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中学七五级五三班》

之放

<h3> 在潞河中学一百五十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最动荡的岁月里曾经飘逝过一叶“小舟”,它是由四十七个普通家庭儿女相聚而成的“潞河七五级五三班”。人们常说“缘分”,“缘分”的最好解读就是在万万众生中能成为同学的那些人,他们的相识相知。五三班就是这四十七位有缘人的“大家庭”。</h3><h3> 时间飞逝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再次相聚在二零一七年四月十六日。本文呈现的是“潞河七五级五三班”本次聚会和过往的影视图片,与大家分享。</h3> <h3>百年名校《潞河中学》</h3> <h3>毕业合影 (最美:回不去的同窗岁月,模糊了的集体记忆) </h3> <h3>校史馆</h3> <h3>毕业四十年聚会,红楼前留影</h3> <h3>毕业四十年聚会,校门前留影</h3> <h3>红楼情、同学情</h3> <h3>漫步校园</h3> <h3>班中如花姐妹</h3> <h3>“潞河七五级五三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跨越四十年岁月时空,再相聚的我们还是那样无拘无束的说着、唱着、笑着。一同漫步校园,一起重温校史,相互诉说着久别的思念,那温情久久荡漾在潞园。<br></h3><div>同学们还坚持着我们特有和纯真的友谊。相逢是首歌,曲中有你也有我,唱出的正是我们那浓烈的、恒定不变的“潞河七五级五三班”的同学情!</div> <h3>具有近代美国折衷主义风格和中国传统手法的潞河建筑,是潞河特有的一道风景。我们曾经就是在这里一起听课、一同学习、一起嬉笑玩耍。</h3><h3><br></h3><h3>潞河建筑的今与夕:</h3> <h3>谢氏楼(Steffield Hall) <br></h3> <h3>红楼</h3> <h3>卫视楼(William Hall) </h3> <h3>人民楼</h3> <h3>卫氏楼(William Hall) </h3> <h3>人民楼</h3> <h3>文氏楼(Wanner Hall) </h3> <h3>解放楼</h3> <h3>毕业二十年聚会</h3> <h3>小聚小酌</h3> <h3>四十年的光阴如梭飞逝,我们青春不再, 白发占头。学校生活的桩桩幕幕,还是那么清晰的在你我的记忆里,仿佛就在昨天,让人激动不已!尤其当大家步入社会,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历了世事的沉浮,才发觉 同学间的友谊是一生割不断的情,躲不开的缘,愈久愈纯正,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人生沉浮几十载,同学情最真。这种情和真是人一生的无价财富,值得我们去珍惜。</h3><h3><br></h3><h3>四十年的分别和牵挂,是我们完美的相约理由。 人生能有几个四十年!我们真的该在碌碌忙忙之中找点闲暇,去往事里走走,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重温共忆同窗往事、共享再相逢的欢乐,让同学间溪流不断的友情滋润依然青春的那片心田,我们相约,我们相聚,我们再相见!</h3><div><br></div><div>时光虽然带走了青春韶华,却带不走你我同窗的深厚情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潞河七五级五三班”,我们永远是同学!<br></div><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