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论戏曲表演创作中演员的形体语言</h3><h3>——于苗《哑女告状》中掌上珠的形体语言运用</h3><h3> 牛建平</h3><h3><br /></h3><h3> 创意艺术家杨建葆曾说:"世间最美妙,最能触发创作激情的视觉对象,是人类的身体。"人体丰富多变富有情感的表情与体态,无不反映人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做为表演艺术的戏曲表演更加注重演员的身段气韵,戏曲讲究唱念做打,其中的"做"就是做工系指以反映一定的内在思想情感和生活内容的外在表演。由于戏曲的语言已加工成音乐化的唱与念,因此其人物的形体动作,也相应地升华成有鲜明的音乐节奏而舞动化的动作。戏曲的表演,动起来有舞蹈性,静下来有雕塑性,并有一定的夸张,非一般自然举动。这是戏曲动作表演区别于其它戏剧艺术的特征。</h3><h3> 在戏曲的表演中形体动作被高度综合为"手眼身法步",主要包括手、足、身、头、以及眼神与神韵方面的动作。在实际表演创作中,演员要调动各个器官功能,来塑造形象。</h3><h3>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的青年演员于苗,出生于梨园家庭,父母都是秦腔演员,生活中耳濡目染,打小便喜欢上了秦腔,经过了多年的系统学习与演出实践,如今已经具备了十分扎实的形体语言功底 ,特别是在水袖方面,动作干净利落,舞袖如行云流水般。于苗扎实的水袖功底得益于汤桂琴老师的多年栽培以及自己的刻苦训练,启蒙戏汤老师便给她排练了对水袖功有较高要求的《打神告庙》,也为于苗日后扎实的水袖功底打好了基础。接下来汤老师给排了《活捉三郎》,这个折子戏主演是表现演员的表演。后续又排了《引路》七尺长水袖,水袖技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尝试了长短水袖的技巧后,于苗又一次进行挑战,排练《天女散花》,十六米的长稠在她的手上轻舞飞扬,形体语言也进一步提高。有了前面扎实的基本功,于苗选择了特别能展现演员身段功底的本戏《情断状元楼》来挑战,演出后受到了好评,这次排演的《哑女告状》唱做并重,一是来展现演员扎实的形体语言,二是想通过这个戏提高演员自身的唱功。在交谈中,于苗也非常感谢自己的启蒙老师汤桂琴老师,这么多年在艺术道路上给自己的指导。</h3><h3> 此次演出的《哑女告状》主要讲述的是书生陈光祖因家道衰落,来到岳父掌家投亲,因掌上珠的继母嫌贫爱富,将光祖逐出府门,老管家忠爱大小姐之命,暗将陈光祖寻回,藏在清月楼上,刻苦读书,并赠以盘缠让光祖上京赴考。掌夫人因收入钱家彩礼,屡次强迫上珠出嫁,上珠誓死不从,夫人一怒之下把上珠倒锁在清月楼。陈光祖高中状元,官封邢部尚书,遣人前来迎亲。继母所生之女掌赛珠,竟然妹代姐嫁,并唆使母亲暗遣呆哥放火烧毁清月楼杜绝后患,呆哥纵火,上珠跳楼逃生受伤,呆哥知情后悔不已,将她暗藏假山洞养伤。数日后在掌忠的帮助下,呆哥亲背上珠上京告状。掌赛珠得悉兄姐告状事,用毒酒杀人灭口,呆哥中毒身亡。掌赛珠用针将上珠刺哑,不久,陈光祖回京,掌上珠击鼓鸣冤。赛珠虽然狡狯,但在确凿的人证、物证面前、罪恶昭著,按律问斩。光祖喜迎上珠回府。苦尽甘来,终成眷属!</h3><h3> 这出戏掌上珠一角,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尤其在形体语言上,各式的水袖技巧,一身塑两角身体的协调统一,都对从未涉及过生角戏的于苗提出了考验,下面我主要从起火、赴京、告状三场戏,来阐述演员于苗对形体语言的运用。</h3><h3> 起火这一折主要是如何来表现清月楼起火后,上珠惊慌的状态,演员通过左右前后无序的舞台调度加之水袖技巧,如水袖扑火,用的云袖,反云袖,摇袖,冲袖等来表达扑火焦急的心情。但这种动作感极强的戏,演员对节奏的控制又是比较难的,往往只为动作而动作,未能将动作与人物的内心变化结合起来,于苗对这一折的处理也是略显急了,从一开始发现起火四处扑火,到后面的无处可躲,最终只能从窗户跳下,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是需要丰富的内心戏去支撑的,否则戏剧的节奏就出不来。</h3><h3> 赴京这一折是全剧的经典段落,女演员一角扮演两个人物,上半身是自己饰演的上珠属旦角,下半身又是呆哥属生角,既要表现旦角的身姿,又要展示生角的步伐,对演员的形体基本功要求极高,也是特别考验演员的身段协调性和唱功的一场戏。为了营造赴京路上的艰难险阻,启幕便是大雪纷飞,兄妹二人冒雪前行,向大家展示了兄妹二人路途中的艰辛,于苗在这一场中的形体表演主要用了劈叉,翻身,下腰,跨腿等来表现攀岩,跨水沟,过悬崖峭壁,来展现赴京道路的艰难。</h3><h3> 告状这一折前半部上珠还处于哑的状态,因此在形体语言上比之前有了明显的不同,手势动作也更加夸张来表现上珠此刻的内心语言,所有的叙事都要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完成,特别见到陈光祖后上珠那种有口难言,有苦难诉,加上赛珠在一旁的恶意为之,上珠的内心情感复杂而焦急,由于此刻上珠是跪于公堂之上的,没有任何的舞台调度可供演员发挥,于苗只有通过几个夸张的手势动作与表情向大家传达自己此刻的内心。</h3><h3>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的图画。"人类的身体被赋予了精神与情感的色彩,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充满了故事性,基于这一认识,演员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就要尽可能调动所有的形体语言来帮助自己塑造角色,演绎出更加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望于苗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优点,在形体语言与内心活动紧密融合上多下功夫,塑造出更加优秀的角色。此文谨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望大家指正。</h3><h3><br /></h3><h3><br /></h3> <h3>于苗,陕西宝鸡人,国家三级演员。2002年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九期演员训练班坐科6年。2008年毕业后就职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主工正小旦、花旦。先后在《杨门女将》饰演杨八娘、《五女拜寿》饰演杨四香、《铡美案》饰演岚萍公主、《龙凤呈祥》饰演孙尚香、《情断状元楼》饰演敫桂英、《狸猫换太子》饰演寇珠、《天女散花》饰演天女、《活捉三郎》饰演阎婆惜、《刘海戏金蟾》饰演狐三姐《哑女告状》中饰演掌上珠等。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