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学习了年、月、日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正方体的特征,利用4个正方体块制作出一个活动日历。</h3> <h3>通过已有的知识,动手操作,一方面加深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所学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逐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他们的创新精神。</h3> <h3>首先,我们把这个日历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先列出来。</h3> <h3>月的设计。<span style="line-height: 1.5;">用数表示出一年有12个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需用6个面表示一年有12个月份。</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用一个面同时表示两个月份即可。那这两个月份该怎样写呢!倘若都正着写,那也分不清究竟表示的是几月,经过思考发现用一正一反来写,就正确了。</span></h3> <h3>日的设计。<span style="line-height: 1.5;">要用2个小方块表示1~31日,从知识上看,学生运用了年、月、日的知识,得考虑到一个月可能有28、29、30、31天;从方法上看,用两个小方块分别表示十位和个位,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表示数。具体到每个面儿上该写什么数字,发现十位上的数字有1、2、3,个位上的数字有0~9,明确目前一共有13个数字,而两个正方体只有12个面;观察后会发现,有重复的数字1、2、3,去分析1、2的重复能组成11和22,而3的重复组成33,这个数据是不需要的,因此可考虑去掉一个3,变13个数字为12个数字,正好一个面上写一个。</span></h3> <h3>这12个数字究竟要怎样分开写到两个方块上,才能保证拼出1~31日呢?不断的推理、试验、验证中总结出,1和1要分开写,2 和2 要分开写,3和0也得分开写,在这三点的基础上,再把其余数字写到剩下的面上就可以了。</h3><h3>所以得出结论,<span style="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5;">制作表示日的木块。有2块,其中1块每个面分别写1,2,3,4,5,6;另一块每个面分别写0,1,2,7,8,9。</span></h3><h3><br /></h3> <h3>周的设计。我们用五个面写上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最后一个面,我们把周六和周日用一正一反的方式写上去。</h3> <h3>这样我们的制作活动日历的思维导图的构架就已经完整出来了。</h3> <h3>我们给活动日历思维导图配上好看的主题图。</h3> <h3>这样完整的一张活动日历思维导图就画好了。</h3> <h3>活动日历我们要怎么做呢?下面继续介绍…</h3> <h3>先在彩色卡纸上画出我们要制作的正方体平面图,再用剪刀剪下来。</h3> <h3>然后按照线条把正方体折出来,用固体胶把边粘住。</h3> <h3>这样一个正方体就完成了。</h3> <h3>按照这样的方法做出4个同样的立方体。</h3> <h3>既然把所有方块上的数字已经推理出来了,就可以把数填写到每个方块中去。</h3> <h3>然后把4个日历方块按照方法折出来。</h3> <h3>看,写着月,日,星期的4个方块全部拼出来了。</h3> <h3>我们的活动日历完成了,好好的纪念一下,今天是5月30日,星期二。你们觉得怎么样,也快来动手制作一个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