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聆听60年代老大学生王春萱打工日记里的心声。</p> <h3><br></h3><div> </div><div>……我们述说着各自的生活,心里感到轻松。上天的安排使我们每个家庭的生活都不一样,但都想把家庭生活过得美好的心却是一样的。</div><div> </div> <h3><br></h3><div>……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不知道明天如何?但主会给我们预备一切,感谢主!</div><div> </div> <h3><br></h3><div>……我这个在软弱人群中的一个小卒能给大家留下一个好的念想就满足了……</div><div> </div> <h3><br></h3><div>……“忍”就是心上悬的一把刀,千万不要把刀掉下刺痛我的心。这可能就是我进入商场后上的第一节课‘忍’。不要树立对立面,忍一忍海阔天空......</div><div> </div> <h3>……这真是缘分啊!昨天我给他赔礼道歉,今天他给我赔礼道歉。生活就是这样.处处都在演戏,演着没有导演,没有编剧的喜怒悲哀的戏。</h3> <h3><br></h3><div> ……在这个小集体里,大家为挣几个钱都很不容易,互相关爱能使我们心情感到轻松。没有一个人能在社会里孤独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关爱、需要付出、需要……。</div><div> </div> <h3><br></h3><div>……绿绿的小草惹人喜爱,枯黄的野草也可让人欣赏。此时“小草”这首优美的歌曲在我脑海中飘荡: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我的朋友遍地天涯海角……。</div><div> </div> <h3><br></h3><div>……在我们的城市中有成千上万像小赵这样的民工受尽辛苦,为城市人服务,为的就是挣点钱回家盖新房,改善生活。而我们城市人又在干什么?累活脏活不愿干、钱少的不愿干、不体面的不愿干……。</div><div> </div> <h3><br></h3><div>……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但未能实现,在这不管是开玩笑还是当一名假冒老师我心里都会乐滋滋的...... </div><div><br></div><div> </div> <h3><br></h3><div>……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想,患难见真情,这是一对多么恩爱的夫妻啊!</div><div> </div> <h3><br></h3><div> 燕赵都市报记者看了日记说:“这是当年多数大学生的生活缩影!一辈子遵守各种教育各种规定,遵守自己条条框框,不爱与人争抢,时刻保持着知识分子的一份矜持,不给他人找麻烦,不做过多要求,不做非分之想,凭着自己信念努力生活、学习、工作。有人说他“软弱”,有人言之“太傻”,都能淡然处之…”</div>