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瑰宝•巴尔鲁克山之——阿克乔克草原

大象

<h3> 六、七年前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h3><h3> 在中国,问10000个人,知道裕民县吗?一定有9999个人不知道 。</h3><h3> 在新疆,问1000个人,知道巴尔鲁克山吗?一定有999个人不知道 。</h3><h3> 这几年,巴尔鲁克出名了,驴友、摄影爱好者、画家、诗人纷至沓来,赞不绝口,“小那拉提”、“又一个喀纳斯”、 “小白杨”、“芍药谷”、“巴什拜羊肉”…… 到今年4月底,以自治区旅游局、塔城地区行署主办,塔城地区旅游局、裕民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新疆•裕民山花节”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届了。作为一个在裕民县生活过三十二年、视裕民为第二故乡的我,试图带着你一起用我的情感,看一看我“眼”中的巴尔鲁克山。特别说明:为了真实的反映巴尔鲁克山的美,我的行记“天边的瑰宝•巴尔鲁克山”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既没经任何修图软件处理,也没有使用任何滤色镜片。</h3><h3> 巴尔鲁克山,汉语意为“富饶、富足,无所不有”的意思,属于准噶尔盆地的西部山地,位于塔城地区裕民县和托里县境内,阿拉山口北侧,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山脉,山脉的西部尽头,就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分界线。</h3><h3> 位于裕民县南面的巴尔鲁克山没有陡峭的悬崖与高大雄伟的山峰,然而它,就像一位和蔼的父亲,悉心呵护着裕民县6220平方公里丰饶而淳朴的土地,也是裕民县的标志性山脉。如果把中国的版图喻为雄鸡,它就是鸡顶端向下弯曲的一片漂亮的羽翎。</h3><h3> 从地理位置上看,巴尔鲁克山介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可以说浓缩了天山和阿尔泰山的精华,有着苏格兰般的丘陵草原和新西兰般浓缩的高山、峡谷、森林、草甸、湖泊的景致,还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在新疆,能够与之相比的,只有喀纳斯。 涉足过巴尔鲁克山的资深旅游人士曾这样描述,巴尔鲁克山是“鲜花的世界、野生植物的万花园、野生动物的天然博物馆”。</h3><h3> 巴尔鲁克山横亘东西,富饶而神奇。塔斯特河、察汗托海河、布尔干河、铁列克提河、哈拉布拉河穿山而过,涌向浩荡的阿拉湖。同时也以甜美清纯的乳汁,尽心滋养着裕民这块淳朴圣洁的土地。中国西北最大的平原草场库鲁斯台草原、吐尔加辽春秋牧场、阿克乔克夏牧场、玛依勒冬牧场,以春的绿波、夏的花海、秋的金涛、冬的银河环绕着巴尔鲁克山。</h3> <h3> 2017年5月19日入夜,我和一群慕名而来的朋友入住裕民县裕福源酒店。</h3><h3></h3><h3> 5月20日早上10点在好友宋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七辆车出了县城向西疾驶。窗外掠过的是铺满青草的、平缓起伏的山地和掩在绿树中的村庄。</h3><h3> 首先看到的是巴什拜墓。走进裕民,提起巴什拜•雀拉克,没有人不知晓的。巴什拜是近现代新疆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哈萨克爱国人士。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谁能想到,在我们的战机群中,有一架战斗机来自遥远的祖国西部的裕民县,在当时的中国,捐献战斗机的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她就是豫剧艺术家常香玉。在裕民有两样东西是以巴什拜名字命名的,一个是巴什拜桥,一个是巴什拜羊。这位传奇人物,在上世纪中叶,看到家乡人民出行困难,他修建了额敏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桥宽6米,全长87米的“巴什拜大桥”。还是在那个年代,他以高山上的野生盘羊和家羊交配做实验,培育出了耐寒冷,肉质鲜嫩的巴什拜羊。如今,他已长眠在家乡的山坡上,但他的故事依然被广泛传颂,他的精神品格依然活在老百姓中间。</h3><h3> 从这里起,高山草原的风光便尽收眼底,满眼是匀匀净净的绿,深绿!浅绿!无边无际。给那些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岭铺上了一层软软厚厚的翠绿色绒毯。而坐在旁边的宋老师却不屑地在微笑声中说了一声:把眼睛闭上,先休息一会。</h3><h3><br></h3> <h3> 从县城出发后约40分钟,我们此行的第一站阿克乔克(爱情草原)草原。巴尔鲁克山北坡山峦起伏明显,降水丰富,灌木、草原型植被生长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低山带的坡度平缓,宽谷和丘状山连绵起伏,土质松软肥沃,降水较丰富,草木繁茂,呈山地草原景观,而阿克乔克巴尔鲁克山最为优美的夏牧场之一,它有牧场60余万亩。</h3><h3></h3> <h3></h3> <h3> 青草发芽,一片嫩绿,山顶白雪覆盖,河谷根部积雪成冰,形成条条雪带,白绿相间真是神奇又美丽! </h3><h3></h3> <h3></h3> <h3></h3> <h3> 平缓、绵延、起伏的丘陵草原会被绿色油染的密密实实。</h3><h3></h3> <h3> 这里的山并不高,密集拥挤成一道一道的皱褶,远山里的积雪还未融化,山的尽头雾霭迷漫。胸怀为山中层出不穷的云雾所激荡,面对空旷的群山,将手卷成喇叭状,随意大声地喊叫着,声音在山坳里回荡,回荡成一串相同的声音,胸中积郁之气一扫而空。</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雪山在阳光下形成黄白相间的彩练,装点着草原。星罗棋布的羊群;蜿蜒崎岖的山路;风中嬉笑的花儿;杂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空气。</h3><h3></h3> <h3></h3> <h3></h3> <h3></h3> <h3> 下面是2015年和2016年端午节我在阿克乔克草原拍的照片。 整个的草原,都被金黄色,淡蓝色,乳白色、粉红色和草绿色的花海覆盖。远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近看是花海滚滚的海洋。翻过一座山坡,就有一座山坡的花潮;走过一片草地,就有一片草地的颜色。</h3><h3></h3> <h3></h3> <h3></h3> <h3> 盛开的野花四散着,空气中到处飘溢着浓郁的香味。如拳头般圆形球状的红色花体,像扎满细针的小皮球,小心翼翼地用指尖触碰,毛绒绒、暖暖地让人心生几分惊喜。五片天蓝色平绒似的花瓣,水灵得要滴出水来。长长的花枝顶端,十几朵黄花簇拥成一团,很是热闹。</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小鸟在天空上歌唱,蜜蜂在花海中忙碌着。</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凝神远望,漫无边际的绿色迷失了我们的眼睛,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在遥远处衔接成一条线。</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草原的花,虽然没有牡丹、芙蓉般的雍容华贵 。但是朵朵都是那么小巧玲珑,娇柔可人。黄花黄的娇美,紫花紫的典雅,蓝花蓝的高贵。</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裕民地处要塞历史悠久.处在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要塞,远在商周时期古老的呼揭部和塞族人就在此游牧,汉时属鸟孙东照,唐时属葛逻禄部的游牧地.蒙元时代为成吉恩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清乾隆年间为哈萨克族游牧地,光绪十四年隶属塔城直隶厅管辖,1944年建县。为此,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h3><h3></h3> <h3> 阿克乔克草原上还有一处在被自治区列入文物保护区的——巴尔达库尔古岩画群。位于裕民县西南面23公里处,在略高于周围山丘一片裸露的褐红岩石上,分布着宽度约为1000米,高度约为50米的古岩画群,大约刻凿有40多处500多幅岩画。</h3><h3></h3> <h3></h3> <h3></h3> <h3> 据新疆考古专家最新考证,该岩画距今有3600-4000多年的历史,为古代居住这一地区的突厥族先民的遗迹,内容突出的表现了先民对生殖的崇拜及对生殖的大胆描述,反映了古代当地居民生殖崇拜,期盼部族人丁兴旺的愿望。还生动的反映了先民放牧、生活、娱乐的场景,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形象地演示了当时自给自足的原始牧业社会生活景象。此外还有关于马、牛、羊、鹿、熊等动物的描绘,画面线条优美、形象逼真,用料特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是传递草原文化,展示草原先民在这里的生活印迹,昭示历史的久远的见证。</h3><h3></h3> <h3> 裕民县古岩画资源非常丰富,除此之外还有丘尔丘特岩画、黑山头岩画、红石泉岩画。但最为突出的还是巴尔达库尔古岩画群。该岩画2003年被自治区列入第五批文物保护区。只是我们此次行程安排太紧和同行的车辆底盘较低等等因素未能再次前往,上面这一组照片是我2015年端午节拍摄的。</h3><h3></h3> <h3> 我连续三年都是在五、六月间来到阿克乔克草原,不同的是每次到那儿都有一番新的收获,而相同的是每次也会觉得自己仿佛与“神奇”这两个字贴得那么相近。因为大自然用心雕刻出来的“美”是用任何华丽的词都形容不出来的。有人一定会以为我在说故事,觉得自己为什么从来没有看到过,听到过,感受到过,这不奇怪,如果有一天你再去阿克乔克草原用心去感受,一定会觉得比我说的还要神奇!因为,我一切的感受都只是来自于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诠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