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知青大型歌舞《雪花飘飘》告别演出。

阿容

<h3><b>北京北大荒艺术团创作的大型歌舞《北大荒知青之歌——雪花飘飘》,于2013年—2017年,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演出20多场,这次(2017年4月24、25日)在北京展览馆进行了最后两场的告别演出。</b></h3> <h3><b>“上个世纪60年代,几十万、上百万、成千万城市青年,呼喊着英雄远征的壮语,背负着沉重的离愁别绪”(这报幕词,是整台节目的灵魂,由邹小霏撰写创作。报幕朗诵的是北大荒知青邹小霏和李秀人。以下照片中的说明,大部分采用的是歌词和朗诵词)。(李建中夫人夏华民摄)</b></h3> <h3><b>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离去,奔赴北大荒,(大明摄)</b></h3> <h3><b>构成中国历史上一次青春、文化与生命的大迁徙!(大明摄)</b></h3> <h3><b>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王泽摄)</b></h3> <h3><b>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王泽摄)</b></h3> <h3><b>革命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青年志在四方。让生命发出更大的热和光!(大明摄)</b></h3> <h3><b>离别的时刻到了!(王泽摄)</b></h3> <h3><b>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孩子,来信啊!”随着列车的轰鸣渐渐远去……(王泽摄)</b></h3> <h3><b>妈妈再见!(大明摄)</b></h3> <h3><b>北京再见!(大明摄)</b></h3> <h3><b>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满怀豪情奔赴边疆!(晓华摄)</b></h3> <h3><b>舞蹈《雪夜巡逻》,是由北大荒知青刘万超作词作曲,北大荒知青石琨喜编舞。体现了兵团战士在冰天雪地里战天斗地的情景。歌中唱到:(王泽摄)</b></h3> <h3><b>夜茫茫,雪花飞,(王泽摄)</b></h3> <h3><b>钢枪身上背。 </b>(王泽摄)</h3> <h3><b>我们是英勇的兵团战士,(大明摄)</b></h3> <h3><b>屯垦戍边显神威。(大明摄)</b></h3> <h3><b>爬冰卧雪不怕苦,(大明摄)</b></h3> <h3><b>翻山越岭志不摧。(大明摄)</b></h3> <h3><b>雪夜巡逻不迷路,(王泽摄)</b></h3> <h3><b>革命意志闪光辉!(大明摄)</b></h3> <h3><b>这一幕《凤凰涅槃》,是用舞蹈形式再现了当年知青扑救荒火的壮烈场景。(大明摄)</b></h3> <h3><b>开场是兵团战士在劳动间隙的场景。(大明摄)</b></h3> <h3><b>(大明摄)</b></h3> <h3><b>(大明摄)</b></h3> <h3><b>突然发现火情。(王泽摄)晓华摄)</b></h3> <h3><b>组织兵团战士打火。(大明摄)</b></h3> <h3><b>打火出发前的动员。(大明摄)</b></h3> <h3><b>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大明摄)</b></h3> <h3><b>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明摄)</b></h3> <h3><b>十几个知青被无情的大火吞噬。(李树勇摄)</b></h3> <h3><b>还有一些女知青被大火烧伤面部,(大明摄)</b></h3> <h3><b>至今无法结婚成家。(大明摄)</b></h3> <h3><b>《凤凰涅槃》这一幕在悲壮的造型中结束。(晓华摄)</b></h3> <h3><b>从兵团返城,我们的年龄已经不小。但是我们没有气馁,没有自暴自弃!我们凭着在北大荒练就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从头再来》!(王泽摄)</b></h3> <h3><b>无论是卖大碗茶。(王泽摄)</b></h3> <h3><b>还是做泥瓦工。(王泽摄)</b></h3> <h3><b>(晓华摄)</b></h3> <h3><b>要读书要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李树勇摄)</b><br></h3> <h3><b>北大荒人的脊梁,是压不垮的脊梁!</b><b>(王泽摄)</b></h3> <h3><b>北大荒知青的脊梁,挺起来,就是高耸的山岗;(王泽摄)</b></h3> <h3><b>躬起来,就是最美的桥梁;(王泽摄)</b></h3> <h3><b>即使我们倒下去,也将铺就成坚实的路!(王泽摄)</b></h3> <h3><b>大型歌舞《雪花飘飘》在气势磅礴的《一代知青》的歌舞中落下帷幕。</b></h3> <h3><b>这首歌曲由北大荒知青刘万超作词作曲。(大明摄)</b></h3> <h3><b>舞蹈由北大荒知青石琨喜创作。(大明摄)</b></h3> <h3><b>歌声道出了全国知青的心声:大江东去岁月流萤,天地间还传唱着当年的歌。(王泽摄)</b><br></h3> <h3><b>山川回响大地动情,难忘心中的一代知青!(王泽摄)</b></h3> <h3><b>荒原曾开过你稚嫩的花朵,戈壁曾走过你苍凉的身影,(王泽摄)</b></h3> <h3><b>竹楼曾飘过凄凉的歌谣,窑洞曾点燃梦幻的憧憬。(王泽摄)</b></h3> <h3><b>知青啊知青,一代知青!肩负祖国的命运,越过艰难的历程,(王泽摄)</b></h3> <h3><b>抛洒了青春,燃烧着生命,你永远闪烁在历史的星空!(大明摄)</b></h3> <h3><b>今天,我们自豪地面向未来,面向血汗耕耘过的黑土地,面向祖国我们的母亲,问心无愧地说:特殊年代造就的一代知青,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同行!(王泽摄)</b></h3> <h3><b>历史,也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民族忍辱负重的一代知青!(我身后穿白色衬衣的就是这台节目的总导演,歌曲、词曲作者刘万超。这张照片是在谢幕时即兴造型,由王泽抓拍的。)</b><br></h3> <h3><b>每场演出结束后,北大荒北京知青著名相声演员孟凡贵都要来一番激情演讲:一群六七十岁的演员在台上满怀热情地演自己,台下是数千名六七十岁的观众满含热泪地看自己!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b><b>(王泽摄)</b></h3> <h3><b>演出结束了,观众不走啊!一次又一次的谢幕!(大明摄)</b></h3> <h3><b>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都含着眼泪,在寻找自己熟悉的战友。(大明摄)</b></h3> <h3><b>不,是在寻找自己的当年,(大明摄)</b></h3> <h3><b>是在寻找自己的青春!(王泽摄)</b></h3> <h3><b>以上高水平的照片是由王泽、宋大明、张晓华三位老总在现场精心拍摄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晓华摄)</b></h3> <h3><b>感谢各位领导前来观看演出!(夏华民摄)</b></h3> <h3><b>由于演出的票源太紧张,未能请更多的领导观看,在此表示抱歉!(大明摄)</b></h3> <b>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红塔礼堂,为纪念毛主席批复成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5周年首演。</b> <b>同时,为祝贺北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60周岁演出。</b> <b>2014年5月,天津专场演出。</b> <b>2015年3月杭州专场演出。</b> <b> 2015年3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上海老家进行专场演出。</b><div><b> 在上海演出前,我买了70张票(每张50元),邀请了在上海的家人、原单位的老师傅,部分上海兵团战友观看演出。</b></div> <b>中间穿红衣服的是我90岁的老母亲,她两旁老人是我的二婶和三婶。</b> <b>上海战友观看演出</b> <b>2017年1月哈尔滨专场演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