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吹来俄罗斯风

心之寻

<h3>  五月的鲜花,装点着美丽的大地。在这美好的季节,我期盼多时的俄罗斯之旅启程了,经过近11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踏上了欧亚大陆北部这片广袤而又古老的土地。</h3><div> 俄罗斯,一个令人心情复杂的国度。抛开历史的恩怨不说,近现代也是错综复杂,纠缠不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苏联电影、歌曲、文学对我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我们崇拜卓娅、保尔.柯察金,不耻冬丽娅。中苏交恶,我们恨他们背信弃义,也曾上街高呼打到苏联修正主义,虽然完全不懂什么是修正主义~正是缘于这样的苏联情结,所以一直以来都有想去看看的想法,这次终于成行,心里难免有些小小激动~ </div><div> 俄罗斯很大,八天短短的行程只够我们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有时甚至是惊鸿一瞥,但俄罗斯精致多样的建筑,特别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各式各样的教堂,璀璨的文化艺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iv> <h3>彼得大帝,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这是伫立在十二月党人广场中央的彼得大帝的青铜骑士像,他马蹄下的长蛇,象征着阻碍他前进的一切障碍。圣彼得堡是300多年前彼得大帝从瑞典人手里夺过来的沼泽地,他当时颁布了一条奇特的税收法令,就是所有过往船只都要用石头纳税,大船30块,小船15块。正是有了这些石头,才有了后来的沙俄首都彼得堡,与莫斯科相比,这里更具有皇家风范。冬宫里的一幅巨幅油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战败了的瑞典王匍匐在彼得大帝的马蹄下乞求饶命,大臣们纷纷看向彼得请求指示,而此时彼得大帝的眼睛却看向了远方,思绪早已在想怎样将整个欧洲收入囊中了。彼得堡1924年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又恢复了原名。其城市建设精致美观,古城建筑保存完好,几乎每座楼房的外墙上都有精美的人物浮雕。</h3> <h3>圣伊萨基耶夫救世主大教堂,世界四大教堂之一。俄罗斯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信奉东正教,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供奉圣母。</h3> <h3>教堂门前,绿草如茵</h3> <h3>十二月党人广场边小憩</h3> <h3>圣彼得堡美称北方威尼斯,大小河流遍布,各种桥梁400多座。涅瓦河,俄罗斯四大母亲河之一,她赋予了彼得堡城灵魂,也奠定了浪漫俄罗斯的基调。</h3><h3>河上有一座特洛伊索桥,这座气势雄伟的大桥宛如一件艺术品,更为绝妙的是它会在午夜后呈中国八字形断开,以便过往船只通行。</h3><h3>十月革命时,炮击冬宫的一声炮响就是来自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巡洋舰。</h3><h3>照片上河对岸的绿房子就是冬宫</h3> <h3>涅瓦河右岸的彼得保罗要塞</h3> <h3>涅瓦河左岸的俄罗斯炮兵博物馆,里面收藏各类武器85万件,既有古老的剑戟也有现代化的大杀器,所有可称作“枪炮”的武器均被陈列展出。</h3> <h3>埃及人送的狮身人面像,但象征尊贵的胡子却被不服的埃及人削掉了。</h3> <h3>涅瓦大街。亲身体验了一把果戈里短篇小说《涅瓦大街》中所描述的城市风貌和故事场景。</h3> <h3>逛完涅瓦大街,向冬宫奔去</h3> <h3>冬宫始建于1754年,原为沙皇皇宫,现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馆内拥有300多万件藏品,均为来自本国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品、油画、雕塑、家具和工艺品等。</h3> <h3>宫殿内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流光溢彩,极具奢华</h3> <h3>约旦楼梯</h3> <h3>沙皇宝座</h3> <h3>冬宫里面的藏品有300万件之多,纯金打造的金孔雀是镇宫之宝之一,据说在某些政要来时孔雀会开屏,一旁的猫头鹰等也会旋转鸣叫。我们虽然无缘得见,但电视屏幕向游人演示了孔雀开屏的全过程。</h3> <h3>冬宫里的达芬奇早期作品,又是一件镇宫之宝。</h3> <h3>冬宫广场,中央为亚历山大纪念柱,该柱落成于1832年,是为纪念沙俄击败拿破仑军队的入侵而建造的。对面是原总参谋部大楼。</h3> <h3>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教堂的东面竖立了94根科尼斯式柱,里面供奉着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据说喀山圣母曾三次显灵,第一次是蒙古战争时期,第二次是俄法战争时期,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东正教皇向圣母祈祷,圣母托梦说寒流将再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冻死过半,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手无法扣动扳机~但喀山圣母每次显灵后都会消失。俄罗斯人民相信当俄罗斯再次出现灾难时她将会再次显灵。</h3> <h3>教堂里做弥撒的教徒虔诚而投入</h3> <h3>彼得夏宫皇家园林,夏宫坐落于芬兰湾南岸,是1714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并亲自督造的,因而又称彼得宫。因其豪华壮丽的建筑风格,极尽奢华的内部装饰,藏品精致绝美而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h3><h3>夏宫里有两个当年女皇用搜罗的中国珍宝布置的"中国厅",但这两个厅不准停留,理由是人流聚集会产生过多废气,对珍贵的中国文物产生破坏。</h3> <h3>夏宫分为上下两个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大宫殿前有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有37座金色雕塑,29座潜浮雕和若干小雕像,64个喷泉和两个梯形瀑布。最大喷泉高21米,是专为纪念俄国与瑞典21年北方战争而设计的。</h3> <h3>金色群雕</h3> <h3>下花园,我身旁的运河的尽头就是波罗的海芬兰湾,远处就是波罗的海。 </h3> <h3>随处可见的小喷泉</h3> <h3>叶卡捷琳娜宫又称皇村,位于圣彼得堡以南约25公里处,是1717年彼得大帝为其第二任妻子、皇后叶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别墅。也是其女儿伊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及尼古拉二世最喜爱的郊外行宫。叶宫宫殿长达306米,超过了俄罗斯巴洛克时期的所有建筑。天蓝色的外表耀眼夺目,除了体现女性的柔美妩媚风韵外,还洋溢着喜庆气氛,造型丰富的雕塑和凹凸有致的结构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得单调呆板。皇宫教堂那五个圆葱头式尖顶在碧空下金光灿灿,几乎从园内任何地方都可看见。</h3><h3>叶宫里最耀眼的当属琥珀屋,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俄罗斯彼得大帝的礼物,墙面镶嵌有6吨多的琥珀和名贵珠宝,闪耀着从柠檬黄到金红色,人类可以想象的黄色系中一切的色彩,美得得令人窒息。“二战”期间,这座宝屋被纳粹劫掠窃取。直到圣彼得堡300年(2003年)纪念的时候,才由俄国巧匠重新复原出了当时的面貌。由于太过珍贵,所以不允许游人拍照。</h3> <h3>金色走廊</h3> <h3>舞会大厅</h3> <h3>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基典礼。和冬宫夏宫一样,叶宫的每幅油画甚至每件藏品里都藏着故事与传奇。</h3> <h3>游人如织</h3> <h3>叶宫花园一步一景,美得炫目。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气息仿佛还弥漫在园中。它于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湖里海鸥自由飞翔,在这个国度,人和动物和平共处,随地可见成群的鸽子和乌鸦。乌鸦是俄罗斯的国鸟,向日葵是国花。</h3> <h3>叶宫门前,艺术家在自由表演</h3> <h3>普希金雕像。由于叶宫的缘故,当时的皇亲国戚们纷纷在叶宫附近修建别墅,所以此地又名皇村,普希金曾在这里的贵族中学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后改名为普希金市。本来期望在此绿野寻芳踪,探访“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足迹,但导游催促得紧,对普希金雕像只能惊鸿一瞥,生生留下一段深深的遗憾。</h3> <h3>行车路过普京在圣彼得堡的行宫</h3> <h3>海军学院大楼,尖顶上是一船帆</h3> <h3>滴血大教堂又名复活教堂,它的建造源于一个血腥事件。公元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意党”极端分子的暗杀。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投掷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亚历山大二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势,结果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弹在他脚下爆炸,亚历山大二世双腿被炸断,被送回冬宫几小时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公元1883年,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这座教堂,祈求父皇能够复活。</h3><h3> 教堂外观是花花绿绿的洋葱头顶,轮廓美丽,与古老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内部则嵌满了以旧约圣经故事为体裁的镶嵌画,镶嵌这些画用了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而这些马赛克是由意大利产的不同颜色大理石及俄国产的宝石精致加工而成的。</h3> <h3>至此,我们的金环三古城(苏兹达里,弗拉基米尔市以及谢尔盖耶夫镇)之旅开始,也终于明白了所谓的金环古城就是围绕莫斯科的卫星小镇。这是金环古城中最经典的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此修道院是俄罗斯驰名世界的宗教圣地,是东正教精神和文化中心,也是俄罗斯最高的修道院。此为修道院出口。</h3> <h3>圣母安息大教堂。这只是修道院教堂中的一个,她前面有圣泉,教徒在那里虔诚地净面洗手,饮用圣水。我也如法炮制,仿佛得到了神的庇佑,如沐甘霖。</h3> <h3>修道院里,孩子们在亲吻十字架</h3> <h3>修道院里的神学院。我们看到的身着黑色长裙的神职人员,面容柔和,歌声宛如天籁。</h3> <h3>俄罗斯中世纪古镇风情~各种教堂</h3> <h3>这次俄罗斯之行,我们见得最多的就是教堂,仅谢尔盖耶夫这个小镇上就有100多座。</h3> <h3>晚霞下的骑士</h3> <h3>谢尔盖耶夫小镇景色,一栋栋色彩艳丽的木房子星罗棋布</h3> <h3>春色田野,梨花盛开。弗拉基米尔镇很小,但风光迤逦,景色迷人,路上白桦树成排,蒲公英遍地,看不见多少农作物,当年的集体农庄早已不见了踪影。这里人口还不到一万,但每年来的游客却多达百万。据说当地人不愿政府为他们修建铁路,宁肯落后也要保留原始的自然风光。这次俄罗斯之行我们发现这里的基础建设并不好,特别是道路,像莫斯科从早到晚塞车,因为道路不多且陈旧,而圣彼得堡就一条涅瓦大街,不管你去哪里都只能经过这条大街。这与我们“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是多么的不同。</h3> <h3>农家小屋前留个影</h3> <h3>乡村博物馆里的民居。</h3> <h3>农家小院</h3> <h3>和我们农村一样</h3> <h3>秋千架</h3> <h3>终于来到心中的圣地红场。这次到俄罗斯最想看的就是红场、克里姆林宫和冬宫,后两者如愿以偿,唯独红场因为有活动而不能如愿,让我们心生万分遗憾。只好在其外围留个影,身后是圣瓦西里大教堂。</h3> <h3>红场是俄罗斯的著名广场,也是莫斯科的象征。红场之所以吸引人,只因她总与阅兵联系在一起,特别是1941年那次著名的大阅兵,当时德军已兵临城下,红军战士们在大雪纷飞的红场接受斯大林检阅后直接奔赴前线,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悲壮。</h3><h3>红场并不大,斜长方形,据说只有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但周边俄式的特色建筑云集。长边的两侧,西端是克里姆林宫,东端是古姆百货商场和喀山圣母大教堂;而两条短边,南端为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北端为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背向红场一侧,矗立着莫斯科保卫战功勋元帅朱可夫骑像。</h3><h3>照片中那红色的城墙下就是红场,依稀看得见一排排像椅子样的东西。列宁墓在照片的左边,阅兵时首脑们就站在墓顶接受士兵们的致敬。</h3> <h3>这就是功勋元帅朱可夫雕塑</h3> <h3>无名烈士墓,地上燃烧着长明火。这火自1968年点燃至今从未熄灭。</h3> <h3>克里姆林宫,因为闻名世界的建筑群而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是旅游者必到之处。曾是沙皇的皇宫,现在是俄罗斯总统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地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遗产。</h3><h3>在克宫,游人只能按地上划的斑马线行走,不能越轨。</h3> <h3>克里姆林宫里普京办公的地方。</h3> <h3>普京在克里姆林宫里的直升机停机坪</h3> <h3>克里姆林宫一角</h3> <h3>克宫里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大教堂里。在这里举行俄罗斯统治者的加冕礼,选举东正教教会领导人,重要战事前举行祈祷仪式,宣读国家法令等。</h3> <h3>克宫里的天使报喜大教堂,用于莫斯科大公和俄罗斯沙皇家人做礼拜。</h3> <h3>天使长大教堂,是为纪念俄罗斯军队的庇护者米迦勒天使长而建。</h3> <h3>俄罗斯历史博物馆</h3> <h3>神气的克里姆林宫卫士</h3> <h3>换岗</h3> <h3>邂逅文艺兵</h3> <h3>克宫里的郁金香花园</h3> <h3>走到哪里都爱花</h3> <h3>俄罗斯国家大剧院</h3> <h3>克宫里沙皇时期的炮王</h3> <h3>克宫里的大钟</h3> <h3>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h3> <h3>列宁山上观景台,可以鸟瞰莫斯科城</h3> <h3>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其扶梯又高又陡行驶速度还特别快</h3> <h3>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外,照明灯具也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h3> <h3> 此行我们还参观了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此公墓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有2万6千多名俄罗斯各历史时期的名人长眠于此,他们为俄罗斯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有不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如赫鲁晓夫、叶利钦、王明,女英雄卓娅,作家果戈里、契科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芭蕾舞艺术家乌兰诺娃等。而且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园里树木有序、鲜花点缀,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在俄罗斯人的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圣地……</h3><h3> 此外我们还逛了古姆国立百货商店,此商店位于红场东侧,克里姆林宫的后面,于1921年由列宁下令建造。商店共有三层,极具欧洲建筑特色,宛如宫殿一般,无论是建筑还是装饰处处都透着艺术气质,像座精美的艺术博物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