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深山藏古刹,余味留人心。近来心绪烦躁,就想有一个不染尘埃,远离纷乱的假期。有人推荐在青城半山有一个圆明宫,那里因为地处荒僻,不通车,需要爬几十分钟的山路,所以,游客罕至,加之,圆明宫道长多少还有一些清修的意思,有意思的话,去看看不错。呐,我们就去了。</h3> <h3>秘境寻幽,注定走的不是平常路。爬。。爬。。爬。。路虽烂兮郁郁葱葱,野花发兮一蓬蓬,溪流淙淙悦耳,脚板渐渐生痛。据说可以看见小松鼠,但,我没看见。</h3> <h3>鱼爸想举起这山?啊哈哈哈哈哈……</h3> <h3>山很陡,真的,半小时后有石梯,圆明宫的人说,那就快到了。石梯有个碑记,说的是民国时期的善信,因为到圆明宫,玉清宫的路太难,集资修造了这条石板路。我吐了吐舌头,这石板路也很陡好不好?陡路上也有许多风光,天梯一样的石阶可以照好多装b的照片,以后给你们看,总之,到了!心头居然是惊喜,因为,是突然间爬了个陡楼梯,圆明宫一下就在了面前!</h3> <h3>门口红纸写有“静修之地,谢绝参观”门里楠木胸径很多在60厘米左右,估计可以上朔至建观的明朝了吧?如此高大的楠木没被伐去变成一把把钞票,应该是没办法运出去的缘故了。</h3> <h3>但终究,离尘之地还是要做入世之事,所以,才有了我们可以入住的客房,花木扶疏 ,茶香飘摇―道士们不但种茶,还种很多地,还养鸡(@)</h3> <h3>圆明宫始建于明代,供奉斗姆,即北斗七星之母,宫内有清修道长,似乎有书法极好者,我们住的房间名“得一”邻居房名“赤子”,是手写于木牌上的毛笔字,功底好的不像话。</h3> <h3>正山门已经有些破败了,唯有从窗户里看出去,树大且郁郁葱葱。</h3> <h3>阳光穿过古老的殿堂,儿子和小乖就沐浴在老君的神辉下,无量天尊,佑我宝贝。</h3> <h3>喜欢这飞檐和窗棂,打开来,似乎就会有灵气扑面而来,但我突然胆怯了,竟不愿举手去推,静静的,看它。</h3> <h3>静修的道长之一,冷淡而从容。后面还有一个院子,是他们的静修地,我去看了,门口红纸写极漂亮的毛笔字“静修之地,请勿扰之”</h3> <h3>三清殿,天井、鱼池,楠木、银杏、茶树、桂花、紫荆、松柏。</h3> <h3>各种愿心各种痴,一般虔敬一般诚……</h3> <h3>我和下面的椅子,都来自大明</h3><h3>我不需要万古,老君您给我常青😚</h3> <h3>明代石雕金蟾,和小乖居然有兄弟像。远和近,古老和现在,我也变得迷蒙。</h3> <h3>好喜欢这个小狮子,雕工细腻,形神兼备。观中石雕众多,大多来自前朝以前,因为地处深山交通不变,反而保留下来些许</h3> <h3>这个大鼎我喜欢。。。但耳朵上用铁丝加固过,他历了他的沧桑,我怜惜我的迟来</h3> <h3>这个石巣我也喜欢。。时光种成了他的青苔,我想带回他不言的期待</h3> <h3>大钟,锈迹斑斑,只认出一个“幽”字。敲一下,会不会可得长生?</h3> <h3>道观里有抄经室。隐隐檀香,青山夜雨,静心而坐,抄几卷经书。默默心语,小案轻纸,漫笔乎书,结一段尘缘。</h3> <h3>观里自己的食堂食材都来自道观自己开辟的菜地。老式柴火炉灶烧出来的菜肴,简单但健康,味道也还不错。三十一人,有点小贵。</h3> <h3>有些参天大树就这样延伸到了客房外的露台。在这样的地方乘凉、读书、练瑜伽……都是极好的😊</h3> <h3>山间的清晨不可辜负。搬桌椅于林间,一壶早茶,一份早餐,等着薄雾在林间散开。有些事就这样会淡忘,如果所有人都对不起你,那,还是看看自己好了……</h3><div><br></div><div></div> <h3>我画的圆明宫速写,有进步,为自己赞一个👍👍👍</h3> <h3>很有意思的一个古道观,重要的是人少,喜欢的可以去看看,但,不能走很长山路的还是算了吧,说实话,下山到现在我的小腿肚还痛的不敢碰。很美,也很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