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是闻名京城的社会办中医机构,成立巳快二十年了。设在北京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新华书店大楼附近的一栋大楼上。堂主张晓彤先生是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的儿子,为了完成崔部长的遗愿,新千年初他辞去官职只身下海,办起了京城最早最好之一的社会办中医机构。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平心堂办出了中医特色,赢得了政府官员、大众百姓的一致赞誉,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由于我与崔月犁部长是忘年之交,1998年元月崔部长去世后,原本不相识的晓彤先生主动与我联系,并告知我写的怀念其父亲崔月犁老部长的文章巳入选2002年出版的《月犁》一书中,自此我们也成了朋友。我曾多次到王府井大街的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去拜访张晓通先生,他年长我几岁,又是担任过厅局级官员的红二代,也是著名的中医问题研究专家,但他对我很尊重,毎次都倾心相谈,有一种相叙不完之感。有许多人纳闷:崔部长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崔而姓张?我告诉大家:崔月犁部长本姓张,他早年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时用化名姓崔,喻从事地下工作者象农民在夜间月亮下犁田一样而故名月犁。</p> <p class="ql-block"> 张晓彤先生(左)早年从政,八十年代就担任国家计生委领导的秘书、他为了子承父志、发展中医药事业,后来辞职下海,一方面办中医药实体、一方面专门研究中医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是我国知名的中医药问题研究专家。后来我听说他又在北京朝阳区甜心园大街办起了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分店,由于忙于工作也没去新店看看。2017年6月5日下午我与他预约了时间,特地前去看望他和新店。</p> <p class="ql-block"> 甜心园的平心堂中医门诊部说是分店,其实比王府井大街的总店规模还大,临街的门面从一层到楼上三层共3000多平方米,布局合理、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中医药文化浓厚,就象是一个中医药博物馆。进入大堂感觉宽廠明亮,两边的墙壁上挂满了中医药宣传图片和匾牌,这里也是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的所在地。大堂正中有一个服务巴台,身着工作服的员工对每一位来往客人都热情迎送,使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里云集了北京市的名老中医,毎周都定时前来平心堂坐诊,这里的中药材也是讲求质量第一,都是精心加工的优比同仁堂。前来就诊的病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他都一视同仁不分贵富贫贱。</p> <p class="ql-block"> 晓彤先生早在会客室等着我的到来。几年未见彼此显老理当自然。我们畅谈了一个多小时。他向我介绍了近几年的情况,笑说要不是他相信中医笃信中医,按西医的治法那恐怕今天就不能接待我了。原来两年前他曾大病一场,西医检查确诊是肺癌,要他做手术和放疗加化疗,他不听从西医治疗,坚持用中医药治疗而愈。现在他的平心堂办出了中医特色,也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他致富不忘中医,为鼓励传承中医药的优秀人才,设了一个"月犁中医药奖",每年拿出一百万元作奖励;他还免费开设"月犁中医药文化"讲习班,宣传中医药文化;为了促进中医药法的早日出台,他多方呼吁,作了大量工作,并将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送国务院、全国人大参考。他虽然自谦不是中医不懂中医,但我看他做的工作胜似一个国医大师,他所做的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是中医的功臣,是我非常敬佩的老大哥。</p> <h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的崔月犁家中的留影。</h3> <h3>崔月犁部长赠送我的题词</h3> <h3>2002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月犁》一书</h3> <h3>《月犁》一书中收录我写的怀念崔部长的文章</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崔月犁部长主编的《中医沉思录》一书,并亲自签名送我学习。</p> <h3>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的匾牌</h3> <h3>平心堂自制的中药制剂</h3> <h3>橱柜里摆放的药品</h3> <h3>优秀价廉的中药材</h3> <h3>四A级社会组织认证的匾牌</h3> <h3>晓彤先生亲自制作并赠送我的工艺品</h3> <p class="ql-block">祝愿张晓彤先生的事业象鲜花一样灿烂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