅花册,是专场封面拍品,以2000万起拍,两个电话委托和一位场内买家相互竞投,终以2520万落槌,2898万成交。</h3><h3><br /></h3><h3><br /></h3> <h3>陳继儒,自幼聰穎過人,詩文短翰極有風致,善繪画书法,书法在蘇、米之間,尤好蘇東坡詩章文字。遇蘇墨跡,必著意求得。也精於鑑賞。</h3><h3>下面附图陳继儒跋《宋拓黃庭經》,行書</h3><h3>【釋文】虎丘寓公曰丁叟,一幅生綃金一斗。為看紅葉不離山,寫出青山偏換酒。余錢買得黃庭經,此物只應天上有。流傳松雪與方壺,三百年來入君手。性命可輕至寶難,玉盤錯落驪珠走。壬子冬日訪南羽先生於虎丘,出示此卷賞鑒不已作短歌記之。陳繼儒</h3> <h3>陳继儒的书法和画風自然隨意,意態蕭疏,看出其高雅气质和不拘一格、追求自由的性情,这也许与其所处的年代造就了他的高洁气节,塑造了陈继儒鲜明的个性特征。陈继儒所处的时代是嘉靖、万历年代,官僚斗争最为激烈,陈继儒为避免这种斗争,或者是害怕这种斗争,决定抛弃功名,终生隐居。 </h3> <h3>下面附图是小編的一幅收藏;画幅不大,但整體画面清雅自然,運筆一氣呵成,画中的西施端荘美麗,筆功精細。配文太白詩句,字體行雲流水,回韵無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