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尼尔斯走瑞典:陶庚湖游记(一)

Angela

<h3>这个周末,我这个正在兴头上的新科鸟类爱好者拉上奶奶和全家大小,去了一趟离奶奶家40公里的陶庚湖湿地自然保护区(Lake Tåkern) 。</h3><h3><br /></h3><h3>我这个外来人口自从开始观鸟,就对这个被誉为鸟类天堂的陶庚湖有点执念,这还是当初给小朋友睡前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留下的种子。大鸟湖这一篇也这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篇。</h3><h3><br /></h3><h3>尼尔斯骑鹅历险记(Nils Holgerssons underbara resa genom Sverige/Nils Holgersson's wonderful journey across Sweden,是瑞典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的一部著名的长篇童话小说</h3><h3><br /></h3><h3>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对此她欣然同意。1904年夏她开始爬山涉水到瑞典各地考察,为写"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的书","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做准备。1906年至1907年这本书问世了,它成了一部世界名著。</h3><h3><br /></h3><h3>1907年作品出版后很快风靡全国,也立刻流传到斯堪的纳维亚和欧洲大陆各国。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安徒生童话"。在瑞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上自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自幼阅读过这本书。老的瑞典20克朗纸币上,还印有尼尔斯骑鹅飞越斯科讷的图画。</h3><h3><br /></h3><h3>自从来了瑞典,在哪儿都能感受到瑞典人无论老幼,都有着对大自然和动物的敬畏、尊重和爱。想来也和从小看这位热爱动物和自然的女作家的地理教材有不少关系吧!</h3><h3><br /></h3><h3>一直打算跟着这本优美感人的地理课本游瑞典。就让我们从瑞典最著名的鸟类栖息地之一 :陶庚湖,开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瑞典之旅吧。</h3> <h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石琴娥 译 译林出版社</h3> <h3>陶庚湖(Lake Tåkern) 是瑞典东约特兰省(Östergötland) 的一个湖泊。它被认为是北欧最重要的鸟类繁殖和迁徙过境的栖息地之一。长12公里,宽8公里,平均深度只有0.8米。</h3><h3><br /></h3><h3>我这就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书中大鸟湖的开篇文字开始作为陶庚湖的介绍吧、我自问也写不出更好的了。</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b></h3><h3><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大鸟湖</b><br /></h3><h3><font color="#167efb"><b> 绿头鸭雅洛</b></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i> 维特恩湖(Vättern) 的东岸耸立着奥姆山(Omberg),奥姆山东边是达格大沼泽地,沼泽地的东边则是陶庚湖,陶庚湖的四周就是平坦的东耶特兰大平原。</i></span></h3><h3> </h3> <h3>图片出处:陶庚湖旅游中心</h3> <h3><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 color: rgb(22, 126, 251);">陶庚湖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湖,不过在以前可能比现在还要大。但是,当时人们觉得这个湖占去了太多肥沃的土地,因此他们试图将水抽干,在湖的底部播种粮食,但他们没有成功,湖水至今仍淹没着大片的良田。然而经过排水之后,湖水已经很浅了,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水深超过两米。现在湖岸上潮湿泥泞,湖中一个个小岛露出水面。</span>(小说中提到的:抽水降低湖水水位的事,发生在1842-1844年间,附近的农民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把湖水的水位从1.7米降到了0.8米。)</h3> <h3><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如今有一种植物喜欢让脚站在这样的水中,而头和身子却露在水面上,这种植物就是芦苇。它再也找不到比这狭长水浅的陶庚湖沿岸以及泥泞的小岛周围更好的地方生长繁殖了。它在这里生活得很惬意,长得比人还高,许多地方稠密得连小船都难以穿过。湖的四周已经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只有少数几处人类割掉芦苇的地方才能出入。</i></h3><h3><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 /></i></h3><h3><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芦苇把人封锁在陶庚湖之外,但它同时又为其他大批生物提供了保护。芦苇丛中小水塘星罗棋布,小水沟纵横交错,碧绿而静止不动的水中,青萍和眼子菜在那里繁殖生长,孑孓、小鱼和蠕虫也在那里大量孵化,各种水鸟可以在水塘和水沟周围许多隐蔽的地方产蛋和哺育幼鸟,而不会受到敌人的袭扰,也不用担心没有食物吃。</i></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在陶庚湖的芦苇丛中住着数不清的鸟,而且随着栖身的好地方为大家所知,越来越多的鸟汇聚到这里来。最先在那里定居的是绿头鸭,至今仍有上千只,但是他们不再拥有整个湖泊,而是不得不与天鹅、鸊鷉、骨顶鸡、白嘴潜鸟、翘鼻麻鸭等其他鸟类分享了。</i></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br /></i></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 陶庚湖无疑是全国最大最出名的鸟湖。鸟类都为有这样一个栖身的好地方而感到非常幸福。但是不知道他们对芦苇丛和泥泞湖岸的主权还能维持多久,因为人们至今没有忘记陶庚湖占着大片肥沃的良田,并且不时地提出排干湖水的方案。一旦这些方案付诸实施,成千上万的水鸟就要被迫迁移。</i></span></h3> <h3>图片出处:陶庚湖旅游中心</h3> <h3>陶庚湖的故事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出版的1907年确实差一点就没了、湖里的鸟儿和青蛙、鱼儿、蜻蜓们也没了栖身之地。</h3><h3><br /></h3><h3>小说中写到的:人们至今没有忘记陶庚湖占着大片肥沃的良田,并且不时地提出排干湖水的方案。是指在1900年左右、农民们向政府申请填湖。小说的时间静止在了这里。那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呢?</h3><h3><br /></h3><h3>后续的故事是,当时的瑞典政府经过多方讨论、居然批准了当地农民的联合申请,但是由于当时发生了经济和自然灾害困难。并没有资金投入。从此以后这个只有0.8米深的大湖,就成了鸟类的天堂。</h3> <h3>图片出处:陶庚湖旅游中心</h3> <h3><br /></h3><h3><br /></h3><h3>在陶庚湖栖息的鸟类:共有约270种,繁殖的约有120种。湖泊及其周边地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区(54平方公里)。&nbsp;被拉姆萨尔公约列为有价值的湿地保护区。</h3><h3><br /></h3><h3>整个湖泊 大约44平方公里,但只有0.8米深。湖周围有丰富的鸟类草原,约450公顷,潮湿或水淹的岸边树林(约560公顷)。</h3><h3><br /></h3><h3><br /></h3> <h3>陶庚湖交通图,出处:陶庚湖旅游中心游客地图</h3> <h3>陶庚湖及周边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鸟类繁殖和迁徙季节,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区。</h3><h3><br /></h3><h3>观鸟的最佳时间是五月/六月和九月/十月。(4-6月的繁殖季禁止游人进入中心湖区和河岸周围约50米左右)</h3><h3><br /></h3><h3>湖畔有四个游览区 - Glänås,Väversunda,Svälinge和Hov。有游客中心,停车场,野餐桌和垃圾桶。Glänås和Svälinge有深入湿地的木板步道。</h3> <h3>Refference:</h3><h3><br /></h3><h3> 维基百科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h3><h3><br /></h3><h3> http://www.takern.se/tfhome.html</h3><h3><br /></h3><h3>https://www.dezeen.com/2012/11/09/takern-visitor-centre-with-thatched-walls-by-wingardhs/</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