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阵地-平孟弄平炮台山

林哥

<h3>炮台山位于祖国广西中越边境那坡县平孟镇东北约2公里的弄平村东侧旁,海拨1000余米,三面陡峭。</h3><h3> 山上只有一条崎岖弯弯曲曲小路通往山顶。弄平炮台古迹是清朝广西提督苏元春于光绪22年(1896年)建成的广西边关防御遗迹,也是苏元春当年在广西边境上构筑的165个炮台中最后竣工的一个。</h3> <h3>苏元春,清未湘军将领,中法战争中助冯子材防御法军,后留广西镇守,中法战争后,他在千里边境线上修建了165座炮台和碉台,109处关隘,66个关卡,这些设置位于今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市县沿边地区,因其多以城墙相连,故称有“南疆小长城”美誉。</h3> <h3>通往山顶的小路。</h3> <h3>2016年4月我们一行二十余人的原驻守平孟边关老战友,长途跋涉重登弄平炮台山。</h3> <h3>崎岖的小道就在眼前,三十多年前还是一条羊肠小道,现在已修成梯级水坭级步了。</h3> <h3>当年的支前老模范梁哥亲自领着我们一行登山。</h3> <h3>你看,弯弯曲曲的小道,爬上去何等容易。</h3> <h3>90年代初部队重修炮台山小道树立的碑坊。</h3> <h3>又陡又峻,几十年了,体验重走这条熟悉的小路多不容易啊!</h3> <h3>炮台山全貌。</h3> <h3>当年防御作战期间留下的防炮洞。</h3> <h3>炮台山正前门。</h3> <h3>炮台山主峰顶上焕然一新的古炮台。</h3> <h3>经30分钟,战友们终于爬上了主峰。</h3> <h3>与当年老民兵梁哥在炮台前留影。</h3> <h3>当年我驻守炮台山阵地时睡过的床铺位置。</h3> <h3>鲜艳的军旗再次在炮台山上飘扬。</h3> <h3>炮台山,终身难忘的阵地,今天我们终于又见到你美丽的俊容。</h3><h3> 难忘的1983年12月,我随所在二班奉命换防驻守于此,担负了该阵地防守阵地重任。往事沥沥在目,多少个日日夜夜,战友们为了保卫祖国边疆、保卫人民幸福生活风餐饮露、云当蚊帐雾当被牢牢守住了阵地,生活上我们克服重重艰难困苦从没怨言,执行勤务不分风雨寒暑、白天黑夜一丝不苟。</h3><h3>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为了守住阵地,我们必须战胜孤独。阵地上文化单调,我们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创办了羽毛球场、乒乓球桌、山水盆景。阵地上缺乏绿色蔬菜,我们利用房顶和阵地周边空地种下时令果蔬,阵地上没有足够的坭土怎么办?每逢战友们下山采购给养和执行勤务时用军用挎包一袋袋坭土往挎包里装满背上山来,长年累月,一畦畦的菜地就呈现眼前。</h3><h3> 1984年4月2日始我所在班在阵地随所在部队再次对我边境长期挑衅的越军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炮火自卫还击战。</h3><h3> 四月二日下午三时许,驻广西边防各师炮兵部队万炮齐轰,对长期蚕食我领土进行武装挑衅的越军进行了炮火还击,我平孟当面之敌阵地顿时一片火海,表面阵地完全被我军炮火覆盖,一个个驻兵点、屯兵洞、炮阵地、地暗明碉堡、工事随着我强大火力轰击飞上半空,越军抱头鼠窜、叫爹喊娘、一片今狼藉……。</h3><h3> 为了压制敌反击炮火,团指挥所命令我班用高射机枪消灭敌长排(白)山炮兵观察哨,顿住全班各就各位利用有效射程火器向越炮观指猛烈开火,经十五分钟激烈战斗,当场敲掉了这个越军炮观指挥哨。</h3><h3> 接连两月余的战备作战考验着我们每个年青的战友毅力和意志,没有一个人说过苦,说过累,说过艰险。印象最深刻的是阵地上给养困难,饮用水困难,但困难又怎么了,难不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水,我与班里两位战友携带武器利用夜暗下山往弄平村抽水房抽水上山(连同八号阵地一并供水)。三十多年前的炮战在炮台山参战的战友是:排长彭干生;班长易文亮、副班长吴华功、我与朱光化、凌飞志、易继福、吴家松及还有一位忘记名字82年湖南永州兵。</h3><h3> </h3><h3><br></h3> <h3>84年度被师评为先进阵地。</h3> <h3>岁月悠悠,当年的炮台山阵地随着中越关系正常化的恢复,昔日烽火硝烟已渐渐散去,炮台山仍巍然讫立在祖国的边防线上。</h3> <h3>中越两国美丽田园山水尽收眼底,构成一幅美丽的独特风景。</h3> <h3>炮台山下中越边境。</h3> <h3>炮台山,1984,我终生难忘的地方!</h3><h3> 但愿中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同创美好明天。</h3> <h3>当年炮台山上的我。</h3> <h3>1984年冬,我在炮台山上的最后留影。</h3> <h3>战斗在平孟前线留影。</h3> <h3>1985年冬留影。</h3> <h3>1983年6月,我在平孟关的留影。</h3><h3> 往事如烟,转眼三十多年飞逝已去,但是,从军保卫祖国边疆往事沥沥在目,平孟有我和战友们青春岁月的足迹,但愿在平孟战斗过的战友们从中寻找到自己当年激情的青春岁月,给自己留下永桓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