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干休所里的台湾老兵

老哥

<p class="ql-block"> 作者:李珂</p> <h1>  在我居住的城市,有一座军队干休所,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院子里面居住着60年代,军队上离休的老红军、老八路。</h1><h1> 半年前在这院里,人们经常会看见,一位居住在院里的老者散步遛弯,如今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前几天他走了,他离世了。享年84岁。</h1><h1>  他是这座院子里的住户也是主人,可他不是一位我军离休的老干部。他是从台湾归来的国民党老兵,但他是这座院子里合法居住者。因为他是这里一位老红军的儿子,他是居住在红军干休所里的一位台湾老兵。</h1> <h1>  我要讲的故事,是发生在我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h1><h1> 老兵姓程,几年前,我搬回了这个大院,就知道老人家的身世。几经接触我和他混的很熟,只要我俩在院里见面,远远的他,都会面带着笑容向你走来,他会用在国民党部队里养成的独特方式“国军”军礼和你打招呼。</h1><h1> 出于对一位老者的尊重和军人之间的礼节,我也向他还礼,一个不太标准的"国军"军礼。</h1><h1> 也出于对他身世的好奇,我经常和他聊天,有意的打听他的往事,刚开始,他对我不怎么感兴趣,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敏感,他讲起话来是那么的谨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我也有了好感。</h1><h1> 就这样他的往事,他的那些经历,我慢慢的都知道了,我知道了他的往事,我更加了解,更加同情、更加尊敬他。</h1><h1> 他的往事其实就是一本书,就是一部真实的影视剧。</h1><h1> 从这时起,我就想把他的经历写出来,几次坐下来在电脑前想写,由于懒惰没能写,上个月老程去世了,我的心情无比的悲痛,至此,我要把我了解他的故事写出来以示怀念。</h1><h1> 之前,每次在院子里见到他,我都叫他老程,他虽然大我近30岁,论辈分他和我是同辈,因为我父亲和他父亲都是当年的红军,离休后又同住一个干休所。</h1><h1> 故事里,我就尊称他老兵吧。</h1> <h1>  老兵,祖籍四川省渠县,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他父亲出身贫苦,八岁时就给地主放牛,对地主的剥削充满着刻苦的仇恨,1933年当红军来到他家乡时,他父亲在地主家拿走了两支枪,参加了红军。</h1><h1> 随后,父亲跟着红四方面军长征离开了家乡,那一年老兵才一岁半。</h1><h1> 红军走了,地主带着还乡团回来了,把他母亲吊在树上拷打,逼问他父亲的下落,年幼的老兵跪在地上,抱着吊在树上母亲的脚,哇哇大哭,在乡亲们的劝说下,地主才把他母亲放了下来。</h1><h1> 第二天,她母亲就失终了,再后来,他的叔叔、伯父也相继失终,不知去向,直到解放后也不见踪影,这始终是老兵家的一个迷。</h1><h1> 这样老兵就成了孤儿,舅舅家里轮流照看,那个年代,那个特定的时期,还乡团回来了,红军的孩子谁还敢收留呀,他就成了亲属们的累赘。这家推给那家,那家推给这家。他几乎成为了一个流浪的孩子,怎么样长大的,他也说不清楚。直到他十四五岁时,他的一个远方的亲属把他送到国民党县保安大队去从军,这样吃饭的地方算是解决了。</h1><h1> 由于年纪小,军队上安排他做清杂等事情,比如挑水、打柴、清理垃圾等。一次上方派他上山将大伙砍得柴火拉回来,在回来的路上,路过县城的一条街,看到一伙人在赌博,老兵一边歇脚,一旁观看。由于当兵前就有赌博的嗜好,看着看着就也想参与,没有赌资怎么办,心想我这不是有一车柴火吗,我不信今天手就这么臭,于是他随手就把这一车柴火押上,结果一局定乾坤,柴火全都输掉了,这可怎么办呀,回去肯定是不行了,索性跑吧。就这样他又一次的成了流浪汉。</h1><h1> 跑了就跑了,当然他是不敢在这个县城里混了,就在城外及周围的县城流浪,这个期间,他还加入了四川当时很有名气的黑社会“哥老会”,当年的黑话,在我面前用四川话讲起还是一套套的,听起来很标准,不愧是“一代豪杰”。</h1><h1> 大概是1948年左右,中国共产党主导的解放战争全面打响。盘踞在四川的国民党军队四处招兵,不幸的他被抓了壮丁,又一次的穿上了国民党的军装。用他的四川讲:"第一次当国民党兵是没得法子,为了吃饭。第二次当国民党兵也是没得法了,被抓了,跑不了呀‘’。</h1><h1> 这次当兵给他发了一支长枪编入了正规连队,集训不久,部队开拔直奔南京,任务“保卫南京、保卫总统府,整个部队架势凶猛,视如与人民解放军决于死战的阵势。当他们的部队阵势拉开,待已开战之际,他所在部队的上级宣布全团起义,仗不打了,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战场上生与死的杀戮避免了。他和我讲:“老子万幸呀”! </h1><h1> 死神真的和他擦肩而过。</h1><h1> 部队改变后,解放军为了彻底的接管好这支国民党的军队,就地在南京城下对这支部队进行集训,集训期间没有给他们这支部队,发放象征着人民解放军的五角星帽徽。大约半年多的整编训练,他们这支部队成为了一支合格的人民解放军。他的记忆中改变后的部队番号,是解放军20军。</h1><h1> 这一天,全团开大会,会议内容是宣布集训结束,顺利改编为解放军。并在会上,正式授予解放军的五角星帽。</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他拿到连长递给他的五角星,他端端正正的地将它戴在帽子上,心情无比的激动和高兴,他要以人民解放军的身份去找他的父亲。</span></h1><h1> 在他的心里父亲一定还活着,他太想见到父亲了……。</h1> <h1>  第二天,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全体紧急集合,部队要全员拉动,他们部队赶往南京火车站,上了早已等候多时军用专列,具体去哪他也不清楚,在火车上,坐在闷罐的车皮里,咣荡了多长时间也记不清了,当火车停在一个大一点的车站时,他们才知道到了东北沈阳。</h1><h1> 吃过饭,过了一阵,火车又开动了,在列车上连长告诉大家把帽子上的五星摘下来,我们现在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了,我们要开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用四川话风趣的和我讲:“老子就戴了两天红五星,当了两天解放军”。</h1><h1> 我在想,老兵事实上就当了两天解放军,可我内心里是把他当成,我军的前辈,我们要尊重他、尊重那段历史。</h1> <h1>  老兵清晰的记得他所在的部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9师177团2营机炮连,这也许是他心中永远的印记,一生也不可能磨掉。</h1> <h1>  部队进入朝鲜后,经历了几次小的战斗,部队打得还很顺利。可不久的一次战役,整个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吃了一次大亏。不幸的就有他所在的部队,战斗打响后由于对战场上判断上的失误,我志愿军损失惨重,他们被数倍的敌军包围,在突围中各自为战,谁突围出去算是本事,老兵在突围中,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旁,他感到头上一股热流往下淌,他用手一摸,满手是血,他知道受伤了,混乱中的突围,那还有人顾及到他呀,他只好用手捂着头部,随着人流奔跑着,他的头部血流不止。</h1><h1> 走着走着他就觉得很困,不知不觉的就倒在地上,老兵告诉我,他靠在树下睡着了。我是军人出身,我知道老兵因为失血过多休克了。</h1> <h1>  当他醒来时,老兵已经躺在战俘营里了,老兵第一个想到完了,我被俘了。经过几天的治疗,伤很快就好了。</h1><h1> 随后他被关到了战俘营,当敌军对他进行审讯时,问他是哪个部队的,他回答说是20军69师177团2营机炮连,问他军长、师长、团长、营长叫什么名字时,他回答:“我就知道连长的名字,其余的都不知道”。</h1><h1> 我夸奖他好样的!够英雄!你真坚强什么也没说呀。他用四川话对我说:“我真的不晓得他们的名字呀”。多么朴实的老兵呀。!</h1><h1> 在战俘营里老兵受尽了煎熬和磨难及恐吓,手臂被强行的刺上了“共匪”和“国民党党徽。</h1><h1> 在遣返战俘时他受到了威逼和劝说,一个年长他几岁的战俘和他说,咱们不能回大陆呀,咱们在国民党军队呆过,又成了战俘,回到大陆一定没有好的结果。在恐吓和劝说下,他站到了去台湾的行列里,又一次的穿上了国民党军装,去了台湾。</h1> <h1> 在台湾国民党军队里服役,由于性格倔强,被列为表现差的老兵。被上级发配到一个小海岛上服役,一呆就是十几年,直至服役40多岁,以一个兵的身份复员。</h1><h1> 复员后,台湾当局每月给老兵们一定的生活费,他也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刚复员时靠打工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想家、想回大陆的心情更加强烈了。</h1><h1> 随着大陆的开放和台湾当局允许,他是第一批回到大陆寻亲的,1988年当他回到了四川老家,得知他的父亲还活着,居住在东北。他便一路赶到,他要见他的爸爸,他太想爸了。</h1><h1> 我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老兵他爸,他爸叫程登荣,我管他叫程老爷子吧。</h1><h1> 程老爷子在我们这个干休所里,算是年岁较大的老红军,这里居住的老红军,没人和他一般见识,他自知资历老,天老大,地老二,在大家眼里脾气暴,没文化是个大老粗,现在人讲就是个“驴人”,驴脾气上来了,一般人管不了他。</h1><h1> 干休所里的老干部和老阿姨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八三一",外号来源于文革时期,沈阳市一个造反派组织的代称八三一,当时在辽宁省家喻户晓。</h1><h1> 全国解放后,程老爷子回到了四川老家,寻找儿子,家乡的人告诉他,儿子现在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了,部队驻扎在南京,当他赶到南京时,儿子已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再后来一纸《烈士通知书》,让他知道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h1><h1> 文革时期,大讲传统教育,程老爷子上台发言时,经常地吹嘘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老红军,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连自己亲生儿子也在朝鲜战场捐躯,把生命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恰似伟大领袖毛主席了,因为主席的儿子在朝鲜战场上也牺牲了,全院里他是最“牛”的,他是和毛主席有着同样经历的人。</h1><h1> 当时,干休所院里有好事的阿姨说:“老程头,看你"牛"的,你儿子若是国民党呢!看你怎么办”,程老爷子斩钉截铁的说:“那我就打断他的腿,不认这个儿子”。</h1><h1> 如今,儿子要来找爸,程老爷子又如何呢?,大话也吹出去了。当他儿子找到了干休所,值班人员见到是台湾来的人非常谨慎,把老兵先带到了所领导那里,这可把所长、政委吓着了,幸亏程老爷子正在陆军总院住院。</h1><h1> 所长、政委了解了老兵的情况后,没有让老兵直接去医院,一是怕,程老爷子心里承受不了这个“烈士”的到来,二是怕,程老爷子不认他的儿子,使局面尴尬怎么办?。</h1><h1> 毕竟是父子团圆的好事呀。!两位领导先来到医院,绞尽脑汁,循循渐进的诱导老兵他爸,据说当时程老爷子听到儿子还活着,愣了半天,他缓过神来嘴还犟呢。在两位所领导的耐心劝说下。知道这是真的,也是摆在面前的现实,程老爷子沉思良久,忽然老泪众横、涕不成声。吓的两位领导不知所措,是喜还是忧呀?。程老爷子还是接纳了他的国民党兵儿子,此时两位领导的心终于落地,为他们父子将要团圆而高兴,同时担心程老爷子身体。</h1><h1> 在两位所领导的安排下,老兵来到了医院,此时的老兵心里非常复杂,多少年的思念,多少年的怨恨,他都想在此刻暴发出来,他想跟父亲发脾气,报怨他父亲一走了之,让他受尽了那么多的人间苦难,在父亲面前他有这个权力。</h1><h1> 当老兵推开病房门那一刻,躺在床上的程老爷,一下子从病床上,站了起来,看到病塌床前,满目沧桑的老爸,老兵心中的一切怨和恨,瞬间化作乌有,只见老兵噗通跪在了地上,在程老爷子面前磕头了一个响头,大声喊着:爸——儿子回来了!。</h1><h1> 这一刻,是父子离散五十年后的相聚,也是昔日战场上的敌友相聚。离别、亲情、恩怨,血浓于水呀!。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抱头痛哭,那一幕,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h1><h1> 解放后,程老爷子在组织的安排下又从新组织了家庭,老伴小他近20多岁,俩人感情也很好,但是一直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他们收养了两个孩子。老兵是程老爷子的唯一骨肉,这次相认程老爷子别提多高兴。</h1><h1> 老兵找到了父亲,父亲小时候给老兵起名叫程新娃,参加国民党军队时改名叫程新忠,老兵现在有了家,老兵回家了,老兵对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继母非常尊重,继母也很开通,对老兵也非常好。尽量安排好老兵的生活,让他常年住在家,不让他回台湾了。</h1><h1> 只是院子里的老阿姨们,见到程老爷子时,开玩笑的说:“老程头,那是你儿子吗?你以前说什么了。</h1><h1> 只见程老爷子抻着嗓子,把头一仰,高声喊道:“那是我亲儿子”,此时大家一笑,真的为程老爷子高兴呀!。大家都说,老兵长的太像程老爷子了。</h1><h1> 老兵那年有50多岁,还是单亲,继母开始为老兵张罗着找媳妇,恰巧遇到了一个,岁数经历较合适的女人。就这样老兵结婚了,定居在父亲这座城市。</h1><h1> 由此,红军干休所里住进了一个台湾老兵。</h1><h1> 老兵心地善良,懂礼貌,为人孝道。老爸去世后带媳妇和继母住在一起,一直照顾着大他几岁的继母,直至老人离世。院里面众口皆碑,非常赞许,对他的媳妇和媳妇带来的孩子也很好,台湾当局每月给的生活费,几年前还是很高的,都用来补贴这个家了,如今媳妇带来孩子也大学毕业参了军,有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h1><h1> 老兵自从找到了爸,成了家,才过上了幸福生活,如今他离世了,他也没有留下亲生骨肉。</h1><h1> 我同情并了解他的坎坷身世,把他的故事写出来,让大家真正的了解那一代人,了解那个年代,珍惜我们幸福生活吧。</h1><h1> 老兵一生是那么的坎坷,一生中的悲、喜都埋藏在他的心底。</h1><h1> 在大陆生活的几十年里,他也常回台湾,在两地往来中,他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心中非常认可,他曾感慨地说:"共产党没有睡觉,把大陆建设的这么美"。</h1><h1> 他常对他老伴说:"我不是共产党员,可我是共产党员的儿子,我虽然是吃着国民党奶水长大,但我热爱共产党,我热爱祖国,珍惜平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h1><h1> 临终前他和老伴说:“我死后骨灰一定要撒入大海,这样我能有机会游泳回台湾看一看”。老伴也是有情义的人,对他讲:“我们俩在一起也近30年了,你对我们娘俩有功,我要为你买个墓地。”</h1><h1> 老兵很严肃的说:“不按照我说的去做,我在地下是不会瞑目的”。</h1><h1> 老兵还自己编了一首打游诗,安慰老伴。诗的内容:</h1><h1>头枕太平洋,脚踏大西洋;</h1><h1>天当被,海当床,海水冲击当干粮。</h1><h1> 我想这是老兵心里话,毕竟台湾有他的青春、有他的心酸、有他的思念、有他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h1><h1> 还嘱咐他的老伴儿,去世后要让老伴儿的姑娘,穿上军装送他最后一程,他这么做,也许人们无法理解,但我懂他。</h1><h1> 老兵一路走好。!</h1><h1> 作于2014.08.24</h1><h1> 美篇发表2017.5.25</h1><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老兵生前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兵和老伴在一起</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