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在远方

晨牧

<h3>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曾经分别到过青藏、西藏、川藏和滇藏。期间,虽说是辽阔一隅、浅足粗闻。但每一次行走,都是一种体验;每一次见闻,都是一场感动。于是,匆忙之间用镜头留下了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并且在随后的阅读中,不断填补记忆中的浮浅,进而慢慢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h3><h3> 藏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离天很近,距世俗很远。崇山峻岭是它的身姿,蓝天白云是它的心灵。住守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佛的血液,虔诚而善良;有神的刚勇,坚韧而无畏。</h3><div> 干百年来,因为神的保佑,在纷繁的历史沧桑中,留下了无数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关于藏区的庄严和神圣,你只有去过了,用身体去触觉过雪山、草地和湖泊的厚重;用眼睛去巡视过蓝天、白云和风幡的缥缈;用耳朵去聆听过六字真言的祈祷。那么,你就会从心底里生出感怀。</div><h3> 苍山神秘而沉寂,生命平静而淡然。对于藏区、藏民的认知和感悟,则需要有一颗纯净的心。</h3> <h3>  西行的路上,是无尽的苍茫,即便是阳光灿烂的天空下,我还是感到深深的铅色凄苍和荒凉。眼前的云影飘移,耳边的经幡低吟;山坡上羊群无声,圣湖边鸥鸟静立,是致敬西行的人?还是祈祷朝圣的路?</h3><h3> 走过雪山、走过草地;走过风雨、走过荒凉。只有经历过艰辛,才能洗净灵魂的污浊;只有承受过苦难,才会知道人生的意义。</h3> <h3> 走进藏区,你就会知道,藏民之所以信奉佛教,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过长的生命,而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快乐。一生只为得到灵魂的安宁,把所有的财富投到祈祷的路上,或到拉萨、或去转山、转湖、转佛塔,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出自我,让灵魂快乐。</h3> <h3>  神山,上天派来的使者。它是神的化身,是人类免除灾难和不幸的聆听者、保护者。</h3> <h3>  圣湖,来自雪山的水纯净。因为出身高贵,所以具有神性。因此,藏民认为亲近它就会得到善和美。</h3> <h3>  佛塔,是神圣之地。塔内有佛经、舍利和高僧的灵魂。藏民认为它能镇邪恶、平灾祸,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幸福和吉祥。</h3> <h3>  来到藏区,你会感到这片土地弥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很神圣。这里的人们在展示极限生存意志和气概的同时,享受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而友爱的情怀。在那里,人们没有现实的困扰,没有时间的焦虑,不为钱财争斗,不为人事烦恼,六字真言是心灵的慰藉,哈达锅庄是幸福的家园。</h3> <h3>  布达拉宫,是藏区的政治中心和浓缩的历史,也是藏民信仰和朝拜的圣地。</h3> <h3>  八角街,世俗和神灵交融的地方。从世俗走向神圣;从神灵走向物欲。由此,孕育了藏民虽不富裕但安宁平和的心境。相对城市的喧嚣和烦恼,尽管身处贫困和高寒地区,但有信仰的人是欢乐和幸福的。</h3> <h3>  在藏区,人们都喜欢听藏歌。因为这种歌声有一种穿越云层的空灵,一种雪山峡谷的飘渺;一种亲吻自然的深情,一种干净脱俗的天籁;更有藏区沧桑中,一种对生命的祈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h3> <h3>  经幡,是僧俗信众精神世界与神灵交流沟通的一种媒介物。在藏区它无处不在,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经幡随风飘动,如同吟诵。它是寄托藏民除恶去难、吉祥平安美好心愿的形式。</h3> <h3>  走过了青藏、西藏,走过了川藏、滇藏;翻越了群山、涉过了激流,亲吻了草地、享受了阳光;伴随了漫漫长路上匍匐的信徒;听过了经幡、尼玛旁藏民的吟诵;迷恋过羊群中飘荡过来的长歌;惊叹过高山垭口的风嚎撕裂;感慨过藏族姑娘脸上的高原红。于是,对藏区就有了深深的敬意。</h3> <h3>  藏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宗教情怀,塑造了自己的民族精神。真诚可以脱俗,信念使人坚强。不为贫穷而痛苦,不因偏远而自卑,在六字真言的世界里,享受生活,活出自我的境界。</h3><h3> 正是这种生命的态度、生命的坚强,以及生命的从容。于是,有信仰的藏区,吸引了无数远比自己富足的人们追随而来。</h3><h3> 或许,这就是藏区的迷人之处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