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马达加斯加位于南半球,在非洲大陆的东南方,是世界第四大岛屿,非洲第一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靠近留尼旺和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岛在亿万年前与大陆脱离,岛上的生物在相对隔离的自然环境下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野生世界,人们赋予了它一个略显悲情的名字——“被时间遗忘的孤岛”。</h3> <h3>来马达加斯加对于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达加斯加对中国人是单方面免签,所谓的单方面免签通俗一点说就是你可以去马达加斯加落地签,但是中国边检不放行,只能从第三国入境方可。国内去马达加斯加也没有直航,从第三地转机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免签的迪拜!那最短时间的也是20多小时飞行时间的航班,初入马达加斯加貌似困难重重。</h3> <h3>转机的困难可以克服,但是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落地以后。马达加斯加是贫穷国家,首都塔那那利佛机场很小。下飞机前我就提醒伙伴们,得抓紧时间入关,要是拖在后面会比较麻烦,塔那那利佛机场海关人员的索贿可是出了名的!</h3><h3> 填入境卡,缴纳27欧的落地签费用,等行李这三个规定动作一做完就莫名的发现我们几个中国人落在了最后。机场的开箱检查成了索贿的手段。被要求盖边检章则成了索贿的最后机会。马国的初印象之差,直接影响了同行伙伴们的情绪,我知道他们心里在嘀咕着这将是什么样的旅程呢?同时我也知道,只要出了马国首都,那里就是伊甸园!</h3> <h3><font color="#39b54a">马达加斯加首都街景</font></h3> <h3>马国首都:塔那那利佛,脏乱差!来马达加斯加旅行,主要的目的地就是北边的贝岛和东海岸,或者是去西南边去看猴面包树,首都除了转机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曾考虑过越过塔那那利佛,直接飞贝岛开始行程。但是,无奈没有航班可以取代,只得硬着头皮进出首都了。</h3> <h3>从机场到酒店,我在国内时就在在网上包了车。如果不包车,也有大巴车去市区的,只是😊……只是,一车人要满满当当的拉个40-50人才会罢休的!更重要的是除非你戴着口罩,否则严重的体位是受不了的。</h3><h3> 从机场去酒店的路上,沿途看着破败的房子,赤脚的行人,乞讨的孩子们,很难把它与人们所称的"人类最后的伊甸园"联系在一起。</h3><h3> 幸好在首都只是中转。而第二天,我们的同行者,三位法国朋友就会与我们汇合了。我们就像逃离似的从机场到的酒店。在马达加斯加,高档的酒店或者餐厅都是法国人开的,我们住的酒店也是如此。入住了酒店,立即与酒店外变成了二个世界!</h3> <h3>次日清晨,法国朋友如约而至。在我们的团队会合之后,即将正式开始奇妙的马达加斯加旅程了!在法国朋友的陪伴下,才走出酒店,在大街上大摇大摆的去换汇。马国的货币叫阿里阿里,汇率是1人民币对换大概340阿里阿里。换个100欧就是34万。</h3> <h3>马达加斯加在1896年从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沦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6月26日宣布脱离法国独立,建立第一共和国,这前后被法国统治了60多年。法国人在殖民的过程中也把他们的文化、风俗带到了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现在仍然保留着很多法国人统治时期的影子,法式的饮食、文化、宗教也浸入到马达加斯加人的生活中。在当地,你可以看到街道上本地人用头顶着一大箱的法式长棍面包慢慢走过;几乎每家酒店准备的早餐都是法式的;法语成为青年人交谈、学习的第一语言;天主教是马达加斯加第一大宗教。</h3> <h3><font color="#39b54a">头顶载物的本领,我们都试了,都失败…</font></h3> <h3>在飞往Nosy Be 之前,法国朋友帮忙找到一家法餐厅,里面基本都是法国人在用餐。巧合的是同行的伙伴今天生日。而我在国内时,就麻烦让酒店的老板在这天预定了生日蛋糕,刚好我们中法团队,在今天一起为朋友庆生。相信在他的记忆中,在马达加斯加的这次生日Party一定不是最热闹奢华的,但是我相信一定是最不同,最难忘的……</h3> <h3>从首都塔那那利佛,飞到北部的Nosy Be 只需要1小时。Nosy be 在很大程度上被法国人"占领"了。游客主要来自法国(50%以上)、留尼汪、美国、英国、瑞士、德国和意大利等。主要旅游点是努西贝岛、圣玛丽岛。 </h3><h3>而白色的沙滩和碧绿的大海让我们忘却了在塔那那利佛的遭遇,貌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h3> <h3>我们住的酒店就在海边,听涛观海很是方便。就悠闲的在海边晒着太阳,看着放牛娃把驼峰牛赶进大海洗澡……</h3> <h3>提及马达加斯加,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它的生态系统的独一性和完整性。马达加斯加属于极度贫困国家,工业及其薄弱,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出口收入的70%来自农业。2011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3%。全国可耕地880万公顷,已耕地280万公顷。土地肥沃,气候适合各种热带、温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耕地三分之二以上种植水稻,其他粮食作物有木薯、甘薯、玉米等,粮食不能自给。</h3> <h3>我们在Nosy be岛上领略马岛的生态完整性。Ylang_Ylang树上的花朵是做香料的主要原料,La vanilla,用做Channel 5℃的主要成份。自然而然,只有在马达加斯加看到的狐猴让人眼中一亮,这些狐猴甚至会跳在你的肩头讨食物吃。</h3> <h3>狐猴(Lemur),生活在马达加斯加东部地区,它们是拥有回声定位能力的哺乳动物。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是狐猴的最后的避难所,除了这座岛屿,这种长有一双美丽大眼睛的灵长类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消失了。也就是说,世界上只有在马达加斯加才可以看到狐猴啦!</h3> <h3>狐猴能够生存下来,要归功于它们在马达加斯加岛和附近岛屿上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缺乏危险的敌人使它们得以繁衍生息。200年前白人对那片土地的殖民统治,打乱了整个进化轨迹。那是狐猴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大威胁。</h3><div><br></div><div>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已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所有的狐猴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乱砍滥伐是导致狐猴生存危机的最主要原因,狐猴赖以生存的空间已经减少了90%。</div><div><br></div><div>尽管狐猴的生存状况日益严峻,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但狐猴仍然是最不为人类所了解的动物之一。人们对狐猴的了解甚少,甚至无法确定现存的狐猴究竟有几种。保护狐猴的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做到,那就是教育居住在当地的土著人,给他们足够的经济援助,使他们摆脱落后的状态,以此来保护当地责任感贵的自然资源。值得说明的是,这是一个从进化史的角度来看使我们更接近祖先的动物种群。</div> <h3>与狐猴的握手让人难忘,只是它的尾巴你是断然不可触碰的。狐猴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特有的一种小型灵长动物。它们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在梦工厂大片《马达加斯加》里卖力表演,还给了科学界不止一个惊喜:在埃及新发现的一种化石表明,狐猴及其它灵长动物在进化史上出现的时间比原先认为的要早得多;另外,科学家新发现了5个新的狐猴物种。</h3> <h3>保护狐猴和其它珍稀物种的根源是要保护森林植被。可是,红木做为马国的重要出口木材还能经得起多久的金钱诱惑呢?马国70%的红木出口是到了中国,之后就变成了昂贵的红木家具。我们能做到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吗?</h3> <h3>手抓小鳄鱼是保护区工作人员看到我怕鳄鱼时,故意让我抓起来的。当鳄鱼长到1岁半时,就不能用手抓了…</h3> <h3><font color="#39b54a">这只陆龟370岁了</font></h3> <h3>Nosy be ,贝岛。是马达加斯加乃至全世界几个最佳潜水地之一。伙伴们对于潜水兴趣不大,可是对于戏水却极有兴致。于是,包了独木舟体验一下最原始的捕鱼方式。几个人坐进掏空树干的独木舟里还是小有担心的,但是独木舟两旁的辅助支点不至于一个大浪拍来时侧翻,让大家放心不少。独木舟在海面上漂行2小时后,担心消逝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漂浮的感觉,像极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水的颜色,那个美啊!</h3> <h3>离开Nosy be 是在一个及其安静的早晨。我们包的船是在酒店门前的海滩边接的我们,是不是很VIP? </h3><h3>在日出时离开美丽的Nosy Be,我们驶向Diego方向。在去Diego的途中,老菲特意给我们在Nosy Komba这个小岛靠岸吃午餐。及其美丽的海景,总是百看不厌!</h3> <h3>Nosy Komba,这个小岛更是寂静。若不是我们走进了这里,这里也近乎与世隔绝。岛上的人却喜欢这样的与世隔绝。听老菲指着山头的一片烧焦了的林地说:"前几年,有中国商人看到商机,想在这里建造宾馆。砍伐的过程及其麻烦,于是中国商人一把火烧了林地,想很快捷的解决问题。但是,在当地人扑灭大火后不干了。他们坚决不同意在这建造宾馆,他们不欢迎过多外来人员。" 老菲特意说,他不相信火是中国人放的,应该是当地人放的。但是,当地人喜欢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确实真的。</h3> <h3>于是,我对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子竟心生好感了。看他们的染布晒在海边,看他们的孩子在听课,看他们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副动图。</h3> <h3>岛上依然是狐猴们的乐园。老菲指着临近的几个无人岛说,"那里都是狐猴的领地"!真希望那里一直保持着无人状态。</h3> <h3>La Vanilla,马国最贵重的经济作物!</h3> <h3>在这里知道了怎么区分龟的雌雄了!你们想知道吗?私信我,我告诉你,这里保密!</h3> <h3>终抵马国北部大岛——Diego,在地图上这个岛标注成Antsiranana. Diego要比贝岛大,这里实际上是三面环山的海湾,出了海湾就是浩瀚的印度洋,同时这里也有很多蓝宝石矿。</h3><h3>老菲在这里有个相处了10几年的朋友了,就是图中的渔夫,老菲说这个渔夫救过他的命。也是在10几年前,老菲驾着小渔船出海,不巧遇到了台风。无能为力的他任凭台风吹着小船向深海飘去…在那一刻,他的这位朋友驾着捕鲨船赶到,费尽力气把他从小渔船里救了出来……说到捕鲨,我打断了老菲的回忆。"鲨鱼!?</h3><h3>"是的,鲨鱼。这里有很多鲨鱼"。老菲答到。</h3><h3>看到我的惊恐,老菲补充到:"鲨鱼现在在Diego已经不多了,因为中国和东南亚鱼翅市场的大量需求,这里的渔民在捕杀鲨鱼10几年后发现鲨鱼的数量减少的厉害,很多渔民已经洗手不干了,当地政府也对捕鲨有了控制",老菲说着还遥指着一个建筑物,说那就是鱼翅冷冻加工厂。我恨恨的看过去,却不想再望第二眼。老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到"也许是中国香港人或是广东人对鱼翅的需求大吧!"</h3><h3>10几米长的鲨鱼,只为了那点鱼翅,我观察着渔夫的举止,问老菲,他们怎么捕鲨呢?老菲说,他们会在穿行驶的过程中扔进一条带血的大鱼,鲨鱼就会闻味而来,继而就上钩了……</h3><h3>陷入沉思的我被老菲手指的方向打断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海水的颜色变成了绿色,美丽的绿色!"这里滩涂浅,没有鲨鱼,适合潜水和游泳!"</h3> <h3><br></h3><div>我看了看美丽的海面,又看了看渔夫和他一家人。因为马达加斯加的本土文化中十分崇敬祖先、信奉原始宗教。会通过占星术来布置家里的装饰以及家具的摆放、家庭为单位的郊游通常会去对家族或部落有重大意义的地方。马达加斯加人对于非洲的认同感不强,由于早已脱离非洲大陆自行发展,并且很早就有东南亚人迁徙过来,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使得马达加斯加的本土文化更多的偏向于亚洲,这里的建筑与非洲大陆的房屋截然不同,却与东南亚地区的房屋极其相似,另外马达加斯加语也属于印尼语族当中的一种。马达加斯加成为了亚非欧三洲文化的汇融地。就是因为这种特殊文化,为我们服务的渔夫也是全家齐上阵。在我们玩耍的过程中,他们为我们烹饪的海鲜野餐也在如画的翡翠海边开始了。</div> <h3><font color="#39b54a">请点击播放视频</font></h3> <h3>美丽的翡翠海就像一幅画!记得我当时发手机拍的照片时,朋友问我这图是下载的还是原图?</h3><h3>我只能说,翡翠海比手机拍的还要美丽!</h3> <h3><font color="#39b54a">特别喜欢这张图,严禁盗用啊😄</font></h3> <h3>偌大的海岛上就我们几个人,白色的沙滩和碧绿色的海水,满沙滩跑的螃蟹,和慢悠悠打着秋千的当地人,活脱脱一副美丽画卷。这样的美景,还急得起来吗?</h3><h3>是的,在非洲,干什么都慢悠悠的,急不起来。任何餐厅,从点餐到吃饭一般都是一个多小时,你要的啤酒,让服务员在拿来的路上再带一瓶可乐时,他们是做不到的,他们会示意你不要着急,宁愿多跑几趟也要按照顺序进行……经过了几天的游玩,朋友们也适应了慢条斯理的方式,都打趣说这个上餐速度在国内早倒闭了!是啊,我们发展的太快了,生活节奏也太快了,无论干什么都急匆匆的,耳朵里听到最多的词汇可能就是:麻利些,快些,快快快……。仔细想想,也不是只有落后国家才慢悠悠的。在发达的欧美国家,也是悠闲的慢节奏,貌似是日本是个例外,也是急匆匆的节奏……好吧,伙伴们在游完翡翠海之后,晚餐想自己做着吃,避免慢悠悠的节奏,并且是做鸡吃!还邀请法国朋友同吃!过程自然是一地鸡毛,哈哈哈😄……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