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农历丁酉年的端午节,恬静优雅的嘉定月亮湾,云蒸霞蔚气清风爽,一些当年的文艺知青策划已久相聚在此。<br>"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br>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br>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br>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br>饱经沧桑的前进农场文艺宣传队知青重聚,给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名句有了新的注解。</h1><h1> 为了这次相聚,当年小分队的成员热情高涨,利用各种渠道相互联系寻找旧友,并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为:"欢乐颂,向前进"寓意前进农场文艺宣传队的队员"青春永驻欢乐颂,文艺知青向前进!"</h1><h1> 为了这次相聚,歌唱演员出谋划策,报节目,传歌谱,发曲目,找搭档。</h1><h1> 为了这次相聚,乐队成员摩拳擦掌,忆歌名,搞配器,创新曲,编分谱。</h1><h1> 为了这次相聚,队长领导运筹帷幄,出点子,找人脉,掏腰包,献爱心。</h1><h1> 为了这次相聚,全体成员激情涌动,豪情在,忆当年,拿绝活,出精品!</h1><h1>下面还将继续介绍。</h1> <h1>先来一张集体照</h1> <h1>在四十多年前,也是在嘉定,我们也拍过集体照……</h1> <h1>闲坐树荫,微风拂过,淡看云卷云舒。</h1> <h1>重逢不晚,初心不忘。</h1> <h1>当年前进农场党委书记孟庆胜应邀参加聚会</h1> <h1>哦!是你呀,当然记得!不老,还是老样子!</h1> <h1>小分队队长李普临和党委书记孟庆胜合影</h1> <h1>小分队队长李普临和场工会副主席朱有康合影</h1> <h1>"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h1> <h1>当年的"网红"话剧《于无声处》演员</h1> <h1>《我们是农场文艺轻骑兵》这是一张古董级的歌词,留有当年的特征。</h1> <h1>就是在这间宿舍里写成</h1> <h1>当年排练的情景</h1> <h1>今天重新排练!</h1> <h1>此情此景怎能不拉一曲《二泉映月》?</h1><h1>二胡大师------舞蹈学院民乐系教授。</h1> <h1>抹去吧,心头的泪!往事如烟,笙歌拂面。</h1> <h1>为友谊干杯,为重逢干杯,为未来干杯!</h1> <h1>首先场党委书记发言:我能和大家聚会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很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幸福快乐!</h1> <h1>队长说话了:感谢所有应邀前来聚会的老队员,感谢老领导老孟和我场工会老战友友康兄的助兴,我们还要特别感谢组委会的辛勤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感谢王忠杰,张明,林德虹,张启年,腾佳幸,汪波,沈利敏,黄勇,许建英,何艳卿,李翠莲,王志强,管金华,程广辉,胡小立等一批老队员,没有他们的承上启下,就没有我们后来的小分队。我们还要感谢后来居上的张彬,吴汉明,金蓓莉,赵秀珠,闫永贞,周耀良,叶士龙,朱喜乐,杨慧珍,周黎鸿,黄正方,蒋克坚,李岷山,鲁梦菁,等等,没有他们,前进农场宣传队将会黯然失色。<br />同时我也要祝福我们前进农场的所有的老队友们身体健康,天天快乐!今天是端午节,我也祝福大家端午节吉祥安康!最后,我祝福我们前进农场小分队的老队友们再续队友之情,我们的友谊之树常青不衰,我们的友谊之花常开不败。</h1> <h1>高调唱歌,低调做人。</h1> <h1>学院声乐系教授演唱外国名曲</h1> <h1>来一段现代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减当年风采,结尾时大家一起跟唱。</h1> <h1>"帕格尼里"风范犹存</h1> <h1>弹琵琶的你大提琴拉的最好,拉大提琴的你琵琶弹的最好!憨厚实在!</h1> <h1>四十年的神韵依旧</h1> <h1>那时候我们上过电视节目,那时上海只有一个电视台,我们已经是明星了。</h1> <h1>德艺双馨的键盘和作曲音乐人为这次活动出大力,谱曲指挥,还带了七个谱架和专业键盘音响,使这次聚会唱歌拉琴能尽兴出彩。这是他当初在农场工作照。</h1> <h1>网名"小宁波"的管乐演奏员,当年在北大堤吹竹笛。</h1> <h1>"小宁波"现在吹小号长笛拉管。</h1> <h1>为你点赞!</h1> <h1>网名"草堂先生"当年也曾"风流倜傥"北大堤上弹吉他,摆拍的^_^</h1> <h1>老了重操旧业拉二胡</h1> <h1>青春曾在春风里荡漾</h1> <h1>现在依然青春活力四射!</h1> <h1>女高音还是当年样子,如今夫妻作伴二重唱激情四溢!</h1> <h1><br />排练依然认真执着</h1> <h1>酒醉的探戈</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火红年代鼓干劲,沧桑岁月不了情。召唤青春欢乐颂,文艺知青向前进。</span></h1> <h1>经典海派沪剧清唱</h1> <h1>当年的表演唱</h1> <h1>那时的竹笛演奏员,现在唱男中音。</h1> <h1>物质匮乏思想禁锢的年代,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就给小分队成员带来欣喜。</h1> <h1>现在欢乐无处不在。</h1><h1>胡小立(左上)事后写了五言诗总结了这次演出节目:<br />键盘胜乐队,小号震心霏。<br />长笛撩人醉,提琴催落泪。<br />西乐音不霏,民乐也拔萃。<br />琵琶珠玉碎,二胡走泉水。<br />沪语金丝雀,美声中国髓。<br />京腔气荡回,通俗情到位。<br />朗诵有韵味,踢踏激情催。<br />少时难聚首,老来常相会。<br />——记前进农场小分队<br />端午聚会</h1><h1><br /></h1><h1><br /></h1> <h1>曲艺演员</h1> <h1>这位"半抱琵琶犹遮面"的美女,为我们组织安排这次聚会操心付出很多,她坦言:"让别人开心,自己才能开心!"</h1> <h1>过去激情澎湃的朗诵</h1> <h1>现在温馨朗读</h1> <h1><br /> 一段清幽的旋律——《相知如镜》,潺潺缓缓荡漾起心底的涟漪,潋滟起四十年前的故事。 一个多彩的团队——《前进农场文艺宣传队》,从青涩邂逅到闪亮出演,打开了多少严闭的心幕,传颂着同舟共济的友情。 从激情红歌到欢乐扬善,摇曳青春永驻的岁月,迎来继往开来的人生! </h1> <h1> 琴声,飘飘忽忽弥漫在带皱褶的笑脸上;歌声,宛宛转转缠绵在闪烁的银发里,如一缕缕和煦的风拂来经年馨香,如一双双温暖的手拭去流年蒙尘。 </h1> <h1> 而那些旖旎的音符如淡淡的春水,浸润生命中的那片荒凉;偶尔,这些音符会如长江般汹涌,荡涤世俗的泥沙,拍上记忆的堤岸......那深深浅浅的节奏啊,像晚霞中漂浮的云彩,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五彩缤纷...... </h1> <h1> 哦,相知如镜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字眼,传颂着一起工作排练生活演出的喜怒哀乐。相知如镜啊,诉说着执着的守候无悔的追梦。 </h1> <h1> 常言道:知音难觅知己难求。可是,在我们中间只要发个微信,打个招呼,就有了相知如镜的心灵感应。一个表情,一个会心的笑语,就能把人世间欢愉伤悲提炼成婉约的风景,就像一道彩虹飞悬在滚滚的红尘。 <br /> 沧桑抚平了愤青,光阴书写着平静;年华垂暮岁月如歌,老了也要牵手夕阳重铸辉煌。韶华易逝桑榆晚霞,老了更要踏着星光追赶青春。——因为我们的心灵依然年青,因为我们的团队仍旧相知如镜,更因为我们的躯体还是那样的绰约多姿玉树临风!</h1> <h1>相知如镜,美好隽永。</h1> <h1>欢聚的时候总是嫌时间太短,总是不愿说再见,可是……还有几名队员你们在哪里?</h1><h1>队长说了:"一个都不能少!"</h1> <h1>找你找的好辛苦,你好吗?</h1> <h1> 缘分是天注定的。仅过十天,我们又团聚了,再一次为重逢干杯!</h1> <h1>握手吧,紧紧的握手,握手以后期盼再一次握手!</h1><h1>(有三名队员没有参加月亮湾的聚会,他们是黄天文、沈礼敏、董宪,这次联系上了,补上!)</h1><h1><br /></h1> <h1>再像以前一样凹造型</h1> <h1>目光依旧深邃,憧憬永远美好!</h1> <h1><font color="#b04fbb">谢谢观看,感谢老照片的提供者,这美篇能用新老照片对比跨度四十多年,引发文艺知青相知相守的故事,在美篇界也是罕见!</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