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我见

师明君

<h3>“人之初,性本善”。之初时,人只有哇哇的哭声,一切行为和需求也只能用哭声表达。没有思想,不知道路怎么走;不知道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不知道话怎么说,事怎么做;不知道勤俭以养德是什么;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后来因为家庭的教育他们知道了,在他们的这张白纸上开始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因为你的言传身教他们受到了影响,你传教了什么他们便学到了什么,接收和传承着什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家教”。家教就是家庭教养,一个孩子有没有家教是由父母决定的。</h3> <h3>慢慢的他们站立了起来,在父母的搀扶下孩子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可他(她)并不知道这一步将迈向何方?也许迈向父母或迈向父母指引的地方;也许迈向有声音而又好奇的地方;也许迈向远方;也许……</h3> <h3>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开始有了最基本的识别能力,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能不能让孩子生活得绚丽多姿也取决于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第一老师想让孩子站得多高?取决于第一老师的意念、行为和教育。</h3> <h3>毕竟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早期影响孩子一生。于是我们从孩子身上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h3> <h3>一些日子过去了,孩子便有了人生第一次喜怒哀乐。他要得到什么也可以开口问你要,也可以自己去拿或者去抢,也可以用哭声博得你同情来达到。你用什么方式给了他(她)达到的第一次就有同样方式的无数次。</h3> <h3>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辛苦的,在父母的字典里就是要让自己孩子过得好些,于是各个方面总会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只要伸手,只要开口就会给予最大的满足。也就是你的一次次满足让孩子失去了上进,他会毫无顾忌,为所欲为。他们认为:我再努力也是为了生活,现在自己就是不做,父母也会足够给我,也会让我过得比别人好的错误认识。是我们给了孩子太多的满足,没有想过满足后的结果?忘了培养好孩子,让孩子适应社会还需要挫折教育、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品德教育以及如何做人与处事等等。当有一天你不能满足他时,因为虚荣的膨胀,你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来?去偷去抢去骗。这是十分可怕而不敢想象的现实问题。</h3><h3>不要把孩子养成只会花钱的“废人”。</h3> <h3>在中国众多家庭中,父母和长辈往往对孩子是:抱着怕摔了,含口里怕溶了的教育方式,孩子下地走几步都怕摔了,做点事都怕累了脏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这种从小就养成了“少爷”“千金大小姐”错误方式,怎么让孩子有担当?怎么让孩子承担家庭责任?他们就会变得越大越自私,自己的优越环境只能属于自己。孩子不摔打怎么百炼成钢?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最起码应该做到:对社会无“用”,但也要做到对社会无害。至少这样我们为社会和谐做到了自己该做的。</h3><h3>每一个孩子都不傻,傻的是你对他的看法,对他的打击。聪明的孩子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和孩子的后天努力。</h3> <h3>孩子长大了,对他们的奖励有时只要一句鼓励的话,但一味的物质奖励奖不出优秀孩子。孩子在物质熏陶下就会失去中国人最基本的感恩与戴德。我们到哪里还能找回孩子真正的模样。</h3> <h3>谁家的孩子谁不心疼?。但过分溺爱怕摔只会把孩子毁在温床里,穿着讲牌子,零食不断,正餐追喂。长此已往就会养成不劳而获失常心理。伤失爱心,伤失做人最起码的良心,哪里还有孝心可言,长大了他总感觉要什么父母都是应该给的,遇事易走极端,不能正确面对,经受不起打击,有点挫折承受不了,就会自暴自弃。</h3><h3>溺爱只会毁了孩子,害了自己。</h3> <h3>因为父母的努力,有的孩子一出生便有了好的家庭环境,有了不一样的起跑线。这就好比一出生就拿到了一手好牌,但无论你拿到一手怎样的牌,都需要自己把每一张出好,不能拿到好牌就得意忘形,拿到差牌就怨天由人。你不出好,父母也不可能次次帮你出,那么,你就会被拿到差牌的人打败,你要知道:残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可能。拿到差牌别怪自己手气,出生在农村或一般的城市家庭别怪命运。改变自己改变家庭已不是难题,只要你努力就不会在原地。</h3><h3>有的父母从小就为孩子做足准备,让孩子少走弯路,少吃苦。这本无可厚非。可你别忘了告诉孩子从哪里来应该到哪里去。</h3> <h3>不要怕孩子做错什么,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帮他找出错的原因。要让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如果因为怕做错事不给孩子去做,那他永远也不知道错在哪对在哪?他就会推诿,缩手缩脚什么事也不敢去做。</h3><h3>没有人天生什么就会。不去做就永远不会。</h3> <h3>要给孩子吃苦教育。尤其是男孩。要让孩子做自己能所能及的事,要让他学会担当,学会有责任心,要让他知道什么东西都必须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要让他活得有尊严。当我们老后,一切荣耀和钱财都将成为过眼云烟,孩子不成气足以让我们晚景惨淡。何来后福?这也许就是你不让孩子吃苦,而终究会让你吃苦的原因吧。也就是因为孩子吃不起苦,即使进了单位也不会踏踏实实的把工作做好,也总会埋怨辛苦,环境差,压力大,待遇不高等等,有了这种心态,就是单位换成再好的他也不会珍惜,在哪也不会把事做好,就会好吃懒做。</h3><h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可以不让孩子受穷,但一定要让他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现在又能有多少苦给孩子吃,只是让他经历苦的磨练找到做人的真迪。</h3> <h3>父母是铺路人,但路怎么走得靠孩子本身。父母总会老的,也终有离开的一天。孩子还要生存下去,但不可能总用父母这支拐杖走路。</h3> <h3>家庭教育,父母的观念很关键也非常重要,一棵树长歪了小时不注意扶正,长大了再扶已经不可能了,已经从“根”处坏了再怎么扶也没用了。</h3><h3>于是,你后悔了,可还有用吗?!小时是教育好孩子的黄金期。</h3> <h3>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多高这要看你怎么引导?要看你给了他怎样的力量?给了他一付怎样的翅膀?正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要看你能不能给他一个支点,让他有撬动地球的气概。</h3><h3>要多给孩子一些正能量,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多给些时间陪孩子,多些沟通,要让孩子什么时候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平凡而又伟大的骄人印象,多带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可有效防止或改变孩子孤避、胆小、内向、怕事的不良个性。</h3> <h3>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多去做。爱在心里。孩子只有多做,他才会学会做事,他才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为他人付出的意义,才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伟大。要尊重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家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h3><h3>不要怕他(她)做错,不去做就不知道哪对哪错。错了就找原因,就总结。</h3> <h3>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才的潜质,因为父母的日常教育的不同,赋予了孩子也有了不一样的人生。</h3> <h3>如果你不能养他一辈子,那么就不要从小娇生惯养。现在一些做父母的总担心孩子吃亏,担心照顾不好自己,便辞掉工作陪读,有的甚至孩子工作还陪在身边照顾,这什么时候才是头,孩子连简单的洗衣做饭都不会,以后怎么办?让孩子多动动手,他不动手就永远也不会做,他们也要成人父母,也要承担教育的责任。</h3> <h3>吃苦能让一个人变得强大,可以让人获得实际有用的智慧。</h3> <h3>你今天的行为就是孩子后天的榜样。</h3> <h3>他们长大了,变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奏响了属于他们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新乐章。接过了承担教育与赡养的重担。</h3> <h3>教育好自己孩子,留给自己的就是后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愿望。但必须引导好孩子,教育孩子做一个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人;一个善良节俭的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勤劳勇敢的人;一个忠孝的人(忠于自己的家庭,孝敬父母孝敬自己的长辈);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让孩子看到父母的榜样力量,使孩子成为真正对社会对家庭有用。</h3> <h3>愿我们老了没有遗憾。</h3><h3>祝愿:</h3><h3>普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长寿!</h3><h3>祝愿:</h3><h3>普天下所有父母晚年幸福!</h3><div>祝愿:</div><div>普天下所有孩子茁壮成长!</div><div>祝愿:</div><div>普天下所有孩子輝煌腾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