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天堂学校是一所九年制 “双语”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20780平方米,建筑面积8935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603人,教师57人。</h3> <h3>综合教学楼,中间用藏汉书写的是学校的校训“明德启智”,左边为教风“尚德乐业,博学善教”,右边为学风“乐学善思,明理自律”,绿树掩映着的五星红旗庄严肃穆、汉白玉栏杆镶嵌着藏式吉祥八宝图案的国旗台在藏汉书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大字的映照下显得熠熠生辉而富有民族气息。</h3> <h3>建“快乐、绿色、平安、书香、和谐”的五型校园,做“阳光、勤勉、健美、博学、友爱”的五星师生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发展思路。为了打造一支阳光的师生团队,学校先后成立了十四个社团活动,固定时段,人人参与,堂堂精彩,借力助推。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校艺体大课间活动,有锅庄舞、热巴鼓舞、腰鼓,还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轮滑、田径队等多个室外社团活动,整个艺体楼各功能室里还开设了琴棋书画、科技探究等社团活动。热巴鼓是藏族民间最古老的一种民间歌舞,,我们开展这个社团活动旨在传承保护民俗文化,让民族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在这里,我们成功举办了9届暮春五月的田径运动会和金秋十月的球类运动会;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盛夏七月如期举办,已有了十年的历史,所以这里也是我们放飞梦想的舞台,它为展现全体师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h3> <h3>琴棋书画室,每天下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的特色课程。</h3> <h3>图书阅览室</h3> <h3>“同在蓝天下, 快乐共成长”,几年来我们沿着“提质量”“缩差距”“重配置”“建机制”的均衡发展思路,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看,大厅左面的一张张幸福笑脸,凝心聚力、个性飞扬,充满希望,营造了我校艺体教育工作中快乐向上的育人氛围。</h3> <h3>棋艺室</h3> <h3>不求个个成才,只求个性发展,我们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对学生实施了多方面的教育。</h3> <h3>音乐室</h3> <h3>舞蹈队汇报掠影</h3> <h3>热巴鼓舞表演</h3> <h3>热巴鼓是藏族民间最古老的一种民间歌舞,,我们开展这个社团活动旨在传承保护民俗文化,让民族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h3> <h3>建立墨香校园,打造魅力师生是学校一直以来的特色定位。这个文化广场也是学生们读书休闲的好去处。正所谓:花木寓意铸师魂----天韵浮翠德馨苑。围绕“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管理到位、形成习惯”的思路确保五时阅读时间(晨读、午诵、课堂读、饭后读、睡前读),为师生的终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深厚的人文底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稳步推进。初中毕业会考自2006年搬迁重建以来,连续十年名列全县榜首。</h3> <h3>“让校园多添一分绿色、让生命呵护生命”,你看,前方这块菱形的劳动实践基地,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个个动手,自由的表现,充分感受自我的价值,劳动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养护活动,不仅仅让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加规范,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懂得很多东西,比如对生命的呵护,比如感恩,比如担当,比如珍惜劳动成果等等,时刻提醒我们要做一个勤勉进取之人。</h3> <h3>爱心雕塑</h3> <h3>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让物化的校园文化设施内化成学生心灵的积淀,是学校建设的一大特色。你看,草坪中搁置的奇石异石、墙上的书画、风景树、路灯上悬挂的藏汉双语的警示语言……我们全体师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着人文和谐的氛围中,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性情秉性方面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里也得到了应有的提升。</h3> <h3>我们将“阅读”作为特色教育的突破口,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读好书,打好人生底色,做一个儒雅博学的人。</h3> <h3>大厅正中央是“立德树人”四个大字,这是十八大教育方针的主题。中间是学校校徽的主题图案,由变形的拼音字母T、T和一个红色圆圈组成。T、T是“天堂”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突出了学校的名称;红色的圆圈象征太阳;两个变形的字母T,像两只展翅高飞的大鹏, 寓意我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还有两个变形的字母T和红色圆圈组合成的整体图案,像是一个欢呼雀跃的孩子,象征同学们都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又像是一个舞蹈的孩子,体现学校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背景为绿色和蓝色,绿色代表辽阔的草原,蓝色代表蓝天。 主图案外上方以行楷体显示学校名称,下面两侧分别以藏文和英语显示,突出了学校的“三语”教学特色,并强化和美化了校徽的内容。</h3> <h3>整个大厅左面是学校校徽、校歌、一训三风、管理网络图、总体发展规划。大厅右边是学校平面图、学校服务范围辐射图、还有教师公示栏。·虽然我们身在狭窄的山区,可我们的心却比天高,比海深,向往着自己能飞上太空,摸摸星星,下到海底,一看究竟。</h3> <h3>每个楼层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一楼突出的是民族文化特色。整个一楼东西两侧的楼道内展示的是民族文化,东侧以乡土文化为主,从家乡风貌、当地特产以及我们天堂寺特有的地域文化向师生全面展示,创造民族美、领会天堂情。西侧是民俗文化展示。“传播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校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和汇编,如对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的礼仪、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传统体育活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之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物和场所等进行收集、整理、汇编并展示出来,秉承的是“保护民俗,展示非遗,传播文化,服务师生”的理念,让民族文化活跃于记忆、传承于生活、回归于快乐。</h3> <h3>二楼是师生的艺术天地---书画长廊。一面面墙壁能育人,一幅幅作品能成就人。这样的走廊文化在第一时间传递了整个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广大师生乐于品味,乐于感悟。九(1)班:在班级管理上采取量化考核办法,考核内容详实全面,每天一评,指出改进之处。每周一比,公布班级排名。每月一选,实行优秀班级挂牌奖励。这样从全方位,多角度渗透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了全体学生的自律性和班级凝聚力。班级文化内秀品质,外展才能,这里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寄托着老师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学校组织学生每天利用“班班通”设备观看“新闻联播”,让全体师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拓宽师生视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h3> <h3>三楼我们重点打造的是学校的双语特色。在一楼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文化氛围,“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特色项目活动,创设氛围、活动育人;保护民俗、展示非遗。在天祝县藏语言文字办公室的项目支持下,我校已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锐民歌传承演习所。我们的老师对全体双语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和自习课时间,开展华锐民歌、则柔、赞词、藏语小品等项目的培训,让传统民间文化扎根孩子心灵,解决传统民间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瓶颈。</h3> <h3>我们还挖掘当地的地方特色,聘请当地热心传播民间文化的老艺人当学校的课外辅导教师,这是我们聘请到的民间艺人阿克更藏,他正在为学生传授古老的藏族民歌,帮助学生掌握民族民间技艺技能,提高学生民族民间艺术的欣赏水平。</h3><div> 我校利用我们当地的地理文化和地域优势开展的藏语书法培训活动,我们也很荣幸的聘请到了在藏文书法界很有专长的的老师高僧阿卡拉夏为我们指导。他的书法,让我们感受到藏文文字流传千年,有着浓厚的艺术内涵,在竹笔之间流动着一个民族的信仰、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渴望。</div> <h3>学校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月学唱一首藏歌、每周背会一首古诗、每天学记一句藏语),目的是要强化口语,营造氛围。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春季学期的“校园口语”竞赛活动、“藏语故事”演讲活动,秋季学期的低中高年级“拼读、朗读、藏作文竞赛活动和单词听写大赛等系列活动,在挖掘民族生的潜力的同时,提高师生素养。通过这样的活动,还有老师和民间艺人的培训指导,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表演能力,在县级各类竞赛中也获得了奖项。看,他们在尽情的表演。</h3> <h3>最好是暂时的标准</h3> <h3>更好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