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养儿》读书笔记

咖啡豆豆

<h1>  《下乡养儿》这本书拿到后,不过两个半天时间就看完了一遍。文字简单平实,插图自然拙朴,讲的都是关于养育孩子的琐碎小事。觉得就象跟小区里哪位妈妈一起边散步边闲聊一样。</h1> <h1>  作者冯丽丽跟同样做文字工作的先生养育了一个女儿“天天”。跟天下绝大多数爸妈一样,作为未经培训通过考核即无证上岗的菜鸟父母,竟然让女儿在幼儿园进校起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女儿无法适应入园生活的各种“规矩”,拒绝接受同学和老师,不能融入集体。</h1><h1> 夫妇俩认为这个学校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想通过换学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结果学校一连换了五个,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女儿出现了惧怕上学的心理问题,一家三口昼夜颠倒,生物钟完全混乱了……</h1> <h1>  在心理导师乔老师的鼓励下,天天爸爸带上母女俩到乡下租了个小院子生活,开始试着改变女儿越来越胆小的问题。</h1><h1> 为了更多地陪伴孩子,夫妇俩甚至都辞去了固定工作,只以写作和为出版社校对稿件维持生计。</h1> <h1>  乡间单调、清苦,都是些最基本、最原始、但城市楼房里不可能实现的田园生活:养狗、养羊、养兔、养鸡、养鸭,挖土、种菜、种瓜……小女孩很快喜欢上了农村,并且融入其中。</h1><h1> 在乔老师一步步的细致指点下,一家三口都在变化。天天也慢慢成长起来,学会了买菜、做饭、洗衣、放羊、照顾畜禽、结交朋友、承担责任。</h1> <h1>  乔老师告诉天爸天妈:“天天本来就是棵小树,是你们两个大树使劲给她遮风雨,也遮住了阳光,她才没有长壮。现在你们让出了空间,天天才开始自己成长。”</h1> <h1>  天爸天妈一开始是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女儿,在孩子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时坚持送她去学校,又在遇到问题时选择退缩,以致情况越来越糟。但幸好他们懂得自省,知道学习,接受意见。用了四年的乡间生活时间,终于调整好了自身以及女儿的状态,让孩子以健康的心态坦然积极地重新回归到校园中。</h1> <h1>  而天爸天妈有幸遇见乔老师,“是因为他们有幸没有像许多其他成年人那样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他们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能认真检讨自己,有不依常规付诸行动的勇气。”</h1><h1> 育儿就是育己,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问题。</h1> <h1>  </h1><h1> “世界上最艰难的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爱他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离开,去过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h1> <h1>  帮助了天天一家的乔老师,讲了自己是怎么走上帮助“问题儿童”这条路的:乔老师大学毕业后做老师,有一个漂亮聪明、成绩拔尖的女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当不了自己长期保持的第一名而精神分裂,父母绝望,家庭崩塌。这件事让乔老师深思“那些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于是去报考了教育专业研究生,希望能够比较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br>  但上完研究生,仍然没有找到答案。然后就去做了幼儿园老师,从孩子们最小的时候开始观察、思考。最后明白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是很脆弱的。”所以,乔老师从自己身边开始,帮助一个一个脆弱烦恼的孩子,让他们变得强壮快乐。<br> 乔老师的先生说:“可是教育制度不改变,人们的观念不改变,你这样一个个地帮,有多大的意义?最终能帮得了几个孩子?”</h1><h1> 乔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海滩上有一大片搁浅的鱼在艰难呼吸,一个小男孩一条一条把鱼捡起来,把他们一条一条抛回大海。有人问:‘这么多的鱼,你才能救多少?谁又会在意?’小男孩一边往大海里抛鱼一边说:‘这条鱼在意,这条鱼也在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