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黄头程姓

乡村思语

<h3><b>  泽州西黄头村主姓程,全村98%都是程姓子孙。它有别于其它村程姓,是程姓正宗在山西泽州一支族。</b></h3><h3><b><br></b></h3> <h3><b>  西黄头学校内有一石碑,刻于大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上面详细记录西黄头村程氏宗派次序。但“其創世之祖宗名諱已無可考 所可知者不過近代十世已 ”。</b></h3><h3><b> 但又说西黄头程氏字辈“景际开新瑞”,与河南嵩县程氏字辈“秀广远相传”是同一世辈,西</b><b>黄头上世纪许多人姓名中</b><b>有“秀”“广”“远”“相”字,都是与之对应。</b></h3><h3><b> 故推1852年以后,河南嵩县程氏再修家谱,寻找到西黄头村,但由于字辈以确定,无法更改,才出现以上村人名字中既有西黄头村字辈,又有河南正宗家谱字辈的现象。</b></h3> <h3><b>  据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2年1月1日出版的《中华姓氏谱:程姓卷》记载,程姓在明清时期全国形成九十八派。其中河南十八派,山西十六派,陕西四派,山东两派,安徽三派,江西两派,浙江三派。</b></h3> <h3><b>  泽州(今晋城)西黄头派,是明清时期程氏山西地区十六派别之一,是古泽州地区明清时期程氏两个著名派别之一。</b></h3> <p class="ql-block"><b>  这是清朝乾隆乙卯年(公元1795年)出版的《河南程氏统宗谱略》,现在该书收藏与国家图书管。虽然后人认为该书错误多,但该书对西黄头程姓有详细记载。</b></p> <p class="ql-block">  <b>这是《河南程氏统宗谱略》一书谱派目录中,对全国程氏派别的记载就有“泽州西黄头派”,创世人:子河。可知西黄头程姓始祖名讳:程子河。</b></p><p class="ql-block"><b> 据查,程子河很可能出生于河南夏邑程大庄,也可能是河南偃师。他是程氏始祖程伯符第九十世,是春秋时晋国义士程婴第六十五世,是东晋太守程元谭四十六世,是宋朝理学家程颐第十三世,是元朝礼部尚书程德用第五世。</b></p> <h3>  <b>据“河南程氏正宗谱”等文献记载,西黄头程姓是宋朝程氏正宗派别程颐的后世。</b><b> 程颢 hào和程颐yí兄弟,是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二人合称:二程,他们同为理学创始人之一。</b></h3><h3><b> 程颢 (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1067年曾任晋城县令,现在的晋城城区古书院村,就是程颢在哪里办学而得名。</b></h3><h3><b> 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西黄头村程姓是他后裔,各种程氏谱上有详细记载。</b></h3> <h3></h3><h3><b> 《河南程氏正宗谱》等正宗谱家谱记载,程子河其父是仕让。</b></h3><h3><b> 而据《河南程氏统宗谱略》记载,程子河其父是仕洪,有三子:子厚,子河,子江。哪一个正确,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b></h3><h3><b> 在《河南程氏统宗谱略》这部书里详细记载:子河,山西澤州知州下戶西南鄉離城七十里西黃頭村。约推出程子河与明朝1400—1450年间左右,程子河随父亲先到河南偃师。后又北上太行,沿泽州的清化二大道来到西黄头村下户并居住。</b></h3><h3><b> </b><br></h3> <h3><b>  从各种程氏族谱记载。可知程子河各世为下:</b></h3><h3><b> 程子河有两子:彦让,彦义;彦让有两子:思记,思秀;思记有子克阁,思秀有子克林;克阁有子继金,克林有子继正。虽然《河南程氏统宗谱略》中,子河下写着泽州派,实质是西黄头派。</b></h3> <h3><b>  这是《河南程氏统宗谱略》中对子河后代的记载,“国”字辈到“兴”字辈。</b></h3> <h3>  <b>这是《河南程氏统宗谱略》中对子河后代的记载,“兴”字辈到“建”字辈,虽然有些字有差错,但不可否认其对西黄头程姓字辈记载的贡献。</b></h3><h3></h3> <h3><b>  综合各种程氏家谱,推测西黄头程氏从创世至建字辈如下图。</b></h3> <h3><b>  二程理学倡导封建礼教、强化伦理政治,有利于统治阶级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官方哲学。</b></h3><h3><b> 时至今日,继承传统,发展旅游。作为二程在泽州的后世,我西黄头程姓子民,因借二程理学的威名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于乡村传统民俗高跷顶桩,乡村山川美景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名村,为我西黄头村经济建设添砖加瓦。</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