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0年9月30日(晴转多云)</h3> <h3>第一次去额济纳,心里一点谱也没有。在家查找了许多资料,均都提到了这条路,知道这条路是最近的一条路,但都说不是四驱越野车最好不要从这儿走。时隔多日,路是否已经修好?不得而知。还好四车同行,相互照应力闯额济纳!</h3> <h3></h3> <h3></h3> <h3></h3> <h3>初秋,明媚清馨的早晨,阳光洒在树叶上,在微风下闪烁着点点金黄。远处巍峨的狼山主峰依稀可辨,傲然矗立在乌兰布和沙漠的西北方。公路旁一洼碧水,蔟蔟沙柏在水中更显得格外妖娆多姿。</h3><h3><br></h3><h3></h3><h3>阴山山脉西段与阿拉善高原相接,从杭锦后旗的狼山开始,主峰是西端的呼和巴什格山,海拔2364米,位于狼山西部,也是整个阴山山脉的最高山峰。</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沿S312径直向西12公里,狼山东坡脚下,左侧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右侧是高耸入云的狼山主峰。继续沿S312贴狼山东坡向西南行进约30公里,到达一个叫査布根阿木的地方进山。</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一进山,路就没有那么好走了,到处在修路,汽车颠簸得很厉害。</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10:08在阿墩扎木的地方开始上山,车到山顶下车拍照。这里是敖伦布拉格镇北部,为狼山余脉南端、哈鲁乃山东段。</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下山不远就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北部边缘,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br><br>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穆玛峰”。 这里号称中国最美的沙漠。由于多种原因我们不能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只能在沙漠边缘转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br></h3> <h3></h3> <h3></h3> <h3>这里是庆德门敖包,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飘着白云,这一会儿阴了天。据该寺志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年)有一位名叫班珠尔的人,在巴颜图克木地方建了一座十二间的小庙,因风水不佳,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迁至道兰呼都格地方,取名图克木庙,成为广宗寺的属庙。</h3> <h3></h3> <h3>在很久以前的鄂尔多斯鄂托克草原上曾有一位叫姚勒德日玛(蒙语:巨人)的巨人工匠,他以打制金属器具为生。现在千里山有一处轮廓呈方形,表面十分平坦叫乌仁都西的山峰,据说就是当年姚勒德日玛用过的砧子,相距不远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山洞正是他用来放凿子的地方,附近有三条平行的沙梁也是他从腾格里沙漠抓起沙子抛光打磨器物时从指缝间流撒所致。图克木境内的嘟呔额里斯(蒙语:有声音的沙漠)也起源于此,它奇特的声响确实酷像揉擦时所发出的声音。</h3> <h3></h3> <h3>姚勒德日玛的体形大得不可思议,他休息时顺势一躺,头便放在了阴山上余脉西端的迭勒图的山上,脚则放在现在鄂托克新召苏木东南处的乌什格淖日山上。有一年夏天他午休时觉得小腿处奇痒难忍,便派两人骑快马去察看,第二天傍晚两人赶到时,竟看到有几只狼正在撕扯着他的皮肉。<br><br>他的力量更是大得惊人,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因屯兵的需要,传令姚勒德日玛在当地打造一百眼深井,他操起手钻只用了几天时间便如数完成,如今这里的呼格陶勒盖嘎查境内仍密布着几十眼水井,当地的“百眼井”也因此得名。<br></h3> <h3></h3> <h3>姚勒德日玛最珍爱的东西是他自己打制的一金一银的两只奔马平日里他爱不释手,连睡觉时也把他们放在枕边—迭勒图山下,因此也给当地带来了灵气,马群日渐繁衍扩大,个个膘肥体壮、健步如飞、在许多重大赛事中屡屡夺魁,出尽了风头。<br><br>一天傍晚要德勒休息时,摸出他自己硕大的烟斗,想美美地吸上两口再去入睡,可这时他发现烟锅内积聚了很多烟油和烟灰,于是他顺手在傍边的空地上磕了一下,磕出了一堆,他眯眼看看似乎还没有磕净,接着他又磕了一下,这样便形成了庆德门勒敖包一大一小的两个土堆。<br></h3> <h3></h3> <h3>可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磕烟灰时,恰好有一位黑衣黑裤骑黑马的牧家少女从此经过,由于天色昏黑,没有及时发现,竟然被埋在了烟灰之下。后来要德勒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惭愧,他便恳请当地的妇女们每年都去祭奠这位不幸的少女,这样世代流传,便形成了规矩。(传说来自网上)</h3> <h3></h3> <h3>这里是乌力吉苏木。乌力吉苏木位于阿拉善左旗北部,东与敖伦布拉格镇、巴盟乌拉特后旗接壤,南与吉兰泰镇、巴彦诺尔公苏木毗邻,西与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相连,北与蒙古国交界。是杭锦后旗到额济纳的必经之路。</h3> <h3></h3> <h3></h3> <h3>自杭锦后旗到这儿336公里走时5小时40分,此路没有预计的那么难走,最难走的哈鲁乃山地段早已成为历史。下一段从乌力吉到额济纳还有将近400公里的路,此段沿路没有加油站,没有能提供食品的饭馆与商店。我们必须在这里把肚子喂饱,把油箱灌满。</h3> <h3></h3> <h3></h3> <h3></h3> <h3>这里气候受到海拔高度和沙漠的影响,光、风资源非常丰富,而水资源奇缺。这里人口约为两千人,蒙族人占绝大多数。骆驼、奇石与特色旅游是乌力吉苏木近年大力发展的优势产业。</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在苏红图进行边防检查,这里离中蒙边界只有几十里。</h3> <h3></h3> <h3></h3> <h3>在公路边的戈壁滩上就可以找到不错的石头,由于风沙的研磨作用石头光洁明亮。</h3> <h3></h3> <h3>苏红图盛产的葡萄玛瑙是戈壁石中珍品。在距今1037亿年之前,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行将交接之际,沿蒙古弧形构造深断裂有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发和溢出,形成规模浩大的火山岩流。岩浆喷出地表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骤然降低,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迅速向空中逸散,冷凝成岩石后,便在岩石中留下许多大小不等、奇形怪状的气孔和孔洞。<br><br>火山活动的后期,富含二氧化硅胶体的热液从深部挤上来,无孔不入,一旦钻入岩石的气孔之中,便冷凝成玛瑙、碧玉、蛋白石、石英等个体,多为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br></h3> <h3></h3> <h3></h3> <h3>下午四时半路过尼除滚哲勒德,天开始逐渐放晴。戈壁是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按成因砾质戈壁可分为风化的、水成的和风成的三种。 沙漠指沙质荒漠,整个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泛分布着各种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沙丘移动,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h3> <h3></h3> <h3></h3> <h3>沙漠的形成的原因与海边沙滩不同,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戈壁就不会那样了,因为戈壁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微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1:1。</h3><h3></h3><h3><br></h3><h3>在戈壁滩上还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飞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改变的。戈壁是沙漠的前身,戈壁在风蚀作用进一步的侵蚀下就会演变成沙漠。</h3> <h3></h3> <h3></h3> <h3>戈壁一词,源于蒙古语意思是“难生草木的土地”。戈壁沙漠地区气候环境恶劣,降雨量少,昼夜温差悬殊,风沙大,风速快且持续时间长! 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1/3是沙漠。</h3><h3></h3><h3><br></h3><h3>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植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 沙漠是一片很少下雨的地域,沙漠又称为荒沙,沙漠中有动植物! 区别 沙漠,以沙为主,看不见砾石,有少量植物分布。 戈壁,表层以砾石为主,看不见沙和土壤,基本上没有植物生长。</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17:20休息片刻拍过片子后继续上路,这时风越来越大。一路上沙子打在车身上啪啦啪啦作响,行进中拍了几张黄沙过路的有趣景象。</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离额济纳大约还有四十多公里的地方,汽车开始多了起来,大风把整个世界刮得是天昏地暗,连警察都给刮出来了。</h3> <h3></h3> <h3></h3> <h3>18:36已经看到胡杨树稀疏的身影,这里正是额济纳八道桥。天边的云层很厚,天快黑了。</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突然,浓烈的乌云裂开一道缝隙,蹩开一抹蓝天。云很快地向东散去,太阳的余光将云层染得彤红,初秋的胡杨披上一层靓丽的霓裳。朋友们冲下车去,只听得咔嚓咔嚓响声一片。不消一刻,乌云再次布满天空,那一刻的狂拍将今天的行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h3> <h3></h3> <h3>开始时间: 2010-09-30 07:23</h3><h3>结束时间: 2010-09-30 20:18</h3><h3>行车时间: 12小时55分</h3><h3>行车距离: 716公里</h3><h3>最高海拔: 1845m狼山余脉</h3> <p class="ql-block">天黑了,额济纳城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派节日的气氛。住宿很紧张,好不容易在苏泊淖尔路五彩宾馆住下,这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明天十月一日是胡杨节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09.30 内蒙额济纳 臾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