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 共享美好生活 ——记海伦市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下乡活动

若水巾帼

<h3>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育惠民工程,为了全面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无死角,为了让全市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一个也不能少”,特殊教育学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校长的指导下,开展了本学期“送教普查”工作,为了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成立了送教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李玉敏为组长,副校长于帼颖为副组长,崔艳波为送教部主任。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协同配合,组织健全,以此保证送教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h3> <h3>  残疾儿童是广大学龄儿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尤其是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儿童,为了让他们能接受到专业的特殊教育,学校做到把课堂开到学生家里,把温暖送到学生身边。<br></h3> <h3>  通过此次普查,进一步摸清残疾学生数据。海伦市目前共有53名重度残疾适龄儿童进入学籍系统并实施送教上门,即将有4名学生到校上学。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身患残疾是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无法逃避的不幸,那么家境的贫困更使残疾人家庭雪上加霜,似冰冻三尺,让家长们都饱受着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折磨。</h3> <h3>  通过调查和送教,一次次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躺在床上的孩子、坐在椅子上的孩子、手脚畸形的孩子、大小便无法控制的孩子……</h3> <h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孩子的康复和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研究的书,送教前教师们制定了”一人一案”,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授和康复训练。唯有热情服务,才能切实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残疾孩子家庭;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阳光。</h3> <h3>  特殊教育事业是一种爱的传递,爱的奉献。我校教师用心探索,倾情奉献,五月份部分教师克服路途遥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深入到全市20多个乡镇进行普查送教,普遍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赞赏,受教的学生身体更加协调,行为更加文明,笑容更加灿烂了。</h3> <h3>  为了能够减轻家长负担,最大限度保障残疾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挖掘多条渠道,争取各方面政策支持,部分社会爱心人士关注特殊教育,为困难学生家长捐资捐物,解决学生穿衣、学习等实际困难。五月份,特教学校和残联共同摸底调查,由最初的40几名送教学生增至目前的53名,孩子们在家里也能感受到老师的教导和社会的关爱,正是同在蓝天下,共享美好生活!</h3> <h3> 认真总结,形成经验。从送教的形式、教学的管理办法、以及教学内容、家校的联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总结。我们一定会努力通过送教上门工作,让更多的残疾孩子能够通过学习达到生活自理,切实减轻家庭的负担。</h3> <h3>  我校的送教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虽然任务繁重,但我们不畏辛苦、力行奉献,把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通过送教这一途径传达到更多的残疾孩子极其家庭。</h3>

送教

残疾

孩子

特殊教育

学生

残疾儿童

重度

学校

为了

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