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世纪八十年代肇始,省教育厅批准在衡阳创立全省第二所幼儿师范学校。1981年底,首批教职员工到位。三十多年后,学校再看不到初创时的简陋而代之以美轮美奂。我们这些建校元老们重回旧地,心底涌出的第一个词语,是沧海桑田。</h3> <h3>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将原老衡阳艺校的痕迹抹去得干干净净。</h3> <h3>绿树荫掩着食堂</h3> <h3>造型别致的小黄楼,是新建的幼儿园。</h3> <h3>这些人的青春,都是在学校初创和成型中度过。后来,有的调离,有的退休。大部分仍在坚守,所谓献了青春献终身是也。</h3> <h3>我们与学校共成长。</h3><h3>我们已老,而学校正壮。</h3> <h3>回眸三十四年前风华正茂的我们</h3> <h3>二十二年前的我们</h3> <h3>我们背后的小花园,在八十年代后期,曾是第一届普师生的简易运动场。</h3> <h3>问:这个大厅里供师生正衣冠的大镜子哪去了?</h3><h3>答:现在连猴儿都沐冠了,还留那玩意儿何用。</h3> <h3>已有三十三年教龄的第一教学楼</h3> <h3>首先建成的教学楼和办公楼的连接通道现已关闭</h3> <h3>晤我旧时友,觅我旧时感,续我旧时歌</h3> <h3>仿佛回到了青葱岁月</h3> <h3>曾经同居一室的姊妹在旧居前留影</h3> <h3>老四合院是最先建成的学生宿舍,管理还是旧时的严格:未到下课时不开门!想看看曾经住过的房间,未果。</h3> <h3>这个院子,是1960年代湘江公社奇峰大队大队部所在,1970年代市教育印刷厂所在,也是衡阳幼儿师范学校初创时元老们的居住与办公所在,后为教师宿舍。这个名曰“芝麻塘”的院子,不知承载过多少豪情与艰辛,现已破败不堪,被周边一些商户挤占得仅剩一条窄窄通道。</h3> <h3>面目全非的小院,可还记得这里曾上演过多少集黄连拌甘草的故事?</h3> <h3>曾经整洁的住所,已被糟蹋成如此模样。</h3> <h3>为逝去的青春干杯,愿我们友谊地久天长!</h3> <h3>感谢仍在坚守着的波波和康康的热情接待。</h3> <h3>席间康康为表示欢迎姐妹们回校省亲,非要给姐姐们盛饭。</h3> <h3>愿青春常在,愿幼师长兴,愿明天更加美好!</h3><h3><br></h3> <h3>省教育厅原人事处长赖阳春为此相册题照:</h3><h3> 幼师一摇篮 立于蒸湘间 </h3><h3> 巾帼建伟业 撑起半边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